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證了初果羅漢時,會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2021-02-19 智悲解脫

坐禪,坐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遠無其物的時候,就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 得,未來心不可得。」

到這種境界,並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樣了不起。或者坐一個鐘頭,或者坐十個鐘頭,或者能坐一個月,甚至能坐十個月 ,這不過是功夫有點相應的現象,得到一點輕安的境界而已。經過輕安境界之後,繼續參禪,便到初禪的境界。

初禪天名叫「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眾生所喜歡的境界。在離生喜樂地打坐時,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來不去。

好像烏龜在冬季的時節,把頭縮回殼內,外邊停止呼吸,可是內部呼吸活動起來,這是冬眠現象。參禪人,在定中停止呼吸,出定時,照常呼吸。

各位注意,如果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不可打妄想:「哦!沒有呼吸啦!」這個妄念一生,馬上恢復呼吸,不可不慎;否則,失去機會,必須再重來。

由初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二禪天的境界。二禪天名叫「定生喜樂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種快樂,這種快樂無法形容,

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在定生喜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脈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斷絕,出定時,又恢復正常。

由二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三禪天的境界。三禪天名叫「離喜妙樂地」,就是離開粗的歡喜,尚有細的歡喜,得到微妙的快樂。

在離喜妙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脈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樣。這時念停止了,沒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沒有氧氣,停止循環,所以心臟不活動,沒有脈搏。

這時,一切雜念都沒有了,譬如呼吸是風,脈搏是浪,心念是水。沒有風,就無浪,水自然平靜,所謂「 風平浪靜」,就是這種道理。這種情形,在定中是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死亡的斷氣。可以隨時隨地恢復呼吸和脈搏的正常活動。

由三禪天精進禪定,進入四禪的境界。四禪天名叫「舍念清淨地」,就是捨去三禪的妙樂,心念清淨。氣停止,脈停止,念停止,而且也 舍了,這時清淨本來妙真如性現前。

這種境界,不可認為了不起,這不過是四禪的境界而已,並不是證果的現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為還沒有斷欲,如果勇猛精進,修外道邪定,則進入無想天,受快樂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則進入五不還天,這才是證果的境界。

證初果羅漢,不但在定中沒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臥中,也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到初果的境界,還有七番生死。並不是證到初果,就入 涅盤。只是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而已。

到初果時,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其心。所謂「對境無心」,只有道心,專一修禪。外邊境界如何莊嚴?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 者是俊男,也不動搖其心。

這時候,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也不貪睡,一切無所謂。到這種境界,才可以說是證果。

證初果的羅漢,走路沒有聲音。因為腳離開地面約有寸高,為什麼?證果人,心懷慈悲,深恐踩死小蟲等,所以在虛空走路。

各位注意!不可以未證言證,未得言得,這是犯了妄語戒,將來要墮落到拔舌地獄。信不信由你,我事先說明。

在佛教中有人沒有開悟, 就說自己開悟,這種行為真要不得。就是真的開悟,也不要對人講:「我開悟啦!得五眼六通。」不要自我宣傳,自賣招牌,那就沒有意思。

你真開悟,知道某人是菩薩,某人是佛,他們化身來到世間,那時候,他們就走了,在唐朝有兩位大師,一位是寒山大師,一位是拾得大 師。寒山是文殊師利菩薩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化身。

原來寒山和拾得是最好的道友。拾得(是豐幹和尚在路旁拾來的嬰兒,在國清寺養育成 人)他在廚房管理燒水的工作,每天將殘餘的飯菜裝在竹筒內,供養寒山。寒山住天台山月光巖洞中,每天到國清寺來取殘餘的飯菜。

因為兩 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說笑,全寺僧人認為他們兩人是瘋子,所以不理他們。誰也不知道他們兩人是菩薩化身,遊戲人間,來度應度的眾生。

有一天,閭邱胤太守見到豐幹和尚(彌陀化身)便問:「禪師!過去諸佛菩薩,常常化身來到世界,現在諸佛菩薩是不是也化身到這世界 來?」

豐幹和尚說:「有啊!不過你不認識而已。現在在天台山國清寺廚房燒水那個和尚,就是普賢菩薩,他有位道友寒山,就是文殊師利菩 薩,怎說沒有呢?」閭太守聞之大喜,拜別而去,急往國清寺,專誠拜訪寒山、拾得兩菩薩。

來到國清寺,知客僧見太守光臨,殷勤招待一番,得知太守的目的,覺得奇怪,不知太守為什麼要見兩個瘋人?覺得莫名其妙。乃引導太 守來到廚房。

此時二人大說大笑,瘋瘋癲癲的樣子,令人好笑。可是閭太守恭恭敬敬地給二人頂禮,必恭必敬地說:「弟子閭邱胤請兩位大菩薩慈悲,指示迷津。」

拾得大師說:「你在做什麼?」太守說:「我聽豐幹和尚對我說,兩位是文殊和普賢二大菩薩的化身。所以特來參拜, 懇乞開示。」

拾得一聽,向後倒退而說:「豐幹饒舌!豐幹饒舌!豐幹是彌陀化身,你不去拜彌陀,來麻煩我們做什麼?」說完便退到寺門之外,到天 臺山月光巖,退隱石壁中。

太守一看,大失所望,二位菩薩隱藏起來了,所以心中在想:「回去拜彌陀吧!」等他回來時,豐幹和尚已圓寂了。

這是當面錯過,所謂:「對面不識觀世音。」我們禪堂中也有觀世音菩薩,可是我不能告訴你們,免得被你們給攆跑了。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有人問:「什麼是舍利?」這個問題很有意義。我為你們簡單說一說。古時高僧大德,念經時,從口中吐出舍利;寫經時,從筆尖掉下舍利,真是不可思議。有時燃燈供佛,所謂「燈花報喜」,從燈花也會現出舍利。只要誠心,就會感應舍利現出。
  • 誰有這種思想和行為,就是魔(宣化上人)
    成魔的原因◎ 宣化上人 一九八三年十月九日開示佛沒有嗔恨心,魔卻有嗔恨心,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佛成佛是因為魔幫助他成佛的,因為佛在菩提樹下,將要證道時,天魔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來威脅、誘惑佛;可是佛不動心,用定力降服魔力,所以證得佛位,因此佛是不嗔恨魔的。
  • 什麼樣的人容易著魔?(宣化上人)
    問:著魔時會有什麼現象呢?宣化上人:不想念經,不想做早晚課。2.宣化上人:這種情形有種種的因緣,不是一種的因緣。有的人修行,他自私心太重,我見太深,總是忘不了我,總是存了自私自利的心,修道是為自己。因為他有自私自利的心,所以就容易著魔。6.
  • 眾高僧 高度評價宣化上人
    眾高僧 高度評價宣化上人  (一)虛雲老和尚和宣化上人會晤時,曾有一席以心印心之談話,宣化為此作偈曰:有一個人問我,你看過宣化上人講的《妙法蓮華經》嗎?能比他講得好嗎?不比他強你還講什麼?我說我不比他強,但是所講不矛盾、是一致的,只不過在見地上有所區別,因為宣化法師講的專業,我講的通俗。
  • (宣化上人)
    雖然各國的人語言不同,但是在佛的一種音聲裡頭,都能顯現出,不用翻譯成很多種語言,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所以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什麼叫「音」呢?音者飲也,為什麼叫飲呢?言其聲音說出來,你聽明白了,就好像喝到肚子去,你飲下去了。又音者,隱也。有大的,有小的,若隱若現,所以就說是隱。
  • 下雨時你就誦此咒(宣化上人)
    下雨時你就誦觀音甘露水咒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往生前承認自己是古觀音再來】我是上人往生後才皈依的弟子,親字輩的。上人往生前,恆實法師曾問上人:師父,有很多人說你是阿彌陀佛再來、觀音菩薩再來、達摩祖師再來,到底師父是誰?上人就說,是古觀音。古觀音是觀音,觀音是正法明如來。
  • 部派佛教分張時,大天比丘曾嘆苦,是否他曾證得羅漢的果呢?
    達照法師答疑問:在部派佛教分張的時候,大天比丘就曾嘆苦,那在理論上講,是否他也曾證得羅漢的果呢?他所講的這五件事情其實沒有達到羅漢的境界,我覺得有可能是天人的境界是有——禪定啊,他有禪定的境界,因為禪定會有失去,就不穩定嘛。
  • 修道人千萬不能有這些個問題(宣化上人)
    修道人千萬不能有這些個問題◎ 宣化上人不能說我有境界,聽到虛空中有人在說話。那簡直是著魔,不是入定。」這種人,真是大我慢、大魔王!諸位千萬不可有這種思想,若是有的話,就是邪知邪見。照照自己,有沒有愚痴?是不是什麼都明白了,一切無所障礙?如果是一通一切通,那是修行一個開始而已。
  • 樂法光明三昧(宣化上人)
    要是一聽見有人講經說法,他就不吃飯也覺得飽了,不穿衣服也不冷了,不睡覺也不困了,愛樂佛法的這種精神超過世間所有的一切愛樂,這叫樂法三昧,就是一聽見有人說法,就高興了。我們這兒有一些人也都不錯的,有這個樂法三昧。我常常看見有的人,有病也不休息,還是來聽法。有的人有很重要的事情,不去辦,也來聽法。有的人有人請他吃飯,不去吃,也來聽法。有的人有人請他去喝酒,也不去喝,歡喜來聽法。
  • 【金剛經淺釋】怎麼叫證了初果(須陀洹果)宣化上人講述
    怎麼叫證了初果(須陀洹果)◎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 至 一九六九年四月對著這個境界上,生出一種貪心和愛心,這就叫見惑。你要沒看見的時候呢,就沒有這種貪心,也沒有這種愛心;見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它就生出這種貪心出來了,就生出這種愛心來。這叫對境,對著個境界生出一種貪愛。它就叫見惑。見惑有八十八品這麼多。它以十六心來斷這個見惑。十六心是什麼呢?就是在苦集滅道,這四諦,欲界上,有這個八心。八心是什麼呢?就是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這是四心的次第。
  • 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如何克服?(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離諸戲笑」,是除掉悔蓋;「離痴眷屬」,是離瞋蓋;「親近智者」,是離痴蓋;「令心不亂」,是除貪蓋;現在「攝念山林」,就是除睡魔蓋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人尤其是有一種懶惰性,睡魔就最歡喜幫著你懶惰。你有懶惰,睡魔就來了,「可以去休息,睡睡覺!」你這時候一定想:「嗯,睡覺是不錯,很好的,最自在了!
  • 你修道有所成就的時候,就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宣化上人)
    修道中的「魔境」◎ 宣化上人再來講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這魔還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來了。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沒有修道的時候就等於是個窮人,這個魔就等於是土匪,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他知道窮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搶。你一修道了,這就等於發了財一樣。
  • 睡魔是很厲害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離諸戲笑」,是除掉悔蓋;「離痴眷屬」,是離瞋蓋;「親近智者」,是離痴蓋;「令心不亂」,是除貪蓋;現在「攝念山林」,就是除睡魔蓋。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人尤其是有一種懶惰性,睡魔就最歡喜幫著你懶惰。你有懶惰,睡魔就來了,「可以去休息,睡睡覺!」
  • 貪女色的下場(宣化上人)
    恭轉自:楞嚴咒專弘平臺 色慾障道 ◎宣化上人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講的是淫慾心,淫慾心若是斷了,一定會證果,證得阿羅漢果。可惜這是不容易斷的,所有的眾生都有這種毛病。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
  • (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550)陀唎(tuo li)咒心神力難思議   改惡向善發菩提>法界有情同攝受   總持無量化群機講〈楞嚴咒〉此法會,你們看是很平常、很簡單;實際上此法會是驚天地、泣鬼神,魔王都在那兒恐怖!
  • 供養什麼人的福報最殊勝?丨福田的勝劣(宣化上人)
    供養什麼人的福報最殊勝?◎ 宣化上人【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你布施飯給持五戒的人,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十善的這個人。可是你布施給一萬個受五戒的這種人,不如供養飯給一個證初果須陀洹的聖人那個功德大。
  • 學佛法的人,在災變叢生之時,要特別用功修行(宣化上人)
    學佛法的人,在災變叢生之時要特別用功修行再不好好修道,氣候改變時,人也會不正常;當人有心理變態,就有問題發生。◎ 宣化上人世界上天天都在變,人、物、時間、空氣都在變。本來這季節不應有雨,居然此時下雨,這就是氣候反常。變,是有種種特殊緣故才變的。像火山爆發是聚集地裡的一股蒸氣壓力,蘊藏已久而爆出。
  •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
    你有耳朵的,幫忙我沒有耳朵的;你有眼睛的,幫忙我沒有眼睛的,這真是互相利用,互相幫助,他們很合作的。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樣子,但是它單有一根,沒有多根;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動作,都是這個支使的。魂魄聚到一起,然後修成了,在佛教就是「佛」,在道教他們就是修「仙」。有的單單有眼睛,有的單單有耳朵,互相幫助的。能聽的小孩子,就幫助能看的小孩子,互相可以通的。
  • 541.十地菩薩就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神通智力,那麼佛的又是什麼境界呢...
    當金剛藏菩薩說了以上有關十地菩薩的神通智力的話之後,這時法會中的諸菩薩和天龍八部、護世四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的天王、淨居天的天王、摩醯首羅天的天王、以及諸天的天子們,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假若如上所說十地菩薩就已經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神通智慧之力,那麼,佛的神通智力,又是什麼境界呢?與佛又有何分別呢?
  • 牛奶的厲害(宣化上人)
    一喝牛奶,便有一股牛性◎宣化上人 一九七九年冬開示於萬佛聖城娑婆世界的人,都歡喜快樂,不歡喜苦惱;地獄的眾生,歡喜苦惱在佛和菩薩的境界上,沒有苦惱,也沒有快樂,苦樂俱忘。眾生多數是顛倒,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將黑作白,將白作黑。究竟他知不知道這是顛倒呢?知道的,雖然他知道,他仍然去做不對的事;明明知道不合法的,他專門去做;知道什麼是對的,他卻不去做。譬如,念佛時去喝茶。喝茶有特別時間,不是隨時隨地可喝。用念佛的時間去喝茶,是躲懶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