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小錘子,跟著燈帶亮燈位置敲擊編鐘,就能奏出一首動聽的《茉莉花》。良渚實驗學校八年級學生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還原故宮編鐘,讓普通市民親身感受故宮編鐘的魅力。
在日前結束的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創造大賽總決賽中,良渚實驗學校「AI編鐘」榮獲比賽創意獎和總決賽金獎。據悉,該項賽事全國共有兩千多支隊伍參賽,其中不乏人大附中、浙大附中、人大附小等老牌名校。「AI編鐘」還受邀參加2020年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故宮展示賽展示活動。
「我們想把三千年前中國的獨有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編鐘,讓這個樂器重新展現在人們眼前。」良渚實驗學校八年級學生史末未和其他三名同學今年9月組建「AI編鐘」項目小組,在老師葉智清的指導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設計創意,利用雷射切割以及編鐘模型,製作出「AI編鐘」,結合App inventor曲庫和燈帶跳動,讓普通大眾穿越時空,敲出與故宮編鐘相應的音符。
據帶隊老師葉智清介紹,學校自去年12月開始實施區內統一規劃的人工智慧課,「AI編鐘」項目是學生們首次獨立完成的作品。
除「AI編鐘」項目獲得全國大獎外,近期良渚實驗學校還收穫了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全國一等獎,2020世界
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初中組全國季軍、初中組全國一等獎、小學組全國一等獎等多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