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賴於影視創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市場的逐步回溫,現實主義重新成為了爆款頻出的熱點題材。根據藝恩數據的統計,上半年播出的電視劇中,現實題材的佔比超過7成。數量急速增長的現狀下,劇集想要脫穎而出,無疑是對影視公司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對此,資深製片人、出品人、發行人,世紀華納董事長劉斯斯在電視劇鷹眼(ID:TV-insight)主辦,世紀華納聯合舉辦的「鷹眼論壇·9月北京場」第一場——《現實主義題材的創新》上坦言「我們看的好項目越來越多,觀眾看的好片子也越來越多,市場也在變得越來越挑剔。所以更需要我們推陳出新,尋找新的切入點去創作現實主義劇集。」
作為一家集電影、電視劇、網絡劇製作發行以及文化旅遊地產、影視基地開發、藝人經紀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劉斯斯帶領的世紀華納參與製作和出品了《脫身》《天衣無縫》《人民的正義》《還沒愛夠》《幸福還會來敲門》等覆蓋諜戰、都市、家庭、公檢法等多個現實題材細分領域的優質作品。作為世紀華納的掌舵人,劉斯斯在本次論壇上大方分享了世紀華納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創作方法論。
題材不設限
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
因製作出品了多部現實主義劇集,且在各個細分領域均有涉獵,世紀華納在內容產品線上的布局不免令人好奇,本次論壇主持人——鷹眼創始人蔣雲峰就此展開了提問。劉斯斯表示,從一開始,世紀華納在內容版塊的布局上並沒有設太多的限制,無論是年代戲還是現代戲都有所涉獵。
「世紀華納始終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無論是年代劇還是都市劇,我們都希望往現實主義的方向深挖。」
劉斯斯進一步解釋道,「正如前面兩位老師(趙毅、溫豪傑)說的,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手法,無論什麼題材的劇集,都可以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去創作。比如我們在創作《幸福還會來敲門》中聶遠飾演的黃自立一角之前,做了大量的人物、故事調研和社會熱點採集,經過提煉後融入到角色身上。這個人物從創業失敗到家庭破裂,再到為了生活嘗試了送外賣,做推銷等等不同的工作崗位,經歷了很多人生的起伏,但依然心懷溫暖和善意。我們希望通過對人物的挖掘,故事線的梳理去達到展現真實生活,反應社會現狀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世紀華納擁有一支年輕的策劃團隊,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受眾群體也整體向年輕一代轉移的當下,擁有這樣一支能夠與年輕人對話的團隊無疑是極大的優勢。劉斯斯認為,年輕的策劃團隊加上成熟富有經驗的導演、編劇團隊,兩者互補才能適應當下瞬息萬變的市場風向。
新型家庭題材回歸
臺網劇還會長期存在
隨著視頻平臺的崛起,網絡劇儼然已經成為劇集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今年白玉蘭將網劇納入參評體系更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傳統獎項對於網劇的認可和接納。而網劇和臺網劇在現實主義題材上各自呈現出了怎樣的特點,二者又是否會在將來走向融合?
對此,劉斯斯從一個資深發行人的視角分享了她的觀點,「我們所有的劇基本上都是我在做發行,這兩年我能感覺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臺網劇在網絡發行上可能會吃一些閉門羹或者不是那麼受歡迎,因為網絡劇製作越來越大,細分市場越來越多,像臺網劇這樣面對更廣泛群體的劇集的針對性似乎就顯得不那麼強了。但是好的臺網劇也會出爆款,並且這種爆款相較於網劇的圈層爆款來說,更具廣譜性。」
劉斯斯認為,網劇和臺網劇在現階段已經開始顯露出其屬性上的不同,網劇更趨向於年輕化、圈層化和個性化,而臺網劇則更偏向於廣譜化的合家歡類型。從長期來看,兩者之間的距離可能會逐漸縮小,但並不意味著電視臺就會消失。劉斯斯表示,電視為觀眾提供娛樂節目的同時也承擔著政策宣傳的職能,例如一些脫貧攻堅類題材等等。「既然國家有這個需求,那麼製作團隊和出品方就會繼續產生這些內容,所以電視臺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近期隨著《幸福還會來敲門》《以家人之名》等劇集的熱播,一度陷入低谷的都市家庭劇重新煥發生機,這是否意味著家庭題材正在回歸大眾的視野?這些家庭劇的熱播有哪些值得參考的部分?蔣雲峰就此詢問了劉斯斯的看法。
「我同意蔣總說的,合家歡和有跨度的社會題材作品是所有老百姓都渴望看到的,家庭題材本身對於觀眾來說是一種剛需。不管是人物也好,家庭環境也好,它有一個廣譜的亮點——讓大家在其中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值得我們警惕的是,觀眾的生活在更新,不同年代的人對於家庭的理解也在更新,創作者應該不斷去探究新的家庭關係,嘗試從新的角度解讀家庭故事,才讓觀眾能夠在其中獲得共鳴。」
資源整合、布局內循環
缺乏好劇本是行業的長期痛點
作為一家成立五年的年輕公司,世紀華納曾多次與李路、習辛、王迎、霍昕等優秀主創合作,其中李路導演還是世紀華納的籤約導演和股東之一,在被問及是如何與多位優秀創作者達成合作時,劉斯斯謙虛地表示,作為幕後推手,她對自己、對公司的定位一直都是服務者,在做好資源整合的同時,服務好合作夥伴,是世紀華納始終堅持的理念。至於如何做好資源整合,劉斯斯認為首要任務是打通公司的內循環。「比如說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基金,有自己的製片團隊、發行團隊、宣傳公司,這樣我們自己片子能夠全程由我們自己來主導,在合作時也能夠給到合作夥伴更大的信任感。」
而在談到創作過程中有哪些難以克服的問題時,劉斯斯表示,作為製片人,最大的痛點永遠是好劇本的缺失。
「作為公司來講,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劇本,但其中大部分都特別雷同,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劇本,大多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換了個人名,故事內容上沒有任何的創新。我們的創作者包括策劃在前期準備的時候,如果能夠找到一些全新的角度來創作,可能會更容易吸引到製片人的注意。」
左起:蔣雲峰、周可慧、溫豪傑、劉斯斯、趙毅
針對現實主義題材劇集扎堆的現象,蔣雲峰提出了一點疑問:目前的現實主義劇集無論是新女性題材也好還是其他題材,大多都是聚焦一線城市人群的生活現狀和觀點,而三四線城市人們的思想觀念或許與一線城市的人們有著很大的反差,他們是不是在創作中被忽略了?
劉斯斯對此表示認可,在她看來,用戶下沉的確是一個極易被忽略的問題,現實主義劇集應該具備更廣泛深入的現實關照,並透露稱世紀華納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布局。從世紀華納的儲備劇集來看,無論是李路導演正在籌備的《人世間》還是馬廣源編劇的《裸拼時代》《離職攻略》,亦或是年代大劇《待到春來化蝶時》,都涵蓋了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人們的生存狀態,全方位展現了當代社會中人民奮力打拼、追尋夢想的真實生活狀態,也體現了世紀華納在年代劇和現實主義題材上的深入布局和現實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