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聯影「硬核」科技賦能抗疫一線 每一臺CT背後都有一串串感動

2020-12-19 新民晚報

圖說:工程師通宵達旦完成方艙CT裝機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抗擊疫情前線十萬火急!CT是新冠肺炎治療診斷的重要科技支撐。然而,CT又是上千個精密零件組成的高精尖醫療器械,從武漢各定點醫院,到火神山醫院,再到各方艙醫院,短短一個月之內,數百臺CT安裝到位,每日篩查成千上萬個患者……

這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支由工程師、生產工人、銷售人員、倉管員、物流司機等各個工種組成的龐大後援團,讓從未出現過的高端CT「大集結」,奇蹟成真!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上海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他們有召喚、「玩命幹」,不氣餒,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為一日日轉晴的疫情防控,寫就了自己的無悔傳奇。

圖說:聯影上海總部全力保障前方設備供應

圖說:武昌方艙醫院,穿上厚重的防護服,聯影工程師在嚴冬裡作業仍熱得滿身大汗,連護目鏡都蒙上了水霧

坐標武漢

「勇士召集令」,在一家科技企業的工作群裡,在以往都是忙了一年最可以歇歇的春節假期裡,這五個字,火熱跳動!毫不猶豫,徐志第成為第一個到達武漢的聯影「勇士」。「我是武漢人,在聯影成都公司工作,年前回上海本部開會,計劃和妻子分頭回漢,在故鄉會合過年。」這位即將迎來第一個寶寶的35歲準爸爸,原本對這個新年有著特別不一樣的絢麗憧憬。

當他1月21日真正踏進武漢,一切都不在想像之中。「1月中下旬開始,來自武漢的各種消息傳來,我和妻子商量著特殊時期,還是呆在成都安安穩穩的吧。」正在這時,他收到了公司的「召集令」,希望有員工可以深入武漢,緊急安裝馳援湖北的CT設備。「從虹橋火車站出發時,我跑遍周邊的藥店,一個口罩也沒有了。上了火車才發現,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乘客戴著口罩。」

到了漢口火車站,下車者寥寥。這裡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到1公裡,徐志第笑稱自己就像「裸奔」回來的。「漢口火車站我很熟悉,今天卻很陌生,心裡慌亂得很。很擔心一路上碰到了什麼人,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感染,會不會再傳染給家人。」於是,一回到家就鑽進房間,自我隔離起來。第二天接到CT裝機任務,帶好個人物品,他奔向漢口醫院,至今也沒有回過家。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的第一批定點醫院。1月23日走進醫院大門,徐志第恍惚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只有躲在厚厚的防護衣裡,內心才稍有安全感。」CT裝機是個精密度很高的技術活,整機水平誤差要小於1毫米,掃描病床角度差也不能大於1毫米。穿著防護服來完成,幹了十幾年一線工程師的他,從沒經歷過。

「身體被防護服裹得又緊又悶,手下沒有感覺了,擰螺絲,調軸距,找水平,都遲鈍了。」為了儘快安裝,徐志第和同事們進一次就現場連軸轉。裝配完一臺機器,脫下防護服才發現,「除了防護服,裡面所有的衣服全部溼透。就連最不吸水的絨衫,都能擰出水來。」

圖說:聯影在武漢市第七醫院緊張裝機

圖說:聯影上海總部全力保障前方設備供應

「火神山」神速

34000平方米、1000張病床、10天建成……1月30日傍晚,在全中國目光最聚焦的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在5000萬「雲監工」的熱切「監督」下,一組印有聯影LOGO的貨櫃從大卡車上被吊裝進了「火神山」,成為進駐火神山的首批大型醫療設備。當晚,三臺聯影CT即可開箱安裝,而掃描間隔牆剛砌到一人高。

醫院尚未封頂,大型高端醫療設備就已進駐,這是首次。對於徹底打破了CT、核磁共振等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的聯影來說,「第一次」從不是不可逾越。為了馳援這項十萬火急的戰「疫」工程,聯影緊急成立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臨床培訓及武漢分公司「全國健康安全應急指揮總部」,加碼人力物力,並按照2月1日交付的 「死命令」倒推時間, 「擠幹海綿裡的最後一滴水」——應對這批設備,平日裡需8-10天的生產用時,僅用時4天;過去耗時2天的運輸,壓縮至16小時。

在最後的36小時內,來自全國各地的聯影工程師火速集結成「火神山勇士隊」,必須完成3臺,以往一臺需4天才能完成的CT安裝調試。從新疆伊犁趕赴武漢的王弘斌,就是其中一員。由於工期緊,現場環境複雜,為了保證設備能按時交付,王弘斌和他的15位同事分成了三個小組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 「工作一旦開始,完成前不會再停下。」作為組長的他,甚至連換崗的間隙時間都會充分利用,最多連續工作了30個小時。

同樣加入了「火神山勇士隊」的徐志第,在最緊張忙碌的時刻,也正在經歷著人生的「至暗時刻」。那天武漢降溫,室內室外冷得像個冰窖,他接到了武漢舅舅的電話。「我舅舅和舅媽都疑似感染了新冠病毒,無法確診,沒有床位,只能回家等……」網上的那些壞消息,一下子都發生在親人身上,他整個人像墜入谷底。「我為他們做不了什麼,只想安裝CT能快一秒,就是一秒。能快一秒,就仿佛能救他們似的。」顧不上初具雛形的設備間,粉塵鋪天蓋臉,轟隆隆的機械聲不絕於耳;顧不上僅40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容納著水電、防護等各類施工人員近30人,徐志第和同事們一道,在異常複雜的條件下,與時間賽跑。

在持續鏖戰36小時後,距離交付僅剩下最後的調試工作。看著一夜之間,CT就位、設備間面貌一新,徐志第緊繃著的心,稍微緩和下來。他撥通遠在成都的妻子的電話,聽著電話那頭熟悉又親切的聲音;他按下內心所有的焦慮和悲傷,和妻子打趣道,「我去火神山工地找個攝像頭,在前面晃一晃。看看能不能在雲直播中,認出你老公……」

方艙CT「有血有肉」

隨著疫情發展,武漢開始緊急建立多個方艙醫院。這裡是疫情防控的「希望之艙」,讓近萬名輕症患者得到及時的集中收治,不必焦急徘徊在醫院門外……由於方艙醫院大多是臨時性場地,對CT設備的環境適應性、掃描效率和穩定性、安全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如何讓CT快速適配於非醫用場地,提供高效診斷,並在掃描時避免交叉感染?聯影第一時間啟動並迅速完成了「方艙CT」的研發與生產發貨。截至目前,聯影已經向武漢捐贈了價值5000萬元的方艙CT。

獨立於醫院的「箱體式」設計,佔地面積小,快速拆裝,插上電就能用……方艙CT就像是一個「應急放射科」,包含了獨立掃描間、操作間、紫外線消毒裝置等一系列必備設施。王弘斌記得,去方艙醫院安裝CT那陣子,「天下著大雪,有的工程師就冒著大雪去調試設備。有時候工作太忙太累沒有時間回住處休息,很多人躺在工作間的椅子上,就睡著了。」有一次,為了解決大型設備進駐科室的最後100米,12人的裝配組滴水未進奮戰12小時,砸了一堵牆,砍了一棵樹,拖了一輛車……

終於,2月16日午後,大雪初霽、晴空如洗下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江漢方艙醫院,啟用了聯影方艙CT「應急放射科」,當天即完成近200例患者掃描。之後,伴隨著方艙CT在洪山體育館、漢陽國際博覽中心、塔子湖體育中心等十多個方艙醫院陸續啟用,而每一位工程師也從初到武漢時的內心慌張,到為一個又一個緊急任務」急到上火「,再到分別收穫著各自的感動與自豪。

在許多人眼裡,身穿防護服的英雄逆行,讓人無比動容。殊不知,防護服裡的一位位「無顏英雄」,也常被防護鏡外的世界,感動到淚目!王弘斌記得,一次方艙醫院裝機收尾時,一位40多歲的患者走了過來,和他搭話,「昨天晚上看你就在裝這個設備,裝了一個通宵,快裝好了嗎?」他看著患者馬上回答,「這就裝好了,今天下午就可以使用了。」 患者伸出了大拇指, 「你們太辛苦了,為你們點讚!」

那一刻,王弘斌覺得一切辛苦,值了!

靜悄悄的戰鬥

為了讓每一臺CT從生產到運送不耽擱一秒鐘,後方的戰鬥沒有硝煙,卻同樣緊張得透不過氣來。除夕夜,聯影工廠裡卻燈火通明。彼時全國仍有部分省市未拉響疫情防控一級響應的最終警報,而CT生產一線的機械齒輪已經全力傳動,生產人員進入了極為緊張的加急生產狀態。

隨著疫情迅猛而至,全國CT、DR等影像設備全面「告急」,眼看工廠接到大批生產任務,不少同事臨時取消了期盼已久的旅行計劃、退掉早早定好的機票、火車票,甚至有人是在回鄉途中調頭折返, 「應急生產小隊」成立。在人手極其短缺的條件下,小隊啟動兩班倒24小時輪班生產,以有限的人力,應對驟增的生產需求。

幾乎無需動員,只需群裡一條微信的召喚,就有許許多多員工,自發返工返崗。為了能早一點回到生產線上,老家在四川瀘州古藺縣的王藺,一到家就為回滬奔忙。可是,五次出村都無功而返。前兩次好不容易買上了機票,卻在去機場的路上碰到各村封閉,沒能趕上飛機,前後損失了1000多元。最後一次,他徒步四五個小時翻越了一座大山,才繞道搭乘上朋友的車,成功歸來。「要知道四川的山,又大又深,幸虧我是退伍軍人,翻山越嶺的體力還在。」

而家住上海的員工,這個春節更是「不著家」。負責物流的一線員工鬱婧瓊,為了將一臺臺設備安全按時運往武漢指定醫院,每天要打掉數百通電話。找司機,過道口,開證明,四處溝通協調,同樣的解釋,得不厭其煩地說上百遍;為了接一位工程師去武漢,打當地市長熱線、再找到公安局、再找到防疫指揮部溝通,同時派人連夜驅車幾百公裡去高速路口守著,最後才順利將工程師送到武漢,完成方艙CT屏蔽房的搭建……

「想想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只要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讓醫療設備早一點到達現場,我這些都不算什麼。」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記者手記】

從年前至今,300多臺聯影設備馬不停蹄衝上抗疫前線,協助醫生築起了狙擊病毒的高科技城牆。圍繞著每一臺設備的每一個崗位,從每一級主管到每一位一線職工,聯影CT人幾乎全部三班倒,哪裡人手不夠,就有別的崗位同事來頂上。短短一個多月,幾乎所有員工都像是幹了一年的活,而這種工作強度還將繼續……在他們心中,「雖然,我們也會疲憊、也會累、也有家人要照顧。但大難不等人,能不能把設備生產出來儘快運往前線,這是我們唯一的顧慮。」

相關焦點

  •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為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抗疫提供專項貸款...
    2月21日電(記者  姜煜)企業奮戰在抗疫前線,背後則是強大的金融後盾。2月20日,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及時為企業「輸血」,為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影醫療」)完成首筆8000萬元疫情專項資金投放,成為首家支持聯影醫療疫情專項貸款的銀行,攜手企業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攻堅戰。靠前服務,時刻關注企業需求  面對突發疫情,湧現出了一批奮戰在抗疫前線的企業,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 聯影薛敏:「硬科技」要有「硬擔當」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期間,一大批中國品牌在第一時間衝到前線,以最快響應速度全力投入抗疫,扛起了行業大旗。」聯影董事長薛敏日前表示,聯影將未雨綢繆,持續提升「硬科技」水平,為公衛體系升級貢獻力量。在新冠疫情的至難時刻,公司面向全體聯影人發出「勇士徵集令」:聯影常州、上海以及武漢的生產團隊紛紛退掉春節返鄉車票,許多人甚至從半路折回,日夜連戰加急生產,確保充足的「炮彈」被源源不斷運抵前線。來自天南海北的幾十位服務工程師主動請戰,帶著家人的牽掛和驕傲連夜奔赴一線,24小時全力保障設備高負荷運轉。面對巨大風險,聯影人有召必應,使命必達,響應速度和戰鬥能力一再刷新行業極限。
  • 聯影醫療夏風華:以「平戰結合」的理念進行產品創新
    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訪時,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夏風華總結公司今年抗擊疫情的表現時稱,科技的力量在創新的基礎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公司全員拼搏抗疫,體現了一個醫療器械企業的責任擔當,今後公司將以「平戰結合」的理念持續創新。
  • 抗疫:聯影醫療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提供智能高端CT
    隨著醫院的使用,由上海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影醫療」)唯一提供的智能高端CT設備也正式投入運行。1月29日中午,首臺智能高端CT從上海裝車出發,與先期運到武漢倉庫的另外兩臺匯合,一同發往火神山。次日,三臺大型CT設備趕在天黑前,通過工地吊車,吊進了尚未封頂的火神山醫院掃描間。
  • 聯影醫療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提供智能高端CT—新聞—科學網
    近日,隨著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由上海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唯一提供的智能高端CT設備也正式投入運行。為了馳援這項十萬火急的戰「疫」工程,聯影醫療緊急成立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培訓的「特別項目組」,並按照交付的「死命令」倒推時間。        1月29日中午,首臺智能高端CT從上海裝車出發,與先期運到武漢倉庫的另外兩臺匯合,一同發往火神山醫院。次日,三臺大型CT設備趕在天黑前,通過工地吊車,吊進了尚未封頂的火神山醫院掃描間。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 快速反應支持全球抗疫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在活動中表示,面對疫情大考,無論是防護物資生產還是高端醫療裝備製造,無論是基因檢測還是疫苗研發,各個領域均湧現出一大批中國品牌。它們在第一時間衝到了最前線,以最快的響應速度全力投入抗疫,挺起了中國醫療行業的脊梁。
  • 醫療企業抗疫擔當:衝向抗疫一線,打好醫療物資保障戰!
    (來源:企查貓)聯影醫療:捐贈價值1.1億元醫療設備及防護用品在疫情爆發後,聯影醫療在第一時間向武漢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醫療設備與防護用品,並攜手股東上海聯和投資與上海信投截至目前,聯影醫療累計捐贈價值超1.1億元。聯影董事長薛敏也以個人名義向湖北麻城市捐款160萬元,並捐贈40萬元防護物資,支援家鄉人民。此外,聯影醫療還陸續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武漢、上海、北京、浙江、內蒙等地發出了近200臺CT和DR設備。
  • 「黑科技」賦能疫情防控!寶安智造彰顯硬核實力
    在多家醫院試用後發現,該納米防霧噴劑有兩大突破:一是突破材料限制,在樹脂、玻璃等材質上都能持久產生效果,擴大防霧劑的使用範圍;二是防霧效果持續時間長,在穿著防護服的情況下防霧效果可持續1天,普通環境中可持續防霧5-10天,能有效保證一線人員工作期間視野清晰。塗布防霧塗層的護目鏡(右側)與未塗布塗層的護目鏡(左側)的起霧效果對比。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公司向麻城捐贈醫療物資
    2月24日,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一臺40排螺旋CT機順利運抵麻城,並在麻城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感染樓安裝使用。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是土生土長的麻城人,為了支持家鄉發展,於2018年12月在麻城經濟開發區投資開發具有醫療服務、醫養結合、養生養老等多功能的大健康產業項目——影源健康城,總投資18億元,建設周期四年。
  • 雲技術+AI 聯影醫療科技賦能精準戰「疫」
    雷神山醫院放射科醫生正在通過聯影雲將患者影像上傳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圖片均由聯影集團提供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藉助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搭建運營的聯影雲平臺,實現了與武漢雷神山醫院雲端互聯互通,可為雷神山醫院患者進行遠程影像診斷。雷神山醫院目前規劃了1600個床位,7臺放射影像設備。
  • 科創100|聯影醫療聯席總裁張強:海外訂單暫受影響 但CT國產替換已...
    本期走進此次疫情的熱門公司聯影醫療。疫情期間國內CT公司「大顯身手」在上海嘉定區北工業園區內,《科創板日報》記者見到了聯影醫療的CT機生產線,其生產車間的牆壁上還掛著支援武漢的橫幅——「疫情當頭,做好防護,鼓足幹勁,支援一線」。
  • 阿里雲創新中心聯動數家創企,硬核黑科技抗「疫」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賦能平臺,阿里雲創新中心的創企們正在利用「黑科技」,推出一個又一個硬核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各地政府及機構合作,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剛剛歷經三天兩夜完成現場部署的上海普陀區某隔離定點單位,擎朗智能免費提供了2臺送餐機器人——PEANUT。目前,隔離區的2樓、3樓共計82間房都已實現機器人送餐服務,工作人員只要在三餐時間段將餐食放置在機器人的三層託盤上,它就會穩穩地全自主配送到達指定的房間門口。
  • 地方國資國企多措並舉支援抗疫一線
    面對疫情,各地國資國企多措並舉,加班加點,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全力支援抗「疫」一線,合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聯和投資所屬聯影醫療向全國發出近30臺搭載可視化曝光功能的數位化移動DR和近20臺低劑量CT。錦江國際集團、綠地集團下屬多地酒店用於接待醫務人員、留觀人員及滯留旅客。中國太保下屬產險湖北分公司為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項目近6000名參與建設的工作人員免費提供專屬風險保障。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 | 我市部分抗疫一線醫務科技工作者風採掠影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 | 我市部分抗疫一線醫務科技工作者風採掠影 2020-05-31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人駕駛「抗疫聯盟」賦能者,百度Apollo的臺前與幕後
    在這場「科技抗疫」的暖流之中,自動駕駛始終以其硬核的產品力,與一線醫護人員並肩作戰,減少病毒肺炎侵擾的機會。疫情之中,無人駕駛車輛傾己之力,試圖用科技力量支持抗疫。不論是無人物流運輸、物資配送、還是清潔消殺、人體測溫....無人駕駛技術能做的遠比想像中的要多。無人駕駛車輛不僅能夠有效地阻斷疫區人傳人的感染鏈條,也能極大地緩解疫區人手短缺的難題。
  • 巾幗戰「疫」 |芳村鎮上猷閣村:抗疫戰線上的巾幗「硬核」
    巾幗戰「疫」 |芳村鎮上猷閣村:抗疫戰線上的巾幗「硬核」 2020-03-02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硬核奶爸回恩施探親,臨時入編警隊抗疫
    硬核奶爸抱娃救人的事跡經本報報導後,新華社、央視等多家媒體紛紛轉載。這個春節,王飛回利川老家探親。1月14日,他帶著妻子和兒子自駕返回。為了這次出行,王飛用掉了4年一次的探親假,共20天。利川市公安民警年前都在崗位上堅守著,很多民警過年期間甚至沒有一天的休息。如果支部同意,那我天亮後就去利川市公安局找領導說明自己的想法,特殊時期臨時成為家鄉的公安民警,哪怕就是去派出所輔助他們值班備勤也可以,為抗擊疫情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貢獻一份力量。再艱苦的環境、再艱難的任務我都可以完成,我一定做好防護措施,平安返回金華。請戰!」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SAIL獎揭曉 聯影智能抗疫解決方案獲獎
    人民網上海7月9日電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滬開幕。本屆SAIL獎(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獎)也再開幕式上正式揭曉,包括聯影智能「uAI新冠肺炎醫學影像智能化診斷全棧解決方案」在內的5個項目獲獎。
  • 科技賦能,佛山美的君蘭江山打響智慧防「疫」戰
    在這個緊要關頭,美的物業通過科技手段,利用智慧社區系統,線上線下全力戰「疫」,多措並舉,獲得一定成效。智慧社區 全面立體布防為做好社區防疫工作,美的物業高端服務事業部所管轄的佛山美的君蘭江山嚴陣以待,通過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以「物聯網+網際網路+物業服務」的創新服務模式、「線下+線上」的立體布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布下天羅地網,為一線員工賦能減壓,切實提升了防疫管控的效率。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深圳衛視開播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