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下旬,新加坡總算緩過了長達一個季度的燥熱,挨到了每日一雨、萬物復甦。傍晚時分,拉著友人去吃了網上褒貶不一的「瑞春」,加上之前的「飲茶」,剛好攢成了早茶系列的第二篇,迫不及待想與大家分享。
瑞春——號稱新加坡人最愛的平價早茶
煎餃:
什麼樣的內餡能稱之為好煎餃?汁水燙口,咬上去,汁水噴濺而出。肉質緊實飽滿,鹹淡適宜。外皮底座炸得金黃薄脆。煎餃不是點完餐,第一個送上來的點心,但是著實美味玲瓏。一排四個,就像一群穿著光鮮鋥亮,湊在一塊竊竊私語的閨蜜,你抓起一個,細心呵護吹吹涼,溫柔地咬上一口,之前竊竊私語的秘密就在清脆的咔嚓聲響間對你迫不及待地招了供。
翻牌指數:5星
小籠包:
凡菜單上有小籠包,必點之。這是從小愛吃小籠包人的長情。新加坡餐館裡的小籠包多數已達到皮薄,有湯,肉香的標配。
小籠包就像點心界的經典美女,外表像打了蘋果光般白皙透亮,玲瓏有型,汁水含情。一籠四個美女一同出場,必定站得若即若離,彼此遺世獨立,誰都不搶誰的風頭。「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美得不偏不倚,千篇一律。久而久之,每家吃到的大都雷同,難有驚喜。(是否都是新東方廚師烹飪學校一個祖師爺的子弟呢?不得而知)
小籠包的食用情趣遠大於食物本身,「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一口悶,滿口香。」這分明就是一場「愛你愛到吃掉你」的行為藝術了嘛!
小籠包的最佳食用時間是上桌掀籠屜的十分鐘內,任何打包帶走,結果都是未能倖免地湯汁洩溢,著實可惜了……
翻牌指數:4星
大包,香菇,精肉,1/3顆蛋。建議2-3人共享,不然一個足夠抵飽。味道不錯,適合早餐。
推薦指數:5星
芋頭糕,你告訴我芋頭在哪裡?不鹹不淡,滿滿一塊面,塗上辣椒醬勉強入口。
口水雞,凍的肉雞。辣得深沉,卻迫不急防地配搭甜味。Hold不住…
炸蝦卷,蝦肉不夠鮮香,可能沒有肥肉的緣故。
炸米線,和芋頭糕一樣的問題,沒有味道啊…沒有味道。
流沙包:發現流沙內餡已經不是衡量流沙包優劣的標準了,而是外皮,涼了依舊鬆軟可口。可以有!
翻牌指數:5星
環境:
吐槽,老城區,環境相當破舊簡陋,有圖為證,我竟然還笑得出來,看來假以時日,終能將「偶像派」修煉成「實力派」。環境因素使心情和口味大打折扣,應該刻上「到此一遊,下不為例。」臨走的時候,留意了下,整條街都是小型KTV,夜燈初上,已有濃妝華服的女子在酒吧前佇立。別人的夜生活才開始,我就要回家洗洗睡了,想想也是單調枯燥啊!
對於一個怕熱的吃貨來說,簡直是熱鍋上的螞蟻,不能忍受。營業時間「18:00-6:00」,作為唯一一家通宵作業的餐館,佔領了當地人的「晚餐、宵夜、早餐」。這才20:00點,已經排上了人龍。
交通:
183-191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8882
離地鐵站很遠,開車可以停在路邊。
飲茶:
是我常去的港式茶餐廳,坐落在鬧中取靜的Chinatown佛牙寺附近,在二樓,戲稱為「二樓雅座」。說不上為什麼,那裡總會讓我這個匆匆來去的人,閒下心來吃飯。老式點心店範兒,有老阿姨推著點心車將剛出籠的點心推到你桌旁,掀開蓋子給你看看,這時我要思考個三秒,掂量下自己和同桌的人還有幾分肚量,才能指著點心說:這個,來一籠。
翡翠帶子白玉餃,品相清秀誘人。帶子大小適中,一口一個,沾點醋,非常清爽舒服。
翻牌指數:4星
虎皮鳳爪,中規中矩,可以點,但是沒有德寶的好吃。
翻牌指數:3星
荷葉糯米飯,好吃!偏愛糯米製品,軟糯可口,肉是醃製過的鹹肉,肥瘦相間,值得推薦。
翻牌指數:5星
豆豉排骨口味清淡,雖有辣椒,根本擺設啊,完全不辣,軟骨肉,一口一塊,愛吐骨頭吐骨頭,愛吃骨頭吞骨頭。
翻牌指數:4星
魚翅小籠包頂上毛茸茸的可是真魚翅,剛還說新加坡的小籠包都是標準美女,久處不厭,每次必點的就是她咯。
翻牌指數:5星
鮮蝦腸粉&叉燒腸粉:腸粉嫩軟Q滑,撒上芝麻增加了香味和口感。一度以為叉燒腸粉給錯了,一改叉燒的甜蜜蜜,反而是醃製過的連皮五花肉,也別具風味。
翻牌指數:5星
環境:閒適大眾風,乾淨不擁擠。
交通:
20 Trengganu Street (off Temple Street) #02-01 S'058479
地鐵出站5分鐘內可到達,停車也可停放路邊,就近也有停車場。
以上兩家價位都在新幣15-20/人
從口味、環境,個人都比較傾向於飲茶。但是瑞春比較特別的是夜間營業,其他早茶店就做不到了!
在街頭巷尾,尋找美味,分享美食體驗。喜歡就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吧:
Lydia,江南生根,獅城發芽。
對烹飪美食的熱愛一直很澎湃。
CBD上班族,周末變身為廚房俠。
倡導美·味的健康輕食主義,亦立志成為傳統美食的繼承者。
Lydia的周末食譜 | 周末、飯點兒,分享廚房裡與飯桌上的美食美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