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不停的換一座再換一座城市去生活,喜歡慢慢的了解一座城市然後或喜歡或討厭或習慣地離開去下一座充滿未知的城市,大概是為了尋找歸屬感或者說,去創造歸屬感。
二歲左右的年紀,快樂或難過很簡單,簡單到她好像也不太懂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開心就笑,難過就哭。
八十歲左右的年紀,開心和難過好像和孩子-樣簡單,錯亂的語序,表達不是很清晰的話語,他的孩子胖了就很開心,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重孫子重孫女,有學業,有工作,有家庭每-個都很幸福就好。他好像也不會難過。哪怕是等待下一個幸福的起點。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開心,難過也很簡單,生活給的一點點甜甜都夠我開心一整天,一絲絲細微的暖暖就會感動到落淚,當然煩惱好像比這兩者來的更容易。問號比小朋友多的多。
最近看到這樣- -段話「寫在二十歲的感悟,講真的,我經常不敢相信自己已經二十多歲了,卻還是那個分不清東南西北經常迷路的女孩子,-難過就哭,一生氣就不想說話,表情寫在臉上控制不住。我好像還什麼都沒準備好,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我以為到了二十歲,人生就會譁一下子變得壯觀美麗,但不是的,我們以為特別的,實際上也不過如此。」我想去換一座再換一座城市去生活,慢慢了解,慢慢喜歡,慢慢習慣,然後或喜歡或習慣或討厭的離開去到下一座未知的城市,去尋找歸屬感或是去創造歸屬感,不知道會在哪裡結束這趟旅程,只希望有一個地方屬於我或者每一個地方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