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睡美人」:臨死前乞求不要留下她,現冰封22年成登山指示牌

2020-12-22 娜娜食記

引言

杜甫在《望嶽》中寫下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何等豪邁,令人對山頂風光嚮往不已。如今,爬山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愛好,也有很多背包客或者熱愛旅行的人,將走遍名山大川作為自己的目標。但是真正能夠登上這世界上的「絕頂」的人還是極少數。沒錯,這絕頂指的就是珠穆朗瑪峰。

01

珠穆朗瑪峰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比第二高峰喬格裡峰高出200多米,而且在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下,珠峰還會繼續「長高」。因「世界第一高峰」之名,有許多登山者慕名而來,想要在最高處看看真正「不畏浮雲遮望眼」的風景。然而,海拔6000米左右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接近極限,要挑戰珠峰不僅需要超強的身體素質和完備的設施,也需要一點運氣。很多人由於準備不夠充足,或是缺了一點運氣,在登山途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珠峰遠眺

攀登珠峰的歷史,就是一部登山者犧牲的歷史。1922年英國珠峰登山隊取道中國西藏境內的北坡登山,然而在8225米高度時,因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7人而宣告失敗;兩年後,另一支英國登山隊從同一路線登山,其中絕大多數人在8572米附近下山,有兩人堅持攀登最終沒能返回。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試圖使用輕型飛機單獨登山,結果被一場風暴凍死在了冰川之上。

▲珠峰上的攀登者

在多年挑戰犧牲了無數人後,1953年5月29日,人類終於首次挑戰登頂珠峰成功。儘管有了成功的經驗,攀登珠峰的路依舊十分艱險,特別是從西藏境內的北坡登山難度更大。多年來,僅僅在通往峰頂的路上就有了200多具遺骸,從高處墜落,或是掉入冰縫中的屍體更是無法計數。如今,珠穆朗瑪峰為大部分遊客開放的最高海拔只到5145米的絨布寺。

02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中,由於缺氧人的身體機能會大幅度下降,行動遲緩,思考能力和反應能力變慢,對風險的規避能力大大下降。大部分人在有了「歇一下」的念頭之後就再也沒能站起來。而這些海拔8000米以上的屍體,由於挪動危險,只能被永久封存在珠峰的冰雪間。對於登山者而言,這些屍體還有另一個作用——路標。

▲珠峰上的「綠靴子」

在珠峰上的「路標」中,有一些是比較有名氣的,如「綠靴子」,是1996年遇難的印度登山者,因為顯眼成為了著名的「地標」遺體,他位於海拔8500米處。還有一具著名屍體「休息者」,他就在「綠靴子」的旁邊。因為這裡是很多登山者停下休息一會兒的地方,所以人們經過抱膝而坐的他時並沒有意識到他死亡了,有40多人在他被確認死亡前從他身旁經過。

▲珠峰上的攀登者

03

珠峰上另一具相當有名的遺體叫做「睡美人」,顧名思義就知道是一位女探險家的遺體。她名叫弗朗西斯·阿爾森蒂耶夫,是一名狂熱的登山愛好者。1998年,她與丈夫決定挑戰無氧登頂珠峰,此時的弗朗西斯年近40歲,並不是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不過她攀登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她很想成為美國第一個無氧登上珠峰的女性。

▲弗朗西斯·阿爾森蒂耶夫舊照

弗朗西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她和丈夫都沒能走下珠峰。兩人隨著一支登山小隊順利登頂珠峰,但是在返回途中遇上了暴風雪。珠峰的暴風雪風力是相當大的,而且能見度很低,登山小隊的隊員們只能各自尋找躲避之處。暴風雪後,丈夫發現弗朗西斯不見了,他暗暗希望妻子是比自己早回到了營地。

▲珠峰遠眺

然而回到營地後,丈夫並沒有看到弗朗西斯的身影,固執的他攜帶了氧氣與藥品後再次登山,想要把自己的妻子帶回來。但是,人們並沒有等到他回來,後來的人們也沒有發現他的遺體,他很有可能墜亡在了某個冰縫之中。弗朗西斯的運氣要稍微好上一些,雖然她與大部隊失散了,不過烏茲別克斯坦的兩名登山隊員在登頂途中發現了她。但是當時的她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缺氧和凍傷症狀,臨死前只是喃喃地乞求著不要留下她。

▲蓋上美國國旗的「睡美人」

最後這兩名隊員放棄了登頂,試圖挽救弗朗西斯的生命。然而直到兩人隨身攜帶的氧氣耗盡,也沒能成功喚起弗朗西斯,繼續留下來這兩個小夥子的生命也會有危險,兩人不得不返回了營地。2007年,兩位烏茲別克斯坦登山者中的一個重回珠峰,為她蓋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現在,弗朗西斯冰封22年化為了「睡美人」,成為了登山指示牌。

結語

一直以來,關於「冒著生命危險攀登珠峰到底值不值得」的問題,人們爭論的許久但都沒有得到答案,對於愛好者而言,成功攀登珠峰就像是生命中必須去完成的一件事,儘管在出發前就已經預料到自己的可能會有去無回,但他們為了心中的那股嚮往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

參考資料:

《望嶽》

相關焦點

  • 冰封在珠峰上的「睡美人」,20多年無人理睬,如今怎樣了?
    因為攀登珠峰,被認為是一件最困難的事情,全世界也不過1%的人敢去嘗試,但是成功的卻寥寥無幾。而被冰封在珠峰上面的這一位「睡美人」,在她還活著的時候,就曾目睹過這樣的美景。1998年,弗朗西斯和她的丈夫謝爾蓋一塊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同樣都是登山愛好者的他們決定要去挑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並且弗朗西斯還希望能夠藉此成為全美第一位不攜帶氧氣設備就能成功登頂珠峰的女性。同年5月22日,夫妻二人順利登頂,徵服了珠峰。
  • 珠峰最著名的「睡美人」,冰封9年成路標,同行隊員給她最後尊嚴
    在珠峰上有三個非常著名的「路標」,分別是「綠靴子」「睡美人」和「休息者」,這幾個「路標」都是在登山過程中遇難的登山愛好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的「睡美人」。
  • 珠穆朗瑪峰「睡美人」:長眠9年成路標,死前哀求丈夫別丟下她
    在珠峰上,步步是一種考驗:寒冷、缺氧、雪崩、地形,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即使是平時身體素質過硬的人,在珠峰面前也是寸步難行。無數的人想要登頂珠峰,揭開她那神秘又美麗的面紗,可是又有無數人,被永遠留在了珠峰上,成為了一座路標,告誡著後來的人此處絕非等閒之輩可以踏足的,也留下了永遠的遺憾。截止去年,據BBC報導,在珠峰上永遠留下了性命的人已有280多。
  • 珠峰上的「睡美人」:長眠不醒終成路標,死前曾哀求不要丟下她
    在珠穆朗瑪峰有三個出名的路標,他們分別是"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說是路標不如將是三具屍體。他們生前都曾經攀登愛好者,將珠峰作為畢生的目標,誰曾想登上珠峰之後,他們再也沒有下去過。勇敢無畏,勇攀高山「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岭。」
  • 珠穆朗瑪峰「睡美人」,冰封九年成路標,生前哀求丈夫救救她
    登頂珠峰是所有登山愛好者的夢想,但是珠峰的天氣環境非常惡劣,不僅氧氣稀薄,而且經常會有暴風雪,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能夠登頂珠峰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至今命隕珠峰的人不計其數,他們最終都成為珠峰路途中的「路標」,比如珠峰上有名的「睡美人」。
  • 美女命喪珠峰,成為「睡美人」,9年後男子對其遺體做出一件傻事
    峰頂氧氣稀缺,登峰過程苦難重重,一直以來,珠穆朗瑪峰一直吸引著世界登山愛好者的目光。這座峰是他們心中的殿堂,他們這一生的願望,就是能站在峰頂留下名字。為了這個目標,許多登山愛好者都不斷突破自己,為這個極限挑戰做準備。
  • 沉睡9年的珠峰「睡美人」成地標,被路人漠視,僅他維護她的尊嚴
    在最著名的珠峰遇難者中,除了綠靴、小憩,還有一位"睡美人",穿著紫色的外套,躺在珠峰的主幹道上,從遠處看似乎是睡著了。這是1998年5月23日去世的女探險家弗蘭西斯·阿爾森蒂耶夫的遺體,在她的背後,有一個悽美的故事。弗朗西絲出生在夏威夷,6歲時跟隨登山經驗豐富的父親登上科羅拉多峰的頂峰,從此開啟了她一生的登山生涯。
  • 她與丈夫一起挑戰珠峰,卻被半路遺棄,臨死前絕望大喊:不要丟下我
    發展到現如今有無數的人都在努力的想要攀登上珠穆朗瑪峰,這些帶有冒險精神的人總是想著徵服,即使是這個過程很危險,容易丟掉姓名依然會選擇去攀登。在珠穆朗瑪峰上就有一位睡美人。 她叫弗朗西斯·阿森蒂夫,她在珠穆朗瑪峰上睡了9年才被安葬。 她1958年在夏威夷的時候出生了,因為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他一直都比較嚮往刺激的生活,很有冒險精神。相比較之下,他在各個年齡段都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一份勇氣。而等到成年以後,他覺得爬山這件事情能夠給他帶來無限的刺激和樂趣。
  • 她與愛人一同登珠峰,卻在山頂被遺棄,她虛弱地喊道:請別丟下我
    2019年,一部名為《攀登者》的電影在國慶期間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登山隊登陸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登山前,他們需要進行高強度的體力訓練。為了登上山頂,許多人犧牲在半路上。但這群人的登上帶有任務因素,現如今攀登珠峰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主要是為了挑戰自己。
  • 阿貴的珠峰日記——西藏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
    1960年5月25日北京時間4時20分,由中國登山隊伍勝利登上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60年後的今天,咪咕攜手國家登山隊隊員@極度體驗阿貴 重返珠峰,為大家呈現《阿貴的珠峰日記》全球首個5G攀珠峰雲直播,為大家帶來雲端珠峰新看法。繼昨天的珠峰博物館,阿貴老師今天帶大家來到了西藏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這裡的學員都是藏區大山的孩子們,他們將成為合格的高山嚮導,作為喜馬拉雅忠誠的守護者。
  • 登山望遠雖好,但莫要忘記環保!
    為了洗刷15年中國登山面臨的質疑和屈辱,他們頑強的登上了山頂,留下了影像資料,向世人證明,中國的珠峰,中國人可以徵服。為國登頂的登山隊員,值得讓我們驕傲!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覆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 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雲覆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珠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的風景自然讓很多登山愛好者嚮往,如此的難度也讓很多的極限運動的愛好者想要去徵服。
  • 經典登山紀錄片《珠峰史詩》修復版亞洲首映
    默片史上最經典的登山紀錄片《珠峰史詩》拍攝於1924年6月,是隨行英國著名登山家安德魯·歐文和喬治·馬洛裡第三次珠峰遠徵隊期間同步拍攝的影像記錄,一路攀登珠峰的坡道上,影片導演約翰·諾爾跟隨著登山隊員和藏民夏爾巴人的每一步。
  • 她與丈夫同登珠峰,卻在山頂被遺棄,臨別絕望大喊:請不要丟下我
    電影絕命海拔中講述了兩支探險隊攀登珠峰的故事,屏幕上寒風一起,似乎能讓觀眾感覺到珠峰上的透骨冰涼。作為一部災難片,還是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視覺衝擊,影片中探險隊因著遇上特大風暴。下山的過程很艱難,有的人被拋棄後不幸遇難,看得令人揪心。
  • 珠峰上的「三百勇士」:大都有名有姓,卻無人收屍,不幸淪為路標
    在珠峰之上,最有名的「路標」一共有三個,分別是休息者、睡美人和綠靴子。和大多數遇難者因雪崩或者意外滑落而死不同,他們三人的遺體就在登山者的必經之路上,因為距離實在太近,故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下面,就是這三位登山者的故事。
  • 撿垃圾、糞便、屍體…有人拿命守護珠峰!
    那一天,紐西蘭登山冒險家埃德蒙·希拉蕊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蓋,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頂珠峰。現如今,每年有10萬名遊客來到這裡,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是做好準備的登山者。就像埃德蒙·希拉蕊請來丹增·諾蓋一樣,後來的登山者們,也需要夏爾巴人的幫助。特別是在商業登山運作的今天,想登頂珠峰,最安全省事的辦法就是出錢請夏爾巴人當嚮導、搬運工。如果你願意出錢,夏爾巴人甚至能連你也背上珠峰。
  • 叼著菸斗帶著帽子徵服珠峰:最新修復的照片揭露喬治·馬洛裡的登山...
    儘管被迫折返,馬洛裡並沒有放棄,他於1922年重返珠峰,試圖徵服世界最高峰。1922年的探險隊普遍被認為是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的山峰,也是第一次使用瓶裝氧氣幫助登山運動員接近海拔29000英尺的山峰。但是,當他們第三次試圖登上山頂時,遭遇雪崩,7人死亡,最終以悲劇結束。
  • 他們雞血滿滿去攀珠峰 背後卻是如此觸目驚心
    珠峰上的遇難者遺體已成為了路標 女登山家臨死前苦苦哀求:「請不要扔下我」 1998年5月,美國40歲的女登山家弗朗西絲·阿森蒂夫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弗朗西絲·阿森蒂夫 南非登山家伊安·沃達爾當時正率領一個登山小組攀登珠峰,他和同伴凱茜·奧多德正好路過弗朗西絲身邊。沃達爾發現她還活著,連忙對她進行搶救。
  • 《冰峰暴》|「翼小隊」的珠峰極限挑戰
    ,《冰峰暴》本身就暗藏著一種天然的神秘感,因為光是聽到「珠峰」二字,觀眾就會腦補出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冒險的畫面。電影的確也不負觀眾的想像,全片70%的戲份發生在珠峰雪山。為了呈現逼真效果,製作團隊輾轉加拿大、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實地取景拍攝,雪山徒步、垂直攀冰等場景也都是劇組親赴珠峰真實拍攝完成的,正式開機前演員接受了幾個月的專業登山訓練。這樣做是為了能讓觀眾感受到珠峰上的百般險峻,讓影片故事更加真實,有感染力。
  • 《冰峰暴》|「翼小隊」的珠峰極限挑戰
    作為一部圍繞珠峰展開故事的電影,《冰峰暴》本身就暗藏著一種天然的神秘感,因為光是聽到「珠峰」二字,觀眾就會腦補出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冒險的畫面電影的確也不負觀眾的想像,全片70%的戲份發生在珠峰雪山。為了呈現逼真效果,製作團隊輾轉加拿大、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實地取景拍攝,雪山徒步、垂直攀冰等場景也都是劇組親赴珠峰真實拍攝完成的,正式開機前演員接受了幾個月的專業登山訓練。這樣做是為了能讓觀眾感受到珠峰上的百般險峻,讓影片故事更加真實,有感染力。
  • 1975年珠峰登山隊成員桑珠 分享當年成功登頂的真實史實
    桑珠所在的是修路隊,負責拉繩紮營,被稱為登山的先鋒隊和偵察兵。桑珠回憶,修路隊的任務是從6500米開始修路,修到8100米完成,不用抵達峰頂。  因為天氣條件惡劣,四月底和五月初的兩次衝頂沒有成功,突擊隊員有不同程度受傷,不得不選擇撤退。5月26日最後一次衝頂前,桑珠臨時從修路隊補充為突擊隊員。  5月27日早上8點,中國登山隊第三次衝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