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一隅到世界舞臺,南非木偶劇團的創立與崛起

2021-02-10 劇場摩天輪

因為《戰馬》中活靈活現的戲偶而備受矚目的南非木偶劇團,創立迄今超過卅年,除了有過人的戲偶製作與操偶技巧,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團對政治議題的關注投入。

劇場是一個「想像的空間」,而舞臺上的所有元素都是啟動「想像」的媒介,我們進劇場看著演員扮演角色、發展故事,明明知道只是場表演,臺上一切都是假的,但是劇場空間的所有人(包括演員)卻都全對號入座,心甘情願地掏出想像,進入由劇場虛擬符號所啟動的想像真實世界;所以說「想像」是劇場的迷人魅力,也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獨特擁有的一種精緻心智活動。從這個觀點來看,不是真人扮演,而由物質性(物件)所構成的「偶戲」,是一種更需要想像力的劇場演出,可是為什麼今天的「偶戲」反而常被歸類為給兒童看的呢?難道是兒童們的想像力,都比大人活潑嗎?

「偶戲」這門古老的表演藝術,在從前就是不分老少、全民共賞的,並且長期以來從各地區、各民族,也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偶戲類型,例如西西里島的鐵線懸絲偶、東歐的木頭手偶、印度尼西亞爪哇的仗頭偶、日本人形淨瑠璃、越南水傀儡、馬來西亞皮影戲、臺灣木偶戲等等。今日我們欣賞這些傳統偶戲,更可以從偶的類型、裝飾、音樂、故事及戲臺之中,看見了偶戲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深度。不只是如此,進入了當代的劇場,偶戲更是常被援用的理想元素,陽光劇團的《河堤上的鼓手》,「以假亂真」地用真人扮演人形淨瑠璃;來過臺灣的英國合拍劇團《春琴》,也如夢似幻地將人與偶「以真亂假」;連臺灣本地劇團,如飛人集社、無獨有偶、同黨劇團等,也都嘗試著創造當代劇場中的「偶」元素,原因別無其他,都要回到「偶」所擅長創造的劇場想像空間。

從兒童偶戲到探討政治議題

今年臺北藝術節節目中,也安排了一個偶戲節目,由南非木偶劇團演出的《烏布王》,這個今日當紅的老牌偶劇團,是一個從地區性小型偶戲團開始,現在已經躍上國際(當代劇場)舞臺的一個成功案例。南非木偶劇團成立於一九八一年,創辦人之一艾居恩.寇勒出生於一個製作傳統戲偶的家庭,當他在開普敦美術學校就讀,遇到一心嚮往現代藝術的巴索.瓊斯,兩人政治立場相近並墜入愛河,之後就共同創立了南非木偶劇團。

劇團剛開始的時候,製作了以兒童為目標的偶戲,後來寇勒介紹瓊斯認識西非(馬裡)傳統偶戲,並嘗試與理念相近的南非導演、劇作家合作,開始製作跟南非社會議題(時值南非正在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相關的成人偶戲。一九八五年兩人改編了政治廣播劇《復活節起義的插曲》Episodes of an Easter Rising,這是關於兩個白人農莊婦女,拯救一個黑人民權主義分子(他帶著傷一路被警察追捕)的故事,同時這兩個白人婦女還是一對同志伴侶。政治性議題大膽的演出,結果卻廣受南非觀眾的歡迎,當時擔任戲偶及舞臺設計的寇勒說到:「沒有人比同性戀者更了解偏見和歧視了。」戲還受邀出國,參加法國北部的國際偶劇節演出,從此劇團的風格也大致確立。

與肯特裡奇一起走入新境界

《復活節起義的插曲》的演出形式,還是在小舞臺用提線偶的傳統形式,真正藝術上的突破,是遇到了視覺藝術家威廉.肯特裡奇(William Kentridge),這位喜歡用黑色炭筆作畫,並拍成動畫影片的藝術家,從一九九二年開始與南非木偶劇團合作,一共導演了《高原上的沃伊採克》(1992)、《非洲的浮士德》(1995)等六個作品,這位跨域導演成功地將劇團的表演美學,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譬如一九九七年執導的《烏布王》Ubu and the Truth Commission,就是一個結合了真人、影像、木偶、音樂和舞蹈的作品,其豐富媒材的混合使用,實踐了十九世紀末德國作曲家華格納提出的「總體劇場」(Total Theatre)概念;而《烏布王》的劇本,正巧也是與華格納同時期,法國天才劇作家賈裡(Alfred Jarry)所寫的一個充滿惡搞、滑稽、模仿,滿口髒話,突破傳統衛道美學、品味及瘋狂殘酷、殺人弒君的故事,這個劇本後來也被視為「前衛劇場起源」,於是導演在形式上成功結合了兩者,創造了不同於傳統偶戲演出的大膽實驗。

將賈裡視為精神導師的「殘酷劇場」大師亞陶,認為其劇本以挑釁、粗暴的言語,辛辣的黑色幽默感,作為對抗社會的武器。同樣地,肯特裡奇在其《烏布王》的內容處理,也延續了南非木偶劇團一向關注南非社會議題的傳統。本劇的英文原名可譯作「烏布與真相委員會」,這個「真相委員會」指的是一九九六年,南非正式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後,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上任的第二年,其為尋求「轉型正義」而啟動的「真相暨和解委員會(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簡稱TRC)」,此委員會的任務,就是還原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真相,進而尋求最終的「國家和解」。所以導演巧妙地將南非社會正在進行的這段歷史清算,融入了《烏布王》的劇情之中,演出不但對當時觀眾造成轟動,並且受邀巡迴世界各地,並且在十餘年後的今天,又開始受邀在包括愛丁堡藝術節、臺北藝術節等重要藝術節,進行新的一輪世界巡迴。也可見無論是賈裡的《烏布王》,或南非的「真相委員會」,其核心問題至今仍然還是全球的共同關心。

一「戰」成名天下知

二○○七年與英國國家劇院合作的《戰馬》,是讓南非木偶劇團一舉成為劇場天團的經典製作。得到當年倫敦《標準晚報》戲劇獎與「戲劇評論圈」戲劇獎之最佳造型設計,來年更是勇奪英國戲劇最高桂冠「奧立佛獎」的六項大獎。

二○○九年該戲移師商業劇院林立的倫敦西區演出,在一片叫好聲中,二○一一年更跨海遠徵紐約百老匯,並一舉拿下五座東尼獎。直到今天,仍然在倫敦、荷蘭、北美、英國(及愛爾蘭)、柏林、南非等地駐院或巡迴演出。而走紅的舞臺劇更被電影大導演史帝芬.史匹柏看中,進而拍成了好萊塢大製作電影。於是南非木偶劇團,也因此成為了全球性的高知名度劇團。

成功光鮮的背後,是南非木偶劇團卅年來辛勤耕耘的結果,我們在TED2011的《戰馬背後的天才木偶製作》影片中,看到兩位創辦人親自操作講解《戰馬》中的活靈活現的駿馬Joey,這匹馬是如何從一九九五年作品《非洲的浮士德》中的一隻簡陋小鬣狗,所發展出來的制偶技術,以及更重要的操偶人與偶之「呼吸」技巧,與偶戲操偶師如何讓一個對象產生生命的古老情感技巧;後來一路發展到○四年與西非偶戲團合作的《高大的馬》Tall Horse,創造了一隻由兩位演員,踩著高蹺操作的高大長頸鹿偶,而也就是這隻長頸鹿,激發了後來操作更細膩複雜、造型更優美的「戰馬」之誕生。

《戰馬》的成功演出,讓南非木偶劇團更受到全球劇院的重視,紛紛邀請其作品演出,但向來慢工出細活的他們,創團卅餘年來總共也只有十六個作品,於是除了新創作,其舊作也紛紛重製。

連帶讓非洲表演藝術受到關注

另外一個連帶影響,並值得觀察的,是全球重要藝術節近年來也開始將觸角,伸向非洲大陸的表演藝術(雖然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於上個世紀九○年代,就以非洲作為創作重要素材)。譬如去年的亞維儂藝術節,邀請了首位非洲籍的協同藝術家——剛果劇場導演迪厄多納.尼安古納(Dieudonné Niangouna),並且由他邀請了包括戲劇、舞蹈和裝置藝術的多個非洲藝術家作品;今年香港藝術節的戲劇類節目,更是以「南非」為小主題,安排了三個演出,包括英國南非合作(布利斯託爾老域劇團、南非木偶劇團)的《仲夏夜之夢》、南非裔的加拿大編導艾瑤.花柏之《茱莉小姐》,和波蘭華沙新劇團的《莎士比亞─非洲故事》。於是非洲大陸的種種社會、經濟、政治,甚至是戰爭、饑荒的問題,透過這些在地(或相關)之藝術家們,以藝術創作向全球發聲,為劇場與社會的連結,產生了實質上的藝術傳播力量。而此次《烏布王》的來臺演出,正好也為臺灣的觀眾們,趕上了這一波全球表演藝術的「非洲熱」,並且讓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劇場的想像空間),來欣賞當代偶劇的的無窮魅力。

(本文轉載自《PAR表演藝術》,作者謝東寧,圖片來源於網絡,轉發本文只為大家拓寬視野,文中觀點並不一定代表我的看法。)

【劇場摩天輪】

微信號:drama_luan

主理:@楊小亂

郵箱:dramaluan@vip.qq.com

歡迎關注及轉發,網絡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載譽歸來的河南省木偶劇團攜4臺大劇登上「中原文化大舞臺」
    閉幕式上揭曉了各大獎項,作為河南省唯一一部參與展演的劇目,由河南省木偶劇團排演的《森林歷險記》喜獲此次展演「傳承劇目獎」「木偶技藝操縱獎」兩大獎項。載譽歸來的河南省木偶劇團,還來不及休息一天,昨日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緊張的排練中——8月16日至19日,劇團將在南陽獻上「中原文化大舞臺」的4場演出,為暑期的孩子們帶去4臺大劇。
  • 搶票 免費看英國劇團《愛麗絲奇境歷險記》木偶劇
    有一部作品它風靡世界兩百多年被譯成至少125種語言流傳之廣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不知道它的人,我相信真沒幾個——老巨頭迪士尼,50年前就出了動畫電影近幾年翻拍了3D版本,最近才上映第二部不管美洲歐洲亞洲、電影動畫戲劇不管招來的是鮮花還是臭雞蛋它是熒幕和舞臺永不衰汰的題材
  • 掌中戲 || 癌症病童 || 漳州木偶劇團 || 木偶情緣(下)
    「這種被稱之為『掌中戲』的木偶劇,源於公元三到五世紀的晉朝,興盛於公元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明朝,可謂歷史悠久。你很難想像,小木偶不但能舞槍弄棒、頂缸雜耍,還會吞雲吐霧、把盞飲酒呢!」穆拉特聽得聚精會神,兩隻大眼睛盯著我,似乎希望從我的描繪中,想像出這種聞所未聞的神奇木偶。「請參贊先生一定幫助我們聯繫中國漳州木偶劇團,請他們來參加我們的藝術節,一展風採。」出於木偶情緣,他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 閉門500多天修繕升級,上海木偶劇團仙樂斯劇場元旦開門,迎接首批小...
    摘要:不到一小時,加場票售罄下月2日、3日,上海木偶劇團元旦試運營期間演出將推出大型多媒體皮影戲《花木蘭》,應廣大觀眾要求,劇場特加開一場,演出票已告罄。這是仙樂斯木偶劇場時隔500多天後首次演出。《花木蘭》受到歡迎,團長何筱瓊表示既驚喜又在情理之中,「基於上海木偶劇團劇目常年積累的好口碑,基於廣大觀眾和市場對優秀精品劇目的需求,劇場時隔一年多首次開票,全新的劇場環境和升級的舞臺音效一定會給觀眾最佳觀劇體驗。」在升級修繕過程中,仙樂斯木偶劇場在舞臺機械和聲學系統都做了全面升級,並依據在實際操作中累積的諸多經驗完善多處硬體設施,全面提升劇目觀演效果。
  • 垃圾做道具 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昨首演
    原標題:垃圾做道具 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昨首演昨天(27日)下午,上海木偶劇團原創木偶劇《創世——補天》在馬蘭花劇場首演。這臺「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工程第一部亮相舞臺的藝術作品,嘗試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講述「創世神話」。  強調環保  上古時代,大地之母女媧被一聲巨響驚醒——不周山倒,天崩地裂,人類將有滅頂之災!
  • 你見過會說話的木偶麼?丨WorldTroupes
    【義大利老式的小木偶劇表演臺】卡爾洛·科拉家庭木偶劇團該劇團成立於1835年,是義大利歷史最悠久的木偶劇團之一。他們的首場演出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卡爾洛•科拉木偶劇團一貫以做工精緻、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引人入勝的舞臺布景和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打動觀眾。
  • 沒落的非洲工廠,黯淡的黃金之國!南非是怎樣滑入深淵的?
    拉馬福薩拉馬福薩是曼德拉早期的戰友之一,在白人政府時期,拉馬福薩一手創立了南非礦工工會,為黑人礦工爭取基本權利。同期的還有姆貝基和祖馬,這兩個人當時一個是非國大的主席,一個是非國大的副總書記。該家族最拿得出手的Sahara電腦公司創立於1997年,一年營業額高達10億蘭特。祖馬上臺後,對其投桃報李。隨後古普塔家族的企業在礦業、能源、航空、科技、傳媒等領域全面發展,特別要提一嘴的是礦業,除了一般礦產之外,還能盤鈾礦。而祖馬的老婆孩子,也順理成章地在這些企業中佔有股份擔任高管。
  • 這裡有上海木偶劇團經典之作展示
    摘要:不僅孩子喜歡,大人也覺得很精彩1月2日、3日,隨著上海木偶劇團《花木蘭》演出謝幕,掌聲與叫好聲在仙樂斯木偶劇場迴蕩。時隔500多天後試運營演出,許多觀眾激動表示,「終於等到你了!」木偶劇團全新仙樂斯展廳新增許多國內外優秀的木偶展品,以及上海木偶劇團經典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最後一頭戰象》中1:1還原製作的戰象嘎羧。新展廳融入了更多互動元素和現代設計,並結合科技手段復原珍貴的木偶藏品,幫助觀眾全面了解展品內容。拍照、合影,走進升級後的仙樂斯木偶展示廳,觀眾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造型各異、種類豐富的木偶們。孩子們也都忍不住趴在展櫃玻璃前,仔細地近距離觀賞一個個木偶展品。
  • 南非尋犀牛 體驗非洲原野風情
    南非尋犀牛 體驗非洲原野風情 2016年06月24日 16:39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復排上演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陳智勇)昨晚,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精彩上演。該劇曾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舞臺美術(舞臺設計)獎」「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在演出過程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動作巧妙,各個角色的表演細膩逼真,整部戲活了起來。提線木偶做出抱嬰兒、拎藥箱、拔劍、牽手、連續甩髮等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 沒落的非洲,黯淡的黃金工廠之國!南非是怎樣滑入深淵的?
    拉馬福薩拉馬福薩是曼德拉早期的戰友之一,在白人政府時期,拉馬福薩一手創立了南非礦工工會,為黑人礦工爭取基本權利。同期的還有姆貝基和祖馬,這兩個人當時一個是非國大的主席,一個是非國大的副總書記。該家族最拿得出手的Sahara電腦公司創立於1997年,一年營業額高達10億蘭特。祖馬上臺後,對其投桃報李。隨後古普塔家族的企業在礦業、能源、航空、科技、傳媒等領域全面發展,特別要提一嘴的是礦業,除了一般礦產之外,還能盤鈾礦。而祖馬的老婆孩子,也順理成章地在這些企業中佔有股份擔任高管。
  • 媽祖與木偶劇團藝閣繞境 布袋戲藝術遊走演出熱鬧滾滾
    (劉秀芬臺南傳真) 此次活動由善化在地的蘇俊穎木偶劇團與北港著名藝閣大師顏三泰合作,手工打造4輛藝閣車,同時與慶安宮合作,24日下午5點起舉辦繞境祈福活動,獲慶安宮媽祖大媽、二媽、三媽、關聖帝君、太子爺同意出巡。藝閣車上操偶師每到定點下車表演一小段故事,偶劇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入人群更親民。「府城眾神收瘟」藝術遊街活動現場。
  • 非洲行(2):南非種族隔離始末,曼德拉的偉大與失誤,他的三任太太
    ):底特律,美國最悲情的這次非洲行,在東非主要看野生動物;在南非主要是文化歷史風情之旅。離開南非回到紐約的第二天,一代偉人曼德拉去世了。今天的人們知道南非,可能是因為鑽石(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產地),或者葡萄酒(南非是世界上在歐洲和加州之後,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地之一,與澳洲和阿根廷智利大約等量齊觀),或者是因為2010年世界盃。
  • 【長知識】陝西木偶戲
    主要演職員有王孝前、蕭緒發、王化南、王成娃、王中緒、王棣娃、黨來娃、王束鎖、魏潤生、白卯生等。主要劇目有《福壽圖》、《三元徵北》、《昭君和番》、《白汗衫》、《周仁回府》等。1955年赴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木偶皮影觀摩大會,演出《打金枝》中「背舌」一場。1956年參加陝西省第一屆皮影木偶戲觀摩大會,《白汗衫》榮獲演出一等獎。
  • 世界電商地圖|南非:下回去非洲避暑,咱說走就走
    南非電子商務起步晚、發展快。網購用戶1710萬,僅次於奈及利亞,排在非洲第二位,網購使用率59.8%。2016年南非網絡零售規模達23.3億美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14.2%。「跟隨」中國遊客的腳步,今年6月27日,支付寶首次進入南非,為南非著名的」hop-onhop-offbus」觀光巴士提供線上購票支付支持。緊接著,當地時間8月30日,螞蟻金服在南非宣布,旗下支付寶業務已接入南非1萬家商戶,將為赴南非旅遊的中國支付寶客戶提供支付服務,南非由此成為非洲首個線下接入中國行動支付方式的國家。這也是螞蟻金服搭建全球支付網絡的成果之一。
  • 世界音樂+非洲元素 南非盛宴即將開席
    全明星,全世界,這將是南非世界盃音樂會的首發陣容。世界音樂,非洲元素,全球直播,明晚(11日)的揭幕戰音樂會將第一次把南非世界盃推向高潮。盛況空前超奧斯卡「我不說得太多,但是可以告訴你開幕式的音樂會規模將超過格萊美和奧斯卡頒獎晚會!」
  • 第1919期:提線木偶戲
    「我們這個劇團是從福清過來的,要在此表演7天。」施小英在為一個即將登臺的提線木偶更換服裝道具。據施祖雄介紹,十多年前,他們每次在福清演出,多的有上千名觀眾,少的也有幾百人觀看,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刻意來看。不單如此,演出團體也減少了很多,木偶劇團只有幾個了。
  •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崛起的邏輯
    它是如何崛起的?它在非洲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它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它如何在貧乏、分散的非洲攻城略地?它的故事對行業有哪些重要的啟示?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家神奇的公司——傳音。 2006年7月,擔任波導海外市場負責人的竺兆江離開波導創立傳音,他為開拓波導的海外市場曾經深度調研、考察超過90個國家的市場,對海外市場的需求有著獨特的見解。 那時的竺兆江思路清晰,與其在技術上和巨頭們在主流國際市場直接拼刺刀,不如獨闢蹊徑,把旗幟插到巨頭們看不上的山頭。
  • 5.25 福州大戲院 璀璨明珠之非洲傳說 南非古麗南藝術團專場演出
    自取請到芍園取票。店鋪地址:白馬北路芍園文創園3#C107 票倉 下午2點至晚上12點演出票一經售出,不可退票,謝謝配合!詢問店主:18950330520世界非洲之星古麗南藝術團介紹南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有「彩虹之國」之譽,經濟的發達使南非的藝術創作一直位於整個非洲的藝術創作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