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泛娛樂企業出海機遇已入拐點,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2020-12-25 36kr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COVID-19)突發,推翻了全球許多歷經長期鍛造而成的商業模式。但同時,也創造、放大了新的機遇。

但機遇難遇,窗口期短暫,往往轉瞬即逝。如市場晴雨表一般的「大零售行業」已然先行一步,邁過發展「拐點」,風口再難捕捉。

然而,與「大零售行業」同樣極富商業價值及增長空間的「泛娛樂行業」,卻正在浴火中歷經重塑,「願智者上鉤」。

01  現狀:全球風口仍存,但機遇轉瞬即逝

按理說,娛樂消費支出並非「剛需」,全球範圍內的負面經濟衝擊必然會削弱其需求力度。

然而,一份有趣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將「線上娛樂」支出(如Netflix的訂閱費),視同水電費一般,是一項不可隨意支配和取消的支出。以2008至2009年經濟危機為例,當全球經濟萎縮1.7%時,線上線下的娛樂支出卻增長了1.5%。

正如當下,在60年一遇的庚子年中,儘管疫情肆虐,經濟重挫,但根據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報告顯示,全球頭部娛樂類App依然展現出強勁的變現能力,美國如YouTube、迪士尼家+,中國如Tik Tok、BIGO Live等,均呈現逆勢增長(如下圖1所示)。可見娛樂行業的堅挺之勢。

圖1:2019—2020年前5個月全球暢銷排名TOP 10 App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同時,普華永道(PwC)在最新發布的《2020-2024年全球娛樂與媒體展望》中進行了預測,全球娛樂行業即將開啟「V型」復甦趨勢,並將在未來4至5年中穩步增長,於2024年之前實現2.8%的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如下圖2所示)。

圖2:2015—2024全球娛樂媒體收入及增長情況

來源:普華永道《2020-2024從全球娛樂和媒體展望》

換句話說,全球娛樂行業正歷經行業重大變革的臨界點,即將在復甦中實現重組,而洞察趨勢、乘勢而起的機遇轉瞬即逝。

那麼,無論企業體量大小,身為娛樂行業的參與者,如何精準施力,把握行業顛覆方向,再次撬動流量,將自身置於行業TOP的格局之中?

02  趨勢:科技化、線上化、多元化

首先,不難推測,「拐點」之處依然堅挺的背後,必然藏匿著各細分領域之間的此消彼長。例如,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受疫情影響,居家辦成為常態,著眼於未來,線下娛樂亟待向線上「遷移」。

如下圖3所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傳統的、單一形式的娛樂領域(如現下音樂會、院線電影等)的收入遭到了嚴峻挑戰。截止2020年4月,全球已取消或推遲了750多個節日,線下娛樂活動收入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下降,普華永道(PwC)預測其下降率為63.8%。

圖3:2019—2024年線下娛樂活動收入情況

來源:普華永道《2020-2024從全球娛樂和媒體展望》

相反,科技及網際網路對娛樂行業的加持賦能,娛樂概念泛化,產品功能數位化,多元化,線上化漸成主要的增長趨勢(如下圖4所示)。

圖4:2020-2024年娛樂行業各細分領域複合增長趨勢

來源:普華永道《2020-2024年全球娛樂與媒體展望》

圖5:越來越多的娛樂App在一個應用程式中集合了多種功能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圖6:全球用戶每周App使用時長(十億小時)

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03 挑戰:巨頭盤踞、流量見頂、增長乏力

然而,佔據全球免費App的下載量16.6%(僅次於美國)、在2019年全球暢銷排TOP10 App中佔據了4席的中國,其網際網路文娛的市場規模卻呈現「蹉跎不前」、「平穩不增」的趨勢(如下圖7所示)。

圖7:2018Q1—2020Q1中國網際網路文娛時長規模

來源:艾瑞諮詢,2019Q4&2020Q1《中國網際網路文娛數據發布報告》

究其原因,不過是巨頭早已完成「跑馬圈地」及「佔山頭」,泛娛樂類的各細分領域「瓜分天下」、「巨頭盤踞」之勢已穩固成型。

以短視頻為例,根據2019年QuestMobile 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的數據顯示,短視頻App行業月活以逐月呈現下降確實,並且基本已由字節跳動系、及快手佔領。同樣,長視頻App領域已被愛奇藝、騰訊視頻盤踞頭部,而音樂類則為QQ音樂、酷狗音樂等。

圖8:2018年9月—2019年9月短視頻App行業月活躍用戶數

來源:2019年9月,QuestMobile 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

圖9:2018年9月及2019年9月,短視頻行業典型APP用戶規模行業滲透率及總時長行業滲透率

來源:2019年9月,QuestMobile 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

換言之,國內泛娛樂市場已嚴重飽和、競爭十分慘烈。而觸角靈敏的國內巨頭早已洞察此情,在流量逐漸枯竭的幾年前,便已開啟多元化開拓海外市場之旅。

圖10:國內巨頭海外泛娛樂市場投資情況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既然如此,中國的非頭部娛樂企業是否還有機遇,搭上「V」字上揚之勢的末班車,順勢而起,在全球市場中分一杯羹?

答案是肯定的。

04 機遇:出海,中國泛娛樂企業突圍的必然選擇

先從市場需端來看。

雖然國內巨頭已先行開啟海外市場的探索,然而海外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未被滿足。

如下圖10所示,隨著發展中國家的電信基建逐步建成完善,特別是東南亞、中東地區,消費者對App的需求也呈現出增長之勢(如下圖11所示)。

圖11:2019年各國App下載總量變化,iOS & Google Play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其次,著眼國內供給優勢。

擁有豐富的產品技術經驗、及成熟的商業模式的中國泛娛樂企業,到底可以將哪些類型的產品輸出海外?進軍這些潛力型國家釋放能量?為海外需求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攫取巨大收益?

根據擁有全球用戶全生命周期數據的Facebook的洞察,我們可將泛娛樂行業分為以下四類,其出海熱度及難度分別如下:

  1. 短視頻和視頻直播(UGC)出海熱度極高、難度較低。但隨著更多巨頭的加入,短視頻出海者的機遇逐漸減少;

  2. 相對而言,長視頻(PGC)的出海熱度極低,因為只有具備高質量IP的國內頂尖在線視頻才具備出海的信心,出海難度屬於中等。

  1. 約會類App(陌生人社交)由於需求旺盛,呈現出難度低、且熱度較強的趨勢;

  2. 相較而言,熟人社交猶豫文化習俗差異的制約,出海壁壘較高,相對地,熱度也較低。

  1. 音樂、在線播客、音頻直播等出海熱度均較低,但所面臨的國際競爭更小。

  1. 網絡小說和漫畫,由於文字翻譯較為便利,因而出海門檻較低;

  2. 社區與「熟人社區」相似,則由於本土文化的限制,出海有一定難度,且熱度也較低。

最後,再從收入情況分析。

根據Facebook及普華永道在全球範圍內的洞察,雖然在2020年娛樂行業廣告收入有所下降(如下圖12所示),但廣告收入變現依然主流,將於2020年之後逐步復甦,與市場同步呈「V」字型復甦。

圖12:2016-2024全球娛樂與媒體消費收入及廣告收入增長情況

來源:普華永道《2020-2024年全球娛樂與媒體展望》

同時,直播正迅速成為重要的盈利方式(如下圖13所示)。

圖13:變現方式:廣告變現依然主流,直播正迅速成為重要的盈利方式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然而,毋庸置疑,廣告的投入力度必然依賴App內流量的體量,而在流量見頂的國內娛樂行業,廣告收入增長也難以有可觀的突破,甚至有可能呈下降趨勢。以中國在線視頻市場為例(如下圖14所示),廣告收入的佔比份額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

圖14:2018Q1—2020Q1中國在線視頻市場收入結構

來源:艾瑞諮詢,2019Q4&2020Q1《中國網際網路文娛數據發布報告》

總結而言,海外需求帶「哺」,掘金之路待「挖」,中國非頭部「泛娛樂」企業乘勢而追、轉衰為盛的一條捷徑,正是出海。

05 乘勢:尋找助力,精準、快速、合規落地

問題是,出海機遇雖迫在眉睫,但現實卻障礙重重。如各國國情、制度、法律法規、技術匹配、通信基建條件差異等等,均是中國企業出海常常難以跨越的實際考驗(如圖15、圖16所示)。

圖15:在海外市場因合規問題遭遇困擾的典型案例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圖16:多國頒布隱私條例詳情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因此,對於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及產品經驗的中國泛娛樂企業而言,尋找一個同樣擁有成熟的海外落地實戰經驗的大型科技企業,作為進軍海外的「加速器」,也許是一個明智的抉擇。

例如,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用戶超22.3億用戶(用戶體量佔全球人口的1/4)的Facebook在海量信息的支持下,不僅熟知各地域文化習俗、法律合規、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精準把握具有「地域」特徵的用戶畫像及定位企業用戶需求。

同時,Facebook也已成功協助諸多本土泛娛樂企業(如CastBox、Blued)成功落地海外市場,並設計新型變現商業模式(如下圖17、圖18所示)。

圖17:CastBox出海經歷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圖18:Blued出海經歷

來源: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

那麼,在「加速器」的幫助下,中國泛娛樂企業能夠獲得哪些行業結構性變革的洞察,以及獲得哪些高效出海的幫助?

如果你感興趣,歡迎繼續閱讀下方長圖,了解Facebook及其對中國泛娛樂行業的洞察,及出海建議。你將了解到——

l  如何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企業, 並且加強在當地的存在感;

l  如何具備快速響應和轉型的能力, 來應對當地監管機構、競爭對手、用戶,以及技術革新帶來的新挑戰;

l  如何加大對更具潛力的娛樂細分領域的探索,不斷嘗試產品差異化道路,等等。

點擊此處或掃描長圖底部二維碼,即可獲取Facebook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泛娛樂出海洞察》報告。

相關焦點

  • 白鯨出海創始人兼CEO魏方丹:「一站式」服務讓企業出海少走彎路
    在疫情之下,我國企業數位化進程不斷加速,人工智慧、5G 等新興技術不斷成熟,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市場空間仍然廣闊。特別是,疫情導致國外不少國家出行受限,消費者對手機依賴程度進一步提升,給我國泛網際網路企業出海帶來了機遇。就目前而言,不少泛網際網路行業國外競爭比國內競爭相對要小一些。魏方丹表示,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經歷了探索、發展、升級三個階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 出海下半場, 亞洲創新集團決戰出海社交娛樂
    走過工業時代,中國文化迎頭趕上、重新崛起、引航世界的時代,歷經20餘年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社交行業當前已進入內容與社交深度融合的內容社交時代,此時正是「浩渺行無極」的廣闊新藍海疊加著「揚帆但信風」的時代新機遇!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出海企業——亞洲創新集團(以下簡稱:亞創)。
  • 馬英九前兩岸智囊:2021年兩岸對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臺媒撰文說,庚子年多事,兩岸雖未「地動山搖」,但形勢仍是相當嚴峻。例如,當中國大陸和歐盟要完成雙邊投資協議的前夕,拜登未來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立即出手,在推特發文要求歐洲夥伴先來與美國新政府磋商。《紐約時報》認為,此暗示拜登對這項協議感到不滿。 文章說,中國大陸在疫情肆虐下,還能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確實是難能可貴;但如同大陸經濟事務部門官員所說:「日子未必好過」。
  • Twitter鄭慧珏:出海有變數,但中國企業請別慌
    對所有中國出海企業而言,衝擊、變數、挑戰這三個詞幾乎概括了今年上半年的所有情況。幫助中國出海企業提升海外市場影響力的Twitter大中華區對此感受頗深——隨時可能出現的「未知風暴」、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不僅讓出海企業原本的計劃和業務進展被打亂,同時也在影響著他們的營銷策略以及具體的營銷活動安排。而這對於Twitter大中華區來說也形成了挑戰。
  • Twitter鄭慧珏:出海有變數,但中國企業請別慌|獨家
    同時,Twitter企業文化中的開放、透明、極具包容性也十分吸引我。比如我們大中華區的銷售團隊來自八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我們鼓勵不同國籍,擁有多元的背景,生活及社會經歷各不相同的員工,進行公開透明的交流,以平等相互尊重的對話來激發員工之間的深層情感連結。此外,隨著中國的科技與創新躋身世界一流水平,中國品牌出海的黃金期正在到來。
  • 全面解讀中國泛娛樂產業:八大特點,六大趨勢
    中國網際網路已進入「下半場」,依靠人口紅利驅動發展的模式不可持續。隨著中國泛娛產業的快速發展,泛娛樂產業已由單體競爭轉向了生態性競爭,產業生態日趨成熟,也進入了「下半場」。例如在網絡視頻領域,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積極布局視頻內容製作上下遊的全產業鏈,以獨家原創內容吸引觀眾,並且積極與文學、漫畫、電影、遊戲等相關內容行業進行聯動,生態化平臺的整體協同能力和商業價值正在逐步凸顯。
  • Facebook陳震:2021中國企業出海三大趨勢,線上化、年輕化、內容化|...
    Facebook 中國區商務發展負責人 陳震整理| Angel Meng「視頻、社交、圖文等泛娛樂化應用和遊戲娛樂產品仍然是未來出海資本青睞的風口,也是用戶追逐的主流服務。其中,中國原生的IP創意和內容文化產品在未來會形成自己固定的圈層,成為中國文化崛起和輸出的一個主流力量。」
  • 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鄭慧珏:出海環境已重塑,中國企業顯現韌性
    這讓我們更加意識到自身價值的重要性,也希望通過對全球用戶的大數據分析及眾多品牌的成功經驗,分享我們對消費者和行業的理解與洞察,更好地幫助中國品牌有策略地開展雙向對話和營銷活動,重構後疫情時代的品牌競爭力。問:近三年來,中國企業出海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 六爻告訴我們什麼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時間對事物產生好的影響,就是機遇,產生不好影響,就是不順利和災難。六爻預測當初的 創立目標就是為了趨吉避兇。 時間一旦流逝,就很難再讓它倒退回來,時間是依著宇宙的運動軌跡,象水一樣不停地流逝 著,想要改變其方向,非一般人能為之。因此,利用時間來改變命運,並不是讓時間倒退, 而是巧妙地利用時間,把握住每一個機遇。古人有句名言謂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 是告誡人們要充分地把握好每個機遇。
  • 鯨鳴獎8大獎項揭曉,小影、Uplive、Zynn等榮獲「2020 年度十佳出海...
    鯨鳴獎8大獎項揭曉,小影、Uplive、Zynn等榮獲「2020 年度十佳出海文娛」獎項 財訊網 | 2020-12-22 11:19:38 2020 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出海賽道,帶有互動性、內容型的社交娛樂類 App 已在海外市場高速發展
  • 東京首演成功,《陰陽師》音樂劇為國產IP泛娛樂出海打響頭陣
    | 中國原創+日本合作,「陰陽師」IP出海再下一步妙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就開始將動漫改編成舞臺劇,並將這個特殊的類別稱為「2.5次元音樂劇」。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2.5次元音樂劇已逐漸融入日本文化之中,其獨特的世界觀、舞臺氛圍、角色造型甚至舞美設計也自成一派,具有別樣的魅力和忠實的擁躉。
  • 助力手遊出海日本,騰訊雲攜手揚帆出海搭建中外遊戲對接生態!
    除了中國企業需要走向海外謀發展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也是不少海外遊戲開發者嚮往的市場,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又該如何「入海」?為此,騰訊雲和揚帆出海依託其在遊戲出海及海外區域布局上的優勢,將共同打造中外遊戲生態對接服務。在此背景下,雙方積極為中日遊戲企業搭建合作溝通橋梁,促進中外遊戲產業生態共贏,特舉辦該服務體系下第一期高端線上閉門交流會(中日場)。
  • 7400家企業,400款App封殺:中國出海大遷徙
    於博的淡定,與60天前印度開出中國APP封殺名單那夜的「集體恐慌」,形成了鮮明對比。「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大概花了半天來消化。」李嘉倫近期在其自述中回憶當時的心情。「很多人說,現在是出海企業的至暗時刻。在漩渦中心,我當下的感受是超越於此的。」
  • 服務機器人已至拐點,企業應當保持創新|2020 T-EDGE全球創新大會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連續創新者,傅盛精準捕獲著時代機遇,站在移動網際網路出海的潮頭,又極有遠見地確立了獵豹可深耕十年的賽道——AI與機器人業務。在充滿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傅盛帶領獵豹聚焦國內市場,力圖讓中國機器人成為全球機器人行業的標杆。
  • 2018 DEAS遊戲企業出海專場演講嘉賓陣容正式公布
    遊戲企業出海專場的會議主題為:「我想看世界」,助力遊戲企業加速出海。目前,阿里雲華南解決方案總監塗傳濱、遊族網絡海外發行副總裁陸啟頔、三七互娛商務總監殷天明、Yeahmobi國內遊戲業務副總裁吉永強、Chartboost亞太區廣告變現總監Eileen Keng、UCloud出海事業部商務拓展總監謝樂冰、BlueStacks藍疊全球變現業務副總裁Ben Armstrong(VP,Revenue)已確認出席2018 DEAS遊戲企業出海專場並發表重要演講
  • 頂尖捕手劇透2020機遇:To B、5G、出海、投資、全球化、新潮流
    深響原創 · 作者|深響2020年來了,這個看似紅利見頂的時期,還有什麼新機遇?1月9日,以「押注中國,放眼世界」為主題的深響年度機遇峰會在北京舉行。目前,由向海龍創立的龍眾新宜基金已完成首期人民幣基金募資,規模為2億人民幣,主要專注於To B方向天使階段投資。而謙謙匯則已經打造了三個賦能,分別是:銷售中臺的賦能,會結合整個謙謙匯的資源打造一個上千人的銷售團隊,幫助投資的To B企業賣自有產品;管理諮詢的賦能;技術能力賦能。
  • IMF總裁呼籲各國推進金融科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IMF總裁呼籲各國推進金融科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2020-09-24 10:41 來源:
  • 2020 H1中國APP出海洞察:手遊出海
    在疫情波及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後,雖然出海APP 在國內和海外都面臨著挑戰,遊戲APP行業等競爭力不及預期,但在海外仍具有較強競爭力,不論在美國、日韓、德國、法國等成熟市場,還是在印度、印尼、俄羅斯、巴西、土耳其等新興市場,除旅遊、天氣類等與線下緊密聯繫的應用受到影響出現下滑之外,遊戲、教育、泛娛樂類等領域在此次海外疫情帶來的線上流量增長趨勢中,仍實現了有益增長。
  • 中金公司:品牌OTC拐點已來 全面看好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為說明時代變化賦予品牌OTC企業的全新發展機遇,我們以消費者為中心,創新性提出F2F (face to face)與F2S (face to screen)終端購藥場景,認為產業發展拐點已來,全國性OTC品牌價值有望凸顯,建議品牌OTC企業戰略升級、應勢發展。過去醫藥產業呈鏈條式發展格局,痛點諸多。
  • 「逃離」印度,中國出海企業「退守」印尼
    4月下旬,印度對外國直接投資(FDI)政策進行重大修改,遏制來自中國等接壤鄰國國家的投資,他將目光轉向東南亞。沒想到,幾個月後,和李源想法不謀而合的是,一些中國出海公司也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這一次,印度政府又盯上了中國出海公司。回到2018年的高光期,印度應用商店前100的榜單中,約有一半是中國廠商開發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毫無疑問地佔據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