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食材,這才是日本料理的精髓!

2021-02-27 日本味道

日本料理或說和食、日本菜,這幾年在世界各地都掀起熱潮,日本以外的各國開的和食餐廳,2013年時才不過5萬5千家,2015年達到8萬8千家,今年看來又會增加很多,尤其2014年日本料理還被聯合國文教組織認定是無形文化遺產,熱潮方興未艾;日本料理除了健康美味外,跟其他國度的料理不同之處在哪裡?亦即日本料理的精髓何在?


我喜愛日本料理,還為了想吃道地的日本料理而專程到京都等地名店,除了享受非日常的和風空間外,品嚐日本料理本身是味蕾饗宴,實在讓人感動,日本料理並不單單是烹飪的一種嘗域而已,也是日本文化的體現。

我覺得日本跟別的國度的料理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日本料理的本質是一種對話,是跟材料的對話、跟季節的對話、跟客人的對話,也是跟時代的對話。

日本料理並沒有定型,也沒有完成形,隨著當天食材的不同,日本料理師傅就會創造出不同的料理,每天的做法不同,也會注意到客人喜好的變化;像現在日本流行的食肉熱潮,許多日本料理店積極引進,傳統壽司店也開始做牛肉壽司,或懷石料理有用牛肉丸子做吸物(湯)或煮物等。


甚至連拉麵這麼簡單的和食,師傅也必須不斷地跟客人、時代對話,像東京1949年創業的拉麵名店春木屋的第一代主人今村五男表示,常常有客人跟他說「歐吉桑的店的味道,從以前至今都沒變,都很好!」但他認為這是客人的錯覺,因為現在人的舌頭都被養得很尊貴,只要有點錢便不管什麼好東西都吃得到,如果春木屋的味道與戰後的65年前維持一樣味道的話,那客人不會上門來,因為客人的舌頭水準完全不同,客人會抱怨一家店「以前比較好吃」是理所當然的,那是因為店家怠忽努力,不求進步,味道趕不上客人的舌頭,其實春木屋味道不斷在改進, 讓客人覺得味道沒變,事實上師傅是很努力在改進,因為拉麵店只有一道菜,就是拉麵,這也是不止息地在對話。

不過各種對話中,日本料理最重要的還是跟食材的對話,日本料理跟其他料理不同的是師傅們非常尊重食材,認為料理是自己跟食材的共同作品,而非為自己單獨的作品,並非以自己為主,而是以食材為主,是日本人尊重豐富的自然的實踐;像京都菊乃井的第二代主人村田元治創作的「時雨飯便當」就是描繪東山的景致,從高臺寺的時雨亭眺望東山風景的概念,而且隨四季變遷而推出不同的料理以及食器。

日本料理就是如此跟年節時分有密切關係,認為料理是去分享自然的恩惠,是跟自然共有共存的;也因此從日本料理的餐盤裡可以得知季節變換,而且跟日本的氣候風土有密切關係,儘量吃當季當地的最鮮美的味道。


日本料理師傅除了想教導門外漢做菜外,沒有什麼食譜的,都是看當天市場上有什麼好食材能採購才決定的,徒弟們都是跟在身邊耳儒目染學藝的,不像其他許多國度的料理是以大師傅為主體,師傅的權威凌駕一切,師傅的食譜宛如武功秘笈,食材都差不多,非常固定,只要有了食譜就能做出差不多的料理來,食譜非常重要。

但日本料理食譜並不重要,每天看了食材才能想要如何搭配,同樣食材在不同季節的味道也完全不同,做法也不一樣,食材的鮮度是只有幾個小時的,因此好的日本料理店需要預約,否則當天師傅進貨的食材沒有你的份。


日本料理的本質要跟食材等面對面,不斷對話,因此是不能做到滿,要留有餘白;日本料理家神田裕行才會認為「西洋料理是油畫,日本料理是水墨畫;西洋料理是反覆地塗畫,畫面上沒有空白的地方,但水墨畫則有,而且不能在這些空白處亂塗,這是餘白之美!」

神田認為日本料理是不要的東西絕對不要放進去,不能塗太厚,調味等是最低限度,這是日本人的美意識。

日本料理的精髓是在引出食材的原味、美味,所有作法都是在凸顯食材,調味不是加味,而是為了襯託素材原來的味道,因此日本料理的高湯都是相當淡薄而不會喧賓奪主的鰹節、昆布等熬出來的。

    

因此日本料理中,選擇食材非常重要,師傅是採用親自挑選的上好食材,加上最低限度而最細緻的調理,像神田的烹調哲學就是「真味就是淡味」,亦即用最單純做法,來顯現食材的原味、真味,因此必須以最嚴苛條件挑選最佳食材,完全掌握食材產地、種植法、捕魚法、離水時間、冷藏過程等每一步驟,以求精準呈現食材最佳風味;從這樣角度來看,日本料理可以說是很消極的烹飪法,絕對不會把食材搞的面目全非,加工度越少的東西越美味,也因為對原味的珍惜,日本料理才會培養出自認是世界最纖細的日本人的舌頭吧!

作者:劉黎兒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

-end--

相關焦點

  • 日本料理的精髓,竟是一鍋湯?
    日本的名廚小山裕久曾說,中國菜是火,日本料理是水。而「出汁」正是這句話的最好佐證。「出汁」是讓日本料理看似平淡,實則滋味豐富的秘密武器。△關東煮的湯底即為出汁出汁是日本料理的基石與精髓。日本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料理注重提煉大自然的精華,出汁就是一個體現。對於日本人來說,出汁的鮮味一生都伴隨著他們。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日本料理的精髓其實是一鍋湯?
    看日本美食劇或查閱食譜時,你可能也被一個神秘詞彙困擾過,那就是「出汁」。「出汁」到底是什麼汁?為什麼看起來只是一鍋清湯,卻被人稱為日本料理的精髓?日本的名廚小山裕久曾說,中國菜是火,日本料理是水。而「出汁」正是這句話的最好佐證。「出汁」是讓日本料理看似平淡,實則滋味豐富的秘密武器。
  • 【日本料理菜譜】快學習美味、各種食材百搭的照燒料理吧!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照燒料理。 照燒,是日本料理中比較有名的一種烹調方法,主料為醬油、日本清酒和砂糖。下圖為日本人非常喜歡的照燒便當。雖然照燒菜譜中使用的比較常見的食材是雞肉和魚,不過也可以用各種其他材料!自己嘗試做照燒料理的話,因食材不同,在醬油、日本清酒和砂糖的比例上把握起來較難。今天為大家推薦這款「日本烤肉醬汁 醇厚甜味」,使用這款醬汁就能輕鬆做出美味的照燒料理!
  • 這10道菜,是日本料理的根基
    這10道菜,是日本料理的根基 這10道濃縮日料奧義的菜品就是:八寸(下酒菜),造身(生魚片),御椀(湯品),燒物(燒烤),揚物(油炸),焚合(燉菜),醋物(涼拌),蒸物(蒸食),飯、湯、香物(醃菜),便當。
  • 【日本料理菜譜】你知道日料中的"靈魂食材"嗎?
    你知道日料中的「靈魂料理」是什麼嗎?是壽司?天婦羅?還是牛肉火鍋呢?NO NO NO 都不是這些料理在日本人心中屬於「大餐級」與「靈魂料理」不在同一等級。在日本梅幹是一種全能型食材直接食用或是配飯食用,放入燒酒中調味兒,還可以放進粥裡提味兒,……神物一般的存在簡直無所不能難怪會成為日本人的「靈魂食材」大概有很多中國人會誤以為梅幹就是話梅之類的蜜餞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話梅和梅幹屬於不同的食材
  • Kappo割烹: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日本料理.
    Instagram博主拍攝早午餐時露出的英文報紙一角,fine dining菜單背面像詩句一樣的法語版報菜名,這篇文章開頭的導語——這些讓人陌生的事物,潛意識裡獲得了我們莫名的尊重。同樣的情況在日式料理裡更為常見。走進一家日本料理店,店名和菜單上總是一串彎彎扭扭的「小蚯蚓」,間或夾雜著三四個漢字。
  • 你想知道日本料理的一切,都在這裡了!
    但在飲食方面,由於彼此生存環境、氣候條件、經濟生活、生產經營的內容、生產技術,以及所探索的食物對象、信仰等與方面有所不同,故日本在吸納部分中國飲食文化元素後進行「本土化」改造,後又融合西洋料理的精髓,經歷飲食文化的改變與發展,最終成為現在的日本料理。
  • 日本料理被黑得真慘
    管它極寒不極寒的,吃火鍋,都是對冬天的基本尊重。壽喜燒,燒才是靈魂壽喜燒為什麼不能被稱為火鍋,得從日本的鍋子料理說起。日本料理中並沒有火鍋這個說法,那些食材和煮食材的鍋子打包一同上桌的料理,被統稱為「鍋物」。
  • 懷石料理級別、日本侘寂美學還有極致食材,這家店都做到了.
    阿倫是本逸·割烹料理的料理長,從小生活在臺灣海濱,老闆花了好大氣力才挖到店裡。有些好食材,很多料理店都因為怕壞而不敢進。但阿倫覺得正當季,就該給客人食用。這也是城市君這樣喜歡本逸·割烹料理的最大原因。在日本,割烹並不是什麼料理,兩字僅代表其本意。
  • 瀋陽這家頂尖日本料理,讓你一筷子穿越到日本...
    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對這個名字一定並不陌生,它是指使用應季的新鮮食材,充分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並以款待客人的心情精心來烹製的日本料理中的一種高端形式。並不僅僅是食物追求極致,它還包含著對食器、環境、服務等立體圍度的高要求。 品嘗懷石料理最地道的必然是去日本的一些傳統老店,能坐在百年庭院裡悠閒的吃上一頓想想就美的不行,這個夢想早晚要去實現它!
  • 日本人的新年料理: 御節料理(Osechi)
    大家知道日本的 「御節料理(Osechi)」 嗎?這是只在正月期間裡吃的傳統節日菜餚,在雙層或三層的套盒 「重箱(Jubako)」 裡裝滿食物,量少品種多,配色講究,非常好看。以往,日本各個家庭都是自己料理年節菜,但近年來不少人會趁著新年假期出門旅遊,自己動手做年節菜的家庭逐漸少了,相應地,直接從市面上購買的家庭多了起來,不過,不論是自己親自準備還是直接買現成的,人們吃年節料理,慶祝新年的心情都是一致的,這也是日本新年的一種特別的傳統
  • KOI 錦𩶘日本料理丨四十六年匠心 打磨一餐會席料理
    這份精神不僅體現在對於食材的嚴苛標準或是廚師精妙的技法上,更體現在人們對食物由心而發的尊重之上。這份尊重成就了日本料理的良心口碑,由伊藤一郎主理的KOI錦𩶘日本料理便是「匠心精神」的代表之一。  KOI錦𩶘日本料理位於西安SKP 13F,以烹飪原汁原味的傳統會席料理為特色。
  • 【和風壽司】--讀懂日本料理的精髓(附日式料理精美菜式)!本文摘自《紅餐微雜誌》!
    日本料理概述 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日本料理,也在部分地區的現代漢語中使用,通常也指日本菜。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生魚片,或是擺設非常精緻,有如藝術的懷石料理。
  • TARGET TASTE|波心日本料理餐廳 匠心獨具
    這份精神不僅體現在對於食材的嚴苛標準或是廚師精妙的技法上,更體現在人們對食物由心而發的尊重之上。這份尊重成就了日本料理的良心口碑,由秋葉重雄主理的波心日本料理餐廳便是「匠心精神」的優秀代表。波心日本料理餐廳是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新開業的日本料理餐廳,位於新塔樓樓翼的24層,以烹飪原汁原味的傳統日本料理為特色。波心日本料理的菜品精緻地道,視覺出品堪比皇家盛宴,每一道菜餚皆是日本一年四季的精華美食薈萃。
  • 全場5折請全福州吃日本時令料理!(內含福利)
    如今:荀將品牌正式升級為《荀·食令料理》堅持懷石精神,更融入時令料理文化荀味有時,不時不食荀全新打造極具日本料理文化精髓的時令料理喜迎周年慶即日起《荀·懷石料理荀·食令料理主張順應四季變換更換食材,將廚藝、花藝、茶藝、禪意揉捏在一起,將簡單、淡雅、堅持懷石精神、追求食物原味的精髓傳承下來。
  • 盤點東莞的高級日本料理(第一輯)
    說到高級日本料理,與走大眾化路線的迴轉壽司店最大的不同在於,高級日本料理除了用味蕾去品嘗以外,用眼睛與心去品嘗也同樣重要。高高級日料的昂貴,很大因素是由於有相當部份是生食的刺身,於是如何從各國生態環境好的優質產地採集鮮美食材,對品種仍至選用的部份都極其講究。強調的是從這些保持原態的新鮮食材中,感受到來自大自然那真真切切的味道。同時,日本料理對於刀法與擺盤也極考究,在儘量保持食材質感形狀與色澤的同時,還要為了襯託料理的四季感,選用應季原料搭配質樸清美的器皿,使每道食物都如同藝術品般帶著禪意的優美,美味之餘又賞心悅目。
  • 日本 | 料理的吃法與講究
    其實用筷子或者用手都沒有問題,但是一般高級壽司店不單對壽司上的食材比較講究,對於底下那團醋飯,仿佛更能體現壽司匠人的成熟技法,所以用手拿著吃,不會將壽司弄散,也是對壽司師傅的一種尊重。蘸醬油時的手勢原來也挺有講究,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壽司的三個點,切記此時要將壽司翻轉,把魚肉部分朝下,將魚蘸適量的醬油,此時可以避免醋飯上沾到醬油的味道破壞壽司的味道。
  • 走近美食多多的日本料理,日本料理詳攻略,日本料理十大烹飪技巧
    懷石料理:始於禪院茶道,因強調食材時令性而備顯清(成)貴(本),後世又融合了部分會席料理和西餐元素,逐漸脫離了單純的茶道,成為當代日本最顯格調的奢侈品式料理。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和上海的小夥伴們見了一面。當時邀請到了「日本料理普及親善大使」本多淳一先生與大家一起聊日本料理。
  • 通過甜點,品嘗日本料理的精髓!
    日本這個國家以其精緻的美食而聞名。日本人喜歡天然的味道,其精緻的裝飾使食物更加豐富,來到日本,您可以品嘗他們的甜品,以充分享受他們的美食。麻chi:談到該國著名的甜點,麻chi永遠不會被忽視。此外,還有帶有透明外殼的麻chi,象徵著深受遊客歡迎的精緻的日本料理。和果子:和果子是日本傳統甜點的通稱,但長野縣的和果子是購買禮物的絕佳選擇。日本大多數縣都有特定類型的和果子,例如擁有愛知縣的uiro,擁有崎go的崎玉縣的dango……。但是,僅在長野縣,尤其是Tenryu河三角洲,製造和果子的藝術被認為是悠久的傳統。
  • 日本米其林3星地圖:怎樣的懷石料理才配站在世界之巔
    《外灘畫報》在本文為你完整梳理兩本2015版日本米其林餐廳指南裡的這26家3星級餐廳,如果近期你有赴日旅行計劃,不妨跟著我們展開一場日本米其林3星之旅,看看什麼樣的懷石料理才有資格站在世界之巔。當然,其中不少餐廳可是價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