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
今天,多個歷史性數據出爐!
1月17日,備受關注的2019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正式公布。國家統計局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這個數字突破不僅有數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月11日曾表示,這一經濟規模的提升,不僅意味著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實,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進步。
寧吉喆說,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數據,目前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總規模約16億人。隨著我國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球就有30億人進入這個行列,這無疑將對全球產生積極的影響。
GDP總量近100萬億元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圖片來源:國新網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相較於GDP數字,收入這一指標跟老百姓更加貼近和緊密。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說,「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兩個不同概念,但兩者息息相關。」在徐洪才看來,多年來,老百姓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這同樣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從更長遠角度看,必須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實現由「啞鈴型」的收入分配結構向「橄欖型」結構轉變,這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再看其他方面,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長0.9%,增產594萬噸,連續5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
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1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
投資對於穩增長的作用至關重要,2019年,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製造業投資增長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58萬平方米,下降0.1%;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5%。
在CPI方面,2019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鮮菜價格上漲4.1%,豬肉價格上漲42.5%。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還公布,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為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長467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是什麼狀態?
G20國家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
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G20中的韓國,人口5000多萬,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與人口6000多萬的義大利比較接近。再過不久,義大利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可能會被韓國超越。
G20中三個明顯落後的國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南非,人均GDP分別為大約2000美元、4000美元和6000美元的水平。
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別為6萬美元、2.1萬美元和1.5萬美元,他們都屬於人均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不適合進行比較。
如果去掉歐盟和上面提到的14個國家,G20就只剩下中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5個國家,巧合的是,這5個國家的人均GDP正好都在1萬美元附近扎堆。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國都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人均GDP高速增長,用了10年左右時間翻了三四倍,在2008~2010年間紛紛衝上人均GDP1萬美元。然而,接下來近十年時間,這些國家圍繞著1萬美元不斷震蕩。
據經濟日報報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許多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表明,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以後,貧富差距反而進一步拉大,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是我們應該高度警惕的。
李佐軍認為,首先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兼顧效率與公平,優化不同社會階層的收入分配;二是要繼續加大對中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的幫扶,幫助其解決生存發展面臨的現實困難;三是要繼續加強和改善民生,增加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妥善解決好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等民生問題,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突破1萬美元後,中國向何處去?與發展水平較為接近的俄、巴、墨等國相比,中國在整體基礎設施建設、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等方面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因為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在這些方面都不會太差。
但是從國家能力來看,中國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網絡建設能力,是相關國家所不及的。此外,中國的產業發展前景也遠強於這些國家。
這就是中國為何有充分信心向更高目標發展的原因所在。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
綜合國家統計局、經濟日報、瞭望智庫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商務合作:18646368811
責 編:付雨桐
審 核:劉 兵
監 制:李健宏
總監製:邢 喆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