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是一個奇妙的月份,它是多姿多彩的,對於一個吃貨而言,它像是一個糯米餈,甜糯香口,因為十二月有銀裝素裹的聖誕。它又像一鍋翻滾的紅油湯底,經過時間的小火熬煮愈發入味,因為還有紅彤彤喜洋洋的新年。
它象徵一個美好的結束,更是一個新的開始。
有句大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
恰逢第十三屆深圳十二月創意月,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為大家推薦一些好看、好吃、好玩的美食。讓我們安心做一個食物的俘虜,不受時間和社會的束縛,充滿著填滿肚子的幸福。
今天的這些美食大片,或許會顛覆你對食材的既有認知。你是否想過食材本身,也可以組成一個世界?!
腦洞1:Foodscape, 以美食造美景
Carl Warner是一位知名的藝術家、導演和攝影師。在許多他的知名作品裡,鏡頭前「演員」並不是真人,而是各種形式多樣的食材。西蘭花成為了熱帶雨林裡的參天大樹,麵包成為了戈壁荒漠間的大山,洋蔥成為了童話世界裡精靈居住的小房子,生菜成為了大海中綿延的波浪。
腦洞2:微型烹飪
2014年,隨著一條83秒的「mini food miniature coffee ミニチュアコーヒー」微型烹飪視頻上傳至Youtube,微型烹飪和迷你食物的風潮就不曾停下腳步。不僅是迷你烹飪的起源地日本,甚至連五大三粗的歐美人也迷戀上了這種腦洞打開的「KAWAII」烹飪方法。在Youtbue和國內的各大視頻網站上,都可以看到許多迷你烹飪的範例。關鍵是,這些可愛萌倒人的食物,還都是可以吃的!
迷你壽司:
迷你煎餃:
迷你比薩:
迷你BBQ:
甚至是一桌豐盛的迷你早餐:
腦洞3:腦洞大開的3D餐桌!
比利時的SkullMapping二人團隊運用3D投影技術和動作捕捉技術,將餐桌也變成了動畫的舞臺,一個迷你「主廚」會爬上桌布,為你準備一頓美味的大餐,讓等餐的時間變得趣味十足,比如要上甜點了,桌面就會變成純白的雪地,迷你大廚會推出雪球來扔到你的餐盤裡。
如果要上牛排了,餐盤就會緩緩變成牛排燒烤爐,迷你大廚還會用電鋸切下西 蘭花,簡直是萌感十足...
當3D投影中的迷你大廚忙活完,真正的大廚也正好完成了與剛才表演中一樣的菜餚,就可以開始享用了,這個過程一定讓會讓餐桌前的你感到驚喜萬分。
「餐桌表演秀」就好像把電影搬上了桌布,其背後的創作團隊SkullMapping曾經多次在建築物與廣場上做過3D投影表演,他們希望將藝術通過更具有實驗性、高科技的方式來呈現。
腦洞4:宅人的美食榜單!
如果說Carl Warner的腦洞是把食物放大成整個世界;迷你烹飪的腦洞是把食物縮小成微觀的細節,那麼接下來這部美食大片,可以說集中了前兩者的精華,並且賦予了更多的人文情懷。
這是《宅人食堂》第三季宣傳片,第一次看時即被震撼許久。在「聘技」、「不器」、「至極」三個足以難倒「文化人」的關鍵詞指引下,它呈現了極致食物之美。一支長庚光學的24mm微距探針鏡頭被大膽嘗試,原本為生態平面攝影設計的鏡頭,在國內首次將其應用於美食節目的製作中。在常規鏡頭無法企及的地方,讓食物之美分毫畢現,給美食饕餮們帶來超乎日常經驗的視覺盛宴。
不同的料理人將在這裡展現他們與美食和城市之間的味覺牽絆,以匠人之心,守料理之魂。菜品製作過程更有可視性和學習性,他們的手上功夫也將帶來新一番的視覺享受。
最獨特的在於,新一季的《宅人食堂》邀請了美食專欄的文藝作家、落地本地飲食文化的漫畫家、前往故裡尋根的臺灣大學生、從大城市回歸的年輕小夫妻等12位熱愛美食的普通人,他們一路發掘食物背後所隱藏的能量,他們傳遞著自己所堅信的生活態度,每個人對所探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制定出「宅人榜單」,為大家提供實用性和個性化的美食指引推薦。
當第二季的美味與溫暖仍然縈繞心頭,新一季《宅人食堂》又將對味蕾和視覺發起強有力的衝擊。12座美食之城,創新性的宅人榜單,身懷絕技的料理人、極致展現食物,疏於廚藝又熱愛美食的你期待嗎?
食物可以成為一種藝術影像的體驗,也可以變成讀懂另一世界的方式,也可以成為生活美好的記錄,這些世界正在發生的奇妙美食經歷,會不會給你更多靈感?
敬請期待本周日晚21點,深圳衛視播出的老恆和《宅人食堂》第三季,美味,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