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院校: 解放軍藝術學院
代表作品:
電影 《我的父親母親》、《喬二中彩》、《岡拉梅朵》、《湘江北去》、《怖偶》、《第一大案》
電視劇 《人子》、《中國遠徵軍》、《愛在冰雪紛飛時》、《二分之一謀殺案》、《霓虹燈下新哨兵》、《大刀》、《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心術》、《趙氏孤兒案》、《長沙保衛戰》、《於無聲處》
獲獎記錄:
2015年第10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為了這片土地 (獲獎)
2000年該片在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銀熊獎 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1998年第2屆魯迅文學 穿越叢林 (獲獎)
」五個一工程「獎 人子 (獲獎)
人物評價:
鄭昊在電視劇《長沙保衛戰》中飾演的李本忠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逃避到敢於擔當,這個有血有肉的真漢子很招觀眾喜歡。鄭昊在其他軍旅題材劇中飾演的角色也一樣很出彩。鄭昊有當兵的親身經歷,所以演起軍旅劇得心應手。(鳳凰娛樂評)
回顧鄭昊所飾的角色們,如《中國遠徵軍》中的大秦、《心術》中的鋼絲男以及《趙氏孤兒案》中的晉景公等個個生動傳神。(網易娛樂評)
鄭昊早期作品《我的父親母親》展示了他很好的演技,之後他不斷超越自我,由他塑造的許多樸質堅毅的軍人形象使觀眾不斷見證他演技上新的突破,同時也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他軍人形象的深刻印記。(網易娛樂)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其實對於軍人有一個很簡單的認識,就是英雄,徹底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他們在小時候接受了太多關於英雄的教育,他們是充滿了理想主義的一代。他們在日後經受了商業和市場大潮的衝擊,這些信念都在衝擊中被慢慢地剝離和摧毀,只剩下對軍隊和軍人那份深深的情懷。
電視劇《霓虹燈下新哨兵》劇照
鄭昊就是這樣一個人,出生於七十年代末的他,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當時的」民兵訓練「。一兩片不大的杉木林子,遠遠的有幾個手執紅旗、身穿綠色軍裝、帶著鮮紅的五角星軍帽的軍人;環顧四周,紅旗舉起,肅然間,一陣激越嘹亮的號聲,撕裂原本寂靜的山坳;緊接著就是鼎沸的吶喊與口號...一二三四...
或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童年經歷吧,鄭昊對於軍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更是從小就立志從軍!而在1995年,鄭昊成功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終於完成了從小的軍人夢。同時,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學習生涯,也為他日後廣闊的演藝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劇照
鄭昊是幸運的。1998年,還沒畢業的鄭昊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張藝謀執導的《我的父親母親》,並且在其中飾演男主角「青年父親」駱長餘。當時鄭昊還是一個沒有畢業的大學生,由這樣一個年輕人去飾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其實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是,鄭昊用他出色的表演證明了他的能力。其實早在1994年,鄭昊就曾指導了中國第一部中國戰爭題材的音樂劇《戰爭與人》,在該劇中擔任舞蹈編導、教練及領舞,並且在幾年後參演了電視劇《人子》。可以說鄭昊是有一定的實力和經驗的,而他本身淳樸乾淨的氣質又非常適合」青年父親「這一角色。因此,能把這個角色演得如此傳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電視劇《中國遠徵軍》劇照
從小就立志做一名軍人的鄭昊在從藝之後出演了大量的軍人角色。從《中國遠徵軍》裡的那個勇敢堅強的大秦,到《大刀》中敢作敢當的鄭飛;從《霓虹燈下新哨兵》裡的那個盡職盡責的班長張毅,再到《長沙保衛戰》中正義果敢的李本忠。鄭昊用著自己的方式,默默詮釋著身為一名軍人的光榮與自豪。
電視劇《長沙保衛戰》
《長沙保衛戰》是完全以戰爭本身為主線的戰爭劇,沒有奇葩的情感故事,沒有過分渲染的中日廝殺,沒有不符合史實的生編亂造。新牆河抵抗、文夕大火、草鞋嶺苦戰、營田爭奪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連天的炮火與不斷更加艱難的圍剿,展現了長沙會戰的歷史真相。鄭昊在其中飾演的「李本忠」形象豐滿,時而猶豫,時而果敢,時而溫情,但最終,堅持著一個軍人的信念,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
對此,鄭昊也表示這個角色的確是一起討論商量出來的結果,賦予很多期待和能量。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職業的演員,我們職業有我們的功能性,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絲的歡樂或者是一些啟迪,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希望觀眾認可我們的是我們演的這個人物是真實的,是鮮活的。我不希望讓的觀眾認為,這個世界是虛假的。
電視劇《趙氏孤兒案》劇照
除去勇敢堅強的」硬漢「軍人形象,鄭昊也多方面嘗試不同的角色。而他十幾年豐富的演藝生涯,更是在不同題材不同歷史背景的影視劇作中出演過多種跨度極大的角色。有貼近生活的農村生活劇《喬二中彩》中的那個淳樸可愛的喬二,也有反映知青的歷史愛情劇《愛在冰雪紛飛時》裡的年輕知青李晉。可以是驚悚懸疑劇《二分之一謀殺案》中的刑警郭亮,也可以是紅色歷史劇《紅色搖籃》裡的早期革命家王震。能夠是醫療題材的電視劇《心術》裡的鋼絲男,也能夠是古裝大戲《趙氏孤兒案》中的帝王晉景公。
一步步走來,鄭昊用自己逐漸豐富的閱歷和越來越精湛的演技為觀眾奉獻了一部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懸疑、愛情、戰爭,現代、近代、古代,鄭昊用自己的角色穿越時間,讓喜歡他的觀眾在不同的時空感受到同一個人綻放的不一樣的精彩。
生活感悟
出演過太多硬漢形象的鄭昊,在大多人印象中始終是臉上黑黑的,英氣逼人的軍人形象。當然也有觀眾非常喜歡鄭昊在《心術》中,塑造「鋼絲男」的喜感。在《趙氏孤兒案》中,一代國君「晉景公」也被鄭昊演繹的頗具個人風格。螢屏中的他,「包羅萬象」,生活中的鄭昊,也頗讓人好奇。
其實,翻看他微博就可以發現,鄭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微博中都是他對於作品的想法、理解與感受,還有對待生活飽滿的熱情。同樣的,鄭昊又是一個非常充滿「正能量」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的軍人出身,也許是他塑造了太多的螢屏硬漢,在他的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股濃厚的軍人氣息。充滿著對祖國的熱愛,充滿著對民族的自豪,也充滿了生活的明媚陽光。
而對於此,鄭昊則表示:「生活中不是硬漢,就是一個鮮活的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中沒有戰爭,沒有槍炮,沒有炸點,不會像影視劇中那樣把自己弄得太有稜有角。所以非常感謝這些角色,讓自己有機會去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同時也豐富了自己。除了工作,自己也是很忙的,愛做飯,玩兒汽車,搞電子產品,逛淘寶。很享受現在的事業與生活,就像『鄭能量』一樣,請大家叫我『鄭好』吧。」
是啊,生活本就應該如此,無論怎樣,都是生命給予自己最好的安排。要相信,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也許現在落魄,或許曾經輝煌,但不管怎麼說,都不能放棄。就像鄭昊曾經說過的那樣「凡是都該堅持,因為無論是劇中的角色,還是生活中的自己,一切都是『鄭好』。」
代表作品
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片段
飾 駱長餘
不管張藝謀怎樣地提純淨化「我父親」和「我母親」之間的愛情,也不管他如何對過去的歲月進行色彩斑斕、詩情畫意的描繪,他在這部影片裡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懷舊情緒。(哈爾濱日報評)
我一生拍過幾百部作品,演繹過無數次的愛情情仇,而這是我很少的一次被真正打動。(高倉健評)
有一種愛情,始於心動, 戀於時光, 長於風雨,止於枯骨。(豆瓣網友評)
《心術》片場揭秘 鄭昊顛覆演繹鋼絲男
飾 鋼絲男
《心術》之前並不是沒有國產醫療劇,但是基於種種原因,這些醫療劇都沒能將觀眾集中起來對醫患關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藉助於新媒體,《心術》在播出時做了許多配合話題發展的線上活動,注重觀眾對於劇集內容的反饋,並在多方互動中為大眾呈現了更為清晰的醫療環境和醫患心態。2012年發生的多起病患襲擊醫生的事件用慘烈的方式讓醫患矛盾從眾多社會問題中凸顯,人們希望在熒幕上看到此類問題的解讀,這種對於揭露醫患問題的醫療劇的期待是快時代下,觀眾對於影視作品根據現實迅速反應的強烈需求。沒有刻意製造對立的情緒,而是使勁渾身解數促進醫患雙方的相互理解,《心術》傳達的「信望愛」主題借力話題的暴風擴散為社會價值的正確引導做出努力,因而我們看到了網絡上對醫生這個職業更多的理解和寬容,現實中對「器官捐獻」的逐步接受。《心術》因話題而收穫關注,也製造正面話題回饋社會,這一點極為可貴。
電視劇《長沙保衛戰》片段
飾 李本忠
《長沙保衛戰》展現了複雜宏大的歷史背景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作為還原這一歷史事件的戰爭史實正劇,不與趨利瞎說、神騙鬼吹的抗戰雷劇為伍,而是以非常嚴肅的態度回顧歷史。更展現了長沙城軍民共同修築攻防的情景,以及「天爐戰法」的誕生等重要歷史事件,劇情緊湊激動人心。(騰訊評)
《長沙保衛戰》沒有曲折離奇的感情故事,也沒有雷點滿滿的天才奇俠,只有中日雙方的戰場廝殺,和中國軍民對侵略者的齊心抗爭。該劇開播以來,新牆河抵抗、文夕大火、草鞋嶺苦戰、營田爭奪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接踵而來的劇情,向觀眾們展現長沙戰役的歷史真相。(新華評)
更多精彩視頻關注
中華茶道,隨茶遠航
更多茶葉介紹敬請關注
更多茶文化資訊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金象微電影網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下載金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