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文網訊】近期,曼德勒一個拖延了兩屆政府的項目,最終宣布暫停。從整個項目的實施情況來看,暴露了部分政府部門工作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問題項目:曼德勒工業區中央汙水處理項目
招標時間:2013年
中標公司:5家參與競標的公司中,Hydrotek Public Co.,Ltd(Thailand)中標
籤署協議:2015年,中標公司與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籤署協議,以BOT的方式實施項目。協議規定,項目的建設期為2年,運營期為50年
(註: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籤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籤約方的私人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來承擔該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和維護,在協議規定的特許期限內,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並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並賺取利潤。政府對這一基礎設施有監督權,調控權,特許期滿,籤約方的私人企業將該基礎設施無償或有償移交給政府部門。)
籤署協議後,多次修改協議
籤署協議之前,一切看起來都很穩妥。汙水處理系統,對工業區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民間普遍對項目抱有期待。但我們都知道,2016年,緬甸政府換屆。換屆後,曼德勒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對原始協議進行審核後發現,原始協議中規定,汙水處理中心需要向工廠收取高昂的汙水處理費用。考慮到實際情況,工廠無力承擔。因此,經過協商,曼德勒市政委員會,與中標公司聯合對協議進行修改。之後,項目繼續施工。
在項目施工到27%的進度時,曼德勒市政委員會再一次對汙水處理項目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發現,項目中的汙水處理系統,無法長期運作。因此,市政委員會又與中標公司協商對協議進行修改。
在此之後,因投資額的問題,又修改了汙水處理技術。經過多次修改協議和調整後,最終,汙水處理項目仍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最終,曼德勒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與中標公司達成協議,暫停項目。
對於這一項目,曼德勒市長耶倫醫生回應稱,從2015年籤署協議到2020年,這個項目已經拖延了很長時間。依據國際慣例,暫時撤銷這一項目。
反思
從這個項目中,我們發現了兩個問題。
首先,2015年籤署協議前,時任曼德勒市政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並沒有發現協議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項目落地後,換屆政府的曼德勒市政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對項目進行重新調研時,陸續發現問題。但期間,並沒有一次性將問題解決,而是間斷性的不斷發現問題,多次修改協議。
緬甸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卯足勁想辦法發展經濟,不斷招商引資。基於緬甸多行業的「百廢待興」,不少外國投資者入緬投資。但幾年下來,緬甸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1、政府部門手續繁瑣,且辦公效率較低,影響項目進度;
2、緬甸中央和地方政策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缺失,可能給投資帶來不確定性風險;
3、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增加了外國投資者的成本;
4、雖然勞動力豐富且成本相對較低,但勞動力專業技能有所欠缺,高素質人才缺乏;
5、項目落地前,需要贏得地區民眾的認可。否則,民眾可能質疑決策的合法性,通過遊行、示威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幹涉合作項目的開展
目前,為了招商引資,緬甸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改進措施,規避招商引資過程中可能帶來的阻力。民盟上臺後,出臺《新投資法》,簡化項目核准程序。與此同時,政府扶持工人培訓學校,試圖提高勞工素質;不斷完善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問題存在,但我們也看到了政府為此所做的努力。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緬甸這一片投資樂土會迎來更多的投資者,促進就業的同時,推動地區經濟實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