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吳豔蕊 編|深海
11月12日,據媒體報導,內地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有意尋求通過上市聆訊。若聆訊通過,其在港交所的上市之路邁了一大步。距其六月一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已五月有餘。
今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的最終銷售額為1.42億,成為玩具類目中首家"億元俱樂部"成員。去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交易額為8212萬元,繼2018年創下天貓雙十一模玩類目第一名之後,在2019年雙十一超越樂高、萬代、Line 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以295%的增速成為天貓"雙十一"整個玩具類目的第一名。
在泡泡瑪特銷售額不斷創新高的背後,自有IP所佔比重不斷縮水,自主開發的獨家IP產品比重不斷上升,除"MOLLY"外的新自有IP仍有待成長。
公司創始人王寧曾在2018年表示,泡泡瑪特未來有可能是全國最像迪士尼的公司,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
但業內聲音普遍認為,泡泡瑪特在創造IP品牌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距離中國版迪士尼依然較遠。
雙十一成為天貓首家玩具類"億元品牌"
今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的最終銷售額為1.42億,成為大玩具類目中首家"億元俱樂部"成員。
這是泡泡瑪特雙十一表現最好的一年。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泡泡瑪特第一次參加"雙十一"活動,當天銷售額120萬元。2018年"雙十一"銷售額超2800萬元,增長了21倍多。2019年,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雙十一"銷售額為8212萬元,成為天貓玩具類目的冠軍,超過了樂高、萬代、Line 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
泡泡瑪特天貓店銷售量大幅增加的背景是,公司銷售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在泡泡瑪特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零售店的銷售佔比為63.9%,其次為經銷商,佔比17.6%。線上渠道佔比9.4%、機器人商店為3.5%。2018年線上渠道和機器人商店佔比分別為20.0%和16.8%,零售店縮減到了48.3%。線上渠道的收益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92.65%,機器人商店的收益額增長了1452.28%,都遠高於總收益225.49%的增長率。
2019年線上渠道的比例再次擴張,佔比32.0%,零售店的佔比縮減到了43.9%,二者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推出熱門IP盲盒產品,距"中國迪士尼"任重道遠
泡泡瑪特一系列業績的取得,離不開IP的支持。
IP是泡泡瑪特業務的核心,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公司建立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總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以及51個非獨家IP。
公司CEO王寧曾在2018年表示"我自己覺得五年以後,我們有可能是全國最像迪士尼的公司,我們也將成為一個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
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表示,公司總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2017年到2019年由自有IP、獨家IP和非獨家IP共同自主開發產品的銷售額合計4586.4萬元、34014.9萬元、138420.9萬元,佔比不斷提高,分別為29%、66%、82.1%。
在自主開發產品中,泡泡瑪特的自有IP佔比極其不穩定。2017年到2019年佔全部產品種類的25.9%、41.9%、37.2%。在自主開發的產品中,自有IP的銷量佔比更是不斷下降。2017年佔比89.44%,2018年為63.42%,2019年直接下降到45.30%,不足一半。
2017年到2019年,泡泡瑪特自有IP"Molly"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4101.9萬元、21389.3萬元和45601.8萬元,佔比25.9%、41.6%、27.1%。近幾年非獨家IP產品的銷售佔比不斷提高,2017年到2019年分別為3.1%、20.6%、35.4%。
有專業人士表示,泡泡瑪特自主IP開發能力不足,是制約泡泡瑪特發展的核心要素。一旦更受歡迎的獨家或非獨家IP授權協議到期,則將面臨無法繼續獲得授權的風險"。從目前來看,泡泡瑪特離中國迪士尼依然較遠。
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也披露了相關風險。泡泡瑪特指出,目前帶來最大收益的IP"MOLLY"後續受市場歡迎程度無法保證,此外,公司可能無法有效管理零售店,以及機器人網點的增長,也無法保證準確預測消費者偏好。
註: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