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國產劇中吐血最多的男主角,《琉璃》中的禹司鳳當佔一席。據統計,司鳳在59集的劇中吐血了81次,還有熱心的粉絲把這些吐血片段剪成了合集。拿這樣「美強慘」的病嬌男形象與10年前去比較,必定顯得有些突兀,畢竟當時流行的還是又帥又強但並不慘的「霸道總裁」。然而,霸道總裁現在也都變成了油膩的代表。現在流行的男主人設是怎樣的?電視熒幕的男主形象,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百花齊放,「美強慘」「渣蘇」正當道
演變至今,國產劇的男主角形象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霸道總裁男、暖心忠犬男、高冷傲嬌男、高甜小奶狗,各色男主競相角逐每月的「限定男友」。其中,「美強慘」和「渣蘇」作為不那麼完美的男主人設成為近年來的審美潮流。
所謂「美強慘」,就是樣貌絕美,能力強大,命運坎坷。許多熱播劇中受歡迎的角色都符合這一標準,2015年《琅琊榜》的梅長蘇就是經典的「美強慘」形象,他是能夠在朝堂和江湖兩邊縱橫捭闔的梅宗主,也是身患重疾、曾在冤案中被剝奪了全部的皇權犧牲者,強中帶慘,卻又越慘越強,男主的形象隨著跌宕起伏的劇情收穫了不收迷妹。
《陳情令》的魏無羨也是「美強慘」的代表選手,身世悽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從仙門弟子到修習鬼道,再到叛出師門、血洗不夜天……魏無羨的形象十分飽滿。除此之外,《琉璃》的禹司鳳、《鶴唳華亭》的蕭定權、《香蜜沉沉燼如霜》的潤玉,都屬於「美強慘」範疇。
那麼,「美強慘」為何具有出圈吸粉的神秘力量?主要還是因為三者的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戲劇魅力。美,男主角的美貌能給觀眾帶來美好的感官體驗,同時迅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強,能夠滿足人們的「慕強」心理,對角色產生一種自然而然的崇拜之情。慘,既能強化劇情衝突,又能增加主角的悲情色彩,激發觀眾的「同理心」。就像知乎網友暮曌所說,「一個角色讓你痛心於他的遭遇(媽媽粉),又醉心於他的美貌(女友粉),還能讓你產生實力上的尊敬(事業粉),這樣的角色怎麼可能不吸引人。」
如果說「美強慘」是通過虐男主來達到審美效果,那麼「渣蘇」人設則與之相反。「渣蘇」是又渣又蘇,既然男主帶有「渣」的特質,也就說明,被虐的往往是女主。
2019年《東宮》的女主可以說是被虐得最慘的,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談戀愛嗎?滅你全族的那種」。《東宮》的原著作者匪我思存筆下一直盛產「渣蘇」男主,他們普遍性格霸道,愛江山也愛美人,一方面跟女主有著一段纏綿悱惻、轟轟烈烈的情感,一方面又要為了事業而機關算盡、不擇手段,時不時不惜利用或犧牲女主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延禧攻略》中被罵「大豬蹄子」的皇帝也是「渣蘇」的一種,他心口不一,善變無情,見一個愛一個,卻又對富察皇后抱有深情。
觀眾在看「渣蘇」男主的時候,往往是一邊憤憤不平地吐槽,一邊又欲罷不能地追劇。有時候,男主「渣」得理直氣壯卻又無可奈何,還會讓觀眾產生「被氣笑了」的效果,他們身上有「霸道總裁」的影子,卻又解構了完美的男性形象,具有更具進攻性和代入感的生動與鮮活,讓人又愛又恨。
不論是「美強慘」還是「渣蘇」男主,觀眾觀劇時享受的都是他們帶來的矛盾衝突和情感波折。以往的霸道總裁男、暖心忠犬男、高冷傲嬌男、高甜小奶狗,大都比較理想化,一方面削弱了角色本身的張力,另一方面在滿足女性觀眾幻想之餘也有些懸浮和失真。而「美強慘」和「渣蘇」都在角色設定上擴大了戲劇性的延伸空間,同時通過「虐」的方式增強觀眾對男主或女主的代入感,從而吸引觀眾持續追劇。
形象變遷,流行人設是歷史的韻腳
歷史從來不會重複,但總會押韻。如今流行的「美強慘」和「渣蘇」男主都能從過去找到韻腳。
回想早期的老劇,這兩種人設的原始形態其實早已出現。「渣蘇」型男主就曾常常出現在經典的民國家族戲和瓊瑤情感劇中,比如《大宅門》的白景琦、《金粉世家》的金燕西、《京華煙雲》的曾蓀亞、《情深深雨濛濛》的何書桓、《一簾幽夢》的費雲帆和楚濂。儘管當時在男性視角下並未體會到「渣」,但如今隨著女性意識的崛起和主角光環的消散,這些童年男神都逐漸露出了「渣蘇」的本質。
有所不同的是,民國家族戲的「渣蘇」男主並不單純為了談戀愛,即使可能有一場轟轟烈烈的純情愛戀,最終也會隨著封建家族的興衰和封建社會的摧殘而情變,他們的「渣」是為了譜寫一曲角色與時代的悲歌。
瓊瑤式的「渣蘇」男主則更像是「工具人」,他們多情又濃烈,讓情感糾葛變得千迴百轉,有時候為了女主光環,也會說出「你失去的是一條腿,她失去的可是愛情啊」這樣的臺詞。從這點來說,現在流行的「渣蘇」人設更像是瓊瑤式「渣蘇」男主的變體,受「霸道總裁」風影響增加了攻擊性,同時也變得更加內斂且複雜。
與此同時,「美強慘」也能在早期武俠劇中找到自己的1.0版本,金庸的武俠小說中都有不少「屌絲逆襲」的戲碼,主角無不是又強又慘。前期悲慘的經歷營造了被人誤解、懷才不遇的憋屈感,高超的武力又在「武林大會」之類的高潮點製造爽感,甚至主角自身悲慘身世都是貫穿故事的重要懸疑點,成為釋放戲劇能量、推動重要情節的關鍵。
不過金庸武俠劇中的男主角與如今「美」的屬性還有所不同,喬峰、楊過更多是俊朗帥氣,充滿了男性氣質,而如今「美強慘」的美更多是一種脆弱感。觀眾看到武俠劇主角被虐,或許會為英雄不平,但更多是期待他們逆襲,對於當下的「美強慘」男主,則更能激發女性觀眾的母性和保護欲。
說到底,「美強慘」2.0是結合女性觀眾主導的「花美男」審美下的產物,是「她經濟」崛起後誕生的新物種。「美」的要素甚至比「強、慘」更重要,男主本身氣質的脆弱感能強化後者,讓女性觀眾更願意代入情感。有的角色甚至一開場就加滿了「美」和「」強」的buff,以實現角色對觀眾的先決吸引力,然後在「慘」上大做文章,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
無論是哪種男主人設,在溯源過程中都可窺見國產劇的受眾轉向:從男性觀眾主導到女性觀眾當家做主。從偶像劇風靡「霸道總裁」受到追捧開始,國產劇市場認識到了女性觀眾強大的共情能力,也意識到創造迎合女性觀眾情感需求的男性角色有多麼重要。
《2019年微博臺網數據白皮書》顯示,劇集的核心用戶中女性佔比高達75.2%。2019豆瓣年度劇集報告中,女性題材大獲全勝。 而雙男主劇中耽改劇增多,「男人戲」也都向女性觀眾靠攏。可見,國產劇「得女觀眾者得天下」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而「美強慘」和「渣蘇」人設的流行,也是女性觀眾對於國劇男主審美的新階段,他們需要的不再是「霸道總裁」來拯救「傻白甜」,而是走下神壇有所弱化的男性形象,或是男女主角之間具有進攻性的「血雨腥風」。
總結
不過,迎合女性受眾並不意味著要讓男性角色成為絕對的「工具人」。「美強慘」和「渣蘇」人設優於「霸道總裁」的一點就在於其複雜性和戲劇性,但如果為了凸顯女性角色地位而將男性一味臉譜化、平面化,不僅會讓角色魅力大打折扣,也將形成國產劇女性買方市場下,一次新的熒幕上的性別壓迫。
— THE END —
作者 | 李秋霖
主編 | 彭侃
編輯 | 楊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