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褥瘡怎麼辦,屁股褥瘡怎麼治療|褥瘡|屁股|老人|治療|傷口|...

2020-12-27 健康界

小楊的外婆前年摔了一跤以後再也沒有從床上起來過,癱瘓了兩年多,家裡人人都有工作唯有請了一個護工來照料老人,但是由於護工給老人翻身不及時,導致了老人臀部上方與腰部的連接處出現了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褥瘡,用了很多種方法甚至是土辦法都沒有效果,給小楊的家人心疼老人,老人也受罪,因為這件事而一籌莫展。老年患者身體機理比較差,長時間臥床受壓容易引發褥瘡,尤其對於一些患有中風癱瘓或者長時間臥床的人來說尤其容易引發褥瘡。

褥瘡多發生於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患者,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不能供給皮膚和皮下組織所需的營養,以致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形成的潰瘍和組織壞死,它的防治及護理技術十分複雜,並非以嚴厲的規定就可杜絕的簡單問題。只有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貽誤治療良機,則可能會喪失性命。

褥瘡治療,需要做好以下三點,雖然褥瘡非不治之症,但是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療,傷口感染引起其它併發症,也是非常危險 。

1,家屬首先了解褥瘡傷口是怎麼產生的:褥瘡稱為壓力性潰瘍 ,通俗的講,就是長時間的一個體位坐著和躺著,某個部位長時間受壓,壓出來的傷口。所以平時家屬要多注意護理,多更換體位(配合使用氣墊床做護理),特別注意傷口不能再繼續受壓。

2,營養補充:攝入高蛋白質及維生素補充 ,營養好患者的抵抗力增強,傷口修復組織生長的速度就快。

3,儘快治療,控制潰面幫助收水,先用生理鹽水清洗一下潰爛面,如果有膿液的話要把膿液清除掉,再用利用醫用工具將腐肉清理乾淨,去除壞死組織,處理完之後直接在傷口噴瑤膚 康噴劑,大概一次2~3下,每天三到五次,幫助促進潰爛面癒合促進新肉芽生成。

關於褥瘡的問題,關鍵是需要進行細緻的護理,定時翻身,避免受壓。如果局部沒有破損,可以適當進行按摩,理療等治療。如果有破損,需要防止感染的,要避免局部長時間受壓。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營養。

相關焦點

  • 截癱病人得了褥瘡怎麼治,老人褥瘡最佳治療方法
    很多老年患者、截癱患者,長期臥床後,總是一個姿勢平躺著的話容易得褥瘡,這也成為致死的重要原因。褥瘡也叫壓瘡,是患者癱瘓、昏迷、糖尿病及其他病情危重不能行走,需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身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損害,從而致局部組織和皮下組織紅、腫、熱、痛、潰爛和壞死。
  • 褥瘡潰爛,爛的很深怎麼處理?
    那麼如果褥瘡患者的病情沒有及時得到一定的緩解與治療的話,那麼對於已經爛的很深的褥瘡患者來說,應該怎麼去進行治療呢? ,這個時候患者家屬需要帶褥瘡患者去入院治療才可以。醫生在對患者採取減壓治療的基礎上,一定要先了解褥瘡患者的基礎病,並且還要先行控制基礎疾病,再對其進行更透徹更具有針對性的治療。
  • 【褥瘡病友圈】看作家甘瑞林如何與褥瘡做鬥爭(圖片+視頻)
    以下是甘瑞林老師的患病使,希望廣大褥瘡患者作為參考,少讓自己走一些彎路: 患者20年前出現胸5脊髓損傷,截癱雙下肢感覺及運動出現障礙,伴二便功能障礙,一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會陰部紅腫,呈持續性,後逐漸加重,局部破潰,滲出。
  • 撥正中醫張偉聲館長解讀:什麼是褥瘡?
    撥正中醫張偉聲館長解讀:什麼是褥瘡?,不僅會增加病人痛苦,延長康復時間,嚴重時還可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時儘早治療。  褥瘡發生在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身上,這種疾病不僅發生在臥床的患者身上容易出現褥瘡的病情,很多體重過於肥胖的人,皮膚長時間不能夠透氣也比較容易出現褥瘡的病情。褥瘡常發生在長期臥床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脊椎體隆突處、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內外踝、足跟等處。
  • (一)鶴煤公司一礦退休工人家屬楊玉琴為患褥瘡的父親求治法
    鶴壁市姬家山鄉的的楊玉琴來電話,請我為他患腦梗塞行動不便臥床的老父親楊山師傅治療褥瘡。
  • 家裡老人摔倒,股骨頸骨折了,該怎麼辦?
    在你選擇保守治療的那一刻,你就要理解、接受並承擔可能出現的再移位,再骨折的風險。③第三類人呢?是年齡特別大的,身體情況非常非常的差,而且又不是很配合,很聽話。老年人往往有一個特點,要麼是老年痴呆,要麼是每天都特別煩躁,你不讓他翻身,他一定要到處翻,你不讓他亂動,他每天一直動。你想想,股骨頸是骨折的,他一翻身,一動它就會疼,老人一疼就生氣,一生氣,血壓就高。
  • 粗心護工竟使老人尾椎骨損傷?如何護理好老人,給您支個招!
    五八同城大學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幫助臥床老人順利翻身工作技巧,今天再給大家講解一下,能讓大家以後的工作更省心,一起來學習吧~為什麼我們要為老人翻身呢?這是因為防止褥瘡形成。畢竟褥瘡多因久病臥床,氣血運行失暢,肌膚失養,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
  • 47歲女子骨折入院,褥瘡死亡,醫生:1事不注意,骨頭易「遭殃」
    47歲女子骨折入院,褥瘡死亡,醫生:1事不注意,骨頭易「遭殃」原來,王大姐有節食減肥的習慣,晚上不吃飯堅持了12年,並且為了保持身材,每周只在周末才會吃點肉食,平時以蔬菜水果為主。最終,王大姐由於髖骨骨折引發了褥瘡沒能搶救過來,生命永遠定格在47歲。導致骨質加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 老人得了慢性溼疹怎麼治療
    老人得了慢性溼疹【溼疹是由於複雜的內外因素激發而引起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怎麼治療?老人由於年齡大,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如果患了慢性溼疹,將會承受很多的痛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治療老年人的慢性溼疹。
  • 老人一定要防摔!8旬老人起床摔倒致骨折,幸虧……
    近日,畢節 80 歲高齡老人起床時不慎摔倒,導致左髖部疼痛、腫脹,功能受限。家屬立即將其送往貴州華夏骨科醫院,行 X 線檢查提示: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輝主任介紹,骨折後,一般在入院 48 小時之內做手術療效最好,不僅能減輕疼痛、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能儘快康復,大大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年齡不是衡量能否手術的唯一標準,老年人骨折後如果長期臥床,極易引發褥瘡、肺部、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將危及患者的生命。
  • 點開她的手機相冊,全都是「血淋淋」的傷口!
    ,還是一連串多張拍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些照片,是胡蝶每次處理患者傷口時拍下的。這樣,患者從開始受傷到最後痊癒,傷口的變化情況就一目了然。 半年以來,她一共拍了近千張傷口的照片,手機存不下就整理到電腦裡。最嚴重的一個患者,她整整拍了一百多張照片,見證了褥瘡一點點結痂、恢復。 胡蝶是浙醫二院長興院區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從業已經十一個年頭。
  • 為百歲老人做骨折手術
    經檢查發現,老人股骨轉子間骨折,由於疼痛的刺激老人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同時存在中度貧血、心臟功能較差等症狀,情況萬分危急。  該院骨科主任李慧英告訴記者,如果保守治療,老人少說也要臥床兩個月,而高齡老人最怕臥床不起。醫務人員進行專題病案討論,最終決定儘快為老人手術,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 屁股痤瘡怎麼治療最徹底 屁股痤瘡的症狀是什麼
    屁股痤瘡怎麼治療最徹底在生活中,有不少人都經常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情況比較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小紅疹,結果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毛囊炎,由於毛囊炎會使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因此,當被查出是毛囊炎,應當及時接受治療。那麼毛囊炎究竟屬於一種什麼病呢?
  • 天馬醫院為您免費治療這些疾病
    天馬醫院為您免費治療這些疾病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老年人骨折後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難,一旦長期臥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血栓和褥瘡等併發症,不論發生哪種併發症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挑戰高難度 98歲老人切除骨腫瘤並換髖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ICU)、心血管科、呼吸科等多學科聯合會診後,制定了完善的治療方案,為近百歲老人實施了瘤體完整切除及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右髖部疼痛不能行走原來是腫瘤轉移今年10月初,98歲的黃爺爺突然右髖部酸痛,不能行走,在家裡休養3周後病情沒有好轉,疼痛愈發嚴重,於是前往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進一步治療。
  • 屁股痤瘡怎麼治療最徹底 臀部痤瘡怎麼治療
    屁股痤瘡怎麼治療最徹底眾所周知,坐骨神經痛的易感人群是中年男子。可是,近幾年來,白領患上坐骨神經痛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白領經常坐著辦公,而又不經常活動的緣故。那麼,白領族應如何預防坐骨神經痛呢?首先,高跟鞋不可穿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