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寧 | 探店】10塊錢吃什麼(十):你還沒吃過莊裡上過央視的貼餅子和比小編歲數還大的鍋魁老店?快跟我走,帶你邊吃邊飛!

2021-02-16 饞貓小喵

小編看評論推測,大家看咱們文章的時候

都是下圖這個樣子的~哈哈哈

不廢話!新一波來咯!


       雖然咬開一口後外表誘人,不過像小編這樣子的90後們,可能都沒吃過、甚至沒見過這樣的餅。這就是「貼餅子」

       說起貼餅子,可真是一種憶苦思甜的吃食。它是由玉米面做成的,顆粒較粗,有些嗓子比較細的人可能吞咽都有些困難,還要就點兒湯才下得去,可那個時代的中國窮人多,根本吃不起白面,貼餅子自然而然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近些年我們國家富起來了,從80後那一代開始,白面做的主食就已經基本佔據了餐桌,貼餅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仿佛淡出了人們的眼帘,而現在,人們開始注重健康的飲食,每一餐都要科學地攝入谷薯類的食物,這貼餅子自然而然又成了人們的好選擇~今天要說的這一家還真有點膩害,那可是接受過中央電視臺的採訪的哦,好奇了吧!一起來圍觀~

       今天要說的這一家貼餅子,可不止純玉米面那麼簡單,有原味、紅棗味、番薯味、青菜味這四中口味可以選。

看看這紅棗放的多實在,密密麻麻~ 

顏色深一點的是番薯面。

       別小瞧了這玉米面,這面可是這貼餅子好不好吃最關鍵的一點。老闆介紹說,這玉米是在靈壽縣當地生長的,當地都是山地,生長的玉米比普通的玉米要長三季的時間,這樣的玉米口感醇厚,谷香味更濃。 

       磨麵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磨成特別細的面,要有細小的玉米顆粒才合格。

       這做法倒是也不難,和好的面在手掌上團成大小適中的小餅,在這樣的熱鍋裡「bia」地貼上去,就行啦~

       小攤兒擺了才幾個月,門庭若市,生意極好~聽說已經有聞訊前來學習準備加盟的阿姨們了。

         對於口味來說,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小編最喜歡的是紅棗口味的哦,咬一口能嘗到紅棗的清甜,不膩又可口。附小編開心的餅子合照一張~

店鋪名稱:貼個餅子

出攤時間:14:00~19:30

價位:1元/個

地址:電大街與朝陽路交口 菜市場 北行20米 路東

       說起這個燒麥,我們也給大家介紹過不止一家了~ 那麼小編要考考大家啦,「燒麥」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呢?

       這個「燒麥」,最早是從茶館兒裡流傳出來的。當時,去茶館兒喝茶的都是達官顯貴,喝茶喝了一會兒,就餓了,所以這些達官顯貴出門的時候會帶著家裡準備好的精品小菜,餓了的時候就讓店裡的廚房給加熱一下,店內會用麵皮兒將小菜包起來,上鍋蒸熟了再端上桌,收取一個加工的費用。所以這小吃是茶館裡捎帶著賣的,叫著叫著,就成了「燒麥」。

       燒麥也是有流派的,河南有切餡兒燒麥,江西有蛋肉燒麥,蘇州有三鮮燒麥,不過最出名的,還是回民的羊肉大蔥餡兒的清真燒麥了。今天小編找到的這一家,是在清真燒麥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在石家莊擺攤兒也有二十多年了,口味更加適應北方人,面是半燙麵,口感更加軟糯筋道。

       這家燒麥有五種味道,豬肉大蔥、豬肉香菇、羊肉大蔥、牛肉大蔥、素三鮮。平時的燒麥大多是肉餡兒,素三鮮的燒麥還真是新鮮。素三鮮餡兒加入了「料油」,肉餡兒裡加入了「料水」。「料油」是由大料、花椒、白芷、桂皮等料經油炸的油,「料水」是由這些料煮過的水,加入了這些「秘方」,餡兒才香濃味兒美。

這燒麥也可以說是皮兒薄餡兒大了~

       一屜燒麥有十個,尤其這素三鮮餡兒的燒麥,晶瑩裡透著翠綠,好美味的既視感!趁熱吃真是美醉了!

店鋪名稱:齊師傅燒麥

出攤時間:17:30~20:00

價位:豬肉大蔥7元/屜,豬肉香菇7元/屜,羊肉大蔥8元/屜,牛肉大蔥8元/屜,素三鮮6元/屜

地址:建華南大街與建明北路交口東南角

       天氣漸漸暖了, 馬上又會到吃燒烤、喝啤酒的季節。小編吃燒烤,只去有烤田螺的地兒!今兒就給大家介紹一家好吃不貴還乾淨衛生的烤田螺

      首先,小編又要給大家傳授知識了~

       田螺好吃,這大家都知道,而且呢,田螺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銅等身體必須得微量元素,但是,依舊有人會杜絕吃田螺,這是為啥呢?

       原來,田螺的質量好壞和田螺生長的水域水質好壞密切相關,而且,處理不乾淨的田螺中很容易含有寄生蟲、細菌等危害人體的髒東西,輕者吃壞了肚子、重者危害腸道健康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賣田螺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大爺,絲毫看不出已然71歲高齡。大爺給我們傳授了幾點分辨田螺好壞的方法,敲黑板記筆記咯!

       首先,田螺在進行烹飪之前,必須要活著,死掉的田螺含有的寄生蟲和細菌會成倍的增長,即使經過了高溫的處理也去除不乾淨。所以,學會如何分辨死田螺就很重要了。

       從外觀來看,死田螺的殼子顏色會很暗淡,發灰,沒有光澤,聞起來有臭味,而且田螺肉的小蓋子也會變白,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不新鮮。

       在烹飪之前,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大家如果自己買田螺回去吃也要注意這個步驟,那就是要用清水把田螺浸泡上3~4個小時,讓田螺將髒東西排乾淨,此時的田螺就可以放心的進行烹飪了。

       這家烤田螺僅此而已?錯!還有厲害的~

       這個田螺的全稱叫做「啤酒烤田螺」,烤田螺喝啤酒我是聽過的,但是烤田螺裡面放啤酒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老爺子自己研發了這麼一種方法,先將處理乾淨的田螺烤熟,然後加入了紅油、大蔥、姜塊、大蒜進行翻炒,在炒制過程中加入少量的啤酒,這個過程主要是給田螺去腥味、提鮮味。而且經過烤制的田螺再進行炒制會更加的入味。

店鋪名稱:趙老頭秘制啤酒烤田螺

出攤時間:16:30~19:00

價位:田螺10元/斤,15元/2斤;毛豆、花生5元/斤

地址:新華路與友誼大街交口 南行20米  友誼公園西門口 

       今天要說的這個好吃的,那可是有點兒厲害了。人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的。現在已經被列入了溫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要申報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麼高大上的食物肯定有故事!傳說在南宋初期,金兵大舉伐宋,奸相秦鄶對侵略者納幣稱 臣,苟且偷安,對抗金名將卻一味打擊。廣大愛國軍民對賈似道的賣國行徑恨之入骨,於是將麥粉和油放進烘缸裡烤制而成。起名曰麥缸餅(賣國餅),此餅別有風味,鬆脆噴香。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時間久了就叫成了麥餅,但是在浙江一些低區,還是有人愛叫它麥缸餅(賣國餅)。老百信多麼有智慧、有意思~

       其實這個麥餅,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是個大餡餅,但是呢,和餡兒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從大小來看,麥餅有一個足球的橫截面這麼大,厚度在一釐米左右,比餡兒餅要大一圈兒。不過呢,雖然看起來厚,但是與餡兒餅有所不同,麥餅是發麵,所以咬下去一口是喧騰的口感。

餡兒給的是真足!

再來說餡兒,咱們北方的餡兒餅都有啥餡兒的啊?豬肉大蔥、牛肉、韭菜雞蛋,頂多再有個豆沙餡兒什麼的。而這個麥餅呢,分為沒有餡兒的和有餡兒的,這個有餡兒的又分為豆腐麥餅、洋芋麥餅、醃菜麥餅、梅乾菜麥餅、肉餡兒麥餅,酸菜賣餅等等,比咱們北方的餡兒要豐富多了。不過這家的老闆就比較任性了,只做兩種餡兒:梅乾菜、酸菜,問問為什麼你,老闆說,我覺得好吃啊~哈哈。

咱們平時吃餡兒餅,是直接用手拿起來就吃的吧。這個麥餅吃的時候還有講究,它呀,要用3根筷子來吃。傳統的麥餅吃法,而要用三隻筷子撕著吃,類似西餐。左手拿一支筷壓住餅,右手用一雙筷撕餅。這裡面也有故事呢。天台立縣之初,正是三國鼎立之時。戰禍迭起,百姓遭殃。他們敢怒不敢言,於是在吃麥餅時用上三隻筷。意思是,餅象徵著完整的河山,三隻筷子為三國,譴責魏、蜀、吳分裂國家,以洩心中鬱憤。

不過這也只是傳統的吃法,小編腦補了一下用3根筷子吃麥餅,真是想想都覺得累。大家還是像餡兒餅一樣直接拿起來吃吧!

店鋪名稱:芙蓉特味麥餅

出攤時間:6:30~19:00

價位:7元/個

地址:新華路與北大街交口北行300米 海鮮市場門口

       今兒要說的這個好吃的,我敢打包票,無論男女老少肯定都吃過!沒錯!那就是瓜子~

       這家店呢,在石家莊已經開了二十多年了,有這麼一個老師傅,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炒瓜子,這麼一炒,就是二十多年。

       不過這瓜子賣得好,不光是因為炒的時候火候、時間要掌握的好,更是因為這瓜子的產地也特別有講究!

       全中國瓜子質量最好的地方就是內蒙古的赤峰,由於當地特殊的氣候條件和日照時間,長出來的瓜子格外的皮兒薄籽兒大,味道還特別的好。而莊裡這家瓜子鋪子,從開業那天起,就一直用的是內蒙古赤峰的瓜子。

       現在市面上的瓜子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口味,例如焦糖味、紅棗味、抹茶味、奶油味、話梅味等等,小編向老闆請教後得知,瓜子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炒,一種是煮。而這些帶味道的都是煮出來的,煮的過程中老闆會放一些調料進去。小編呢更喜歡吃炒出來的瓜子,連鹽都不放,抓一把嗑起來,就是品那股清香的瓜子原味兒。

       這家瓜子鋪子有四種瓜子是炒制的,其餘的都是煮的。炒的這四種瓜子價格也有不同,這就跟瓜子的個頭兒大小有關係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家的瓜子隨便抓一把起來都可以拍特寫,沒有癟肚子的,也沒有發黴、潮溼的,個個兒都「膀大腰圓」。

       其實這一家不光是賣瓜子,還有青豆、黑豆、杏核、蠶豆等等,只要是大家能想起來的乾果兒,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喲~

店鋪名稱:任家瓜子板慄專賣

出攤時間:7:00~20:00

價位:7元/斤~15元/斤不等

地址:慄康街與健康路交口北行100米

藥!藥!切克鬧!   煎餅果子來一套!

一個雞蛋一塊錢!   喜歡脆的多放面!

辣椒腐乳小蔥花!   鐵板鐵鏟小木刷!

艾瑞巴蒂嘿胃夠!   我說煎餅你說要!

煎餅! 要!

煎餅! 要!


       說起煎餅果子,那真是滿滿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去上學的路上,會花上三塊錢買一個老煎餅果子,煎餅老老的,夾著一片油果子,有時候加上一根兒火腿腸,一口下去,幸福感飽腹感雙重滿足有麼有!

       不過今天要說的是一種新型、改良版的煎餅果子:肉撕煎餅!

       這個煎餅可真有點說頭了,從面、薄脆、肉、醬、菜都有說頭。先來說面吧,總共有三種面,一種面是由黃豆、綠豆、黑豆、芸豆等十幾種豆子磨成的雜糧面,第二種是小米麵,第三種是紫米麵。

       接下來,就到了關鍵的一步咯 ~ 這所謂的「肉撕煎餅」,這肉是人工手撕的,老闆表示:這手撕的肉條兒能夠更好地保持肉的口感和紋理,在味覺上比用刀 切的肉丁要更好吃、口感更棒。


       而且將肉條兒裹在雞蛋液裡攤開來,煎好之後雞蛋脆脆的,肉條兒軟軟的,味兒別提多香了。

       說起這醬,也是有說頭的,老闆說,他們總部有一張老中醫給開的方子,多用的是調養滋補的食補中藥材。這醬的大底是甜麵醬,加入了這食補的中藥材,口味初嘗微鹹,細品有些微微的發甜,比傳統的煎餅果子口味要淡一些。這也迎合了這家煎餅的理念:綠色、健康、養生,少鹽少油。


       再來說吃煎餅果子必不可少的「薄脆」。傳統的煎餅果子只能吃剛攤出來,稍微待一會兒,薄脆就壓根兒不「薄脆」了,軟塌塌的,一點兒也不嘎嘣脆了。

       而這一家的薄脆可謂是有科技的薄脆。很多是通過了瞬間超高溫的加工,使這個薄脆就算在高達一百度的熱煎餅裡裹著,也可以保持在20分鐘內不變軟塌塌哦~


店裡環境也是real小清新 ~ 附小編和煎餅合照一張~

店鋪名稱:爐爺肉撕煎餅

出攤時間:6:30~10:00

價位:基礎6元/個

地址:建設南大街與南二環交口 國際莊科技樓B座對面小木屋

       鍋魁的傳說也是數不勝數,今兒要說的這一家「鍋魁楊」,老闆一家人都是四川成都彭州人,當地也流傳著一個動人的鍋魁的故事。

       說起這個正宗鍋魁的做法,估計大家都被很多小攤兒類似於餡兒餅的做法搞迷糊了,還以為鍋魁和餡兒餅差不多呢。其實,鍋魁的做法還真是有講究。

       首先將面和好,然後「揣上鹼」(行話!),搓成了長條兒,揪成小髻兒,用擀麵杖擀扁,然後,充滿技術含量的一步來了!要「摔」成長條兒狀。這個「摔」呢是運用巧勁兒來完成的,要在這面摔在案板上的一瞬間向後拉扯,就成了行話裡的「牛舌頭片兒」。

然後要將肉餡兒均勻的抹在「牛舌頭片兒」上。

捲起來,再用擀麵杖擀成圓餅,行話叫做「鍋魁胚子」。

       然後就要上鍋了~

       關鍵的一步來了! 現在是專業講解時間,大家打起精神記好筆記哦!

       這個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工具叫做「nuao子」,(小編盡力了,只能用拼音來表述…),是成都彭州的方言,意思就是這鑄鐵的大鍋狀的工具。所以呀,如果你吃的鍋魁不是用這種工具做出來的,那你就是吃了個「假鍋魁」。這鍋中間低、兩頭高,裡頭盛了油,將胚子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放入底下的爐子中進行烤制,這樣豎著放也會將多餘的油流走,吃起來不油膩。

       傳統的鍋魁有油膩的缺陷,老闆家在石家莊開店二十多年間,對鍋魁也做出了一些改進,首先是對於面的改進,傳統鍋魁採用燙水面,口感略硬。其次是減少了油的用量,傳統鍋魁是在鍋中倒滿了油來煎,可想而知,保證了鍋魁的酥脆的同時也確實會很油膩。改進後的鍋魁,剛出鍋的時候那真是一口就「麻酥酥」咯~

正宗鍋魁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在於它的「麻酥酥」。


       這鍋魁楊的鍋魁餡兒中,加入了這市值70多塊錢一斤的上等麻椒,每年老闆買麻椒都要三四萬塊錢! 小編替大家聞了聞,味兒正的很,吃過四川火鍋的人一定懂得我所的味兒正是啥意思! 老闆還說,這麻椒治牙疼那是一絕,所以愛吃鍋魁的、有牙痛病的都可以去找楊師傅請教一二哦~

       巴適不巴適?  附一張和楊師傅的合照~ 看小編吃的滿面油光笑的這麼開心咧到耳根子的嘴你就曉得了,不可描述的好吃!

門頭照片+楊師傅團隊合影~

店鋪名稱:鍋魁楊

出攤時間:6:30~21:30

價位:基礎肉餡鍋魁4元/個,精品肉餡鍋魁7元/個,滷肉鍋魁7元/個

地址:城角街和工農路交口南行80米路西

       說起這個傳統糕點——紅棗糕,那可是小編我的心頭好:甜甜蜜蜜、軟軟糯糯,入口即化,唇齒留香 ~ 簡直是 yum yum!

       可是現在的糕點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味追求甜的口感,吃第一口還覺得好甜喲好好次! 吃兩三口就分分鐘成了齁甜。所以,小編也一直在為大家尋找著一家口味原生態的紅棗糕,尋尋覓覓,時日良久,終於!小編找到了!

       嗯,實物長這樣子,不過小編承認圖拍的有一些色差,實物要更加金黃焦脆一些。這個棗糕的外形也很是可愛,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堆了一盤子金燦燦的大元寶!

       不過棗糕是不是正經棗糕! 得看看食材原料咯,走一波!

        麵粉、油、紅棗、紅小豆,是這棗糕的基本食材,就放在店裡,大家去了一探頭就都能看得到。小編就喜歡這種敞亮的小店和實在的老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棗子——滄州雞心棗,小編嘗了一個幹棗子,很甜很好吃~ 你以為這棗子洗洗就能用了? 錯~ 店主還要將棗子泡軟,再上鍋蒸熟,然後將棗子打碎了和進面裡。

       是不是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錯,還有第二波紅棗大軍來襲!

       濃鬱的紅棗香味就在於這兩波紅棗的加入。和了紅棗碎的面裡會再次加入沒有打碎的紅棗,還會加入紅小豆,這樣子食材才是真的準備完畢,可以進烤箱了~

       對了,雖然是選用了去棗核的棗子,但是偶爾也會有一兩個棗核,大家吃的時候要注意哦!

每天下班時間點人多需排隊喲~

店鋪名稱:棗豆多

出攤時間:9:30~20:00

價位:12.8元/斤

地址:裕華路與建設大街交口南行200米路西

       說起榴槤這個東西,真是愛得愛死,恨得恨死 ~ 不僅香甜味美,還有超高的營養成分。就是會含有很高的糖分,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鈣,鐵和磷。泰國人病後、婦女產後均以榴槤補養身子。當地人都視其為「熱帶果王」。小編屬於特別愛的那個陣營,你呢?

       痛恨榴槤的寶寶們也不要掀桌哦,自行忽略此條就好咯~

       榴槤酥,金黃誘人的榴槤酥以新鮮榴槤果肉配製的軟滑餡心,配以層次分明、異常鬆化、做工精細的酥皮,令人食指大動。吃完後淡淡的榴槤味讓人「榴槤」忘返。


       在未進行烤制的榴槤酥表面刷一層蛋液,再黏上一層厚厚的芝麻,榴槤酥不香那才不對呢~ 不過小編還是才疏學淺,咬一口也看不出這榴槤酥中有沒有含有榴槤的果肉,歡迎懂榴槤的寶寶們來給小編當老師哦!

 要進烤箱啦 ~ 好期待有木有!喜歡吃榴槤的寶寶們快去圍觀!

       小編去的那天還下著雨,門口依舊有很多人在排隊。

這家店開店時間並不長,看來有潛力~

店鋪名稱:榴槤酥

出攤時間:16:00~18:00

價位:16.8元/斤

地址:裕華路與大經街交口 西北角 


出品:愛寧美食工作室

編輯:高禕男

註:本文由饞貓愛寧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愛寧 | 探店】10塊錢吃什麼(十六):藏在這種地方的小館子也被我找到了!你肯定沒吃過!
    這一家的原食材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裡頭有土豆、豆皮、豆腐泡、麵筋、芝士年糕、蟹柳,感覺很不錯對不對~~  如果哪天你想吃辣糊糊火鍋,但是你不想和別人一起吃,或者說白了你就是純沒錢!這時候就太適合去我今兒推薦給您的這家mini版的辣糊糊,享受一人份的辣糊糊和一個人的狂歡吼吼吼! 想想就很爽有木有!!
  • 【愛寧 探店】莊裡的意面我只認他家!除了最全就剩下好吃了!
    按老規矩來開獎時間:10月28日 在義大利那片文藝浪漫的國土上,義大利麵是不可或缺的食物。有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33%的義大利男女認為,與旅行、戀愛和閱讀相比,吃意面才是生活裡最幸福的事。它的種類多達500多種,平時在超市可以買到的只有300餘種。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長形的麵條。
  • 【愛寧 | 探店】石家莊最優秀的老面饅頭和豆包兒!不服來戰!內含福利!10塊錢吃什麼(十九)
    一南小姐姐的10塊錢也是做大了!
  • 【愛寧】吃!吃!吃!
    總有一款你沒吃過!那酥脆的外皮和香噴的驢肉也是讓小編吃了一次就愛上了他們家,作為最地道的河北美味,你今年還要錯過嗎?什麼?火鍋也能唱戲?是的,你沒看錯,莊裡首家以中國戲曲文化為主題的川式火鍋餐廳鬥戲霸道功夫火鍋開到石家莊啦!不僅環境顏值相當高,鍋底菜品更是好吃到「任督二脈都通」了!
  • 走!去這家超級網紅店吃鍋邊!
    懵懂的青春裡,誰沒被爸媽言傳身教的美食觀支配過,就像我媽一直說紅棗營養高,不僅自己愛吃,從小也愛逼著我每天吃,導致我長到1.8的大個,對紅棗依舊心存恐懼。也有不少孩提時光無比熱衷的美味,被父母稱為垃圾,卻拼了小命都要嘗嘗,免不了跟父母鬥智鬥勇,能吃一口就賺一口。
  • 【愛寧 探店】韓國首創章魚水煎肉在莊裡也能吃到啦!就在墨兜家!
    前兩天收到線報,說有一家店推出了現在韓國最火爆的新品水煎肉小編腦補了各種畫面還是摸不透,這水煎肉到底是個啥?水上怎麼煎肉?於是決定去一探究竟!剛一上來,就聞到了濃濃的蒜香味;煎盤上已經碼好牛五花、金針菇、韭菜和章魚。其實看到這一大鍋,小編是懵逼的,這要怎麼吃?
  • 比你歲數還大的香港老店,你吃過幾家
    他們家還有玻璃罐裝的禿黃油和蟹粉賣,想想就餓了...這家創始於1950年的老牌餐室,你經常能在TVB看到它的身影,想坐窗邊的卡座體驗一把港劇feel一定要早點來。他家的雲吞麵,用的是最傳統的裝碗方式,即雲吞在下、面在上,除了讓麵條保持幹身,也讓客人第一時間先吃麵條,防止變軟。
  • 【愛寧】莊裡街頭冰糕大掃蕩!怒嘗9款無敵奇葩口味,我涼了……
    新奇口感我們必須得嘗嘗怒嘗了9款新口味冰糕我真的聽到了心跳的聲音……在並排的四列大冰櫃裡我們「輾轉反側」「猶豫不決」像進了名品店不差錢的選包一樣價格也很實惠8塊錢一大盒可以凍到冰箱裡慢慢吃~還是大快朵頤的吃法尋著味道一路走原來就是我們辦公室!就是這個妹子的味道!真的很純正~以至於我坐在工位上還能聽到樓道裡有人討論誰在吃榴槤?
  • 學府四道街的排隊意麵店!薄餅披薩!你吃過嗎?快來吃!吃!吃!
    相約意面,小編今天帶你來吃學府四道街的排隊意面!—— kpasta韓式義大利麵。店內裝修溫馨, 但兩人坐有點小沒事兒~讓你和他靠得更近!進門就會聽見服務員小姐姐跟你用韓語問好,讓你一下穿越到韓國!服務態度熱情,而且上菜超快好吧~店裡的特色,餅薄酥脆,鋪滿了芝士的披薩,還可以蘸蜂蜜哦鹹甜鹹甜的~奶香味濃厚~滿足吃貨的你~每個芝士控都愛的意面!好吃到哭!芝士與番茄肉醬的靈魂碰撞!並且意面是碳水化合物,完全不用擔心長胖胖~外表酥脆,脆到掉渣!
  • 你吃過沒?跟華仔發哥去吃這些香港街頭老店吧
    九記牛腩的潘權輝潘老闆就直接忽視掉外界給他冠以的300個好評大賞,直接爆出一句「不和你胃口下次你就不要來嘍!」到底是什麼讓潘老闆如此的底氣十足,等你吃過了就不得不服!店裡掛滿老闆與名人們的合照!這當中包括前特首曾蔭權,藝人周潤發、陳奕迅等等。但是潘老闆只是隨意地說「是他要求跟我合照,既然開口了,我就拍吧,有什麼特別的?不就是曾蔭權嗎...發哥就不同了,是我要求跟他合照的。」
  • 【愛寧 探店】冬日治癒系美食—日式壽喜鍋
    記得寫上(姓名+電話+要去的店萬達/紅旗店)前幾日有粉絲在後臺問哪裡有壽喜鍋,當時小編還真的不知道哪裡有,也的確沒有吃過。但恰好今天探店探到了一家壽司店,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家新上的冬日暖心火鍋—壽喜鍋。想想就很期待,小編的第一次就要在這家店實現了~
  • 披薩只吃必勝客?!沒吃過這10家店,別說你吃過披薩!
    店裡只賣一種食物——20寸的美式大披薩,和常規的披薩店不太一樣,這裡提倡一片一片的買(每片是1/8),1片25-30元,一般食量1-2片管飽。卷邊有芝士邊和紅薯邊兩重選擇,店家別出心裁的把紅薯泥捲入烘烤後的披薩裡,微微甜的感覺從舌尖一直蔓延到心頭。
  • 十多年的鍋邊老店,卻派出煮米粉來勾引福州吃貨?
    ,有點擁擠的擺著五張小桌子,過道窄到兩個人同時通過時要側身每張桌子邊都有貼著菜單,客人一落座,店員阿姨們還沒走近就開始大聲問吃什麼,客人也都熟絡,與阿姨對上眼神就開始「喊著」點菜問起老闆關於這家店的年歲,老闆語氣平淡中帶著點自豪,「十多年的老店了,很多人都習慣了來我這吃碗鍋邊作為早餐.」9元/份
  • 在哈爾濱,你吃過手掌大小的扇貝嗎,快來網紅炭燒海鮮打卡
    店的名字就是北烤貝海鮮炭烤,這家店的位置在橋東街91號,還是比較好找。橋東街是一條小街,進去之後不遠處就能看到一個很大的店面的。一進屋右手邊,全是新鮮的海鮮,小編特意拍了點圖片給大家看看。各種海鮮的個頭都非常的大,有的扇貝跟小編的手差不多大。
  • 這些又老又爛的南寧美食老店,你吃過幾家?
    開店歷史:16年  傍晚才開門,每天都有人排隊,好多是電話預訂的來了直接拿走,烤餅分有小的大的,有辣、不辣和微辣三種,剛出鍋的梅乾菜肉餅很脆口很香。,店鋪很小,比較擠,只能十來個人同時吃粉。他們家的牛扒不僅分量足,而且價格還非常便宜!每次去店裡的時候幾乎總是爆滿,羅宋湯和法蘭西多士,也是店裡很受歡迎的單品~
  • 【大鬼帶你探店】吃完小龍蝦吃披薩---小亮蒸蝦接喜旺奶茶
    您的轉發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大鬼帶你探店第二期我們探的是最近非常火的新店,小亮蒸蝦味道還不錯,很鮮嫩,我覺得還是再臭點兒好吃。對這道菜小賀有話說:臭桂魚,說實話我第一次吃,跟著鬼哥邊享受美食邊漲姿勢。研發家的精神難能可貴,給了我聞著臭了直接就扔了 ,這大概就是我只會吃別人發明出來的原因。
  • 豆芽撈麵,你沒吃過吧?
    「可以呀」按照粉絲囑咐的點單方式,得主動跟老闆說要加豆芽,不然撈麵估計默認都是不加豆芽的哦。(至少我之前來沒說都是沒加的……)明檔幾口大鍋白霧四起,面和湯粉都將在這裡完成最華麗的蛻變。煮麵、撈麵、加料一系列動作都是一氣呵成完成的,老闆娘得空的時候就在一邊切肉,大塊的豬肉就擺在竹屜上給你看。
  • 節目回顧 | 邊走邊吃 —— 東京·上野市場的丼
    小編有天看同事在樓下吃了X野家的快餐,那種大碗飯,飄著幾片超薄透氣的牛肉片、洋蔥什麼的……莫大師說,在東京,這個叫作「丼」。一個吃過千山萬水的人居然還說,飯吃得特別簡單的時候,也是最可能體會到食材真滋味之時(小編表示不信)於是莫大師在節目裡展開了回憶——「有一次,跟朋友傍晚時分逛完上野公園,準備回郊區前,在上野車站附近的一個「自由市場」裡,看到一家大排檔竟然在排隊,懸掛的布招老遠就特別吸引人——鐵火丼(很man的樣子),於是忍不住湊過去。
  • 段子:兔子不吃窩邊草
    大勇無奈地說:「沒辦法啊,兔子不吃窩邊草嘛!」媽媽忙說:「你都這把年紀了,還管什麼窩邊草?該吃還是要吃的呀!」大勇沮喪地說:「可人家姑娘是兔子,我才是草呀!」兩個人能吃這麼多啊!」輪椅阿強出去散步,看到一位老大爺正推著空輪椅,在廣場上走來走去。他好奇地上前問道:「大爺,您腿腳這麼好,怎麼還帶著輪椅出門?」
  • 邊走邊吃這個特殊技能,只有武漢人才會?
    有次早晨上班路上,碰到倆個同事一起走,我津津有味的啃著煎餅果子,他們瞄了我幾眼,還是忍不住說道:「你怎麼邊走路邊吃東西啊?」回來後,有天跟閨蜜一起逛happy站臺,我矜持地拎著我的烤翅王,閨蜜端著碗餵了我一口藕,然後嫌棄的跟我說,「你是不是武漢人撒夥計(jie),都不邊走路邊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