小編看評論推測,大家看咱們文章的時候
都是下圖這個樣子的~哈哈哈
不廢話!新一波來咯!
雖然咬開一口後外表誘人,不過像小編這樣子的90後們,可能都沒吃過、甚至沒見過這樣的餅。這就是「貼餅子」
說起貼餅子,可真是一種憶苦思甜的吃食。它是由玉米面做成的,顆粒較粗,有些嗓子比較細的人可能吞咽都有些困難,還要就點兒湯才下得去,可那個時代的中國窮人多,根本吃不起白面,貼餅子自然而然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近些年我們國家富起來了,從80後那一代開始,白面做的主食就已經基本佔據了餐桌,貼餅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仿佛淡出了人們的眼帘,而現在,人們開始注重健康的飲食,每一餐都要科學地攝入谷薯類的食物,這貼餅子自然而然又成了人們的好選擇~今天要說的這一家還真有點膩害,那可是接受過中央電視臺的採訪的哦,好奇了吧!一起來圍觀~
今天要說的這一家貼餅子,可不止純玉米面那麼簡單,有原味、紅棗味、番薯味、青菜味這四中口味可以選。
看看這紅棗放的多實在,密密麻麻~
顏色深一點的是番薯面。
別小瞧了這玉米面,這面可是這貼餅子好不好吃最關鍵的一點。老闆介紹說,這玉米是在靈壽縣當地生長的,當地都是山地,生長的玉米比普通的玉米要長三季的時間,這樣的玉米口感醇厚,谷香味更濃。
磨麵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磨成特別細的面,要有細小的玉米顆粒才合格。
這做法倒是也不難,和好的面在手掌上團成大小適中的小餅,在這樣的熱鍋裡「bia」地貼上去,就行啦~
小攤兒擺了才幾個月,門庭若市,生意極好~聽說已經有聞訊前來學習準備加盟的阿姨們了。
對於口味來說,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小編最喜歡的是紅棗口味的哦,咬一口能嘗到紅棗的清甜,不膩又可口。附小編開心的餅子合照一張~
店鋪名稱:貼個餅子
出攤時間:14:00~19:30
價位:1元/個
地址:電大街與朝陽路交口 菜市場 北行20米 路東
說起這個燒麥,我們也給大家介紹過不止一家了~ 那麼小編要考考大家啦,「燒麥」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呢?
這個「燒麥」,最早是從茶館兒裡流傳出來的。當時,去茶館兒喝茶的都是達官顯貴,喝茶喝了一會兒,就餓了,所以這些達官顯貴出門的時候會帶著家裡準備好的精品小菜,餓了的時候就讓店裡的廚房給加熱一下,店內會用麵皮兒將小菜包起來,上鍋蒸熟了再端上桌,收取一個加工的費用。所以這小吃是茶館裡捎帶著賣的,叫著叫著,就成了「燒麥」。
燒麥也是有流派的,河南有切餡兒燒麥,江西有蛋肉燒麥,蘇州有三鮮燒麥,不過最出名的,還是回民的羊肉大蔥餡兒的清真燒麥了。今天小編找到的這一家,是在清真燒麥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在石家莊擺攤兒也有二十多年了,口味更加適應北方人,面是半燙麵,口感更加軟糯筋道。
這家燒麥有五種味道,豬肉大蔥、豬肉香菇、羊肉大蔥、牛肉大蔥、素三鮮。平時的燒麥大多是肉餡兒,素三鮮的燒麥還真是新鮮。素三鮮餡兒加入了「料油」,肉餡兒裡加入了「料水」。「料油」是由大料、花椒、白芷、桂皮等料經油炸的油,「料水」是由這些料煮過的水,加入了這些「秘方」,餡兒才香濃味兒美。
這燒麥也可以說是皮兒薄餡兒大了~
一屜燒麥有十個,尤其這素三鮮餡兒的燒麥,晶瑩裡透著翠綠,好美味的既視感!趁熱吃真是美醉了!
店鋪名稱:齊師傅燒麥
出攤時間:17:30~20:00
價位:豬肉大蔥7元/屜,豬肉香菇7元/屜,羊肉大蔥8元/屜,牛肉大蔥8元/屜,素三鮮6元/屜
地址:建華南大街與建明北路交口東南角
天氣漸漸暖了, 馬上又會到吃燒烤、喝啤酒的季節。小編吃燒烤,只去有烤田螺的地兒!今兒就給大家介紹一家好吃不貴還乾淨衛生的烤田螺!
首先,小編又要給大家傳授知識了~
田螺好吃,這大家都知道,而且呢,田螺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銅等身體必須得微量元素,但是,依舊有人會杜絕吃田螺,這是為啥呢?
原來,田螺的質量好壞和田螺生長的水域水質好壞密切相關,而且,處理不乾淨的田螺中很容易含有寄生蟲、細菌等危害人體的髒東西,輕者吃壞了肚子、重者危害腸道健康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賣田螺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大爺,絲毫看不出已然71歲高齡。大爺給我們傳授了幾點分辨田螺好壞的方法,敲黑板記筆記咯!
首先,田螺在進行烹飪之前,必須要活著,死掉的田螺含有的寄生蟲和細菌會成倍的增長,即使經過了高溫的處理也去除不乾淨。所以,學會如何分辨死田螺就很重要了。
從外觀來看,死田螺的殼子顏色會很暗淡,發灰,沒有光澤,聞起來有臭味,而且田螺肉的小蓋子也會變白,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不新鮮。
在烹飪之前,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大家如果自己買田螺回去吃也要注意這個步驟,那就是要用清水把田螺浸泡上3~4個小時,讓田螺將髒東西排乾淨,此時的田螺就可以放心的進行烹飪了。
這家烤田螺僅此而已?錯!還有厲害的~
這個田螺的全稱叫做「啤酒烤田螺」,烤田螺喝啤酒我是聽過的,但是烤田螺裡面放啤酒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老爺子自己研發了這麼一種方法,先將處理乾淨的田螺烤熟,然後加入了紅油、大蔥、姜塊、大蒜進行翻炒,在炒制過程中加入少量的啤酒,這個過程主要是給田螺去腥味、提鮮味。而且經過烤制的田螺再進行炒制會更加的入味。
店鋪名稱:趙老頭秘制啤酒烤田螺
出攤時間:16:30~19:00
價位:田螺10元/斤,15元/2斤;毛豆、花生5元/斤
地址:新華路與友誼大街交口 南行20米 友誼公園西門口
今天要說的這個好吃的,那可是有點兒厲害了。人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的。現在已經被列入了溫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要申報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麼高大上的食物肯定有故事!傳說在南宋初期,金兵大舉伐宋,奸相秦鄶對侵略者納幣稱 臣,苟且偷安,對抗金名將卻一味打擊。廣大愛國軍民對賈似道的賣國行徑恨之入骨,於是將麥粉和油放進烘缸裡烤制而成。起名曰麥缸餅(賣國餅),此餅別有風味,鬆脆噴香。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時間久了就叫成了麥餅,但是在浙江一些低區,還是有人愛叫它麥缸餅(賣國餅)。老百信多麼有智慧、有意思~
其實這個麥餅,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是個大餡餅,但是呢,和餡兒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從大小來看,麥餅有一個足球的橫截面這麼大,厚度在一釐米左右,比餡兒餅要大一圈兒。不過呢,雖然看起來厚,但是與餡兒餅有所不同,麥餅是發麵,所以咬下去一口是喧騰的口感。
餡兒給的是真足!
再來說餡兒,咱們北方的餡兒餅都有啥餡兒的啊?豬肉大蔥、牛肉、韭菜雞蛋,頂多再有個豆沙餡兒什麼的。而這個麥餅呢,分為沒有餡兒的和有餡兒的,這個有餡兒的又分為豆腐麥餅、洋芋麥餅、醃菜麥餅、梅乾菜麥餅、肉餡兒麥餅,酸菜賣餅等等,比咱們北方的餡兒要豐富多了。不過這家的老闆就比較任性了,只做兩種餡兒:梅乾菜、酸菜,問問為什麼你,老闆說,我覺得好吃啊~哈哈。
咱們平時吃餡兒餅,是直接用手拿起來就吃的吧。這個麥餅吃的時候還有講究,它呀,要用3根筷子來吃。傳統的麥餅吃法,而要用三隻筷子撕著吃,類似西餐。左手拿一支筷壓住餅,右手用一雙筷撕餅。這裡面也有故事呢。天台立縣之初,正是三國鼎立之時。戰禍迭起,百姓遭殃。他們敢怒不敢言,於是在吃麥餅時用上三隻筷。意思是,餅象徵著完整的河山,三隻筷子為三國,譴責魏、蜀、吳分裂國家,以洩心中鬱憤。
不過這也只是傳統的吃法,小編腦補了一下用3根筷子吃麥餅,真是想想都覺得累。大家還是像餡兒餅一樣直接拿起來吃吧!
店鋪名稱:芙蓉特味麥餅
出攤時間:6:30~19:00
價位:7元/個
地址:新華路與北大街交口北行300米 海鮮市場門口
今兒要說的這個好吃的,我敢打包票,無論男女老少肯定都吃過!沒錯!那就是瓜子~
這家店呢,在石家莊已經開了二十多年了,有這麼一個老師傅,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炒瓜子,這麼一炒,就是二十多年。
不過這瓜子賣得好,不光是因為炒的時候火候、時間要掌握的好,更是因為這瓜子的產地也特別有講究!
全中國瓜子質量最好的地方就是內蒙古的赤峰,由於當地特殊的氣候條件和日照時間,長出來的瓜子格外的皮兒薄籽兒大,味道還特別的好。而莊裡這家瓜子鋪子,從開業那天起,就一直用的是內蒙古赤峰的瓜子。
現在市面上的瓜子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口味,例如焦糖味、紅棗味、抹茶味、奶油味、話梅味等等,小編向老闆請教後得知,瓜子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炒,一種是煮。而這些帶味道的都是煮出來的,煮的過程中老闆會放一些調料進去。小編呢更喜歡吃炒出來的瓜子,連鹽都不放,抓一把嗑起來,就是品那股清香的瓜子原味兒。
這家瓜子鋪子有四種瓜子是炒制的,其餘的都是煮的。炒的這四種瓜子價格也有不同,這就跟瓜子的個頭兒大小有關係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家的瓜子隨便抓一把起來都可以拍特寫,沒有癟肚子的,也沒有發黴、潮溼的,個個兒都「膀大腰圓」。
其實這一家不光是賣瓜子,還有青豆、黑豆、杏核、蠶豆等等,只要是大家能想起來的乾果兒,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喲~
店鋪名稱:任家瓜子板慄專賣
出攤時間:7:00~20:00
價位:7元/斤~15元/斤不等
地址:慄康街與健康路交口北行100米
藥!藥!切克鬧! 煎餅果子來一套!
一個雞蛋一塊錢! 喜歡脆的多放面!
辣椒腐乳小蔥花! 鐵板鐵鏟小木刷!
艾瑞巴蒂嘿胃夠! 我說煎餅你說要!
煎餅! 要!
煎餅! 要!
說起煎餅果子,那真是滿滿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去上學的路上,會花上三塊錢買一個老煎餅果子,煎餅老老的,夾著一片油果子,有時候加上一根兒火腿腸,一口下去,幸福感飽腹感雙重滿足有麼有!
不過今天要說的是一種新型、改良版的煎餅果子:肉撕煎餅!
這個煎餅可真有點說頭了,從面、薄脆、肉、醬、菜都有說頭。先來說面吧,總共有三種面,一種面是由黃豆、綠豆、黑豆、芸豆等十幾種豆子磨成的雜糧面,第二種是小米麵,第三種是紫米麵。
接下來,就到了關鍵的一步咯 ~ 這所謂的「肉撕煎餅」,這肉是人工手撕的,老闆表示:這手撕的肉條兒能夠更好地保持肉的口感和紋理,在味覺上比用刀 切的肉丁要更好吃、口感更棒。
而且將肉條兒裹在雞蛋液裡攤開來,煎好之後雞蛋脆脆的,肉條兒軟軟的,味兒別提多香了。
說起這醬,也是有說頭的,老闆說,他們總部有一張老中醫給開的方子,多用的是調養滋補的食補中藥材。這醬的大底是甜麵醬,加入了這食補的中藥材,口味初嘗微鹹,細品有些微微的發甜,比傳統的煎餅果子口味要淡一些。這也迎合了這家煎餅的理念:綠色、健康、養生,少鹽少油。
再來說吃煎餅果子必不可少的「薄脆」。傳統的煎餅果子只能吃剛攤出來,稍微待一會兒,薄脆就壓根兒不「薄脆」了,軟塌塌的,一點兒也不嘎嘣脆了。
而這一家的薄脆可謂是有科技的薄脆。很多是通過了瞬間超高溫的加工,使這個薄脆就算在高達一百度的熱煎餅裡裹著,也可以保持在20分鐘內不變軟塌塌哦~
店裡環境也是real小清新 ~ 附小編和煎餅合照一張~
店鋪名稱:爐爺肉撕煎餅
出攤時間:6:30~10:00
價位:基礎6元/個
地址:建設南大街與南二環交口 國際莊科技樓B座對面小木屋
鍋魁的傳說也是數不勝數,今兒要說的這一家「鍋魁楊」,老闆一家人都是四川成都彭州人,當地也流傳著一個動人的鍋魁的故事。
說起這個正宗鍋魁的做法,估計大家都被很多小攤兒類似於餡兒餅的做法搞迷糊了,還以為鍋魁和餡兒餅差不多呢。其實,鍋魁的做法還真是有講究。
首先將面和好,然後「揣上鹼」(行話!),搓成了長條兒,揪成小髻兒,用擀麵杖擀扁,然後,充滿技術含量的一步來了!要「摔」成長條兒狀。這個「摔」呢是運用巧勁兒來完成的,要在這面摔在案板上的一瞬間向後拉扯,就成了行話裡的「牛舌頭片兒」。
然後要將肉餡兒均勻的抹在「牛舌頭片兒」上。
捲起來,再用擀麵杖擀成圓餅,行話叫做「鍋魁胚子」。
然後就要上鍋了~
關鍵的一步來了! 現在是專業講解時間,大家打起精神記好筆記哦!
這個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工具叫做「nuao子」,(小編盡力了,只能用拼音來表述…),是成都彭州的方言,意思就是這鑄鐵的大鍋狀的工具。所以呀,如果你吃的鍋魁不是用這種工具做出來的,那你就是吃了個「假鍋魁」。這鍋中間低、兩頭高,裡頭盛了油,將胚子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放入底下的爐子中進行烤制,這樣豎著放也會將多餘的油流走,吃起來不油膩。
傳統的鍋魁有油膩的缺陷,老闆家在石家莊開店二十多年間,對鍋魁也做出了一些改進,首先是對於面的改進,傳統鍋魁採用燙水面,口感略硬。其次是減少了油的用量,傳統鍋魁是在鍋中倒滿了油來煎,可想而知,保證了鍋魁的酥脆的同時也確實會很油膩。改進後的鍋魁,剛出鍋的時候那真是一口就「麻酥酥」咯~
正宗鍋魁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在於它的「麻酥酥」。
這鍋魁楊的鍋魁餡兒中,加入了這市值70多塊錢一斤的上等麻椒,每年老闆買麻椒都要三四萬塊錢! 小編替大家聞了聞,味兒正的很,吃過四川火鍋的人一定懂得我所的味兒正是啥意思! 老闆還說,這麻椒治牙疼那是一絕,所以愛吃鍋魁的、有牙痛病的都可以去找楊師傅請教一二哦~
巴適不巴適? 附一張和楊師傅的合照~ 看小編吃的滿面油光笑的這麼開心咧到耳根子的嘴你就曉得了,不可描述的好吃!
門頭照片+楊師傅團隊合影~
店鋪名稱:鍋魁楊
出攤時間:6:30~21:30
價位:基礎肉餡鍋魁4元/個,精品肉餡鍋魁7元/個,滷肉鍋魁7元/個
地址:城角街和工農路交口南行80米路西
說起這個傳統糕點——紅棗糕,那可是小編我的心頭好:甜甜蜜蜜、軟軟糯糯,入口即化,唇齒留香 ~ 簡直是 yum yum!
可是現在的糕點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味追求甜的口感,吃第一口還覺得好甜喲好好次! 吃兩三口就分分鐘成了齁甜。所以,小編也一直在為大家尋找著一家口味原生態的紅棗糕,尋尋覓覓,時日良久,終於!小編找到了!
嗯,實物長這樣子,不過小編承認圖拍的有一些色差,實物要更加金黃焦脆一些。這個棗糕的外形也很是可愛,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堆了一盤子金燦燦的大元寶!
不過棗糕是不是正經棗糕! 得看看食材原料咯,走一波!
麵粉、油、紅棗、紅小豆,是這棗糕的基本食材,就放在店裡,大家去了一探頭就都能看得到。小編就喜歡這種敞亮的小店和實在的老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棗子——滄州雞心棗,小編嘗了一個幹棗子,很甜很好吃~ 你以為這棗子洗洗就能用了? 錯~ 店主還要將棗子泡軟,再上鍋蒸熟,然後將棗子打碎了和進面裡。
是不是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錯,還有第二波紅棗大軍來襲!
濃鬱的紅棗香味就在於這兩波紅棗的加入。和了紅棗碎的面裡會再次加入沒有打碎的紅棗,還會加入紅小豆,這樣子食材才是真的準備完畢,可以進烤箱了~
對了,雖然是選用了去棗核的棗子,但是偶爾也會有一兩個棗核,大家吃的時候要注意哦!
每天下班時間點人多需排隊喲~
店鋪名稱:棗豆多
出攤時間:9:30~20:00
價位:12.8元/斤
地址:裕華路與建設大街交口南行200米路西
說起榴槤這個東西,真是愛得愛死,恨得恨死 ~ 不僅香甜味美,還有超高的營養成分。就是會含有很高的糖分,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鈣,鐵和磷。泰國人病後、婦女產後均以榴槤補養身子。當地人都視其為「熱帶果王」。小編屬於特別愛的那個陣營,你呢?
痛恨榴槤的寶寶們也不要掀桌哦,自行忽略此條就好咯~
榴槤酥,金黃誘人的榴槤酥以新鮮榴槤果肉配製的軟滑餡心,配以層次分明、異常鬆化、做工精細的酥皮,令人食指大動。吃完後淡淡的榴槤味讓人「榴槤」忘返。
在未進行烤制的榴槤酥表面刷一層蛋液,再黏上一層厚厚的芝麻,榴槤酥不香那才不對呢~ 不過小編還是才疏學淺,咬一口也看不出這榴槤酥中有沒有含有榴槤的果肉,歡迎懂榴槤的寶寶們來給小編當老師哦!
要進烤箱啦 ~ 好期待有木有!喜歡吃榴槤的寶寶們快去圍觀!
小編去的那天還下著雨,門口依舊有很多人在排隊。
這家店開店時間並不長,看來有潛力~
店鋪名稱:榴槤酥
出攤時間:16:00~18:00
價位:16.8元/斤
地址:裕華路與大經街交口 西北角
出品:愛寧美食工作室
編輯:高禕男
註:本文由饞貓愛寧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