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與英才學生同桌對話,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2020-12-25 新華教育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電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馬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圖為「小科學家」代表分享展示科學探究小課題。

  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階段性收穫、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等。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的謝睿奇根據日常觀察,提出《論考試成績的影響因素的初步試探性研究》這一小課題。他通過網課自主學習,構建影響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維度的歸因佔比。

圖為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展示自製蛇形機器人。

  「我帶了個寶貝來現場」,小科學家論壇上,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從書包裡拿出一個蛇形機器人。他在一次農村調查中注意到,農藥過量噴灑問題廣泛存在於當前農業生產中,農民們基本依賴個人經驗判斷用哪種、應該噴多少。因此,他提出《基於GoogleNet和MATLAB的農藥過量噴灑綜合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現實困擾。「製作這個蛇形機器人的實物,我大概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它真的能夠迅速、靈活地在田地裡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說完之後,把蛇形機器人盤掛在脖子上走下臺去,真摯的笑容讓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圖為「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

  隨後的桌布討論環節更是將論壇帶入新的高潮,55位「小科學家」分為4組,每組由一位頂尖科學家導師帶隊進行討論,討論話題緊扣科學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現象。

  「我們如何定義科研的創新?不同水平上的研究發現都如何推動科研發展?」「在解決問題前,我們或許應該利用大數據調查先摸清現存的問題、阻力。」「您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怎麼看?」「神經網絡模型同樣能夠反映自主學習的優越性。」……40分鐘的時間裡,「小科學家」們從未被題目所局限,他們從自身的優勢和研究出發,展開朋輩間交流。

圖為「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

  討論結束後,四個小組分別用手繪海報的形式,闡述了小組關於議題的討論結果,頂尖科學家們進行一一點評。

圖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

  「自然是交叉學科的現象,要更加清晰地解密自然就一定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徐政和在點評中說:「非常高興和『小科學家』們一起討論,通過項目的設計製作確實意識到『小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他祝願各位『小科學家』們在未來的學習、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

  謝友柏點評道:「今天看到這麼多年輕『小科學家』熱烈地對科學問題進行討論,非常高興,這是我們國家進一步高質量、大規模發展的希望。」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

  「我不得不說,這些孩子都比我聰明。我為這些後生感到可喜、可敬。」楊雄裡肯定了在場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他勉勵在場的「小科學家」:「尊重基本原則,但在這一過程中一定不要被權威的話所束縛,不然我們就不可能進步。科研是不斷地創造新的問題,所以我們既要尊重權威,又要挑戰權威。」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

  馬大為則從基礎學習、科研心態等方面對「小科學家」們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說:「第一,我們要把基礎打好,把基礎知識學好是很關鍵的因素,絕對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能夠真正站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創造。第二,做科研要有一顆淡定的心,科研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出來的,而是很長時間的艱苦探索,也許哪一天靈光一現出來的想法會改變世界。第三,化學是真正能改變世界的。中國有很完整的化學產品生產鏈,同時化學對醫藥、醫療、農藥都有幫助,希望年輕人能選化學,從事化學專業。」

  據悉,參加本次論壇的55位「小科學家」年齡集中在15歲至18歲,分別由中國科協和上海市科協從「英才計劃」項目,以及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學生中選拔而來。55位科學少年中不乏有在學術期刊已發表文章、獲得國際奧賽金牌和在各項國際知名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體驗科研過程,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樹立科學志向,進而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湧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2020-11-0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與「00後」科學少年同桌對話,桌布載滿奇思妙想
    新華網史依靈 攝    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史依靈 許超 羅沛鵬)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邀請了一位天才少女,中國的!
    面對這些世界頂尖科學家,正讀高三的王硯弈並不怯場,他十分踴躍地參與討論。活動結束後,他興奮地向記者介紹他們的討論內容。怎樣在科學上取得突破?王硯弈講了一個赫爾曼在交流中分享的故事。能夠參加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高中生自然不簡單,2016年,正讀高一的王硯弈就以「一種快速自穩定影像平臺」項目獲得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不過,像王硯弈這樣的高中生還有十幾位,他們通過中國科協的「英才計劃」的遴選來到這裡。「北京四中只有我一個,整個北京只有四個(學生)。」王硯弈告訴記者。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好奇心相互碰撞 與世界頂尖科學大咖交流,顛覆了我對科學的認知;我很喜歡化學,可是周圍的人勸我不要學化學,我想問問頂尖科學家會怎麼選擇;想來汲取足夠多的科學營養,才能發現真正需要我去解決的科學問題……來上海「約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56位科學少年,分別由中國科協和上海市科協從參加「英才計劃」等培養項目的優秀學生中選拔而來
  • 和諾獎得主做同桌 草稿紙都寫在桌布上啦?
    昨天下午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所設置的特別環節。它的意義不言而喻:給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和世界頂尖科學家搭建面對面深度互動的交流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參加這個"特別環節"的青年人裡,除了一些已在各自學術領域裡頗有建樹的青年學者外,還有許多滿懷科學熱忱和天賦的高中生、大學生,他們很可能會是未來的科學家。大家不分年齡,不分學科領域,自由探討,甚至就直接將自己的觀點寫在桌布上。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學生」眼裡閃著光,「老師」眼中含著愛 浦江...
    圖說:小科學家們在會議間隙向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提問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昨晚,對於17歲的上海中學學生吳君陶來說,是夢想成真的一刻。她站上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的舞臺,向臺下的「最強大腦」們介紹自己的科研夢想。「化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學科。」
  • 四張桌布上後浪激蕩:在生活中發現問題,用跨學科思維造飛機
    黃浦江畔,4張桌布,4位院士,55位來自全國的「小科學家」,一同上了別開生面的一堂科學互動課。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進入第三天,也迎來本屆論壇最受期待的一個環節——桌布討論。「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形式非常好,特別是在激發學生科學興趣上。
  • 「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諾獎...
    每經編輯:王鑫 據央視新聞,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1月1日在上海閉幕,中外科學家積極評價在中國成功舉辦的這場全球科學交流盛會。
  • 百餘位頂尖科學家笑傲疫情「雲」集上海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介紹,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系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論壇始建於2018年,於每年10月底在中國上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19年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致賀信。
  • 杭州女生研究如何讓大閘蟹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作為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英才計劃」項目的優秀學員、全國小科學家代表,李依庭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出眾的表現,獲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女兒的熱愛,媽媽義無反顧支持採訪時,李依庭的媽媽也在現場,記者想請她分享一下「育兒經」,她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和愛人都很忙,平時沒時間管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李依庭就在學校寄宿。我連她平常在上什麼課都不知道。」
  • 杭二中17歲女生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作為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英才計劃」項目的優秀學員、全國小科學家代表,李依庭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出眾的表現,獲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就像這次徵文大賽,原本對話劇的寫作要求並不了解的李依庭,閱讀了大量的話題作品。《茶館》、《雷雨》、《北京人》、《龍鬚溝》……通過閱讀,她學到了話劇的創作形式、寫作格式和內容精髓。    「二中也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進行文學創作的環境。學校裡有很多與文學相關的社團,像話劇詩社、文學社等等,經常舉辦一些活動,讓我們完全沉浸在文學的氛圍裡。」
  • 話題討論 | 同桌特輯
    ※各種故事太多了,這麼多年這麼多天,想不清楚了。但我一直超愛我的同桌們,是我最最最最最好的同桌們!給你們比心,很多個!這種深厚的愛在這裡是說不完的,只有「一股暖流直衝心田」~還是想提一下初中四年我的英語同桌小白。。忍不住想起這個名字慘不忍睹的起源。。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一年出差不超過10次的他,卻已連續兩年把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排進自己的日程表。第三屆論壇正在火熱展開,餘金權也在「大美化學——世界頂尖科學家合成化學峰會」中發表自己的最新成果和見解。在接受新民晚報專訪中,餘金權快人快語又耐心溫和,對青年科學家給出了不少「過來人」的經驗。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
  • 杭二中17歲女生獲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頒獎 從小把袁隆平當偶像 志...
    17歲的李依庭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熱搜。  到底怎麼回事呢?  前兩天,記者趕到杭州二中濱江校區,剛一走進會議室,就看到十多位記者拿著「長槍短炮」對著一個正侃侃而談的女孩子。  定睛一看,是她,高二學生李依庭。她的左邊和右邊,分別坐著她的媽媽應女士和校長尚可。
  • 【排行榜】「最想和他做同桌的學生動漫角色Top10 」再次奏起同桌的你!
    繼之前的「最想和她做同桌的學生動漫角色Top10 」女同學篇之後,再次奏起同桌的你!怎能少了男同學篇呢?這次小編帶來的男生版的排行榜,回想起學生時代,是否有個帥男坐在你的旁邊,讓你無法專心上課呢?奪下第一名寶座的是來自漫畫「鄰座同學是怪咖」男主角關俊成。
  • 頂尖科學家論壇之「科學嘉年華」丨科幻電影有多少將成真?這些大師...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開,論壇官方活動上海國際傳媒港首屆「科學嘉年華」也在11月1日如約而至。「科學嘉年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與論壇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聯合舉辦,全球頂尖科學家、中國知名院士、青年科學家以及青少年科學愛好者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參加「青年科學家TED演講」「大師分享會」及「我是小科學家」互動展等趣味科普交流活動。
  •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會員餘金權獲BMS長期科研資金資助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本周,跨國製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MS)宣布,捐贈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三百萬美金建立永久冠名講座教授席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則被任名為首任冠名化學講座教授。餘金權教授的實驗室也將獲得長期的資金資助用於和BMS的持續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