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少年》是中國第一部有關圍棋的動畫電視劇,最初小編記得是在央視動畫看到,本劇以寫實化的風格來展現少年成長中的艱難和為理想奮鬥的精神,這部劇上映後也是得到諸多好評,深受小夥伴們喜愛,但是自從2005年上映後《圍棋少年》也同時掛上了抄襲日本同題材動畫《棋魂》的名字,對此看來小編並不認為《圍棋少年》抄襲《棋魂》的看法,小編在查閱資料後逐條進行分析,發現真相併非如此,今天小編就帶小夥伴們了解這些所謂的抄襲從何而來!
首先是模仿棋典故,1929年吳清源先生在與日本木谷實先生對局時,開創了模仿棋的先例,《棋魂》和《圍棋少年》在對局中都使用過模仿棋的橋段,屬於化用典故。《棋魂》中光的模仿棋一出場就被反殺了,而江流兒的模仿棋則是以成功收場,《棋魂》和《圍棋少年》則都採用了不同的創作結局和創作方式,而達到了致敬前輩的目的,我認為如果這樣也算抄襲的話,那麼兩部作品是不是都需要跟吳清源先生要份生平授權呢?
其次是男主身邊世外高人的設定,在《棋魂》中,進藤光被鬼魂附身,開掛徵服日本棋壇,這點也是熱血日漫中比較常見的套路,主題是圍棋和成長,而在《圍棋少年》中,江流兒為了替父報仇才入局棋壇,在這之後頻頻遇見高人蛻變成長,對於這個套路小夥伴們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呢?沒錯就是中國式武俠套路,這裡小編覺得主題是成長,而圍棋只是加分項,有些網友說江流兒的人物設定從某種程度上的是西方文學創作中的古典神話體系,這點小編也不否認,《棋魂》和《圍棋少年》也都是通過悲劇和挫折琢磨人物推動劇情發展,但是在敘事風格上小編覺得《棋魂》更偏向於寫實刻畫,而《圍棋少年》則是評書傳奇和江湖故事!
看過《棋魂》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棋魂》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棋盤是六合宇宙,我心即神,一顆顆棋子置於黑白間,便是群星」,《圍棋少年》中也恰巧有這麼一句「天空就是棋盤,星星就是棋子」,因此也被網友說成抄襲《棋魂》,這句話在小編查閱資料找到了這句話的出處,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曾經寫出過這樣一幅名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這副對聯想必很多小夥伴也有所了解,小編認為與其說我們《圍棋少年》抄襲臺詞,倒不如說我們白話文了中國古代名聯!
《圍棋少年》一共兩部52集,而日漫TV版是75集,單行本23卷全,兩部都有這麼長的篇幅,反抄襲人士也是找到三個無關緊要並且沒有什麼含金量的點,一攻擊就是幾十年,小編認為有些證據不足或者是混淆視聽,這三個點總得看來並不是特別稀奇的點,一個可以從中國古代名聯中找到出處,一個是武俠小說常見的套路,最後一個也是選自圍棋典故演繹,所以關於《棋魂》和《圍棋少年》的抄襲傳聞,小編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怎麼看待《棋魂》和《圍棋少年》這兩部動漫呢?據說《圍棋少年》第三部也要問世,各位小夥伴們會不會很期待呢?歡迎各位網友在下方留言評論告訴小編,更多動漫話題以及動畫熱點都可以在評論區中繼續交流與吐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