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護工竟使老人尾椎骨損傷?如何護理好老人,給您支個招!

2021-01-13 58同城大學

不少養老護理員看護的是臥床老人,而臥床老人由於行動不便,日常起居需要更加用心。對於這類老人除了日常護理外,護理員還需要掌握老人翻身、洗澡、口腔護理等諸多技巧,才能更好的照顧老人。

五八同城大學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幫助臥床老人順利翻身工作技巧,今天再給大家講解一下,能讓大家以後的工作更省心,一起來學習吧~

為什麼我們要為老人翻身呢?

這是因為防止褥瘡形成。畢竟褥瘡多因久病臥床,氣血運行失暢,肌膚失養,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病因是氣血兩虛或氣滯血瘀引起局部微血管壞死,真的會引發蘊毒腐爛,所以為了老人的健康著想,翻身便是護理員每天的必修課了!總結來說,為老人翻身的目的有以下幾個,大家一定要記住了:

1、協助不能起床的老人更換臥位,增増進舒適

2、減輕老人局部組織受壓,防止褥瘡發生。

3、減少併發症,如墜積性肺炎等。

4、適應治療護理的需要。

對臥床老人,翻身的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每2小時一次,還可根據老人的皮膚情況減少翻身間隔時間。

幫助老人翻身前,這些事情要了解

溫馨提醒各位新手護工們,在幫助老人翻身前,一定要向老人解釋清楚要怎樣進行翻身,充分說明翻身的方法,請老人給予配合,記住,對意識不清的老人也要做同樣的講解。

接下來,護工們在做每一步動作之前,都要充分說明下一步將要怎麼做,讓老人了解清楚並請老人給予配合。

再就是要提前了解老人身體癱瘓、身體功能障礙等詳細狀況,幫助老人翻身時,要一邊觀察老人表情一邊進行。當老人表現出不安、痛苦時,一定要及時詢問、調整手法。

怎麼和老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在接觸長者身體前一定要打招呼,讓長者明白。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對老人說:「接下來要幫助您翻身。」

明確說明翻身的目的,讓長者明白。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說:「幫您翻一下身,好嗎?如果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躺著,容易發生褥瘡。」

如長者對活動身體感到擔心、害怕,要用認真的、尊敬的語氣解釋,讓長者放心。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這樣說:「翻身時我會很好地扶住您,沒關係,不要害怕……」

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觸老人身體之前是否打招呼了。

2、老人是否明白要進行體位變換。

3、老人是否情緒不佳,是否有患病症狀出現。

4、老人是否感到害怕。

5、老人是否感到疼痛。

6、變換完成後的姿勢是否合理、舒適。

臥床老人翻身護理方法講解

原則上,護工們要根據老人的不同病情、不同皮膚的營養狀況、不同體重,採取不同的翻身方法。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翻身方法:

1、 分段翻身法

將人體分為三段(頭和肩部、臀部、下肢)進行翻身。將平臥老人分段移至床邊,然後分段翻身,使翻身角度達90度,形成大翻身,暴露面積大,護理效果好。這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比較大、皮膚營養狀況較好的臥床老人。

2、整體翻身法

將平臥病人一手託腰,一手託大腿整體移至床邊,然後將老人整個側臥,使翻身角度達90度,形成大翻身,此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不是很重、皮膚營養狀況不太好的臥床老人。

3、小角度翻身法

使病人翻身角度達60度,腰背部倚靠枕頭。此種翻身方法適用於體重輕、營養狀況差、皮膚薄的臥床老人。

溫馨提示

給臥床老人翻身時動作要輕柔,一定要把老人抬起再移動位置,每次翻身應仔細檢查受壓部位的皮膚情況,尾椎骨周圍可墊氣圈或棉墊,必要時還可用支架,以支託蓋被,避免局部受壓。用濃度50%的酒精按摩尾椎部位皮膚,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不僅需要將心比心的職業素養,更需要經過相關的專業培訓、考試才能上崗,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哦,每天學習專業知識,朝著金牌養老護理員方向前進吧

相關焦點

  • 萬福苑養老失智、失能老人的康復護理之家!
    可是剛到萬福苑時阿姨並不愛笑只因老伴的病,入住後,通過護理的悉心呵護、醫師的康復治療,叔叔的情況好了很多,看著叔叔慢慢變好阿姨臉上又露出這燦爛的笑容!目前失智、失能老人中居家照料佔大多數,照料人一般都是家人。這種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家人陪伴時間有限,在有突發情況時無法及時給予醫療救治。沒有制定合理的醫療康複方案,不利於老人病情恢復。
  • 解決長期臥床老人的護理痛點家用護理床更適合老人護理
    老人護理特別是長期臥床老人,在老齡化加劇的大環境下,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老人護理用品,輔助護理用具 家庭養老化改造,社區養老化配套設施亟待完善!老人長期臥床多半是由於身體器官老化,疾病,不小心摔倒,都需要家人的細心呵護!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長護險試點工作開展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老年人群體的日益龐大,如何讓失能、失智老人體面養老,已然成為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面對這一課題,政府對長護險試點方案開啟加速。
  • 海歸美女創居家養老護理平臺 甘心做老人「保姆」
    海歸美女創居家養老護理平臺 甘心做老人「保姆」 2017年05月16日 10:36   來源:北京晚報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老人的合適的護理床?
    1.選擇護理床的時候首選要從老人的病情和身體身材來選擇,分為醫用型和家用型,本公司可以根據客戶的身體身材進行量身製作。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病情需求和客觀實際從而進行生產。2.要考慮到老人是短期恢復使用還是長期臥床使用。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原標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深圳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
  • 北京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將恢復原使用範圍
    本報記者 萬笑天 北京報導12月初,北京市民政局的《關於恢復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使用範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海澱區某一失能老人服務群掀起了討論,群友們普遍不滿恢復原先的使用範圍,因為在養老服務驛站購買的失能老人的必需品,價格遠高於市場價。
  • 當「一個失能老人拖垮一家人」的問題來襲
    親戚家有一位近九十歲的老人,七年前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近兩年發展成為了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重度失能老人。兒子和兒媳都很孝順,日夜照顧老人,但近兩年,在老人重度失能之後,已經六十多歲快要奔七的兒子和兒媳也感到了力不從心、體力不支。就這樣,夫婦倆請了一位24小時全職護理的保姆,一同幫忙照顧老人。
  • 癱瘓老人被智障人士打死 養老院接受老人困擾多
    很快,租房子、裝修、買床、安裝呼叫鈴,在家人共同努力下,孟英奇花了兩個月時間將老人的房間布置完畢。趕在過年前,兩位老人遷入新居,雖然這床看著和醫院裡的床沒啥兩樣,可這環境氛圍卻不一樣,無論如何,對於老孟來說,在家裡總是好的。
  • 「您的孩子不在身邊,我就是您的孩子」冰城姑娘一句話,把武漢老人...
    她負責的患者中有一位 86 歲的老人,狀態不好,她每隔 15 分鐘查看一次,後來老人好像一直在等著她的到來,聽到聲音就睜開眼睛看著她。他的眼中有絕望,有無奈,還有些許的期待。吳昊嵐緊緊握住老人的手,對他說:" 我在,請您放心,我們黑龍江的團隊,過來就是為了救你們的,您的孩子不在身邊,我就是您的孩子!"
  • 獨創護理動作幫行動不便的老人站立、為植物人奶奶發明舒服坐姿...
    而不怕髒不怕累的養老護理員們,為每一位沒有血緣牽絆的老人餵水餵飯、翻身擦背,陪老人聊天,滿足老人需求,最大程度地緩解老人晚年的失落和孤單。本期,我們走進萬眾和,跟三位養老護理員學怎麼「哄」老人。獨創護理動作幫老人站起來「賓媽媽,要起床咯,起來我們先去上個廁所,好不好?」
  • 海歸美女放棄高薪做老人「保姆」:很酷的事業
    「海歸」、MBA、國際金融專業,在這些標籤之下,王燕妮卻把為老人服務、讓老人快樂當成了人生追求。  2002年的最後一天,王燕妮從摩託羅拉辭職去法國留學,開創一份照顧老人的事業。周圍的人知道她的想法後,都認為她簡直是瘋了。就連父母也無法理解女兒的想法——放棄人人羨慕的外企高薪,留學搞養老?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很多人都會感慨"獨居老人"生活孤獨、空守寂寞了此餘生……其實,老福更希望大家能夠發現"獨居老人"背後潛藏的危機。在安徽蚌埠一居民小區內,有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陽臺上摔倒後便無法站起,在這個缺少溫情的房間裡,老人倒在"冰冷"的地上足足4天,滴水未進。期間,老人不斷用臉盆敲擊地面發出求救信號,引起了對面樓鄰居的注意,發現老人摔倒在地後,於是急忙報警求助。
  • 新年踏上支醫路!妙手仁心助永善九旬老人除病痛
    新年踏上支醫路!李老的話語讓周博士心裡一暖,他下定決心,一定不辜負老人的信任。隨後,周博士和縣中醫院醫療團隊一道將術前需做準備、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情況及術後康復護理等進行了討論,並為李老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治療方案。
  • 為什麼老人常說養「卷尾狗」好?背後有這幾大原因
    卷尾狗更忠心一隻卷尾巴的狗狗都是非常忠心的,它一生只認一個主人,一生都追隨主人左右。不會做出對不起主人的事情來。卷尾狗更可愛為什麼老人常說卷尾狗好呢?因為卷尾狗的看上去更加的可愛,你想想,一隻小小的狗,尾巴是直接捲起,背在背上的,跑動的時候一扭一扭的,看著都覺得心情能變好。當主人心情不好的時候,狗狗還能逗主人開心,為主人增添色好,主人心情好了,壽命也會更加長。
  • 臺灣女子竟當街辱罵老人:「中國難民」滾回去!
    9日,有網友分享了一段臺灣女子辱罵老人的視頻。  視頻中,女子知道老人是60多年前從大陸來臺灣的之後,開始情緒激動,不斷對老人大罵「滾回你們的祖國!」並辱罵老人是「啃臺灣骨」的「中國難民」。老人:我在臺灣工作,在臺灣生活,現在回去做什麼?
  • 西安75歲老人在護理院去世,家屬在殯儀館才發現老人頭部有摔傷
    元,「老人有肺氣腫、冠心病等常見病,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專門挑選了一個貴的護理內容,是看中了這個費用的房間類型為小套房,服務內容包括協助行走、協助如廁所大小便、部分穿脫衣服等。」 7900元費用的分級護理標準一欄寫著:臥床或輪椅(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或思維功能中度以上障礙者;視力聽力重度障礙、肢體殘疾或患有多種疾病者,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意願,大小便失禁。 在7900元每月的費用對應的護理內容中,寫著包含一級護理內容,另增穿脫衣服、餵水餵飯、大小便失禁護理並清洗汙物。
  • 養老運營幹貨,看美國如何照護失智老人
    而在中國,失智老人的數量超過了1000萬人,但是能入住專門護理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佔總數不到10%。 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專門針對失智老人的「特別護理單元(SCUs)」,也被稱為痴呆症護理單元。隨著失智老人數量的增多以及市場對失智護理需求的多樣化,這些「特別護理單元」不單單針對機構內的老人提供服務,也為輕度失智老人提供家庭諮詢,照護支持及社區治療等服務。
  • 西安75歲老人護理院去世 家屬在殯儀館才發現老人頭部有摔傷
    劉女士家在西安市灞橋區,因為長年在外地,兩個妹妹在北京,實在是沒人照顧,今年5月,她把75歲的父親送到西安市環城南路上的「西安和平新時代護理院」進行護理,每月的費用是7900元,「老人有肺氣腫、冠心病等常見病,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專門挑選了一個貴的護理內容,是看中了這個費用的房間類型為小套房,服務內容包括協助行走、協助如廁所大小便、部分穿脫衣服等。」
  • 閃電評論丨刻不容緩 為獨居老人撐起「救命傘」
    消防員到場後緊急破拆房門,將老人抬到臥室。據了解,老人摔倒後已4天滴水未進,家中剩飯已發黴生蟲。老人獨居摔倒,4天沒有進水進食,令人難過不已滿滿心酸。幸好最後老人得到解救,目前已經安全,讓人長長舒了一口氣。近年來,老人因獨處發生意外無法聯繫親人、甚至意外死亡的案件時有發生,「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根「刺」。如何才能保證獨居老人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