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對於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兩個話題無疑是「延遲退休」和「放開生育」。在前段時間結束的中央十四五會議上,對這兩件大事都有明確的描述。延遲退休已板上釘釘,將會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只是具體實施方案和時間還沒出爐。對於放開生育,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計劃生育」卻沒有出現在十四五規劃中,取而代之的是「優化生育政策」,這意味著會有新的生育政策出臺。
無論是「延遲退休」,還是「放開生育」,最終都指向一個點,那就是人口。2019年,我國出生率僅為10.48‰,創下1949年以來的新低,這無疑直接拉響了「人口警報」。出生率下滑,新生兒減少,將導致繳納社保的人減少,養老金不夠用,所以,只能採取延遲退休。如果不調整生育政策,那未來出生率很可能繼續下降,直接的結果是加劇中國老齡化進程。
不過,對於目前的人口狀況,很多網友不以為然,認為中國有14億人口,非常多了,出生率下降也沒關係,正好可以減少一些人口。另外,不少專家提出了放開三胎,以及全面放開生育,網友們也表示不看好,因為二胎都不想生,更何況是三胎。網友們這麼考慮,更多是從自身角度來看問題,無論是計劃生育,還是放開生育,都是遵從了人口可持續發展戰略。
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生育?
1982年,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被寫入了憲法,全國正式開啟了全面的計劃生育。實際上,在這之前,國家已經多次提倡減少生育,但效果不大。人口依舊增長很快,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這直接導致我國在吃飯、穿衣、住房等等方面遭遇了很大的困難。如果不加以控制,那暴漲的人口,只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貧困。
據了解,計劃生育實施以來,我國最少減少了4億人口,如果不控制,那現在很可能是18億人口,甚至會更多。計劃生育對我國人口結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讓很多家庭形成了421的結構,這也就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情況,一對夫妻養4個老人和1個孩子,壓力非常大。
截至到2019年末,中國大陸14億人口,16到59歲人口佔比64%,60歲以上佔比18.1%,15歲及以下佔比為17.9%。這就是目前我國的人口結構,老年人口的數量和未成年的數量差不多,總體還算比較健康。
14億人口減一半會怎麼樣?
如果真如網友所說,不用調整生育政策,出生率下滑也沒關係,那未來中國的人口肯定會出現負增長。中國進入深度老齡化,新生兒又減少,總人口必定不斷下滑。
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出預測,到20100年,中國人口將下降到7.32億,勞動人口降至至3.57億。這麼來看,確實是減少了一半的人口。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會帶來什麼後果?
最直接的後果是人口紅利消失,養老壓力巨大,社會發展不平衡。過去40年來了,中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口紅利所帶來的優勢,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全球第二大消費國,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如果人口減少,這種紅利就會消失。養老壓力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要執行延遲退休?就是老齡化加劇,養老金不夠了,人口減少,那這個問題會更嚴重。此外,也會讓社會發展出現不平衡。
毫無疑問,全面放開二胎,是正確的人口發展戰略。不過,如今由於思想的轉變,壓力的提升,很多年輕人確實不想多生,即使是放開二胎,效果也不明顯。但這樣就覺得放開三胎,或者全面放開生育意義不大嗎?
全面放開生育還是有效果的
早在2018年,著名人口學專家,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就呼籲全面放開並大力鼓勵生育。在近期的一次採訪中,梁建章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在年輕人,特別是中產階級,壓力確實很大,多生幾個的意願不大。但是,如果放開,有能力繼續生育的還是會生,所以,如果全面放開,出生率必定會有一個提升。
按照如今的人口發展情況,全面放開生育的意義非常重大。不過,具體是放開三胎,還是全面放開,目前還不得而知。生育政策的調整涉及到很多層面,需要慎重考慮,並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才行。不然,即使是全面放開,效果依舊會不理想。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