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八佰》,但無法挽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2020-10-09 礪石商業評論

礪石導言:華誼寄予厚望的《八佰》不負厚望,至今已拿下了30多億的票房,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史總榜第十。《八佰》無疑是成功的,不過卻無法救華誼於水火。

金梅 | 文

華誼兄弟的董事長王中軍,出身部隊大院,年輕時又有過三年的從軍經歷,這似乎令他對軍事戰爭題材的影視總是充滿熱情。早年他曾劍走偏鋒接下《士兵突擊》,一夜爆火,後來他又繼續孤注一擲押注《集結號》,也贏得大賣。不過,事情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比如他在戰爭紀實大片《1942》的大筆投資,得到的卻是票房慘敗。

而今,華誼風光不再,靠賣畫、賣房產艱難維持經營,股價比高點跌去了90%,這時候重資抗日劇《八佰》,還是透著王中軍的血性。這部電影為了還原歷史真實,營造逼真效果,所以搭建了不少舊上海的場景,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另外,這兩年戰爭題材電影市場熱度並不高,華誼的《1942》慘敗陰霾未散,讓《八佰》的拍攝無異於一場豪賭。

作為華誼重金押注的大作,也是疫情之後影院復工的第一部大片,8月14日《八佰》不負厚望,點映票房達到了2億,成為眾多影院今年的第一縷陽光。點映之後,影院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華誼新的發行方案一頓暴擊。華誼要求去年票房低於200萬的影城,在8月19日前上交票房3.5%的票房保底金,不參與對賭的小影城就只能無緣《八佰》放映了。

華誼「挾佳片以令諸侯」,全國4000家200萬以下票房的影院也只能乖乖交錢,否則發出去的預售票怎麼跟觀眾兌現?華誼此舉給了《八佰》一個不錯的市場保證,卻站在40%影院界「小弟」的對立面。雖然吃相略顯難看,但華誼如同一艘滿身傷痕的破船,已經真的輸不起了。

終歸結局是完美的,《八佰》至今已拿下了30多億的票房,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史總榜第十。《八佰》無疑是成功的,不過卻無法救華誼於水火。

1

華誼時代浪尖上的兄弟們

1960年,王中軍出生於北京部隊大院,16歲參軍入伍,將軍夢折戟之後,80年代他到了國家物資局出版社工作。但很快他就摔了這個鐵飯碗,下海乾了三年的雜誌廣告生意。中間他還曾經嘗試考中央美院,想當一個畫家,結果沒考上。這為此後「畫家王中軍」的身份和他的巨資買畫、賣畫的操作埋下伏筆。

1989年,乘著出國的第一波風潮,29歲的王中軍帶著妻子到美國留學,開啟了自己的淘金夢。在美國5年,王中軍立志要賺10萬美金。為了這第一桶金,他衣服一周換一次,鞋子從來不超過5美元,據說每天工作16個小時,刷盤子、送外賣累到手都抬不起來,回到家要休息半小時才有力氣洗澡。如此繁重的勞動之餘,王中軍居然還拿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

1994年,學成歸國的王中軍,開啟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他拉上在北京物資總局任職的弟弟王中磊,創辦了華誼兄弟的廣告公司。彼時國內的廣告業百廢待興,由於從事的是老本行,加上「幹部子弟」的京圈人脈和王中軍的海外經歷,他們的事業如日中天。中國銀行、國家電力、中石化等一眾巨頭的形象設計單子,讓他3年時間輕鬆賺了6個億,還將公司送到了「全國十大廣告公司」之列。

領跑時代的人,總能拿到最好的機會。用王中軍的話說,廣告這事不難,只要簡單的拿來主義再結合一點國情就可以做到。洋洋自得之時,王中軍遇到一個人居然靠一部劇賺了10個億。他瞬間感覺發現了一個新大陸。

1998年,王中軍請來了《我愛我家》的導演英達,投資500萬開拍情景喜劇《心理診所》。依靠120秒的中國銀行植入廣告,王中軍就拿到了300萬的保底收入。成片後,王中軍用電視劇跟電視臺換廣告時段。這種「內容換廣告」的商業模式,有著極高的回報率,王氏兄弟嘗到了甜頭,將主業開始聚焦在影視方面。

多年之後,王中軍總結自己的成功原因,他說交朋友是第一生產力。

1998年,王中軍通過英達的介紹,認識了姜文,並投資了他執導的《鬼子來了》。只可惜這部電影由於內容敏感未能上映。錢雖然打了水漂,但通過這部劇王中軍認識了投資人董平,並因此結識了陳凱歌和馮小剛。華誼的電影之門悄然打開。1998年,王中軍和陳凱歌合作的電影《荊軻刺秦王》再度折戟,投資7000萬,內地票房只有200萬。好在1999年底,馮小剛賀歲電影《沒完沒了》大獲成功,票房高達3300萬。

《沒完沒了》大獲全勝,讓王中軍看到了馮小剛的價值。他用400萬交下了馮小剛這個朋友。財務見底的華誼兄弟,甚至還跟馮小剛反借5萬周轉。王中軍交友的真誠度可見一斑。隨著馮小剛加入,華誼電影時代就此拉開帷幕。華誼在電影市場爆發的紅利下,拍一部火一部,很快成為行業龍頭。

馮小剛的前兩部電影,華誼用的都是別人的藝人,2001年,華誼再次成為行業弄潮兒——試水藝人經紀。

王中軍將「京圈第一經紀人」王京花招到麾下,成立了「華誼兄弟太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王京花從90年代開始就騎著自行車四處撮合演出和藝人,由於對演員非常尊重且從不剋扣費用,久而久之身邊就聚集了一眾明星。手握陳道明、李冰冰、任泉、胡軍等一大批明星的花姐是毫無疑問的大姐大。華誼交下花姐這個朋友,藝人經紀業務從此有了掌舵人。一眾明星的加入讓華誼兄弟高手雲集,眾星閃耀。藝人經紀和電影的結合讓華誼開啟了市場壟斷態勢。

2003年,馮小剛的《手機》開拍,王京花果斷幫乾女兒範冰冰敲定了這個頗受爭議的小三角色。這個角色不但戲份重還能和影帝葛優演對手戲。在馮小剛和王京花的勸說之下,範冰冰丟棄了清純路線成功轉型,因此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百花影后,一路闖進一線女星的行列。但這部戲主角形象與主持人崔永元的高度近似,也為華誼此後再埋一個大雷。

2004年,《手機》之後,馮小剛和華誼的合約期滿,他跟張國立自立門戶創辦了一個名為太合民眾的公司。幾乎完全依靠馮小剛撐起的華誼兄弟,丟掉了電影行業的脊梁骨,一時手足無措。屋漏偏逢連夜雨,2005年,王京花帶著旗下的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夏雨等幾十個藝人跳槽到橙天娛樂,搬走了華誼80%的藝人江山,媒體驚呼「華誼被掏空」了。

王中軍不肯低頭,對出走的藝人放出狠話「公司缺了誰都可以」。但對馮小剛,王中軍可沒那麼決絕。作為昔日兄弟,翻臉自然不可取,更何況馮小剛是個當之無愧的搖錢樹。王中軍和馮小剛保持著兄弟的情誼,還參投了他2004年的新電影《天下無賊》。馮小剛在電影的一次宣傳活動中跟王中軍提及了創業的不易,王中軍藉機張開懷抱。分離僅一年,馮小剛二度回歸後,依然是好片不斷,包攬眾多中國電影之最。

2005年,化緣兩年都沒找到投資方的康洪雷坐到了王中軍的辦公室。他想拍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電視劇,這個一水男性的軍旅題材的電視劇資本市場不買帳。但曾經當過兵的王中軍,當場拍板交下了康洪雷這個朋友。這個朋友的作品不但打敗了當時市場上的所有電視劇,獲獎無數,還給華誼披上不一樣的紅色外衣。

此後的《集結號》和最近的《八佰》都應該感謝康洪雷的鋪墊。王中軍被點燃的軍旅熱血,讓他不顧公司90%以上的人甚至馮小剛的反對,認賠20%、賭上全部資產做《集結號》。2.6億的票房和斬獲的多項大獎,證明了王中軍選擇的正確性。王中軍這股熱血,對他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大有裨益。此後,金牌監製陳國富加盟,與導演徐克開啟了《狄仁傑》系列的合作。眾多朋友也讓華誼收穫頗豐。

2

資本市場玩火

2007年,王中軍在企業圈結識了馬雲。馬雲揮手找來了江南春和虞峰等超級富豪,加入了「華誼上市軍團」。2009年,華誼兄弟進入創業板,成為國內第一批創業板上市的28家企業之一,第一家娛樂上市公司。上市首日股票暴漲147.76%,並一度問鼎91.8元的高價。馬雲、江南春獲得近百倍投資回報,馮小剛、黃曉明、李冰冰等也實現財務自由,一時間,華誼風光無兩。

上市之後,華誼開啟了重組、套現、定增、對賭等讓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讓它吃到了資本泡沫的紅利。特別是入股掌趣科技,讓華誼兄弟更是獲利豐厚。2010年,其斥資1.48億併購掌趣科技22%的股份,2年後掌趣登陸創業板,華誼兄弟隨即開啟瘋狂套現模式,2013-2017年華誼分15次減持掌趣科技套現28億。

王中軍過起了悠閒自得、揮金如土的生活。他每天睡到十一點,公司轉一圈就加入各種飯局,盤剝自己的朋友資源。他還蓋了一個7畝的豪宅,加入到名畫、古樹的收集行列。王中軍走到了美國留學生活的對立面,報復性地回饋自己。

資本市場的錢,如同王中軍3.775億買下的梵谷名畫《雛菊與罌粟花》中的罌粟花,色彩鮮豔絢爛,但很容易上癮。快錢賺多了的人,就很難再踏實下來做業務。華誼開啟了去電影化之路,將注意力放在金融市場、華誼小鎮地產項目等運作上。

彼時的電影大環境也悄然變天。2012年,華誼鴻篇巨製的《1942》在《泰囧》的衝擊下,票房慘敗。馮小剛的票房號召被徐崢、王寶強、黃渤三個毛頭小子搶走了。華誼電影一哥的地位,在光線、萬達等一眾企業的衝擊下,變得岌岌可危。

電影在華誼不再有主導地位,市場勢能不在,人才流失成了必然。2013年,華誼的電影總監製陳國富離職,華誼股票開市大跌。為了穩定軍心,華誼只能通過資本輸出的方式,與明星深度綁定。

2013年9月,華誼兄弟出資2.52億元,收購張國立成立僅三個月的浙江常升公司70%股權,並籤訂1億的業績對賭協議。還規定收購款的1.52億,用於購買王中軍和王中磊所持有的華誼兄弟的股份。張國立拿到錢,王中軍、王中磊變相減持,兄弟三人都有錢賺,王中軍的資本運作「智慧」令人讚嘆。

2015年10月,華誼兄弟斥資7.56億收購東陽浩瀚這個成立僅一天的空殼公司70%的股份。獲利者為李晨、angleababy、鄭凱、馮紹峰、杜淳、陳赫等。11月,華誼斥資10.7億,收購馮小剛東陽美拉70%的股份,並籤了5年之內完成6.75億的利潤業績對賭協議。表面上看,這個協議好似苛刻,可即便公司什麼都不做,馮小剛自掏腰包拿出6.75億的利潤,也還有4億的盈餘。

這波操作帶著明顯的資本輸出的味道,王中軍拿著公司的錢發給自己的「兄弟」,但最後買單的卻是股市上的小股東。用如此高額的價格收購沒有歷史價值的公司的行為後來被叫停了,但留給了華誼高的離譜的商譽。華誼在資本投資、IP經營、影院建設、華誼小鎮等方面全面擴張,向銀漢科技、英雄互娛等過百家公司伸出資本的橄欖枝,為華誼此後吃緊的現金流埋下隱患。

2014年華誼定向增發股票,王中軍將馬雲、馬化騰、馬明哲「三馬」齊聚一堂,向他們描繪了東方迪士尼的宏偉藍圖,成功融資36億。但瘋狂的收購之下,2015年華誼的總負債金額已經超過了40億。隨著資本環境的變化,華誼此前在資本市場收集的公司,無法續寫預想中的輝煌,而電影業務也難免頹勢。

2016年,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慘敗,2017年《芳華》剛剛及格。2018年馮小剛押注的《手機2》,卻激怒了崔永元。崔永元實名舉報馮小剛、範冰冰的偷稅漏稅事件,華誼旗下幾乎所有藝人都受到牽連,華誼的財務數字持續低迷,股價一路直下。對比之下,同行《我不是藥神》《戰狼2》《流浪地球》的異軍突起,顯示著華誼兄弟江湖老大地位的瓦解。

3

《八佰》束手無策

資本運作的惡果開始反噬華誼。瘋狂的投資,和迪士尼夢想下華誼小鎮的地產項目的建設,導致其現金流開始變得捉襟見肘。面對危機,華誼一邊賣房、賣畫,一邊將幾乎全部資產進行了抵押,並通過定增、資本減值等方式化解危機。

2018年,華誼上市10周年之際,迎來了10年首次虧損,金額為10.93億。王中軍突然警醒,收回了去電影化的戰略,重回電影主業。但時移世易,觀眾不再是以前的觀眾,華誼也難回昔日的華誼。2019年,華誼兄弟虧損了39.63億。當年投資的幾部電影全部失利,馮小剛的《如果雲知道》只有1.56億的票房,《八佰》沒有過審,讓公司境遇雪上加霜。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王中軍開始賣畫、賣豪宅,並發表長文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連續虧損兩年的華誼,如果再虧損就要面臨退市的危險。但王中軍還有新的操作來美化公司的財務數字:商譽減值。2019年進行25億的大額商譽減值,降低2020年的財務壓力。而且,華誼賣掉了賣座網4%的股份,從51%的持股比例變成了47%,不再是公司大股東,此舉令華誼兄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對財務數據進行報表合併。而一旦從報表中進行分拆就意味著,華誼可以拿掉幾千萬的虧損。這個財務數字美化的操作被監管部門再次問詢。

為了救華誼,2020年,本想靠質押、商譽減值、定增、對賭、《八佰》等電影,打一個翻身仗的華誼,卻突然遭遇疫情的黑天鵝,讓期待的曙光未能如約而至。2020年4月,華誼兄弟以2.78元每股的超低價定增,融資22.9億,阿里、騰訊、復興、山東國資入局雪中送碳。2020年中報顯示,公司營收3.24億,同比下降69.88%,虧損2.45億,公司負債56.46億,前路依然疑雲重重。

最近《八佰》的好消息還沒有飄幾天,9月22日,王中軍、王中磊又曝出了3%的減持計劃,用於緩解公司的債務壓力。如今華誼的股價已經不足5元,較昔日高峰時期已經跌去八成之多。

留給華誼的是一個不小的坑,要填滿這個坑,王中軍可能要把美國淘金的苦再吃一遍。而這一次顯然不能只靠交朋友,華誼要踏踏實實的真正帶著做產品、做平臺的心,去鍛造企業先發優勢以外的護城河。

相關焦點

  • 《八佰》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這兩天,隨著影視行業的復甦,電影《八佰》成為新晉票房「黑馬」。正式公映三天後,票房破了十億,這給出品方華誼兄弟帶來了翻盤希望。有人說,《八佰》不僅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也讓華誼兄弟吹響了公司保衛戰的號角。因為,華誼兄弟不順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 因為《八佰》是華誼兄弟的,所以《八佰》是爛片?
    》這部電影就因為沾上了華誼兄弟而被黑得很慘,在上映之初或者說之前,很多知乎,貼吧,豆瓣,論壇的網友幾乎是一致黑,其中關於《八佰》最致命的兩條評價就是,這部電影「虎頭蛇尾」還有「這部電影華誼出品」順帶著,沒看過電影之前,我也去豆瓣抄了幾條惡評,然後去網上罵了罵,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特意評論了一句:真不知道《八佰》拍得是個什麼玩意兒
  • 華誼兄弟背水一戰:《八佰》上映能否救主?
    巨額虧損導致的資金短缺,讓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不得不變賣收藏自救。如今《八佰》再次定檔,作為影院恢復營業後的首部大製作,《八佰》自傳出定檔後備受關注。14日首日點映會上,《八佰》票房達到1500萬元,截至8月18日,《八佰》預售總票房突破億元大關。
  • 《八佰》點映票房破億!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華誼兄弟受多方因素影響,2019年淨利潤虧損額近40億元。《八佰》不但承擔著&34;大業,也肩負著華誼的生死。亟待「輸血」的華誼需要一部爆款電影,有券商分析《八佰》總票房預計為14億元-22億元,考慮各方分成比例,《八佰》有望為華誼兄弟帶來2.92億元-6.12億元的分帳收入。
  • 票房過20億的《八佰》,如何挽救負債近40億的華誼?
    在票房還在攀升的同時,不少人也關注《八佰》的製作方華誼目前的資本情況,觀眾和華誼均寄予厚望的《八佰》能否挽救負債近40億的華誼? 《八佰》是華誼兄弟目前操盤最重要項目,這家老牌電影巨頭近幾年項目票房並不如預期,飽受市場質疑。《八佰》的成功,證明了華誼內容創作的實力,可是虧損規模近40億元的華誼,重回電影霸主之路還有一段路要走。
  • 10億票房《八佰》,難救華誼兄弟?
    毫無疑問,華誼兄弟(300027)這一把賭對了,在疫情影響之下,影院上座率不得超過50%,沒有片方敢第一個嘗試上映,但是華誼兄弟拿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觀眾的口碑反響也給了華誼應有的票房回報。   華誼的股價在《八佰》的利好之下,近兩個月迅速翻倍,可是僅僅憑藉一部爆款電影就能拯救華誼嗎?
  • 《八佰》能否拯救華誼於水火?
    電影《八佰》,果真成了華誼的「救命稻草」。少量的電影資源加上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在電影院還未完全的開放的情況下,華誼敢於人先讓《八佰》第一輪上映。過去兩年裡,圍繞在華誼和王中軍、王中磊身上最多的詞就是「拯救」和「還債」。為了拯救華誼兄弟,王中軍賣掉了家中的藏畫,兄弟二人賣掉了香港的豪宅。
  • 備受爭議的《八佰》,華誼兄弟的背水一戰
    作為疫情之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大製作新片,《八佰》的時間點抓得很準,也成功帶動了一波觀影熱潮,相信此時的投資方華誼兄弟與導演管虎,心情或許寬慰了一些。,敏銳的嗅覺與強大的執行能力,曾經坐擁娛樂圈半壁江山的華誼兄弟,成為國產商業大片中無可爭議的領跑者,國產院線最具號召力的票房晴雨表。
  • 《八佰》雖好,但可能救不了華誼
    ​但即使《八佰》的這種勢頭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對於華誼自己給自己挖的坑而言,還是杯水車薪。這樣一算,大概就能明白為什麼華誼兄弟如此火急火燎的要上映《八佰》了。送華誼兄弟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八佰》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目前似乎處於「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但別忘了還有「高處不勝寒」。因為疫情,不少電影已經推遲上映,眼看著《八佰》取得好成績,我相信會有更多競爭者冒出來,分一杯羹!另外,《八佰》的票房上限肯定會受其題材影響。《八佰》屬於歷史題材,即使拍的再精彩,受眾還是有限。
  • 《八佰》能拯救風雨搖曳中的「華誼兄弟」嗎?
    作為院線復工以來上映的首部商業大片——《八佰》陸續在各大影院上映,這是今年疫情以來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八佰》的上映給沉寂了大半年的中國電影帶來了希望和曙光。甚至有人認為,《八佰》的上映成為了各家影院摩拳擦掌迎接的「救命稻草」。
  • 《八佰》大賣,即將摘牌退市的華誼兄弟,能否扭虧轉盈?
    冷鋒最近出來一部特別火的電影,就是《八佰》。截止8月31號晚上9點多,票房已經突破了20億,是國內大陸影史第20部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也是今年全球唯一一部單片票房超過20億的影片。而《八佰》這部電影就是華誼兄弟所拍攝的。華誼兄弟也因為這部電影解救了燃眉之急。
  • 接連虧損 退市邊緣《八佰》真的能救華誼兄弟嗎?
    而《八佰》的出品方華誼兄弟2019年淨利潤虧損近40億元被譽為「救市之作」的《八佰》也為命懸一線瀕臨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帶來了希望拯救華誼兄弟於水深火熱之中?01 《八佰》是「救市之作」?>過度依賴也使得華誼的弊端暴露無遺因為個人的精力總歸是有限的要想馮小剛每一年都拿出一部爆款也確實有些太難了再到2019年華誼兄弟的重要影片《手機2》、《八佰》
  • 《八佰》能拯救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嗎?
    華誼兄弟還有救嗎?不管結果如何,在剩下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華誼兄弟還要盡一切可能扭虧為盈,而《八佰》就是一個開始。保底發行,一石三鳥這一次《八佰》頂著疫情壓力上映,有兩個特別操作。尋找一切開源節流的機會率先上映的《八佰》,只是華誼兄弟正式回血的第一步,現在必須爭分奪秒讓財報數字更好看。 好在資本還沒有拋棄華誼兄弟。
  • 《八佰》的曲折上映路 遠不及華誼兄弟……
    從2018年4月《八佰》正式殺青,到2019年上海電影節定檔撤檔風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實曲折。曲折的就像華誼兄弟「復興」之路一樣。 或許,幾年前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倆不曾想過,華誼兄弟竟也到了寄希望於一部電影拯救頹勢的境地。
  • 《八佰》11億票房難「救主」,華誼兄弟自救忙
    雖然華誼兄弟今年並無主投主控電影計劃在春節期間上映,但當整個行業都進入無限期停工狀態,也就意味著華誼兄弟不僅要繼續背負巨額債務,還將面臨正在製作中的以及計劃於2020年開機的電影項目無法順利的挑戰。華誼兄弟的這些大製作究竟能從下半年的票房市場搶到多大的一塊蛋糕,目前也仍舊是一個問號。唯一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八佰》上映後的出色表現,也算是吹響了整個電影行業復甦的號角。
  • 連年虧損後《八佰》能給華誼兄弟「續命」多久?
    8月23日,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場論壇中談及這部影片所取得的成績。他說:「《八佰》取得的成績不是靠一己之力,離不開政府和各方的支持,還有電影觀眾們的觀影熱情。這些成績不僅展現了中國電影的力量,更充分證明了中國防疫的成功。」
  • 連年虧損後,《八佰》能給華誼兄弟「續命」多久?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9日電 已上映一周的《八佰》憑藉不錯的票房成績似乎成了華誼兄弟的「續命」之作。但能「續命」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單日票房連續8天破億8月27日,華誼兄弟發布了《關於電影〈八佰〉票房的公告》。
  • 《八佰》賺瘋《金剛川》遇冷!華誼兄弟能否走出困境?
    看來一個《八佰》狂賺,《金剛川》票房不如預期,華誼兄弟想恢復到巔峰時期,還是任重而道遠。這也意味著,如果華誼兄弟無法在2020年實現盈利,可能會面臨退市風險,所以他們把最有賣相的《八佰》提到暑期檔熱映。
  • 即將上映的《八佰》,能救得了命懸一線的華誼兄弟嗎?
    今天,華誼兄弟的股票直接漲停,收盤5.25。不管電影成績最終如何,在善於「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中國股民眼中,《八佰》的上映對於華誼兄弟而言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但《八佰》真的能挽救華誼兄弟嗎?,如今卻又趕上了百年不遇的疫情,在全球電影業普遍前景黯淡的情況下,靠一部《八佰》就能扭虧為盈,避免被迫退市?
  • 華誼兄弟一字漲停 《八佰》定檔卻難「畢其功於一役」
    撤檔一年之後,管虎的《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這一消息也讓華誼兄弟(300027)在八月份的首個交易日封上漲停板。  8月3日,華誼兄弟股價漲停開盤,報5.25元/股。可以說,《八佰》的定檔,讓國內電影院自7月20日復工後迎來了首部國內商業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