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熱播劇《三十而已》,昨天晚上看完簡直被氣到失眠。在漫妮知道趙靜語的存在後,痛苦糾結頹廢。梁正賢竟然可以毫無波瀾的說出「你們一南一北,互不幹涉」。
看到這,我實在按捺不住按下了暫停鍵,在想像中狂揍了梁一頓,也不解氣。也猜到明天的熱搜肯定預定了,果不其然。
今天的實時微博熱搜榜
《三十而已》播出到現在,基本上是每天「住」在了熱搜榜。每一集都設置高潮點,劇中的每個人物都引起很高話題度。很多人都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豆瓣拿到8.0的高分。
根據官方統計,在播出首周,《三十而已》在騰訊視頻播放突破10億,收穫75個微博熱搜、25次抖音熱搜。各路頭部大V360度剖析劇情,得到《人民日報》《新京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發文認。今天追劇女孩從傳播角度分析一下《三十而已》這部爆款綜藝
1、取材上:聚焦「她力量」和30歲,自帶傳播因子,觀眾代入感強烈
三十歲一直是一個常熱的話題,中國的年輕人都恐慌30歲。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觀點:二十幾歲,只有3年。第一年,在無憂無慮中度過大學匆匆四年;第二年,大學畢業,慌亂中步入社會,開始職場生活;第三年,發現自己竟被七大姑八大姨介紹對象,已經該要結婚生子了。
仿佛到了30歲,就要有對象,結婚生子,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大齡單身是罪;仿佛到了30歲,就要該有體面的工作,不再是新人了,必須成為主管;仿佛到了30歲,就要用高檔的護膚品衣服包包,不能再用百元的東西了。
30歲是一個檻,到了這個檻。我們會很恐慌,30歲了,沒有做到這些,我是不是失敗。
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促進了社會對「她力量」的關照,湧現了很多女性題材劇集,像《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安家》等,這些女性形象也獲得很高關注度。這些劇集聚焦於女性,探討都市女性的事業、生活、愛情以及種種社會關係話題。劇中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較大幅度地涵蓋與折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使更多觀眾能夠深度代入到劇情之中。
因此,「她力量」+30天然是一個不缺關注的話題。《三十而已》中麵包和愛情都要的滬漂女孩王漫妮、想實現階層躍遷的完美女人顧佳、掙脫婚姻疲憊生活的便利貼女孩鍾曉芹,代表著平淡無奇的普通人想要追求理想生活的野心。
2、劇情上:情節緊湊話題點密集,撬動觀眾淚點笑點槽點,促進二次傳播
《三十而已》劇情緊湊,每一集都設置高潮,每集結尾像有鉤子一樣,吸引著你巴巴的等待更新。
人物演繹真實,不知不覺就進入情節之中,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觀眾會不自覺的產生傾訴分享或吐槽表達的欲望,在知乎、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的觀劇感悟,和演員互動,網友之間互動。
同時產生大量的UGC內容。熱搜和UGC內容又促使路人好奇,推動更多的人參與到追劇中、互動中。
劇中的顧佳美麗有智慧,三觀正格局大了家庭和事業混入貴婦圈摸爬滾打的全職太太,稱為人間過(綠)濾器,精準識別綠茶,靠肩膀扛起一個家的全部。
顧學
顧佳的時間管理
陳嶼、許幻山、梁正賢也被網友稱為「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
全劇唯一的好男人許子言
除了對角色的討論,《三十而已》產出大量名場面,引爆社交網絡。像太太圈合照、顧佳與太太圈決裂、顧佳打家長、漫妮梁正賢決裂、曉芹陳嶼離婚等等。
3、文案上:深入洞察關注人心,激發共鳴,真情實感打動觀眾
打動人心的文案能夠讓人產生共鳴,催人淚下。《三十而已》的文案就擁有讓人同頻共振的魔力。
人有權選擇安穩又平淡的生活,
那我也有權不選吧?
有終點的出發才叫出發吧?
可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先把一個人的日子過明白
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
「另一個人」
周圍的人真善變
小時候鼓勵我變勇敢
長大了勸說我要謹慎
你從不麻煩別人
不過是怕別人麻煩你
你活成了一座孤島
與年齡一同增長的
還有選擇的艱難
和對一切不確定的恐懼
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
就是把好聽的話都說與外人聽
那些傷人難聽的
或者沉默不語的
都是說給最親近的人
最先感知三十將至的
也許不是我們的身體
也不是精神
而是物質
比起情感的不安
物質的困頓才時時刻刻
勒著你的脖子
沒有了二十歲的灑脫肆意
沒有過四十歲的風淡雲輕
三十
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這座城市充滿夢想也充滿誘惑
你去火車站、去機場看看
每天有多少人來到這個城市
一年年畢業的想要留下
一車車打工的想要留下
就像這杯水
滿了總要溢出去
所以我們只能拼命地往下扎
給自己增重
才不會被擠出去
不是所有努力都會成功的
很多事都會事與願違
三十歲了
第一次動手打人
因為比起體面
有了想保護的人
當了媽以後
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
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
什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
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
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
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
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你還會雷打不動地堅持健身
因為你害怕病 更害怕死
然後就是努力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因為你得趕上娃碎鈔的速度
你說生孩子這件事
是不是很糟糕啊
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不要相信老闆催生的嘴。就在上周,我親耳聽到她和人事討論的招聘鄙視鏈。鏈條最低端就是三十加已婚未育,隨時都可能懷孕生子。那你的工作效率還不如辦公室的咖啡機。
有一個孩子的好一些,但二胎開放以後風險驟增。最好已經二胎在手,但工作年限也不多了。四十歲再沒突破的,汗多崗位等同於自動下崗。
最後一種,三十加未婚未育算是潛力股,要麼專注成為孤獨終老的女強人,要麼閃婚閃育,全憑運氣,起不了早,熬不了夜。我的身體優選保命養生。
原來青春真的是種紅利啊。
二十歲的時候哪怕老啊
那些小說裡不都寫嗎
女人到了三十歲之後
就會變得經濟獨立人格獨立
會打扮有情趣
想像都覺得都特別美好
所以小說前面都會加一句
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現在想像
和教室裡那些小孩一比才發現
真的
生活的本質就是
千難之後有萬難
你們剛剛吐槽的
不就是十年前的自己嗎
那等到我們四十歲的時候
會不會也覺的
現在眼前的一切不過三十而已
4、設置彩蛋,給觀眾意料之外的驚喜,劇集主題得到延展和深化
《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串場
兩者都是檸萌影業出品的電視劇,分別對焦於30和20年齡階段的女性。有兩處串場,一處是姐妹三人去大學校園蹭課,正好坐在《二十不惑》四女主前面。
一處是漫妮和梁海王決裂時,要把衣服全都還回去,關曉彤配音「我的衣服可以借給你」。
兩部劇同時播出,串場的設計讓人感覺次元破壁,也是兩個圈層的碰撞和對話,在社交媒體也引發一波討論。
片尾小默片彩蛋
在一集的結尾,會出現一家三口。媽媽日復一日騎著車拉著蔥油餅攤,爸爸是個外賣員,孩子總安安靜靜的在攤子旁,從來不亂跑,媽媽的攤子就像是他的小天地,可以養家餬口,又可以遮風擋雨。
一家人和女主角們的交集,晨跑的顧佳,買早餐的王漫妮,被老公送來的鐘曉琴,她們是屬於這一家人故事中的某個路人甲。溫馨而治癒,讓人不捨得看完。
我的小感悟
每個年齡都有她的美麗
不用總在羨慕十幾歲的無憂無慮
二十幾歲的青春無敵
三十幾歲的優雅成熟
四十幾歲的豁達通透
不用年齡綁架自己和別人
不用年齡來設限
要相信自己,正處在最好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