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營2021》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探索國際青年文化交流的新路徑

2021-03-03 影視產業觀察

2月1日下午,由騰訊視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廣播影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創造營2021》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上,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的領導、廣電及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的專家、知名媒體人等齊聚,圍繞《創造營2021》對於促進國際青年文化交流的核心價值、呈現國際青年社交實驗的創作思路展開討論,並為節目創新出謀劃策。

據悉,《創造營2021》召集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泰國等不同國家、不同經紀公司和院校的90名學員,他們將在多位榜樣前輩的引領、助力和陪伴下進行深度的文化與專業交流,通過舞臺合作與臺下的共同生活、練習實現成長,最終選拔出多個能夠彰顯年輕態度的正能量少年,組成一個國際男子團體。

企鵝影視NOVA工作室負責人、《創造營2021》節目製片人多曉萌表示:「《創造營2021》旨在打造一支由中外多國學員構成的、在中國本土誕生的國際男團。希望通過多國少年們的相互交流、交融,展現當代青年社交方式,釋出節目差異性看點。節目希望在國際青年文化交流的大基調下,努力打造出節目的社會影響力、文化影響力和行業影響力。」

企鵝影視NOVA工作室負責人、《創造營2021》節目製片人 多曉萌

騰訊視頻節目營銷中心總監趙婧表示:「《創造營2021》的傳播將有兩大重點,一是呈現這些在不同的文化差異、不同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員,是怎麼溝通和融合的,觀眾將看到更多他們之間的關係和故事。另一點是二十多個國外的學員來到中國,他們對於中國的文化和環境有非常多的好奇和嚮往,我們將從多元角度呈現他們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和觀眾一起感受他們不斷進步的力量。」

騰訊視頻節目營銷中心總監 趙婧

專家多維度肯定「創」系列價值,

點讚《創造營2021》立意

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給國際文化交流帶來了一定阻礙,而《創造營2021》選擇迎難而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在當下複雜國際環境中,做《創造營2021》這樣一檔主動推動文化溝通和交流的節目,跟時代大背景、大主題是相吻合的。節目定位為國際青年文化交流男團成長綜藝,抓住了青年、文化、成長三個載體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和傳播,切入點準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所副所長、研究員朱新梅肯定了騰訊視頻的責任與擔當:「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騰訊視頻主動打造這麼一檔進行國際文化傳播的項目,體現出了平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尹鴻

《創造營2021》以「國際青年文化交流」「青年社交實驗」 為兩個核心方向,節目的立意得到專家高度肯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視聽一處處長孫文濤表示:「從創作主題上,《創造營2021》選取了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大主題,從思想價值輸出上展現不同國家、地區的青年人逐夢圓夢的拼搏精神,展示當代青年的青春風採,致力於傳遞正向價值,立意是值得肯定的。」 在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看來:「《創造營2021》把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國際傳播作為新一季節目的立意點,是難能可貴的,為節目注入了更多文化的價值和內涵,也體現出了騰訊視頻在行業中的價值和文化擔當精神。希望節目通過守正創新展現出活生生的『新青年』形象;樹立引領世界潮流的『新審美』;通過全球化的『新傳播』,推動中國的內容走向世界,產生國際性的影響力。」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視聽一處處長 孫文濤

專家們也從歷史發展的視角剖析了《創造營2021》的價值。中國文化報社編委曲曉燕認為《創造營2021》契合了時代的迴響:「節目反映出了中國對外開放了之後又怎麼樣回來更好的尋找自己的內生力量,再去向外做一個更好的更高質量的開放傳播和交流。它站到了東北亞乃至亞洲文化娛樂市場的高度上。」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長聘副教授王洪喆認為:「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中國在全球的位置也在發生變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出現了逆向的國際流動,在朝著「中式多元主義」的方向發展,未來中國的娛樂工業也是這樣的朝向,而《創造營2021》將是這一趨勢的見證。」

中國文化報社編委 曲曉燕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特聘研究員支菲娜看來:「《創造營2021》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實力變化疊映到文化傳播領域的結果,從過去的『送出去『到現在真正的『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體現。節目利用綜藝這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也可以拓展文化對外傳播的圈層。」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特聘研究員 支菲娜

針對《創造營2021》在創作上的特點,專家們也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主任陳方認為:「《創造營2021》可以說是『Z世代中外青年交流』的一次成功探索,節目樣式很具創新性,首先,多樣化的文化形態在同一個舞臺上競技展示,精彩紛呈,讓人感覺到各國文化在這個舞臺上是平等的,展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化。其次,節目也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以及青年文化的元素,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創新嘗試。」

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主任 陳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廣播影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珍表示:「《創造營2021》將流行文化與國際文化交流相結合,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嘗試。不同國家的選手集中在一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如何和國際對話?流行文化有可能成為我們在國際傳播方面的一種最有成效的新的傳播方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廣播影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建珍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潘妮妮認為:「《創造營2021》的學員們來自不同國家,帶來了各自文化的特點,通過節目,將彼此的特點融合在一起,再把這種融合的文化力量向各自的國家擴散,這應該是網際網路時代文化輸出新的內涵。」《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化萬象》主編鄭娜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是國際化,它展示了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去交融,在交融中引領。」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潘妮妮

對於節目後續將產生的影響力,與會專家們也表達了強烈的信心與期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關玲教授表示:「在全球化逆向發展的關口,《創造營》通過綜藝節目的形式展現中國的文化自信,擔負起青年國際文化交流的使命,是特別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節目理念正確,尺度把控到位,期待節目在未來的創作中,繼續保持自然、真實呈現的風格,避免刻意表達,保持節目本體的專業水平以及精緻度,打造出精品品質。」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教授 關玲

泰國《星暹日報》副社長李珂珂表示:「很多泰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印象還停留在大熊貓、功夫等元素的階段,而《創造營2021》這樣一檔創新節目將是推動中國文化海外傳播非常好的載體。相信伴隨泰國選手在節目中的精彩表現,將引起泰國本土青年的關注和熱愛,讓節目所倡導的國際文化交流直接在泰國民間落地。」

泰國《星暹日報》副社長 李珂珂

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日本知名演員、主持人矢野浩二表示:「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民間交流特別重要。相信通過《創造營2021》這檔節目,中日兩國人民的情誼會更進一步,青年人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對彼此的了解會更加深入,並產生很多文化碰撞融合的成果。」

打破同質化競爭困境,

《創造營2021》打造

首個本土誕生的國際男團

中國新秀團體選拔類節目經過幾年的發展,雖仍處在熱門位置,但已經進入了同質化競爭的狀態,而《創造營2021》將以打造國際男團為出口再次打破市場困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中國廣播影視研究中心主任殷樂看來:「《創造營2021》建構了一個新的關係體,強調國際的青年文化交流、青年的社交實踐,在當下的背景下,這種文化交流具有特別的意義。節目在趣味、新穎、知識、傳播正能量等方面都能比較好地匹配和滿足用戶尤其是青年群體的需求。期待節目進一步捕捉和呈現有價值的、新鮮有趣的文化點,展現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同時用新青年的方式展現中國的文化,用流行文化的創造來傳播中國的形象,做好文化的輸出。」

中國廣播影視研究中心主任 殷樂

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群總經理邱越表示:「《創造營2021》定位於用國際化的方式組隊,促進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希望成為『內卷』市場中的一條鯰魚,做出差異化。節目將打造中國第一個本土誕生的國際男團,我們將以如履薄冰、以終為始的心態,努力推出能代表中國的、被亞洲市場乃至世界認可的國際男團。」

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群總經理 邱越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延禧攻略》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視劇《延禧攻略》出品方和播出平臺的負責人也參加會議,並與專家們進行了交流。電視劇《延禧攻略》播出以後,市場反響熱烈,在網絡平臺中取得收視記錄的新高。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延禧攻略》熱播後產生的傳播現象及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並就「文藝作品要講好中國故事」「影視劇的文化使命」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羅文玉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魏子杭)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宣部、國家衛健委,以及北京、天津、重慶等地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和政府新聞發言人,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約60人參加,共同探討在國際環境與新媒體語境下,如何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聞發布制度、發言人制度和時代新發展,提高政府危機治理能力、增強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徑。
  • 達州唐銘陽參加第七屆「青年創造未來」武大國際交流營
    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青年創造未來」武漢大學學生社團國際交流營上,來自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66所高校的218名社團領袖齊聚珞珈山,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生社團文化交流盛會。從2010年開始,交流營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一直受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美國常春藤聯盟學生理事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校內外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
  • 「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李欣怡)12月29日,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的
  • 「拉丁美洲的電影和社會變遷」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12月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和拉丁美洲文化學科共同舉辦的「拉丁美洲的電影和社會變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電影學界、拉美學界以及拉美文化交流領域的十多位專家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會
  • 絳州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9月22日,中央音樂學院等音樂界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20餘人,在北京雄安新區舉行了絳州鼓樂原創音樂劇《老鼠娶親》研討會。 近年來,在以王秦安,郝世勳等一批藝術家的努力下,絳州鼓樂在秉承傳統的路徑下創作出以《秦王點兵》等為代表的優秀曲目,並數次獲得國內外大獎。絳州鼓樂也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飛俠》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報記者 李婧璇 王坤寧  為全面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完善精品創作「北京模式」,交流研討《中國飛俠》成功經驗,1月13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京舉行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專家研討會。
  • 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12月16日上午,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及哈爾濱、西安、太原等地的業內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關公頌》的創作理念、藝術成果、演出效果等進行了研討。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運城市政協副主席劉國義出席研討會。
  • 「跨越東西方的握手」系列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在京舉行
    光明網訊(記者李宏偉)「花為媒·文創匯——跨越東西方的握手」系列國際文化交流活動4月29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義大利、德國的藝術家、企業家和媒體人就「文化傳承與再創造」「東西方時尚的碰撞與新生」等話題開展深度交流,並力圖通過交流將一批跨界融合的文化成果付諸產業化實踐。此次系列交流活動包括大型文化紀錄片《時尚解碼:跨越東西方的握手》啟動儀式和2015年度中國文化跨界論壇兩部分。
  • 「中國之治與政治學新視野」青年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廖丹丹/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高瑩 通訊員 王昊 陳濛 徐雪)12月19日,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政治學會青委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以下簡稱「復旦大學國務學院」)承辦的「中國之治與政治學新視野」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行。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國際文化學院成功舉行金課建設研討會
    2020年12月23日上午,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國際文化學院全體教師在1706召開金課建設主題研討會。出席此次會議的學校領導有科德學院副校長周瑛,教務處處長曹洽以及教學督導袁景華教授。會議由國文學院邱珂書記主持。邱珂書記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此次會議的召開目的及會議流程。
  • 2020中國縣域營商環境研討會舉行 優化營商環境如何做得更好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考驗的不僅是各個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我國縣域營商環境建設的真正底色。如何才能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10月24日下午,2020中國全面小康與消費扶貧峰會舉行了2020中國縣域營商環境研討會,力求挖掘各地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通過交流探討,對一系列有樣本意義的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進行推廣展示,助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
  • 「第三屆日中教育文化交流研討會」在東京舉行 兩國青年暢談中日友好
    人民網東京3月4日電(許永新)3日下午,由公益財團法人日本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日中教育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位於東京的日本教育會館舉行。日本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代表理事黑田文男、日本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顧問、前日本參議院副議長輿石東在研討會致辭,日本眾議院議員近藤昭一進行了演講。
  • 電視劇《王牌》創作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11 月 25 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王牌》創作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電視劇《王牌》的出品方、製作方及主創代表,業內專家和影視播出平臺代表參加了會議,圍繞該項目在題材創作、劇作結構、人物塑造和作品意義等多個層面進行了研討。
  •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8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首都對外文化傳播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傳播研究基地、首都國際交往中心研究院、首都國際服務貿易與文化貿易研究基地承辦的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 第29屆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聚焦新形勢新變化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趙博、劉歡)記者10日從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獲悉,該會主辦的第29屆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9日在河南信陽舉行。來自大陸對臺研究機構、團體、院校的約110位專家學者以「增進臺灣同胞和平統一認同」為主題,圍繞兩岸關係新形勢、臺灣民情新變化、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等議題展開探討。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新冠肺炎疫情又給兩岸交流合作增添許多障礙。
  • 《治道》新書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場景12月19日,由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治道》新書發布及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方立,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浦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正毅等出席新書發布及研討會。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宏廣主持新書發布活動。
  •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智聯新生態」 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在重慶舉行
    12月3日,「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在重慶舉行,來自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以及汽車、通信、IT等行業的專家學者,圍繞「5G融合·智聯新生態」主題,展開了技術分享和觀點交流。 聚焦行業熱點  技術「頂流」論道智聯新生態本屆研討會緊扣技術熱點,前瞻行業趨勢,吸引了逾30位海內外頂級專家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