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劇《三十而已》裡,顧佳一心打入太太圈,遭遇了無處不在的鄙視鏈。被坑之後,她和那個圈子決裂。
其實,跟美國頂級名媛的鄙視鏈相比,她的遭遇只能是小巫見大巫。關凱文(Kevin Kwan)的新書《性與虛榮》(Sex And Vanity)裡,就可見一斑。
關凱文出身於新加坡的一個顯赫家族,卻喜歡寫書諷刺超豪世界。
2018年,他憑藉「富豪三部曲」《瘋狂的亞洲富豪》 (Crazy Rich Asians)、《中國富女友》(China Rich Girlfriend)、《瘋狂亞洲富豪III:遺產爭奪戰》(Rich People Problems),入選《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瘋狂的亞洲富豪》被改編成電影,中文片名為《摘金奇緣》。該片在2018年掀起現象級熱潮,拿下2.83億美元全球票房,在全亞裔陣容的電影裡並不多見。
這次的新書《性與虛榮》依舊存在老錢(Old Money)鄙視新富(New Money)的老梗,但主角不再是亞洲超級富豪。儘管混血女主有亞裔血統,但書的重點是揭秘與諷刺紐約上東區超級富豪聲色犬馬的世界。
英美多家主流媒體認為,這本書的設定致敬了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其餘內容均取材於關凱文的真實見聞。
關凱文也在接受《大西洋》雜誌採訪時說;「我不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我是一個觀察者,我看到了一些事,然後將它們吸收。」
《紐約時報》認為,當《看得見風景的間》裡的人物變成膚淺、熱衷於社交網絡又言之無物的人時,可能就是《性與虛榮》裡的樣子。
《城鄉》雜誌認為,《性與虛榮》是對1%階層的犀利挑釁,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的21世紀版本。1%,是指全球超級富豪佔總人口的比例。
愛八卦的「標題黨」《每日郵報》辛辣獻評——「關於那1%人的小黃文」,因為書裡有著許多大膽的情色描寫。
《大西洋》評價這本書是「莎士比亞的地位焦慮」,並指出它呈現了超級富豪的社會規則。
關凱文到底在新書裡說了什麼?
簡單粗暴地概括,這是一個關於婚姻出軌的故事。
女主露西是有著亞裔血統的混血富家女,貌美如花還是學霸。丈夫西塞爾是億萬家產繼承人,沉迷社交網絡和打造形象,曾被男士雜誌評為「地球上最被渴望的單身漢」。金童玉女結婚之後,露西重遇以前的豔遇對象無名之輩喬治,然後故事就更加狗血了。
關凱文用他一如既往的諷刺語言,刻畫紐約上東區超級富豪紙醉金迷的生活和各種不成文的規矩,很有內味兒。
他還跟記者探討:超豪世界「勢利眼」的根源在哪兒?
書中每有新人物出場,關凱文都習慣用括號附上其教育經歷,可以從幼兒園開始,而高等教育包括但不僅限於本科階段,例如:Renee Pike (Saint Cecilia / Port Neches Middle School / Central Senior High / UT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關凱文承認,這是他的一個惡趣味,但這也是「最具有紐約特質的一件事」。
紐約上東區的江湖規矩:新人登場,自報師門,論資排輩,識別同類。
關凱文指出:
無論你參加什麼樣的雞尾酒會,頭5分鐘就是讓你把自己念過的學校說出來,從幼兒園到知名高校。他們會去找尋和你的相似度,這是一種關聯方式,當然也會將你劃分階層。
哈佛商學院
關凱文說:「他們會感慨:『他是哈佛校友嗎?他是普林斯頓校友嗎?』教育經歷就足夠描述你是什麼人。這種關聯方式讓他們覺得舒適,當然我總覺得有些滑稽。」
無獨有偶,《三十而已》裡面,顧佳跟太太圈的恩怨,也是從孩子報考高級幼兒園開始的。
《性與虛榮》開頭描寫了一場極盡奢華的婚禮,地點在義大利卡普裡島。關凱文幾乎每年夏天必去當地度假,對於超豪在那兒的玩法很熟悉。
露西雖然只是參加婚禮的賓客,但自帶主角光環。所以,當她身穿華倫天奴泳衣出現在遊艇上時,那張面孔滿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美貌」,別人的盛大婚禮淪為她與豔遇對象喬治初遇時的背景板。
與喬治的短暫火花過去後,露西溜回了上東區,畢竟她的未婚夫西塞爾是「全球最被渴望的黃金單身漢」,而喬治只是一個來自中國香港的衝浪運動員、環保鬥士、「自視甚高的媽寶男」。她不確定自己的父母會怎麼看待這個香港男人。
露西和西塞爾婚後的住所也很有意思:
紐約公園大道
據「風行歐洲」了解,關凱文來自新加坡的一個顯赫家族,屬於「老錢」階層,家庭價值觀與美國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家族較相似:欣賞柳條家具,奉行低調奢華不喜鋪張,看不起新富。
因此,關凱文寫起紐約上東區的超豪圈子,也帶著老錢階層的見解,讓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有跡可循,符合其在超豪世界裡的定位。
比如,在紐約長島的東漢普頓,誰會在Babette’s 餐館吃煎蛋餅,誰會在Round Swamp Farm農場及生鮮市場訂雞肉沙拉,都有特定人物來負責。
再比如,缺乏安全感的暴發戶以社交網絡上的一大票粉絲為榮,將自我價值寄托在粉絲數量上,還喜歡登上各種雜誌榜單。
關凱文以他的一些上東區朋友為原型,創作了露西的丈夫西塞爾這個角色。
關凱文說:
西塞爾或許很可怕,但他也會讓你覺得很遺憾,他們的錢太多了,生來即享受信託基金,這種情況創造出了一種有毒的生活方式。
露西一角也是照著紐約上東區頂級名媛的標準打造的。
關凱文說:「露西的生活、形象、整個人的存在,都是一場對於完美的研究。」
露西的母親是出生於美國西雅圖的華裔,家族手握從華爾街掙來的錢。露西父親的先人是清教徒,跟著「五月花」號抵達美國,富了N代。
露西的個人特質體現了母親家族與父親家族兩種價值觀的一些暗湧,她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也存在一些疑惑。
偶爾,她會嫉妒自己兄弟的長相更具有高加索白人的特徵,而她的長相則會引起別人詢問「你從哪裡來」。
露西的教育經歷也適用於超豪辨別同類的原則。
從私立幼兒園92nd Street Y Nursery School到私立女校 Brearley,再到藤校聯盟中的布朗大學,露西一直是校園裡受歡迎的混血酷女孩,也就是美國文化中俗稱的社交女王(Queen Bee)。
畢業後,露西又空降到紐約城中最好的企業,做著自己理想的工作。
關凱文指出,在紐約上東區的現實世界裡,標杆女郎(It girl)是有生命周期的。「你必須在25歲左右才能真正存活下來。標杆女郎們的領軍地位無法一直持續,大約4年左右就終結了。然後新的後浪會冒出頭來,就像一個傳輸帶系統。」
不僅僅是標杆女郎,整個紐約上東區社交圈都如此。
關凱文說:
每4年就是一個生命周期,新鮮血肉湧入紐約,前浪要麼在圈子裡生存下來並且獲得了一定的地位,要麼就會出局。
新人冒頭,老一代標杆女郎何去何從?關凱文稱:「她要麼專注於搞事業;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她會選擇結婚。」
露西選擇的是婚姻。關凱文給她的官配是億萬富豪繼承人西塞爾,求婚的時候還要帶著「犀牛睪丸大小的鑽戒」。這設定,得把瑪麗蘇打在公屏上。
「風行歐洲」獲悉,這本書中還加入了一些具有現實感的情節。
關凱文的老朋友、美國名媛科妮莉亞·格斯特就實名客串了一把。其中有個情節是,格斯特的愛犬把她舉辦的保護動物盛會攪得天翻地覆,餐具碎裂。
有意思的是,近年來,格斯特的確轉型為呼籲動物保護的活動家。
她是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名媛,名流二代,教父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國溫莎公爵,教母則是那位美人——辛普森夫人。
關凱文評價,格斯特是「真正能被稱為公園大道公主的代表人物」。「她非常酷,曾將大把時間花在下城,也跟波普藝術開創者安迪·沃霍爾在紐約傳奇夜店54俱樂部放浪形骸,能橫跨上城與下城兩個世界。」
關凱文還記得他和這位老友的派對生活:
在上城和下城之間奔跑,一個晚上參加6場派對,直到太陽升起,第二天早晨小報上總會有她的身影。
科妮莉亞·格斯特與安迪·沃霍爾
格斯特曾躋身上世紀80年代紐約國際元媛舞會(International Debutante Ball),被《紐約時報》譽為「第一元媛」,後來人都得規規矩矩叫她一聲姐。
《紐約時報》認為,在格斯特之前,舞會上的人都把自己的野心藏了起來。他們看起來就是要跟同階層人士交往然後結婚,但格斯特不一樣,她的計劃就是當演員,「她是明星,也表露了想當巨星的意願」。
紐約名媛、好萊塢演員、作家,種種身份,格斯特已一一實現。
走出放縱不羈的青春歲月,她現在怎麼樣了?
2012年,48歲的格斯特開始掛牌拍賣母親家族留下的紐約長島莊園豪宅。
有消息稱,這處豪宅在2014年或2015年成功賣掉。
如今,她已搬到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定居,開啟生活新篇章。
她收養了6隻狗,還有羊羔、驢、馬、鳥等需要救助的小動物。
「風行歐洲」發現,德克薩斯州的高端生活雜誌《紙城》今年採訪格斯特時,她炫耀起自己的新駕照,還雀躍地分享了她在德克薩斯公共安全部的經歷:「我甚至和警衛閒聊,說這一切是多麼容易。」
……
論資排輩,階層分化,有人拼命擠進,有人醉生夢死,有人沉默退出,超豪世界「勢利眼」的根源在哪兒?
關凱文曾與《大西洋》雜誌記者探討過這個問題。
關凱文說,答案貫穿於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是一個秘密主題。
《每日郵報》指出,古老部落對於這種最原始的情感有同樣的反應;當今時代,人們每天都要習慣這種情緒。
聽起來不明覺厲,其實這種情緒「就是恐懼,對於未知的恐懼」。
文丨風行歐洲撰稿人 武陵
參考信息來源:Tatler, The Atlantic, Town and Country, The New York Times, Paper City, Daily Mail
本文為風行歐洲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