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影視劇都告訴我們——反派,死於話多。
在娛樂圈也有這樣一個存在,她不說話時候,是16歲輟學出道還債、原生家庭不幸卻勵志翻盤逆天改命的才女,當之無愧的人生大贏家。
可她偏偏管不住這張嘴,說過的話都是腦子裡進的水,一張口就是翻車現場,如今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隨手翻開翻伊能靜的微博
你就能看到大家有多不待見她
就連黃聖依在她面前
都被襯託得格外順眼
伊言難靜,黃不能勝伊
身為公眾人物,所有的缺點瑕疵都會在鏡頭面前被無限放大,當然院長說這話也不是想為她感人的情商辯解。只是每當看到伊能靜的言論,我都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講真
她集齊了我生命中遇到過
所有無法深交的人身上的特質
01
好為人師,好為人母
七大姑八大姨之所以討厭、父母的話之所以很難聽進去甚至讓人有種逆反心,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你放在一個平等關係的語境下,而是以一種施壓者和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告訴你應該怎樣做。其背後的究極邏輯就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只不過是個屁都不懂的初生牛犢罷了。
伊能靜把這種高人一等的教育者姿態
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連小學生都知道「溝通是雙向的」,但就是有些人仗著自己活得比你久,就有一種蜜汁優越感,她們拒絕雙向交流,只在意單向輸出,把相左的意見都一律歸為「你不配你不懂你不夠成熟,只有我洞悉了萬物標尺宇宙規律」
老娘用鼻子聞一聞
就知道你是什麼貨色
院長見過四五十歲的人還在沉迷抖音和土味視頻、二三十歲的人就能創辦公司經濟自由活得通透的,年齡根本不是丈量一個人懂得多少的標尺,更不是一個人引以為傲的資本。
伊能靜眼中「一事無成」的豬隊友
也在用她們自己的方式關心著她
但反觀「好為人母」的伊能靜,只會用濃濃的優越感提出一些屁用沒有的建議——
以「別人家的孩子」為開場白的打擊式教育,也許出發點是好的,但呈現出來卻是——
「你好差,你就是個廢物」
「過來人式口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得人和人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課題,把自己狹隘的人經歷當成生活的萬金油並且強加給別人從而幹涉別人的課題,本來就是很可笑的行為。
長期沉浸在自己」閱歷豐富」的世界裡
久而久之就會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習慣把自己放在Leader的位置
這些話換成從別人口中說的倒也什麼不妥,可一旦從她自己嘴裡講出來,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寧是不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
02
幹啥啥不行,甩鍋第一名
既然決心要以「過來人」的身份來生活,那就請你要裝到底,拿出長輩的姿態來承擔責任,但伊能靜偏偏又是個名副其實的「甩鍋大王」——
當年自導自演拍爛片評分低
她說「遺憾電影不是我剪輯」
意思是全都剪輯的鍋
♂️
她發過一首歌《念奴嬌》
先拋開全篇東拼西湊的古詩宋詞名言警句不說,關鍵是把羽扇綸(guan)巾讀成(lun)巾,眼瞅才女人設崩塌的她,第一時間甩鍋給助理——
「我早就說讀guan嘛~
助理真是讓人無語欸~」
當年被拍到「牽手門」出軌事件,甩鍋給婆婆說庾澄慶的媽媽給她的壓力太大才出軌,well,當我們沒看過《康熙來了》?
時隔多年,甩鍋依然是伊能靜的招牌雜耍,遇到事情永遠不會反思自己,錯的是你們是這個世界,我伊能靜永遠不會錯——
甩鍋給孩子
(請記住這個「我不太想去提」伊能句式
一會兒我們還會遇到)
甩鍋給隊友
唱歌沒唱好
是因為你們把我嗓子嚇啞了
不是嚇啞的就是教豬隊友教啞的
誰讓我就是一個容易受傷的女人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隊友的錯
我就是乘風破浪裡最慘姐姐
遇上倆坑爹貨
可是節目裡最能哭的
分明不就是你嗎?
(而且邊哭邊瞄鏡頭是什麼操作)
♂️
然而公演當天
王智王麗坤跳得美輪美奐滿堂叫座
光唱個歌就能霸佔C位的伊能靜女士
結果還沒唱好
立刻甩鍋給耳返
伊能靜錯就錯在從來不敢直面自己的失誤,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想得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找誰背鍋合適。其實犯錯和失誤我相信基本大家都會理解,但一味甩鍋只會讓人覺得emmm.....
誰敢和你打交道啊?
03
沉湎過去,自我感動
還記得我們剛才提到的「我不太想提」的句式嗎?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來開始自己長篇大論的炫耀,已經成了伊能靜慣性開場白——
「我不太想提過去的殊榮」
緊接著就是一套光輝歷史詳情回顧
就......實在不太理解她口中
所謂的「很少」是什麼概念
表面說自己不務正業
實則想吹自己樣樣精通全能藝人
我這一生除了C位
沒去過別的位置
伊能靜就是有這樣一種神奇的技能,不管是什麼場合談什麼事情,最終都能把落腳點穩穩地落在「老娘年輕時候不知道有多牛逼」上面
公演致辭時寧靜說和隊友共進退
那一瞬間我仿佛都看見了團魂
而伊能靜
我差點以為這是她個人演唱會
甩鍋的同時也不忘炫耀自己的努力
這種人其實在我們生活裡也不在少數,說白了就是太以自我為中心,還特別喜歡邀功,總用一種不合時宜的尷尬方式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然後開始盡情表演。想盡辦法突出自己——
「我很努力,我功勞最大」
院長記得以前在《被討厭的勇氣》看過一段,大概意思說人太過自卑就會轉化為虛假優越,這種優越感表現為沉迷昔日成就並且反覆地提起、然後炫耀自己、還有放大不幸......伊能靜就是這本書驗證的真實案例。
伊言伊語都在訴說輝煌and遭遇
娛樂圈裡的祥林嫂,苦情戲裡頭號擔當
就連寫段影評都不忘帶上一大段苦難人生
大家喜歡聽成功的人說努力和過去的遭遇,但是總愛強調過分努力卻沒什麼成就,那只能證明你很蠢。大概覺得這些說服力不太夠,她還經常拿業界名人來佐證舉例——
舉例合作過的人來證明自己咖位
舉例梅豔芳來證明自己人生圓滿
完成了愛再去實現自我價值,幸福如我
實現自我價值之後得不到愛,悲慘如梅豔芳
也不知道為什麼,院長突然就想起了前陣子楊麗萍抖音熱評那件事,有的人把一生奉獻給熱愛的事情來得到價值,而有的人只有拼命生孩子才能證明自己本事。也不是哪一種價值觀更好,但是用貶低另一種生活方式去抬高自己的幸福感,就真的amazing。
她也類比過李子柒
一輩子不想證明自己就會變成李子柒
還拉出來李建老婆
心疼主持人一下
要是換成魯豫的話。。。。
啊不好意思
魯豫也會啞口無言
伊能靜特別喜歡用別人來證明自己,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最煩的一類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才會明白——
別人的失敗≠你的成功
認識牛逼的人≠你很牛逼
懂?
04
邏輯思維混亂,前言不搭後語
伊能靜身上還有一種讓人特別討厭的特質,就是說的話經常前後矛盾,所以會給人一種虛偽的感覺——
一邊上著芒果臺節目
一邊說芒果臺不行
一邊說要當隊友的好媽媽
但遇上有人說隊友不行的時候
她反手一句謝謝......謝謝???
事實證明情商太低的人真的少說為妙。但不信邪的伊能靜偏偏又要發個澄清文,結果更加欲蓋彌彰——
依然是熟悉的甩鍋
無中生友,閨蜜害人
然而就在前不久
她還在節目裡說自己沒閨蜜
訪談時候說自己選了一首最難的
沒人要的歌
其實節目裡是自己挑的這首歌
還說這首簡單
早年綜藝裡也是這樣
自己吩咐婆婆去釣魚
轉臉又問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去釣魚
如此種種,如果不是剪輯師和她有仇,那我真心建議伊能靜小姐可以去看下心理醫生了。
院長試著想像了一下,假如讓我和伊能靜單獨尬聊,她應該會第一句話問我有沒有孩子,緊接著說自己有好幾個孩子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然後說想當我媽....然後陷入年輕時候的無限榮光回憶中說自己發了多少專輯拍了多少戲,最後說到嗓子啞了怪我為什麼要和她聊天.....
光是想一想
我就已經瘋了一半
但伊能靜其實也不是一直這樣情商低
她也說過些像樣的話
只是希望姐
如果不能保證每次說得話都恰當
那就請先閉上你的嘴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