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姓:99%的侯姓人了解不全!看完,幾乎沒有不傳的!!

2021-03-05 侯氏宗親總會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中國歷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二

出自姒姓。據《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後裔有的被封於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

源流三

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侯奴氏、侯伏氏,進入中原後皆改為漢字單姓「侯」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據《漢上谷長史侯相碑》所記載:「侯氏,出自倉頡之後。」倉頡,即蒼頡,史書中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是漢字的創始者。相傳他是今河南南樂縣人。《周地記》說:「倉頡姓侯岡氏,名頡」。他的後代有一支住在馮翊衙縣(今陝西白水縣),簡稱為侯氏。《通志·氏族略》所記,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複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後,由於其後裔逐漸被漢族同化,於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

源流四

來自叔段。春秋時,鄭國的叔段因要謀反的動機被哥哥莊公發覺而討伐他,他逃到共這個地方,被稱做共叔段,他死後,鄭莊公賜其子孫共仲為侯氏。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是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建都於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造成分裂局面,歷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晉侯緡,於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晉武公)殺死,其子孫逃難到其他諸侯國,以祖上原來的爵號「侯」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侯氏宗親點擊加入全國侯氏總群

源流五

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倉頡也稱蒼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

  如照系出史皇氏,倉帝史皇姬名岡,字頡,後為侯氏的說法。
  河南密縣倉祖的正傳後代、孔門弟子郢公、字炎宋,因葬於倉祖墳旁而被追封為侍聖公爵。郢公炎宋列昭字輩共七十六代。當郢祖拜學孔門時,孔子謂之曰:「侯氏世有功德於民乎?蓋郢始祖造字以有書契,代結繩正無窮功德也。」侯氏世家有不世功德於民,大都是因為郢祖的先人發明了漢字,以字記錄代替了結繩記事。

相關焦點

  • 侯姓、劉姓有過生死情誼
    為保劉、林後裔不受株連,林將軍自殺,侯家以一孫頂替抵命,救了劉至敏,至敏遂改姓侯。宋景炎年間,元兵入侵,宋太常寺正卿侯宗貴及夫人杜端慈攜九子扶幼主端宗入閩,先住泉州古榕境舊館驛,後卜居南安十八都侯鄉,隨後把至敏和林將軍的後裔也安置於侯鄉,至敏恢復原姓劉。至敏後裔為紀念這段生死情誼,大門燈寫上「劉侯」,祠堂門匾也寫上「劉侯宗祠」。
  • 侯姓家人都要看看!一定要看!!
    華夏五千年,中華泱泱大國,幾千年的坎坷風雨,侯姓依然是東方的一顆閃耀的明珠,既往開來侯氏族人謹記家訓、宗親團結、光宗耀祖,為家族爭光,更要為國爭光,創造更大的輝煌!   在中國,有一個了不起的姓氏——侯姓!距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人口300多萬,為中國的姓氏文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 《侯姓各地 字輩排行》2020.4.22更新版
    族簿遺失,聽爺爺享鎔公口傳。,作為成天道,金光福全照,百朝文武堂,才華興中良!湖南張家界侯姓字輩排行:顯文承應國,宏祚兆永昌,宗徳啟萬世,先澤裕正長,家學紹志士,豐度慶大方,克輔欽良佐,錫建自朝邦,繼緒詒謀廣,孝友服典章。湖北棗陽侯氏字輩(不代表全部):正大光明、文章華國、世祖傳家、道德運生。
  • 侯姓家譜共享輸入系統多人在線一起編輯操作步驟
    侯姓家譜共享輸入系統多人在線一起編輯操作步驟         擁有這個神器以後,大數據會提示創建家譜的人,哪裡有一個支脈的數據跟你是相同的,便於尋親、合譜、對接、出版紙質家譜甚至使得以後總譜的編輯有了技術的支持
  • 《侯姓各地 字輩排行》2020.12.24日更新版
    (侯明虎 提供)176.重慶市酉陽自治縣龍潭鎮侯姓族譜為:再天榮茂顯,思祖光宗興,德應嘉真正,世襲佐朝廷。該地侯氏200餘人,於220年前由湖南省瀘溪縣遷至。請群主及管理人員祥查(酉陽侯廷玉整理,13658294578)175.四川邛崍市大同鄉侯壩地區全是姓侯的,字輩是:開國天全含:福永久成憲。
  • 《侯姓各地 字輩排行》2021.2.17日更新版
    (侯明虎 提供)176.重慶市酉陽自治縣龍潭鎮侯姓族譜為:再天榮茂顯,思祖光宗興,德應嘉真正,世襲佐朝廷。該地侯氏200餘人,於220年前由湖南省瀘溪縣遷至。請群主及管理人員祥查(酉陽侯廷玉整理,13658294578)175.四川邛崍市大同鄉侯壩地區全是姓侯的,字輩是:開國天全含:福永久成憲。
  • 侯姓擺譜臺之4•河南周口市鄲城縣忠恕堂87版族譜及字輩
    如有侯姓字輩排行、族譜、家史、典故、祠堂圖文視頻、尋親問祖信息、文創作品、侯姓新聞、文化名人、優秀事跡、宗親活動通知、報導、各地宗親會及主要牽頭者簡介、各世系簡史、人丁現狀及分布等資料請簡訊至18982059448(
  • 侯姓霸氣!!姓侯的一定要看的3個視頻,一定要傳下去!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 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 輝縣),故又稱 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源流二出自姒姓。
  • 「宗祠對聯欣賞」之84:侯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82位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莊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裡排名第77位。人口約佔中國漢族人口的0.29%。
  • 侯姓血緣先祖——軒轅黃帝,侯氏子孫一定要牢記!
    「牢記使命·奮進百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詩文書畫攝影大賽侯姓出自姬姓,血緣先祖——黃帝,姬軒轅,姬姓始祖;晉侯(晉緡侯,晉侯緡)姬緡,姬姓二十六世祖,侯姓始祖。     侯姓元宗世系(公元前二六九八年——公元前六七九年)     一世:(五帝)黃帝——姬軒轅;二世:姬玄囂;     三世:姬嬌極;四世:(五帝)帝嚳——姬夋;     五世:后稷——姬棄;、、、、、、有幾世是世襲;     六世:不窟——姬不窟;七世:鞠鞫——姬鞫;       八世:公劉——姬公劉;九世:古公太王——姬亶父;
  • 常姓:99%的常姓人了解不全!看完,幾乎沒有不傳的!!
    該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為得姓始祖。源流二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之後,相傳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常氏當此出。」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佔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紀》中說她是帝嚳之次妃,生帝摯。
  • 姓邱的一定要看的3個視頻,一定要傳下去!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源流二出自姒姓。據《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後裔有的被封於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
  • 鄧姓:99%的鄧姓人了解不全!看完,幾乎沒有不轉的!!
    謙(謙遜不驕傲)恕(對人寬恕)下士(以禮待下屬),士大夫都歸附他,所以叫「謙恕堂」。鄧訓用恩惠和信義對待羌胡,少數民族都感激他,喜歡他,都來通好。朝廷封他壽平侯。魁宿堂是福建汀州府蓮城縣(今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為其主體區域)德恢公於宋代為避戰亂遷江蘇阜寧鄧家灶一脈獨有的堂號。今德恢公後人又從江蘇阜寧鄧家灶分遷散居於安徽、上海等地。
  • 你身邊有姓侯的人嗎?麻煩轉給他們看看!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侯氏宗親點擊加入全國侯氏總群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源流二出自姒姓。
  • 【分類盤點】《凡人修仙傳》看完不過癮?凡人流仙俠文了解一下
    完本。ps:第二部《凡人修仙傳仙界篇》已經出來啦……《魔天記》忘語老書,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原來的配方,驚喜沒有,但質量依然有保證,故事情節緊湊,主角不小白,口感不錯,關鍵是已經夠肥了,喜歡的童鞋不妨一試。《紫府仙緣》《仙城之王》百裡璽系列!
  • 防彈少年團12種同款零食了解一下?最後一款在99%的韓劇都出現過!
    上周末介紹了一波韓國零食大合集,很多夥伴說看不夠,讓小編再安利多一點。恰逢周末,今天給大家安利一下防彈少年團的12種同款零食~我們玧其歐巴幾乎是「為了活著而吃飯」的典型代表,能讓玧其如此望眼欲穿的零食正是—烏龜玉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