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哪裡的咖啡豆最好?對於我國咖啡愛好者來說,不同的人對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有著自己獨特的偏好。過去,消費者比較熟知都是國外的咖啡豆,但近年來,我國雲南的咖啡產業正在迅速崛起,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升級,這個產業也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
挑戰與機遇共存
雲南省普洱市,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普洱茶為名的城市,最出名的是茶葉。鮮少有人知道,這裡的咖啡同樣品質出眾。
中國咖啡看雲南,雲南咖啡看普洱。近日,在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由普洱市委、市政府作為支持單位,由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承辦,由中國咖啡產業聯盟(CCIA)和普洱咖啡協會協辦的2020普洱國際精品咖啡博覽會系列活動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介紹,普洱全市4.5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中,有超過2.3萬平方公裡的熱區土地,全年有315天以上的年無霜期,讓普洱成為了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小粒咖啡黃金種植地帶,生產出來的咖啡因「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略帶果酸」的獨特風味而馳名中外。「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接近咖啡、熟悉咖啡、愛上咖啡。」楊宇表示,截至目前,普洱市咖啡種植面積達78萬畝,產量5.7萬噸。全國98%以上的咖啡產自雲南,而雲南50%以上的咖啡來自普洱,普洱市已經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集散中心。
不過,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雲南的咖啡產業也面臨一些挑戰。「雲南咖啡產業結構單一,小散現象突出,過度依賴一產,二、三產延伸和發展不足,導致產業整體產值不高,綜合競爭力不強。與此同時,雲南咖啡產業在種植生產方面標準化程度不高,缺乏統一性,導致產品品質不穩定,種植生產成本過高,供應能力弱,從而造成產業與市場脫節,抗風險能力弱。」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舒洋表示,除了產業結構和種植生產方面的挑戰,在產業服務方面,雲南咖啡產業服務支撐體系不健全,貿易結構不合理,產業價值流失嚴重。「由於雲南咖啡產業缺乏標準的加工、倉儲、物流、交易等產業配套,同時國內市場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對雲南咖啡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不是很高,國內市場佔有率不足20%,造成雲南咖啡的市場空間較狹窄,市場影響力小」。
不過,舒洋對雲南咖啡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面對國內巨大的咖啡消費市場和快速發展的消費趨勢,國際咖啡業界對雲南咖啡的認知度不斷提升,雲南咖啡在未來三至五年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空間,雲南咖啡產業也迎來了由量變向質變的跨越式發展的大好時機。」
新消費帶來新變化
毫無疑問,我國的咖啡市場目前處於上升階段,正在成為餐飲行業的新增長點。
「據外賣平臺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咖啡外賣訂單業務量同比增長50%,電商平臺咖啡搜索熱度較同期漲幅超80%,衝泡咖啡線上銷售同比增長35%。」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安寶軍在會上表示,多渠道數據表明,我國咖啡消費市場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新階段,且未來潛力巨大。
「在我剛入行的時候,咖啡這個品類增長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賠錢的。但近幾年來可以看到的是,咖啡正在進入一個新消費時代,新的消費人群正在不斷崛起。」據天貓衝調行業負責人塗偉城觀察,在咖啡品類裡,Z世代和小鎮青年等新消費群體以及白領、精緻媽媽等核心消費群體都在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精品速溶咖啡、掛耳咖啡、咖啡液等都在超高速增長,新供給也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
在塗偉城看來,對雲南咖啡產業而言,目前本土品牌還面臨許多問題,比如低端速溶產品佔比高達60%以上,退貨率和投訴率都很高,運營追求短平快,虧損較多等等。「雲南咖啡產業應該倡導品牌化打法,去劣扶優,並對雲南咖啡/小粒咖啡進行標識保護。與此同時,要深加工管理規範,定向學習標杆品牌,從而走通品牌模式」。
隨著咖啡產業的不斷發展,單一的電商渠道或者線下門店已經不能跟上市場的發展趨勢。經歷了三次電商渠道升級的時萃咖啡對此深有感觸。據時萃咖啡聯合創始人徐科介紹,在電商渠道方面,雖然品牌才成立一年多,但時萃咖啡經歷了私域小程序電商、以天貓為主的主流平臺電商,以及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域電商三個發展階段。「10月的時候,我們的線下門店正式投入運營。比起其他品牌,我們更關注能隨時隨地一分鐘加一杯水的需求,能夠更快速高效地滿足我們核心消費人群需求」。
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升級,新消費也正促使雲南咖啡持續升級。隨著近年來雲南咖啡的質量和穩定性不斷增強,消費市場對雲南咖啡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不斷提升。「雲南咖啡產業總體發展戰略應遵循精品化、國際化,一產做精、強化二產、拓展三產。」據舒洋介紹,雲南咖啡將大力發展精品咖啡示範莊園,優化改變產業結構,增強產業加工能力及水平;並將培育本土咖啡精深加工企業,提升咖啡產品附加價值,完善標準化的倉儲、精深加工、信息、金融、物流、電商孵化、保險等服務體系。與此同時,雲南還將依託咖啡產業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旅遊體驗為核心內容,將旅遊體驗融入咖啡產業的各個環節,形成咖啡產業經濟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完善咖啡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