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養老護理員看護的是臥床老人,而臥床老人由於行動不便,日常起居需要更加用心。對於這類老人除了日常護理外,護理員還需要掌握老人翻身、洗澡、口腔護理等諸多技巧,才能更好的照顧老人。
五八同城大學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幫助臥床老人順利翻身工作技巧,今天再給大家講解一下,能讓大家以後的工作更省心,一起來學習吧~
為什麼我們要為老人翻身呢?
這是因為防止褥瘡形成。畢竟褥瘡多因久病臥床,氣血運行失暢,肌膚失養,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病因是氣血兩虛或氣滯血瘀引起局部微血管壞死,真的會引發蘊毒腐爛,所以為了老人的健康著想,翻身便是護理員每天的必修課了!總結來說,為老人翻身的目的有以下幾個,大家一定要記住了:
1、協助不能起床的老人更換臥位,增増進舒適
2、減輕老人局部組織受壓,防止褥瘡發生。
3、減少併發症,如墜積性肺炎等。
4、適應治療護理的需要。
對臥床老人,翻身的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每2小時一次,還可根據老人的皮膚情況減少翻身間隔時間。
幫助老人翻身前,這些事情要了解
溫馨提醒各位新手護工們,在幫助老人翻身前,一定要向老人解釋清楚要怎樣進行翻身,充分說明翻身的方法,請老人給予配合,記住,對意識不清的老人也要做同樣的講解。
接下來,護工們在做每一步動作之前,都要充分說明下一步將要怎麼做,讓老人了解清楚並請老人給予配合。
再就是要提前了解老人身體癱瘓、身體功能障礙等詳細狀況,幫助老人翻身時,要一邊觀察老人表情一邊進行。當老人表現出不安、痛苦時,一定要及時詢問、調整手法。
怎麼和老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在接觸長者身體前一定要打招呼,讓長者明白。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對老人說:「接下來要幫助您翻身。」
明確說明翻身的目的,讓長者明白。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說:「幫您翻一下身,好嗎?如果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躺著,容易發生褥瘡。」
如長者對活動身體感到擔心、害怕,要用認真的、尊敬的語氣解釋,讓長者放心。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說:「翻身時我會很好地扶住您,沒關係,不要害怕……」
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觸老人身體之前是否打招呼了。
2、老人是否明白要進行體位變換。
3、老人是否情緒不佳,是否有患病症狀出現。
4、老人是否感到害怕。
5、老人是否感到疼痛。
6、變換完成後的姿勢是否合理、舒適。
臥床老人翻身護理方法講解
原則上,護工們要根據老人的不同病情、不同皮膚的營養狀況、不同體重,採取不同的翻身方法。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翻身方法:
1、 分段翻身法
將人體分為三段(頭和肩部、臀部、下肢)進行翻身。將平臥老人分段移至床邊,然後分段翻身,使翻身角度達90度,形成大翻身,暴露面積大,護理效果好。這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比較大、皮膚營養狀況較好的臥床老人。
2、整體翻身法
將平臥病人一手託腰,一手託大腿整體移至床邊,然後將老人整個側臥,使翻身角度達90度,形成大翻身,此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不是很重、皮膚營養狀況不太好的臥床老人。
3、小角度翻身法
使病人翻身角度達60度,腰背部倚靠枕頭。此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輕、營養狀況差、皮膚薄的臥床老人。
溫馨提示
給臥床老人翻身時動作要輕柔,一定要把老人抬起再移動位置,每次翻身應仔細檢查受壓部位的皮膚情況,尾椎骨周圍可墊氣圈或棉墊,必要時還可用支架,以支託蓋被,避免局部受壓。用濃度50%的酒精按摩尾椎部位皮膚,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不僅需要將心比心的職業素養,更需要經過相關的專業培訓、考試才能上崗,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哦,每天學習專業知識,朝著金牌養老護理員方向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