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一半

2020-12-27 騰訊網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做夢到一半

醒來方覺長

庚子年

三月二十五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在中國,有一種巧妙的文化,叫做「半」。

曾聽一位做廣告的朋友說:「最好的廣告創意,是你只敘述了一半,而另一半在觀眾的腦子裡,這樣拼接出來的『完整』才是最妙,讓人回味無窮,有無限想像空間和呼吸。」

因此,「半」的哲學就是「空」。這種「半」文化的巧妙,讓我想起香港的一位知名通俗小說家,李碧華。李碧華的小說,雖然不乏讀者喜愛,且常有人拿她與張愛玲作比較。但從純文學創作角度來說,許多學者都認為李碧華的小說是遠夠不上一流文學的。

可有趣的是,李碧華的作品,文學性雖不如一流作品完整,但她的小說,卻幾乎每一部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且許多部,都是銘刻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如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 ,奪下國內外電影節數個獎項的《胭脂扣》,超越時代的經典美學大作《青蛇》,以及《古今大戰秦俑情》、《餃子》、《誘僧》等著名影片,均是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

時常在想,為什麼文學性越是完整的作品,在被視覺化呈現之後,越是容易遭到詬病,如張愛玲的作品。反之,當文學性不那麼完整,留有提升空間的作品,在被影視化改編之後,卻散發出了令人沉迷的魅力,獲得極大的成功,並且還起到反哺原著的作用,如李碧華。

這是否就是「半」的魅力?半,相對於圓滿來說,是一種留有餘地的存在,是留白,是空間,是想像。圓滿的創作,如曹雪芹、託爾斯泰,是一種「完美」,但李碧華的欠缺,半空,是否也是一種「完美」?從某種角度來上說,正是她的「一半」,才成就了別人的另一半,進而可能達成一種更和諧的完美。

李碧華的小說,對於電影來說,真是一味極好的藥引子。

《霸王別姬》,華語電影歷史上唯一一部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影片,以豆瓣9.5分雄踞國產電影第一名,亦是第五代中國導演陳凱歌的巔峰之作。在眾多影迷心裡,《霸王別姬》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雖然影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霸王別姬》,但是電影的劇本卻和原著大有不同。陳凱歌曾說:「《霸王別姬》的原著,是一本孤立的,站不住腳的二流小說。原著裡所講的故事,不過是兩個戲子痴纏一生的小曲小調而已,遠遠夠不上時代的史詩。」

所以,他接拍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請來著名編劇蘆葦,來對原小說進行改編。蘆葦在《霸王別姬》的改編創作中,對小說進行了根本性的改編,保留了情感,但重新設置了情節與人物關係,為電影的主題及精神指向注入了全新闡釋,還將京劇元素雜糅到電影之中,使得原本的言情小說變為了一部時代史詩。

從電影最終的反饋效果看, 電影《霸王別姬》 的經典性遠遠高過小說原作。 所以,李碧華在電影之後,甚至將原小說《霸王別姬》參照電影劇情進行了重新的改寫。

如今,《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問世已經二十六年,這樣一部偉大作品的誕生,就像製片人徐楓所說的,它是一部集體智慧的作品。

李碧華的原作就像一味藥引子,它不能提供全部,但能給這部作品提供了一半的情感,也是這一半的留白給了陳凱歌和蘆葦再創作的空間。

或許,如若李碧華的原小說要像張愛玲的小說那樣完整,也就沒有今日的《霸王別姬》了吧。

如果說李碧華的原作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提供的是「一半情感」,那對於徐克的《青蛇》來說,李碧華的原作則提供的是「一半精神」。

《青蛇》,這部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徐克進行導演、黃霑配樂編曲、張曼玉和王祖賢共同演繹的經典電影,是影壇上難得的美學大作,也無疑是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歷史上一部獨特的作品。

徐克在對《青蛇》原作的改編中,承襲了李碧華原作的精神,但在內容細節上大刀闊斧,將原本關係紛雜的三人故事,提煉精簡成一個單一主題的四人故事,且在對人性和神性的精神表達上進行了升華。

同時,李碧華原作妖豔詭譎的文風,也為徐克提供了「美學靈感」。徐克擅長拍武俠片,但在這部《青蛇》裡,他用婉轉流暢的視覺語言、 大膽前衛的色彩搭配、醉人心扉的古風與異域音樂, 呈現出了一部超越時代的美學大作。

電影和小說的界限和差別, 使得根據小說改編的影片必然會「毀壞」 原作,但李碧華的小說,卻為文學和電影創作展示了成功的聯姻範本。

她的原著和電影,總能形成一種非常奇妙的相生相融的關係。從文學上來說,李碧華是不完美的,但從這點上來說,李碧華確實完美而幸運的。

哥哥張國榮曾說:在自己所演過的所有角色中,最喜歡的是《胭脂扣》裡的十二少。

《胭脂扣》,改編自李碧華創作的中篇小說。在1988 年, 被香港導演關錦鵬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 大獲成功, 轟動一時。

這部由張國榮飾演十二少, 梅豔芳飾演紅牌妓女如花的影片, 先後獲得第8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第24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以及第10屆巴黎三大洲電影金球獎、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在這部電影裡,李碧華的原著又提供了另一種精彩。

李碧華雖然是香港通俗小說家,可她的作品涵蓋了從人性到神性的討論,情慾與社會是構成李碧華小說的意義網的兩項最重要的元素。人的內在和外延都包羅其中,雖然深度有所欠缺,但在廣度上,她卻提供了很好的改編空間。

關錦鵬談原著時說:原著小說,僅僅不足九萬字,在這部影片中,原著對他來說,其實只是提供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縹緲悽美的氛圍。為了提取這種氛圍,他果斷地改變了小說原有的結構,進行再創造。這種升華的創造,使得電影大獲成功,在當年收穫了一千七百多萬的票房。

根據李碧華小說改編的電影, 每一部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藝術魅力與影響力。一半歸功於李碧華原著的藝術價值和意義,另一半則歸功於導演和編劇對李碧華小說的「創作性閱讀」 。正是這「兩半」的對話,使小說和電影獲得了「雙贏」。

希望這「一半,碧華」能留給我們一種關於「半與空」的思索,如果圓滿是完美,那留有一半是否也是一種完美?期待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分享你的思索。

來源:誰最中國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說不完的畫裡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相關焦點

  • 我與李碧華的緣分(下):李碧華看女人
    這些國粹今天因為觀眾遞減,有式微的危機,李碧華卻有點遺老遺少的品味,偏偏就聽戲曲,還形成了邊聽邊創作的習慣。在唱戲曲的人裡面,李碧華喜歡的是白光。白光最著名的,就是那首《嘆十聲》:「煙花那女子,嘆罷那第一聲,思想起奴終身,靠呀靠何人……」李碧華喜歡寫煙花女子和梨園情,即是她說的「婊子」和「戲子」。
  • 李碧華《霸王別姬》:從始至終,只有菊仙一人是「忠誠」二字
    毫無疑問,《霸王別姬》,是李碧華雕琢的最美的一部作品。最早知道李碧華這個人,就是《霸王別姬》,衛視中文臺日日廣告,林憶蓮那一句「往事已經太匆匆,我好害怕總是淚眼朦朧」悽婉悱惻,勾魂奪魄,是那時期我最愛的歌。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個婊子說的就是菊仙。
  • 李碧華式的財智.
    「讀完60部瓊瑤,不如讀懂一本李碧華」。今天我們來聊聊李碧華,當然是從錢的角度。
  • 李碧華:「就愛男色與女色」
    李碧華個人獲金像獎最佳編劇和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名滿天下。兩人相識於1976年的一個作品研討會會場,郭看到桌上名牌,對她的真名李白產生興趣,故意打碎會場花瓶,被會場負責人帶到辦公室見李碧華。「算了,算在我帳戶上。」李碧華大手一揮,頗顯豪邁。可是郭並未及時言謝,而將目光聚焦在李碧華的手上。一段寂靜之後,說了句:「手上無戒,必待字閨中。」
  • 李碧華寫哥哥
    李碧華的一段往事 老地方見   有一班朋友很喜歡Leslie,其中一位馮老師,儲了所有他的VCD和盒帶,唱片當然全部有齊。馮老師有位好朋友,是名作家李碧華,也因此我有幸成為李碧華的朋友。李碧華的文字大家都很熟悉,但她喜歡中國戲曲藝術,相信知道的人不多,而對任白亦非常尊崇;還有,她喜歡張國榮,肯定不為人知。李碧華的《胭脂扣》拍成電影,她指定要張國榮演十二少,她說那個角色早在籌備小說時便以哥哥為藍本,所以,如果改編成電影劇本,那就更非由哥哥來演不可。最後戲開拍了,當然是大家意料之內,由哥哥擔演十二少。
  • 《霸王別姬》(節選)——李碧華
    作家李碧華,女,原名李白,生於1959年,祖籍中國廣東臺山,出生、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學校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同時擔任人物專訪記者、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先後在刊物撰寫專欄及小說。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 。專欄及小說在陸港臺新馬等地區報刊登載,結集出版逾百本,並有多國譯本。
  • 李碧華:平淡的愛情,往往更持久
    幼時對文學的喜愛根深蒂固,加上香港自由民主風潮對她的影響,李碧華在中學時代就經常向《幸福家庭》和《中國學生周報》投稿。當時她的文採就彰顯報端,獨到的觀點和新銳的文字讓許多老師都驚詫不已。遺憾的是,李碧華畢業後並沒有立馬從事文學工作,而是去小學當了老師。直到1976年,她的才華有幸被伯樂賞識,成為了《文季月刊》的記者,主攻人物專訪。
  • 孫堅演繹《生死橋》李碧華經典男旦角色
    李碧華用濃重筆墨描寫了一位男旦「金寶」,孫堅出演這個角色也頗費周折,金寶這個角色曾經用一年時間在眾演員中挑選。孫堅演繹《生死橋》李碧華經典男旦角色網易娛樂10月22日報導  由導演田沁鑫執導、由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小說改變的電視劇《生死橋》將於今晚登陸中央電視臺八套黃金檔。
  • 編輯生涯2:我與李碧華的緣分(上)
    經艾曉明這麼一提醒,我開始留意李碧華的作品。一讀,果然是詭異過人,靈光四射。但是,到哪兒找李碧華呢?香港可不是內地啊。直到2001年初,見到一位香港出版界的朋友,我向她打聽李碧華,她說:「李碧華真了不起!一年前,她在香銷量最大的一張報紙的專欄上,連載一個慰安婦的故事,並為這位慰安婦發起了『尋人告示』,尋找慰安婦失散了38年的戀人。
  • 亦舒屬於前半生,李碧華屬於後半生.
    我讀亦舒時感覺她比瓊瑤好讀,有著香港人特有的姿態,但我覺得她是屬於前半生的,如果說更喜歡的香港作家,還是李碧華,因為李碧華屬於後半生。 亦舒說: 這屬於前半生的苦,寄人籬下,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李碧華說:「我從來不接電話,以後我們用傳真聯絡。放心,我收到傳真,會及時回覆你的。」 鍾潔玲這篇回憶文章,最讓我感慨的是這句:「在李碧華身上,挑剔和通情達理總是奇怪地糅合在一起。」 在編輯過程當中,為了內地出版的需要,總會做一些刪減和修改,每次鍾潔玲和李碧華溝通的時候,雖然她很挑剔,但又不會為難你。
  • 亦舒屬於前半生,李碧華屬於後半生
    如果你看不懂李碧華,說明你沒有真的愛過和恨過。我買的這套李碧華作品集,是花城出版社出的。李碧華說:「我從來不接電話,以後我們用傳真聯絡。放心,我收到傳真,會及時回覆你的。」鍾潔玲這篇回憶文章,最讓我感慨的是這句:「在李碧華身上,挑剔和通情達理總是奇怪地糅合在一起。」在編輯過程當中,為了內地出版的需要,總會做一些刪減和修改,每次鍾潔玲和李碧華溝通的時候,雖然她很挑剔,但又不會為難你。李碧華是神秘的。
  • 拒絕,是最佳的勾引方式 李碧華
    李碧華,名震香江卻行事低調,從不在大庭廣眾面前拋頭露面,也拒絕公開自己的相片,至今網絡上她的相片似乎只有她和張國榮兩張不太清晰的合影。「別那麼好奇我的面貌……」對於這個問題,李碧華這樣回應過,「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對我來說是好的,不老記掛著自己的影響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寫的文字,不至於動不動就把自己當成苦海明燈,方才真可以瀟瀟灑灑地寫。」
  • 李碧華鬼魅系列:奇幻夜+迷離夜
    李碧華鬼魅系列:奇幻夜的劇情簡介 · · · · · ·  《枕妖》在一次蠻不講理的吵架過後,男友阮浩康(林家棟 飾)下落不明。失落的鄒靜怡(陳法拉 飾)懊惱不已,遍尋不見男友蹤影,導致夜晚失眠,白天精神恍惚。
  • 《李碧華鬼魅系列》優秀國產鬼片系列!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 類型: 恐怖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的劇情簡介  ·  ·  ·  ·  ·  ·  《贓物》窮困潦倒的中年人關富強無工可開,漸入絕境,他怨天尤人,憎恨命運的不公。李碧華鬼魅系列:奇幻夜的劇情簡介  ·  ·  ·  ·  ·  ·  《枕妖》在一次蠻不講理的吵架過後,男友阮浩康下落不明。
  • 李碧華出品必屬精品-盤點那些根據李碧華作品改編的電影
    李碧華,女,原名李白,作家。祖籍中國廣東臺山,出生、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學校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同時也擔任人物專訪記者、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先後在刊物撰寫專欄及小說。由李碧華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少,可以說,大部分是很經典的電影作品:1982 《父子情》 導演:方育平 主演:石磊、朱虹、容惠雯
  • 香港「文妖」李碧華:陳凱歌靠《霸王別姬》封神背後的女人
    可以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霸王別姬》背後的女人:香港文妖李碧華。李碧華生於1952年,彼時的香港剛開始工業化進程,香港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李碧華的字裡行間裡將港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心態體現到極致。
  • 李碧華《霸王別姬》經典摘錄,生旦淨醜不過戲夢一場丨贈書
    李碧華《霸王別姬》30段經典摘錄1.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李碧華《霸王別姬》2. 人得自個成全自個。——李碧華《霸王別姬》3.——李碧華《霸王別姬》8. 紅塵孽債皆自惹,何必留傷痕?互相拖欠,三生也還不完,回不去,也罷,不如了斷,死亡才是永恆的高潮。——李碧華《霸王別姬》9. 她一揖拜別。不管外頭是狼是虎。——李碧華《霸王別姬》
  • 李碧華|我最愛這「人間煙火」
    而於李碧華,演繹出了另一種說法——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同的,點綴了他荒蕪的命運。上海成就了張愛玲,香港孕育了李碧華。兩人都慣於寫兩性之間的愛恨糾葛,纏綿悱惻中見刀鋒,於繁華中見蒼涼,於熱鬧中倍加悽清。也許正是因為這段話,有人評價李碧華是張愛玲的後繼者。
  • 「香港電影傳奇」李碧華宇宙之霸王別姬
    李碧華畢業於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先後在多家刊物寫專欄及小說。她的作品《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都曾被改編成電影。1988年,徐楓在坎城遇到了陳凱歌,當時她已經向李碧華購買了《霸王別姬》的影視改編權,說要做出這樣一部有著時代之巨變、人性之艱辛的電影,非陳凱歌不可。陳凱歌帶著李碧華回去找編劇蘆葦討論劇本,蘆葦和陳凱歌算是西影的同事,也是在《無極》還沒出現之前,少數敢吐槽陳凱歌劇本寫得垃圾的男人。
  • 陳淑樺、李碧華…… 臺灣老牌巨星都去哪兒了?
    李碧華小檔案:成名年代:80年代專輯數:超過41張專輯經典曲:《水印》、《心雨》、《神話》等歌曲消失時間:淡出已經17年,僅在2006年為好友露臉驚鴻一瞥去哪了:洗盡鉛華走入家庭現況:全職人妻與人母當年靠著一曲《水印》走紅歌壇的玉女歌手李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