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每個父母對子女都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不光能成家立業,還能有出息,這樣等自己老了後,也能有個依靠,相信大多數父母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很多時候,現實並不是想的那麼美好,也許小時候很孝順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光不聽長輩的話,而且還跟父母反著來,原本覺得子女是自己晚年的依靠,沒想到最後卻落得很悽涼。
一般子女都知道父母付出了很多,在父母年老後,都會幫父母養老,畢竟贍養父母本身也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但為啥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對兒女付出全部,最後卻得不到子女的孝順,會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呢?
雖然很多不養老的情況,基本都是子女沒良心,但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父母的身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才導致老了晚年不幸福的「悲劇」。
有4種父母,晚年大概率子女不孝順,這也怨不得別人,只怪自己自食惡果。
一,對待子女,沒有一碗水端平的父母
有一些家庭不止一個孩子,比較常見的是一兒一女。有的家庭還保持著老一套的思想,就是重年輕女,凡事先考慮兒子,覺得女兒養大了就嫁人了,長大後還不一定是自己家的,乾脆就對兒子好一些,以後讓兒子幫自己養老。當然也有兩個兒子或者兩個女兒的,這種家庭則看重哪個孩子更加乖巧聽話,誰更懂事就更寵愛另一個,這樣的家庭就沒有一碗水端平,很容易就會造成子女的怨恨。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如果兒子以後不孝順,這時候再回頭尋找女兒的幫助時,女兒是不願意幫助的,因為女兒覺得父母小時候對自己並不好,自然就會產生怨恨,怎麼會給父母養老呢?兒子不養,女兒恨自己,遭受這樣的窘境,晚年不能幸福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是自己咎由自取。
二,太懶惰,對自己的身體不重視的父母
年輕人可以隨便吃喝玩樂,身體都還能吃得消,但是人要學會服老,老了就不要整天亂吃東西了,偶爾也要運動一下,少熬夜,畢竟年紀大了,不像年輕的時候,怎麼「揮霍」自己的身體,睡一覺又好了。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反正也退休了,孩子也養大了,那就享受時光吧,於是天天在家裡胡吃海塞,每天都吃過多的食物,讓自己的腸胃一直處於超負荷狀態,而且還不喜歡運動,吃完就躺,這樣的日子雖然挺舒服的,卻也是非常不健康的。
這樣的生活習慣短時間也許看不出變化,但時間久了,一些疾病就會席捲而來,導致病痛找上門的根本原因,就是胡吃海塞,還不運動。都說病床旁邊無孝子,再孝順的孩子,面對一個常年進醫院的父母,內心多少有些反感,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了,管住嘴邁開腿,人要是身體不好了,什麼都是白說。
三,太過溺愛孩子的父母
孩子不光是見證父母愛情的結晶,父母更希望他能作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自己的孩子肯定很寶貝,但是過度的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有些事情看似你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對孩子的縱容。
父母越是寵愛孩子,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獨立性,而且還很囂張跋扈,因為知道背後有父母幫自己撐腰,做事不想後果,心態也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慢慢的也許會造成不好的心理。我們經常看電視劇也會發現,很多犯罪的少年,家庭都是很有錢,要麼父母不管他,要麼就是父母太慣著他,太過寵愛孩子,輕者讓他變成一個自私的人,重則真的很容易變成社會的人渣。
普通家庭的孩子被過度寵愛後,出了家庭就沒有獨立的能力,很有可能找工作碰壁,最後連養活自己都難,難道讓孩子繼續回家做啃老族嗎?即使父母暫時有錢,可再怎樣也管不了孩子一輩子。太過溺寵孩子的父母,不僅不能依靠孩子幫自己養老,甚至一輩子都要為孩子操心,這其實怪不了別人,只怪父母太溺愛,可想而知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四,沒有未來規劃的父母
有些父母認為把孩子養大了,以後就等著孩子養自己就行了,所以平時生活都大手大腳,掙一塊錢就花一塊錢,從來不考慮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準備。
這樣的父母,看似每天都過得瀟灑,每天吃香喝辣,身邊的人都很羨慕。但等到了晚年,不光沒有工作,而且人老了抵抗力也差了,經常需要去醫院做體檢,需要用錢的時候才開始,如果自己的孩子剛好也經濟困難,自己又沒存款,到那個時候該怎麼辦?
所以在快步入老年的時候,即使孩子再孝順,也應該有自己的養老錢,第一,你不知道孩子長大了還孝不孝順,第二即使很孝順,如今掙錢都不容易,在老人需要錢的時候孩子干著急,實力卻跟不上拿不出來錢,自己有存款還有個應急的。
結語:
很多人說子女不孝順,肯定都是子女沒良心,但其實不是的。父母年輕時候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會導致自己晚年是否幸福,上面這四種沒有做好的,就會導致晚年的不幸福。子女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如何教孩子,就看每個父母怎麼教的了,如果父母都做得不好,那晚年不幸福只能說明是父母自作自受,也怪不得別人。
還有哪些會導致孩子不孝順?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