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期間,在口罩庫存緊張的情況下,網絡傳出了用烘箱加熱、用酒精消毒、用開水滾燙等各種讓口罩循環再用的「神奇妙方」。
乍一看,這些方法與新型冠狀病毒怕高溫、怕酒精、怕紫外線的弱點完全相符,確實能將口罩上的病毒殺得「一乾二淨」。但是貼著「一次性」標籤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夠走上使用、消毒、再利用的「無限循環」之路嗎?
這些口罩消毒法不可取!
「能讓口罩產生過濾作用的,是口罩中使用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組成的過濾層。」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兼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邢亞威介紹,通過駐極處理後,帶有微弱電荷的過濾層能在佩戴者每次呼吸時將空氣中的雜物進行吸附。部分醫用口罩表層還會有防液塗層,用於防止醫生接觸病患時遇到的飛沫或血液。
「產品的特性決定了一次性口罩不可以反覆消毒使用,因為口罩不能耐高溫、不能使用消毒劑或者熱水浸泡,在重複消毒的過程中,由於無紡布多孔結構存在天然的脆弱性,經歷過揉搓變形後其多孔結構會被破壞,過濾材料的孔徑將會增大。即使進行消毒、晾乾也無法恢復,再使用時無法起到很好的防護效果。」邢亞威說。
並且,經過駐極處理的纖維在高溫環境、碰到水和溶劑等情況也會出現靜電明顯衰退的現象。「因此,無論是高溫『物理消毒』,還是酒精、紫外燈這些『魔法消毒』,它們都不能對口罩起到完全消毒再利用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口罩本身的防護結構,縮減口罩的使用壽命。」
「口罩在出廠之前,都是經過環氧乙烷滅菌消毒的。」邢亞威說,環氧乙烷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是一種廣譜滅菌劑,可在常溫下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結核桿菌、細菌、病毒、真菌等。
「這種消毒方式普通家庭無法實現。」邢亞威說,在當前的疫情條件下,並不提倡對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哪些情況口罩可重複使用?
「口罩的阻隔層就相當於一張大網,即便不考慮口罩的衛生情況,如果這張大網的網孔被各種顆粒物堵上了、網眼被填到一定程度了,沒足夠的空氣進來,我們戴著自然就會感覺呼吸困難,這口罩自然就不能用了。」邢亞威說,原則上口罩都是不能使用很久的。
但在生活中,公眾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儘量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邢亞威介紹,普通居民在風險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可放置在潔淨、乾燥處,通風48小時。或用電吹風60℃處理30分鐘。為最大程度減少潛在交叉汙染,可單獨存放口罩,避免彼此接觸,並清楚地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對於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包括從事和疫情相關行業的人員、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快遞人員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長。一般來說,如果口罩沒有明顯的髒汙變形,可以不必每四小時一換,但如果口罩出現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要及時更換。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