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三連降,其實是因為「沒法生」?新建議出現,農民好日子來了

2021-01-08 楊紅說三農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近年來,我國的出生率明顯下降,即使在2017年至2019年,也出現了三連降,出生人口逐年減少的情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到2100年,我國的人口數量將大幅減少,也許沒有一個超過10億。

此前,為控制我國人口快速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規定部分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子女。實行計劃生育後,確實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控制了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

但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大家都面臨的現狀,我國日益老齡化,出生率迅速下降,勞動力比重不斷上升。退休金無法支付,而且預計在將來不久,退休金將不足以支付。

於是面對這種情況,國家前幾年放開了二胎政策,國家開始孕育二胎。但讓國家沒想到的是,二胎政策放開後,收效也不大,出生率仍未上升。

看著這些慘澹的數字,任澤平在發表的報告中提到: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將達到1465萬人,60歲以上的人口佔18%,總人口超過14億。按照當前的趨勢,我們預計十四五年間我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時期。

因此任澤平建議,可以首先放開三胎政策,讓更多家庭有生育自主權,也可以緩解保守人士擔心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會導致人口激增。但即使真的開了三胎,想來想去,年輕人也就不多了。如今經濟壓力這麼大,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不低,養三個孩子該怎麼養?

由於育齡婦女的數量對出生率有很大影響,所以要鼓勵人們生育,就必須考慮他們的想法。

王培安指出,應積極倡導把應對老年痴呆作為基本國策,同時降低生育、撫養和教育成本。在具體做法方面,他建議可以研究將0-3歲幼兒的育兒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抵扣範圍,探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緩解家庭育兒經濟壓力,推動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將2-3歲兒童的育兒費用納入普惠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為減少育齡婦女的顧慮,可適當增加配偶護理假、家庭育兒假等,鼓勵代際支持,營造良好的育兒氛圍。

據統計,2018年全國育齡婦女的數量約為3.46億,如果專家們的建議能夠成為現實,至少會有3億對夫婦「中招」。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農民種地是因為愚蠢?假如農民放棄種地會發生什麼
    這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說農民「不會種地」,所謂的「流汗是懶惰,出力是愚蠢」,農民其實什麼也不會,把農民全部消滅掉,這樣就能完全消除貧困,如果沒有農民拖後腿,國家會更富強。
  • 農村「大調整」,3個討人厭的「禁令」將解除,農民好日子來了!
    因此,有關部門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有必要對農村的許多「禁令」進行改革,不要出現「一律」的情況。農村「大調整」,3個討人厭的「禁令」將解除,農民好日子來了!農村地區環境和城市存在很大差異,統一管理難度也很大,因此針對一些情況,當初的目的是實施禁令,保護農村環境和農民的切實利益。
  • ...大的危機要來了?出生人口率出現下滑趨勢——網友:不生娃,怎麼辦?
    中國最大的危機要來了?出生人口率出現下滑趨勢——網友:不生娃,怎麼辦?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國內已經迎來了低生育率的危機,不生娃,怎麼辦?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相比較而言,債券型基金7月末管理規模出現三連降,貨幣型基金在6月縮水8543億元後終於出現反彈,增加406.82億元。權益基金規模增長強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5家;另外,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
  • 5億農民好日子來了!國家又給福利了,住房統一規劃全面實施在即
    不過中國人口眾多,儘管城市人口已達約9億人,但還有5億人口是農村戶籍。現如今的農村生活條件,和20年前相比已經得到很大提升,不過要和城市生活條件相比,兩者之間差距還是非常的大。貴州扶貧搬遷農民住新居現如今隨著政策的落實,農村並不比城市差多少,這關乎每個農民的利益,快看看國家實行了哪些政策。
  • 農村出現「新四害」不久後,「四大怪」出現,農民:發生什麼事?
    農村出現「新四害」不久後,四大怪」出現了,農民:發生什麼事?,都在感謝國家現在對於農村現在的關注和支持,才能夠讓現在的農村變得越來越好,讓農民過上幸福安定的好日子。俗話說,有機遇也就會有挑戰,向來機會都是伴隨著阻礙,在農村發展建設中,還是出現了幾種有害之物,以前的四大有害物是蒼蠅、老鼠、蚊子、麻雀,這是屬於自然有害物,可是現在出現的新型四大有害物質是賭博、傳銷、手機、攀比,聽起來可能沒什麼,但實際上這新型的物質比以前的還有可怕,還要可惡,這些已經嚴重幹擾到農民的正常生活了,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民也隨之而成長,知識也比以前更加的豐富,對於一些新鮮事物很感興趣,尤其是賭博
  • 清朝人口大爆發,是因為番薯推廣嗎?真相揭秘
    前言眾所周知,中國為人口大國,人口基數龐大,遠超西方各國。如今全國人數便已高達十幾億。建國之初國家採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全力發展經濟,使國家不斷強大。而在中國古代未控制生育,曾出現人口大爆發,人口數量成數倍激增,此情況便發生於清朝時期,部分學者認為人口激增由於番薯推廣,下面邊讓我們找尋人口爆發的原因,一、人口爆發 史書記載,文景之治時期中國人口為五千萬,大唐盛世時,數量不超過六千萬,宋朝時期突破一億,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長,人口數量最大的封建王朝,初期人數已達到七千萬
  • 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只有羨慕的份,農民要過好日子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無法享受,農民要過好日子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們國家戶籍類型,主要有兩大類「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說專業一點就是「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在十幾年前,農村各方面發展都比較落後,所以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非常流行「農轉非」,即農村人都想成為一名城裡人,成為一名非農戶口。
  • 未來30年老齡人口將破5億,農民沒有退休金,農村養老怎麼辦?
    根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在十四五開始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將迎來快速的增長,每年60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新增大概要超過1,150萬,比十三五期間的平均水平740萬要高出很多。而到2050年前後也就是30年,等我們都到了60歲,中國的老齡人口將突破5億,佔總人口的比重也會達到近40%。到那個時候,中國也就將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會變得更加的嚴峻。
  • 越南女子被拐,兩人丈夫都是中國農民,生了兩女兒卻沒法領結婚證
    直到意識到自己被拐賣後,阿雲已經身處中國南方沿海某省的農村,並被迫嫁給當地的農民。將近30年過去,阿雲也接受了這一事實,經歷了兩段婚姻,並育有兩個女兒。雖然兩任丈夫都對阿雲很好,但分別為貧困戶與殘障人士,為此阿雲不僅在家裡承擔起家務照顧等工作,還要做農活。阿雲沒有家裡的聯繫方式,也沒有越南方面的有效護照。因此,他們無法辦理結婚證並取得有效居留許可。
  • 10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但是隨著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進一步推進,我相信未來很多農村產業化會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很多農村土地都有可能承包給企業進行經營,然後農民從中獲取分紅,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還可以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3、農民收入會進一步提升。
  • 日本「劣等人口」強制絕育史
    於是,世界中的很多國家就出臺了與生育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並以此來保證國民的生育質量。比如我國在七八十年代開始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和最近放開的二胎政策,都是與國家人口生育相關的政策。雖然這些政策限制了人口生育的條件,但並沒有因為政策而極端的從生理上制止生育行為。
  • 新生人口三連跌,原因確定?並非年輕人不願生,是沒法生
    故而,中華民族應當謀求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壯大,而實現人口的增長正是這些目標的重要載體。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口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國的發展也恰好證實了這一點,近幾十年來,中國依靠龐大的勞動力不斷發展,大量勞動力也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近年來,中國人口出現了一些「問題」。除了老年人口的增加,新生人口的數量也減少了。
  • 教授警告:給農民留條生路,「拆村並村」運動應適可而止
    這些住房樓的售價是很多農民無法承受的,不僅如此高層住房樓也改變了農民們過去的生活常態。 於是中央黨校的教授們觀察到了這個問題,並警告地方政府:「拆村並村」的運動應該適可而止,要給農民留條生路。
  • 農村「百萬新娘」成常態,農民不敢生男孩,你咋看?
    網友提問:農村「百萬新娘」成常態,有的農民不敢生男孩,二十年後會出現女兒嫁人也發愁嗎?惠農解讀為你答疑解惑!題主的意思很明顯,現在農民喜歡生女孩,是不是在20年後女孩子的數量就會增加,到時候嫁人難了?可以明確的說,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20年後的婚娶難問題還會存在,光棍依舊會很多,至於女兒嫁人難的問題,20年後是難出現的。
  • 從農民變市民——吳鳳明的幸福生活
    從農民變市民——吳鳳明的幸福生活 2012-11-28 14:05:00   來源:安慶新聞網
  • 盲人算卦中的「好日子」是怎麼來的?淺談擇吉日的小知識
    今天咱們接著談傳統國學中的擇吉日這門學問,在筆者的老家,有一位盲人師傅,以算命為生,主要以「批八字」為主,「六爻」搖卦為輔,兼以擇吉日。每當農村的青年男女要結婚的時候,父母輩的老人都會去這位盲人師傅家中去「掐個好日子」,以便祈禱結婚後能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 演戲沒法紅退圈,退圈後種田為醫護捐兩萬大米,揚言喜歡當農民
    不過有的明星就不一樣了,他因為演戲沒法紅退圈,退圈後種田為醫護捐兩萬大米,揚言喜歡當農民。反正演戲也沒能賺錢,後來他就直接退圈轉行當農民了,只是沒想到,他轉行當農民還是很成功的。,在別人出現危難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手。
  • 十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其實現在的農村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危機的,一些農村人口不斷減少,耕地荒廢,只有一些老年人還留在農村,未來一些農村會逐步消失,一些農村也會逐步壯大。一、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近十幾年來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回到農村,更願意留在城市發展,這樣就造成農村年輕人口減少,人才流失,造成農村發展更為緩慢。
  • 製造「農民」:帝國的舞臺誰來撐?
    春秋時期開始有初稅畝等徵收項目,常態化的稅收開始出現,這些是國家持續存在的物質基礎。把老百姓塑造成農民也很重要,農民是生產者、賦稅勞役的提供者,支撐著帝國的舞臺。為什麼是秦國完成統一,而不是齊、楚這樣的大國?當時人們認為秦國是戎狄,是西陲欠發達地區的小國,對他們的文化和統治者充滿敵視,常用「虎狼」來形容他們。究竟為什麼這樣一個落後的國家最後戰勝了東方六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