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父母,晚年多半過得悽涼,怨不得別人,更多是自己造成的

2021-01-16 室內設計師Alan

作者:王小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每個父母對子女都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不光能成家立業,還能有出息,這樣等自己老了後,也能有個依靠,相信大多數父母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很多時候,現實並不是想的那麼美好,也許小時候很孝順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光不聽長輩的話,而且還跟父母反著來,原本覺得子女是自己晚年的依靠,沒想到最後卻落得很悽涼。

一般子女都知道父母付出了很多,在父母年老後,都會幫父母養老,畢竟贍養父母本身也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但為啥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對兒女付出全部,最後卻得不到子女的孝順,會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呢?

雖然很多不養老的情況,基本都是子女沒良心,但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父母的身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才導致老了晚年不幸福的「悲劇」。

有4種父母,晚年大概率子女不孝順,這也怨不得別人,只怪自己自食惡果。

一,對待子女,沒有一碗水端平的父母

有一些家庭不止一個孩子,比較常見的是一兒一女。有的家庭還保持著老一套的思想,就是重年輕女,凡事先考慮兒子,覺得女兒養大了就嫁人了,長大後還不一定是自己家的,乾脆就對兒子好一些,以後讓兒子幫自己養老。當然也有兩個兒子或者兩個女兒的,這種家庭則看重哪個孩子更加乖巧聽話,誰更懂事就更寵愛另一個,這樣的家庭就沒有一碗水端平,很容易就會造成子女的怨恨。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如果兒子以後不孝順,這時候再回頭尋找女兒的幫助時,女兒是不願意幫助的,因為女兒覺得父母小時候對自己並不好,自然就會產生怨恨,怎麼會給父母養老呢?兒子不養,女兒恨自己,遭受這樣的窘境,晚年不能幸福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是自己咎由自取。

二,太懶惰,對自己的身體不重視的父母

年輕人可以隨便吃喝玩樂,身體都還能吃得消,但是人要學會服老,老了就不要整天亂吃東西了,偶爾也要運動一下,少熬夜,畢竟年紀大了,不像年輕的時候,怎麼「揮霍」自己的身體,睡一覺又好了。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反正也退休了,孩子也養大了,那就享受時光吧,於是天天在家裡胡吃海塞,每天都吃過多的食物,讓自己的腸胃一直處於超負荷狀態,而且還不喜歡運動,吃完就躺,這樣的日子雖然挺舒服的,卻也是非常不健康的。

這樣的生活習慣短時間也許看不出變化,但時間久了,一些疾病就會席捲而來,導致病痛找上門的根本原因,就是胡吃海塞,還不運動。都說病床旁邊無孝子,再孝順的孩子,面對一個常年進醫院的父母,內心多少有些反感,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了,管住嘴邁開腿,人要是身體不好了,什麼都是白說。

三,太過溺愛孩子的父母

孩子不光是見證父母愛情的結晶,父母更希望他能作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自己的孩子肯定很寶貝,但是過度的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有些事情看似你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對孩子的縱容。

父母越是寵愛孩子,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獨立性,而且還很囂張跋扈,因為知道背後有父母幫自己撐腰,做事不想後果,心態也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慢慢的也許會造成不好的心理。我們經常看電視劇也會發現,很多犯罪的少年,家庭都是很有錢,要麼父母不管他,要麼就是父母太慣著他,太過寵愛孩子,輕者讓他變成一個自私的人,重則真的很容易變成社會的人渣。

普通家庭的孩子被過度寵愛後,出了家庭就沒有獨立的能力,很有可能找工作碰壁,最後連養活自己都難,難道讓孩子繼續回家做啃老族嗎?即使父母暫時有錢,可再怎樣也管不了孩子一輩子。太過溺寵孩子的父母,不僅不能依靠孩子幫自己養老,甚至一輩子都要為孩子操心,這其實怪不了別人,只怪父母太溺愛,可想而知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四,沒有未來規劃的父母

有些父母認為把孩子養大了,以後就等著孩子養自己就行了,所以平時生活都大手大腳,掙一塊錢就花一塊錢,從來不考慮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準備。

這樣的父母,看似每天都過得瀟灑,每天吃香喝辣,身邊的人都很羨慕。但等到了晚年,不光沒有工作,而且人老了抵抗力也差了,經常需要去醫院做體檢,需要用錢的時候才開始,如果自己的孩子剛好也經濟困難,自己又沒存款,到那個時候該怎麼辦?

所以在快步入老年的時候,即使孩子再孝順,也應該有自己的養老錢,第一,你不知道孩子長大了還孝不孝順,第二即使很孝順,如今掙錢都不容易,在老人需要錢的時候孩子干著急,實力卻跟不上拿不出來錢,自己有存款還有個應急的。

結語:

很多人說子女不孝順,肯定都是子女沒良心,但其實不是的。父母年輕時候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會導致自己晚年是否幸福,上面這四種沒有做好的,就會導致晚年的不幸福。子女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如何教孩子,就看每個父母怎麼教的了,如果父母都做得不好,那晚年不幸福只能說明是父母自作自受,也怪不得別人。

還有哪些會導致孩子不孝順?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這4種父母,多半晚年會很悽涼,怨不得兒女,更多的是自食其果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佛家常說因果報應,種下什麼因,結出什麼果。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晚年過得不如意的父母,多多少少在年輕的時候都犯過一些錯誤,才導致了晚年生活的一系列「悲劇」,從而晚景慘澹。
  • 家長有這3個行為,晚年多半不被兒女孝順,孤獨終老,怨不得別人
    雖說父母養育了子女,子女理應讓父母有幸福的晚年,但是有的父母真的不配為人父母,他們讓孩子的童年充滿了陰影,又憑什麼指望孩子能夠孝順自己呢? 東東的爸爸好賭,只要手氣不好,回來必然會拿老婆出氣。東東大了一點之後,有的時候會幫著媽媽,這時爸爸就會連著他一起打,經常把他打的青一塊紫一塊。
  • 晚年過得悽涼的老人,多半有這三個特徵,還真怪不得兒女不孝順
    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下,老去的父母也就經常得不到照顧,這就是社會的一個現狀。中國現在空巢老人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這和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在這些空巢老人中也有一些人並不是家人子女沒空照顧才成為空巢老人的。這些晚年過得悽慘的老人多半有這三個特徵,還真怨不上兒女不孝順。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悽涼
    白巖松說:「年輕不怕苦,怕的是老來苦,老來悽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老了之後可以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但並不見得每個老人都可以如願以償。所以,人老了,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不至於被兒女嫌棄。做父母的都應該要明白,兒孫有自己的生活,我們能管一時,卻無法操心一世。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大半輩子都在省吃儉用為了孩子,只想讓孩子過得舒服一點,不僅在孩子長大以後幫他們買房買車,一如既往的資助他們的生活,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掏空畢生積蓄,借錢給孩子們搞事業。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是說都是錯的。
  • 「子不孝,皆有因」,晚年不受待見的老人,多半做過三件事
    晚年有福看起來很是簡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卻沒有享受到簡單的幸福,反而還抱怨兒女不孝順,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晚年不孝順的孩子,真是他們沒有良心嗎?要知道父母養大孩子並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尤其是孩子出生的前幾年,父母甚至晚上都沒有睡過一個踏實的好覺。
  • 晚年時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往往都有這3個行為,要怨只能怨自己
    但是,孩子不孝順父母,也並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錯,父母也很可能會有做錯的地方。一般來說,晚年時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往往都有這3種行為,要怨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都有這3個特點,孤獨終老怨不了別人
    看到別人病床旁邊,閨女兒子守著,甚至連孫子孫女都來了,可是自己在病床旁邊,一片冷冷清清,即便是兒女們來了,也並沒有說什麼話表示表示。甚至連出院的時候,都是老人自己一個人打車回的家,這可讓劉老太太徹底寒了心。逢人便是哭訴:「真的是生了三個不孝兒女呀,你說我這都摔倒住院了,他們卻無動於衷。
  • 人過五十,提前給自己留好「後路」,才不至於晚年悽涼
    養兒防老,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有老來讓孩子贍養自己的想法,但是人老了真的能夠指望子女養老嗎?人到老年,對於養老問題,到底錢靠譜還是子女靠譜?這隻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有深刻的體會。現在生活壓力大,有的子女卻身不由己,更別提去贍養父母終老,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照顧好,不啃老就已經很難得了。
  • 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逃不過這3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今日問題: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會好嗎?對於兩個孩子的家庭,很多時候家長都能做到對於孩子的公平,畢竟都是自己的娃,但是也有的父母,可能是有意的或者是無意識的偏心於一個娃,其實不管是哪種偏心,對於孩子的內心都會留下一定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如何?大多逃不過這3種結局。
  • 父母有這3個特徵,晚年生活大多很悽涼,子女也不孝順
    後來了解才知道張敏並非不孝順,原來父親年輕的時候在外面出軌了女人,脾氣也很差,回到家就會作威作福,打罵妻女,在外面有了其他的家庭以後,就不管不顧張敏媽媽和張敏,母女倆的生活過得很拮据,直到媽媽把女兒供完大學以後,媽媽卻因為生病過世了。也就是因為這件事,一直讓張敏不能釋懷,認為父親是破壞家庭的始作俑者,所以才對父親置之不理。
  • 婚姻裡,這三類女人「最苦命」,怨不得別人,自作自受!
    婚姻裡,這三類女人「最苦命」,怨不得別人,自作自受!其實我們每個女生在小的時候都會很憧憬自己將來的婚禮以及都幻想過自己婚後的婚姻生活。可是在一段婚姻當中,有這三類女人生活的最累希望沒有你。第一種是在結了婚之後就失去了自我的女人。
  • 那些晚年悽涼的人, 年輕時有「三過」
    人們最怕的,不是年輕時受了多少磨難和挫折,而是年齡大了以後,沒有晚年生活可以去安享,這才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的現實呢。凡事有因才有果,今日的果取決於從前的因。日子都是一天一天過的,你從前的行為決定了今後的人生。有些事不是過了就算了,有些事是過不去的,會一直留在一個人的心裡。那些晚年悽涼的人,年輕時有「三過」,別不信。對於自己的愛人,沒有珍惜過。
  • 這五種人,多半會孤獨終老
    01「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人,感情泛濫。有的人,在戀愛的時候,就「一腳踏兩船」,根本沒有想好,到底要和誰結婚。事實上,這對中年夫妻,昨天吵了一架,今天剛剛和好,一起牽手逛街,是男人為了哄女人開心,帶她來買衣服。任何事情,都有兩面,如果你只是盯著家庭的痛處,你就沒有辦法堅守自己的婚姻。如果你總是不安分,有了婚外的愛情,還不知悔改,你就會傷害到家庭。你有過一次婚外的愛情,愛人也許會原諒你,但是你一直有婚外的愛情,愛人就會離開你。你的後半生,自以為過得很瀟灑,殊不知,年紀越大,越孤單。
  • 人到50,不想晚年過得悽涼,就要狠心做到三不碰
    俗話說「50知天命」,這時候你也漸漸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知道了自己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這時候聰明的人,都有意放慢了自己生活的腳步,將自己那顆充滿欲望的心都給收起來了!那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是,50歲如果不想晚年過的悽涼,那麼一定要狠心做到,千萬別碰下面這三件事!第一件:不要去碰兒女的人生底線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
  • 人老了以後,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
    「少年莫笑白頭翁,不愁你也會白頭」,老了,這似乎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人老後真的是萬般無奈。所以,在變老的日子過好餘生很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才是明智。人老了,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要警惕。
  • 父母年輕時別只圖自己快樂,而不顧及孩子感受,不然晚年會很悽涼
    她出演過《甄嬛傳》、《錦繡未央》等熱播劇,在新一代女星中脫穎而出。毛曉彤可以說,已經很紅了。大家都說,人紅是非多。毛曉彤的「是非」,還要從她的父親說起。毛曉彤的父親,在某衛視的綜藝節目中,控訴女兒毛曉彤棄養。他說自己現在窮困潦倒,晚年悽涼,要求住別墅,開悍馬。他更是獅子大開口,向女兒索要5000萬的贍養費,不然就拖著女兒一起下地獄。
  • 張少華:她是「慈母專業戶」,現實中卻被兒子啃老,晚年過得悽涼
    然而熒幕上的她閃耀著母性的光輝,現實生活中她卻虧欠兒子,導致母子結仇,甚至甘心讓兒子啃老,自己晚年過得悽涼無比。一、大器晚成1936年,張少華出生在北京一個貧窮家庭當中。在那個年代,每家每戶的孩子都很多,張少華的家庭也是如此。
  • 人到晚年,不被子女孝順,通常做過這3件事,網友:怪不了別人
    人到晚年,不被子女孝順,通常做過這3件事,網友:怪不了別人人這一生,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如果到了晚年還不被子女所孝順,那的確很是可悲。其實,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人可憐,但忘了有一句話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然, 這種事也不盡然,不能說得太過絕對。其實,做人往往是相互的,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有些時候,自己做了錯事,難免會遭到懲罰,這點無可厚非。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現象,令人感到困惑。比如,人到了晚年,為何不被子女孝順?難道孩子們都這麼沒有良心嗎?
  • 不要讓孩子變成白眼狼,父母不要做這些事,否則以後過得很悽涼
    不要讓孩子變成白眼狼,父母不要做這些事,否則以後過的很悽涼。要是媽媽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她會不會後悔生下他們,撫養他們呢?為什麼我們經歷了辛辛苦苦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孩子長大後就變成這樣?家長們要避免這些行為,才能讓孩子成為未來的白眼狼。
  • 安東尼,無球可打還在炮轟莫雷,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怨不得他人
    中國有句古話,「虎落平陽被犬欺」這大概也就是說的安東尼這種球員吧!當初,安東尼在紐約尼克斯呼風喚雨,他何曾想到過如今如今無球可打呢?說實話,現在的安東尼有些可憐。他不在乎首發,不在乎薪資,只願意某個球隊接受自己,能夠有個退役賽季,就像老鷹隊的大門永遠為卡特而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