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月最火的國產動畫應該非《霧山五行》莫屬。
這部國產動畫7月26日開播,追番人數295.2萬,截止8月10號三集播放量4113.6萬,硬幣數更是達到473.8萬,打破了B站的硬幣數紀錄。評分開放後,B站評分9.9,豆瓣評分9.2。
當之無愧的暑假霸權。
為何《霧山五行》能夠如此成功,不僅僅是製作上的精緻和良心,還有動畫中濃濃的中國特色和傳統文化。
一、獨特的水墨畫風
一部動畫如果想在劇情還未能完全展開時先聲奪人,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那麼在畫風下功夫便是最好的方法。而《霧山五行》的畫風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水墨畫風,極為獨特和唯美。
水墨畫可以說是最具中國民族特色的美術畫風了。《霧山五行》並非第一部水墨畫風的動畫,1960年誕生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小蝌蚪找媽媽》,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這部動畫在國際上獲獎無數,之後又有《牧笛》、《鹿鈴》和《山水情》等優秀水墨動畫。
但水墨動畫的製作工藝複雜,不僅耗費時間,還對製作者有一定的要求,自然而然導致了作品完成效率的低下。《霧山五行》只有短短三集,卻耗費了六道無魚製作公司接近四年的時間。在日漸形成工業化流程的動畫行業中,這種畫風的動畫無疑很難商業化。
《霧山五行》選擇了這麼一種吃力不討巧的方式,所帶來的結果是驚豔的。
早劇情開場時蘇小安從山裡跑到村子裡那一段鏡頭的背景,就讓觀眾眼前一亮。
它讓人聯想到了張大千最後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廬山圖》,同時又隱隱有王希孟《千裡江山圖》的感覺,山水風景虛實交錯,抒情寫意。
據說六道無魚工作室在製作時特地參考了大量的國畫和古畫,從中汲取靈感。這裡應該借鑑了張大千潑墨法,參考了其中的的青綠山水。
在人物的塑造上則是用粗線條的筆觸,依循著國畫風格的同時也與背景融合地十分自然。
而在打鬥上運用了大量的皴擦筆法,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筆法原本在國畫中常用於用在山水畫。但最後畫面展現出的張力,武打動作充滿的力量感也證明了他們的創新。
特別是主角火行在橋上出手的那一段。畫面背景突然褪去色彩變成對比強烈的黑白,主角的動作只用幾道粗獷而行雲流水的黑色線條來表現,一瞬間將凌厲、兇狠的氣勢提到了頂點,原本處於一種極度壓抑和絕望氛圍下的情緒得到了釋放,讓觀眾大呼爽。
二、充滿中國味的國產動畫
《霧山五行》角色的設定也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味。
比如開場的麒麟便是中國神話中著名的神獸,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的形象。而封印麒麟的那個巨闕神盾上則是按照奇門遁甲的方式排列和運行。
而五行的設定起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五行學說。
《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五行五個家族的姓氏也極為有趣,比如都是聞人、申屠等這些複姓,而這種起名法據導演說則是靈感來源朋友家族姓氏聯想到的中國上古時期的姓氏。更有趣的是這些名字中也蘊含了五行相生相剋的意味,比如火行「聞人翎懸」中的「翎懸」兩個字都屬於木,而五行中木生火,再如土行「公儀楚人」中「楚人」兩字屬金,而五行中土生金。
地膳村那依山而建,以石為基,木竹作骨的建築風格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中國山村,第三集中出現了四合院,以及畫面中那種搖尾乞憐的小狗也是中華田園犬。
在禦敵時村民敲響的鐘,原型應該是佛教寺院裡的梵鍾,敲響時鐘聲先急後緩,警醒村民。
村裡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分別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這則是出自古書《穆天子傳·卷一》,是穆天子乘坐的駿馬。或許導演也用名字暗示了這群人的背景並不簡單。
三大妖獸的設定為貪獸、嗔獸、痴獸。貪嗔痴則出處於佛教,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三、獨特的中國元素——武俠
有些人喜歡拿「中國電影和動漫總是喜歡做武俠」這一點來抨擊中國電影和動漫,認為這是一種狹隘和自我封閉,但是他們卻忘了一件事。那便是只有中國人才更能真正做好武俠題材。
每個國家的影視作品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得益於更早更完善的產業化,日本動畫成功出海到各個國家,也對當地的動畫產生了影響。例如又大又圓的眼睛繪畫方法,曾被嘲笑或認為不正常,但現在這種畫法卻出現在了很多西方和亞洲國家的動畫作品中。
想要做好動畫,博採眾長固然重要,但保證質量的同時兼具國家特色,更為難能可貴。
而武俠是只屬於中華民族的特徵。就像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一樣,它之所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屬於中國的電影,正是因為它裡面包含著的中國元素——武俠。
《霧山五行》的世界觀設定、背景、劇情都有著濃濃的武俠風,比如五行家族守護蒼生的使命設定,火行出手拯救弱小的人類。
而最能將武俠元素體現地淋漓盡致的莫過於橋頭老六、老五與妖怪們的一戰。這段據林魂導演說是受到了徐克導演《刀》的影響。老六的雙刀,老五的槍法,兩個蒙面人的刀法,刀槍的動作行雲流水,相互碰撞時的力量感,觀眾得到不僅僅大招華麗對衝帶來暫時的單純爽感,還有那一招一式的回味無窮。
武俠不僅僅是小說,電影和動漫虛構出來的豪情恩怨。個人一直覺得國人骨子裡其實是普遍有點拯救世界的浪漫的,這種潛藏著,平時不露於形色,但每當天下興亡時,必然覺得匹夫有責的豪情是離不開武俠的滋養的。甚至可以說,武俠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脈裡,也正因如此,我們喜歡武俠。
所以毋庸置疑,《霧山五行》是一部極具中國特色的優秀作品
《霧山五行》雖然有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總體上來說《霧山五行》是非常不錯的。它的成功是必然的,但也是獨特的,這種靠著少數精英十年磨一劍創作出的作品是很難被複製的。但對於國產動畫行業來說並非不可借鑑,堅持自我的風格便是最好的借鑑點。
最後,願那些堅守著動畫夢的作者們都能如願以償,也希望將來的國創動畫更好更優秀。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給我們點讚關注,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持續更新ACGN領域相關內容,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