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故事純屬虛構」的演變,談電影和現實的關係

2020-10-03 週遊世界電影

看到「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句話,許多資深港劇迷肯定不會陌生。這句幾乎港劇必備的重要「臺詞」,成為了港劇的重要標誌。最初觀眾看到這句話時有種可有可無的感覺,但是時間長了也慢慢開始關注這句話的存在。這句臺詞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為了規避電視劇製作方,在故事創作內容上,潛在的法律責任,但是殊不知這句話也是編劇和電影創作者繞不開的創作困境。

電影和很多之前的藝術作品一樣,它的存在不是完全為了如實地記錄生活,而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通過不同角度的剖析,在現實的故事中,升華出不一樣的思想境界。所以說「本故事純屬虛構」這句話幾乎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電影中的故事多少都有對現實的借鑑和臨摹。

在藝術的歷史上有很多有趣的「虛構」案例,例如被世人唾棄的白眼狼陳世美,例如武大郎的故事。據說以上的人物在現實中確有其人,但是他們卻和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有著極大的差異。之所以他們在藝術作品裡背上「汙名」,據說就是被當時的編劇有意為之。因為編劇們和以上的人物在現實中有過節,他們為了達到詆毀別人的目的,就以真名實姓給他們另寫生平,重新著書立傳,以達到讓對方遺臭萬年的目的。

這也是很多名人比較擔心被電影、電視劇等新興藝術作品戲說的原因。例如美國好萊塢歷史上著名的電影《公民凱恩》就因為映射一位報刊大亨而遭到對方反駁,再如劉德華出演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也被電影的原型呂樂指責一些信息不實。究其原因,就是名人們不希望被藝術家們過分解讀,而藝術家們則又希望通過自己的觀察,為觀眾呈現一個「自以為」的結局。說到對名人影響,恐怕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首當其衝,這部以《三國志》為框架的歷史演義小說,將雄韜大略的魏武帝曹操寫成了「寧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妄小人。而風流倜儻的周郎,也成了心胸狹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的狹隘之輩。

所以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編劇的確有顛倒乾坤,再造歷史的力量。但是電影等藝術作品,終究只是藝術作品,雖然其中有一些人名就是歷史名人,但是這些人物都已經經過了藝術加工,這些作品中,被加工過的人物,其實除了人物本身的經歷外 ,還有外界對這個人物的認識和解讀。所以藝術作品中的人物,是多重因素雜糅後的產物,它不是對人物和歷史本身的真實還原,它更多的是一種解讀和再創造。所以這些作品中的人物與歷史不符是必然的。

但是對於這些人物的後代和家屬而言,他們不能承受藝術作品對自己家人的戲說。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時,就曾被一個名叫潘金蓮的的人告上了法庭,由此可見,電影改編的確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但是作為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作品而言,沒有生活為基礎的作品就是藝術上的空中樓閣,這樣的作品是站不住腳的,是得不到觀眾認可的。

所以「本故事純屬虛構」這句話首先是不對的,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幾乎沒有任何一部藝術作品完全來自於「純屬虛構」。比如在四大名著中最離奇的一部作品就是被神話的《西遊記》,這部作品的故事以玄奘出使西域為藍本,但是過程中加入了道教、佛教等神話傳說,並看似虛構的創造出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等神話人物。關於唐僧暫且不說,就說說其中天生地造的石猴孫行者,這個人物不屬於五行之內,不受各種條例的控制,但是他就是「純屬虛構」出的嗎?當然不是,孫悟空身上有很多正常人的特質,只是作者通過他的奇巧構思將這種特質進行了極致的放大,以至於孫悟空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偶像。

所以「純屬虛構」這句話本身是不符合影視劇創作的事實的,這句話只是編劇和影視劇主創人員用以掩人耳目的障眼法。究其目的,除了規避潛在的法律責任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拓展故事的創作空間,有了這句話的加持,編劇們就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任意翱翔。但是為什麼故事不能真正地做到「純屬虛構」呢?

在談到這個疑問時,我們把自己調整為觀眾的角度,我們問一下自己,如果故事完全純屬虛構,這個故事是否對自己還有足夠的吸引力!這就像魔術一樣,如果我們明知道魔術師所做的一切動作都是假的,都是在故弄玄虛,我們還會抱有興趣的欣賞這個節目嗎?顯然,這個故事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所以那些拙劣的,真正的靠著完全虛構,而沒有事實依據創造出的作品,是缺少質感的。

觀眾的這種獵奇心理,結合編劇們不太「純屬虛構」的創造力,最終導致了名人們不斷被「調侃」的境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編劇喜歡改編名人故事,真人案件的原因。在美國有一對著名導演叫做科恩兄弟,這兩位在自己的電影片頭,經常會打上「故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字樣,這個字樣其實更像是「本故事純屬虛構」的衍生品。這也是科恩兄弟創造電影的一個重要迷幻手法。如果說「純屬虛構」是為了拓展創造的空間,那麼「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則更能勾起觀眾觀看的欲望,這個細微的細節雖然只是影視作品創作的一個很不起眼的環節,但是卻體現了藝術作品在藝術性和寫實性之間的徘徊。

其實我們看科恩兄弟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劇集,雖然故事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其中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和人生觀、世界觀並沒有核心的區別。他們總是用荒誕的邏輯,來揭示現代社會秩序的可笑和無力,並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主旨。所以一部好的作品,無論故事來自何處,它最終讓觀眾看到的思想內涵才是其真實目的。

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那不是一個寫實的曹操,那也不是歷史中的曹操,那只是為了表達作者的價值觀,而以曹操為原型,所創作出的,一個藝術的曹操。這個曹操生活在一個名叫《三國演義》的世界裡,而不是生活在一個名叫「三國」的歷史時期裡。

所以通過「本故事純屬虛構」的演變,我們會發現,藝術作品和事實,雖然是兩種概念,但是又有內在的聯繫。只是歷史資料注重寫實,而藝術作品,則更在乎思想內涵的表達。所以藝術作品就像一面面作用不同的鏡子,通過它映照出的現實,觀眾們可以看到歷史不同的側面。

相關焦點

  • 「本故事純屬巧合,如有雷同純屬虛構」你知道它有什麼含義嗎?
    電影或電視劇的結尾,經常會出現「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字樣,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呢?原來,最早的時候,因為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在那裡一不小心就會被人告上法庭,所以,早期的好萊塢電影為了不惹禍上身,通常會在電影結束時打上「本劇純屬虛構」的字幕,後來,這種形式就被世界其他各國紛紛採用。「本故事純屬虛構」等於免責復聲明,有了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
  • 為啥影視劇要加「本故事純屬虛構」這句話?哪怕是改編自真實事件
    相信很多觀眾經常能夠在電影結束之後的字幕中看到這樣一行字:「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對於大多數的電影來說,加上這句話純屬多餘,因為本來就是編出來的故事,當然是「純屬虛構」。
  • 黛安娜王妃弟弟談《王冠》:太多猜測,擔心觀忘記此故事純屬虛構
    Netflix的皇室劇《王冠》第四季在首次播出時重點介紹了黛安娜王妃,但是,黛安娜王妃唯一的親弟弟查爾斯·斯賓塞伯爵,在本周日播出的《與艾倫·蒂奇馬什共度周末》節目中指出,他覺得這部劇中很多不符合實際歷史,這部劇存在很多猜測和虛構,黛安娜王妃弟弟擔心觀看《王冠》的觀眾會「忘記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 黛安娜王妃弟弟談《王冠》:太多猜測,擔心觀忘記此故事純屬虛構
    Netflix的皇室劇《王冠》第四季在首次播出時重點介紹了黛安娜王妃,但是,黛安娜王妃唯一的親弟弟查爾斯·斯賓塞伯爵,在本周日播出的《與艾倫·蒂奇馬什共度周末》節目中指出,他覺得這部劇中很多不符合實際歷史,這部劇存在很多猜測和虛構,黛安娜王妃弟弟擔心觀看《王冠》的觀眾會「忘記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 《五億探長雷洛傳:父子情仇》:本故事純屬虛構
    我們喜歡故事按照自己想像的方向發展,於是,導演們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虛構了一個結局,同時使得這個結局更加的符合當時人們的觀影習慣。但是對於一部傳記性質的影片來說,這恐怕是遺憾。 且不說雷洛的原型「呂樂」究竟有沒有像片中劉德華那樣親生經歷過很多很多精彩刺激的故事,但是他是一個曾經香港警界的大人物這個沒得說。既然是大人物,那肯定免不了會有一些桃色新聞。那麼邱淑貞和張敏的搭配足以讓太多的人覺得這確實是具有真實性。
  • 娛樂《驚天營救》續集猜想,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文|「電影找知道」公眾號小編:愛影私談&JASON(原創)首發於百家號/次發於個人公眾號等|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在上一篇文字裡,小編說過要為《雷神》錘哥最近主演的一部火爆電影《驚天營救》寫個續集,閒話少說直接兌現諾言,歡迎批評、指正、吐槽!
  • 「故事匯」荒誕劇:「本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本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老白打開一個新的電影劇本,繼續審查工作。劇本寫道:「本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通過之後,老白翻開劇本看看,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項目,哪個牛人走通副局長的關係,連正常的審核流程都不願意走。翻閱之後才發現,這不就是之前小舅子要求審核不通過的劇本嗎,沒想到這個劇組居然走通了副局長的關係。不過這種事對老白來說很正常,這樣的情況發生也不是一次兩次,對老白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 如有真實,純屬虛構 | CVSZ夏季單元 電影放映、戲劇工坊及嘉賓對話
    「虛構與非虛構」作為一種創作策略在當代藝術、電影、戲劇、以及更廣泛的文化範疇內如何被創作者使用,被觀眾接受,繼而影響我們對於既有文本亦或是世界的理解。題引人:袁小亞我們生活在現實,但從未滿足於現實。電影從誕生之初就開始向人們呈現充滿虛構與幻想的世界,而影像中的敘事和表演也無時不參與著個體夢境與欲望的構建。由此,現實和影像漸趨同化,虛構與非虛構也越來越無法區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因影像的介入發生改變,我們對「性」的理解和詮釋很可能為影像主導。
  • 《爛故事》虛構的社區,「真實」的故事
    結構 - 首先要理清一下電影的結構,大概就是主線劇情+一個日記的殼,主線劇情完全可以是個獨立的真實的故事,但電影將其更複雜化了,將其整體放進了一個虛構的場景。所以,看到這裡也就明白了,說白了這就是個杜撰的故事,是一個通過叫阿萊西亞的小女孩的日記擴展出來的故事,由一個人物擴展出整個社區的人物,所以你說這是不是基於現實,是的,但這又是個完全虛構的故事,而且在劇情中,影片開始和結束時播放的一對男女自殺新聞,其實就是給男主人奶奧利奧的孕婦女,這也算是在給觀眾提醒:故事純屬虛構。
  • 馮小剛談《私人訂製》:純屬「胡扯」的一部電影
    馮小剛談《私人訂製》:純屬「胡扯」的一部電影   17日在京舉行的《私人訂製》首映新聞發布會上,主創表示,作為《甲方乙方》的續集,影片仍然講述實現身份體驗夢想的故事,「私人訂製」這一概念體現了當下的人們更注重自我體驗的一種狀態,同時結尾的「道歉」段落則旨在緩解社會上的緊張情緒
  • 記一個純屬虛構的口紅廣告
    說起來世界真是小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廣告狂人們湊巧也做過一個口紅廣告湊巧也有過類似的比喻 下面我受累截點兒圖復盤一下這部高級美劇裡這段純屬虛構的廣告往事 ▼ 故事要從這個正給自己準備酒心早餐的大叔說起  港真這並不是《Mad Men》裡最出色的案例但如果你是有心人的話相信能從中看到一個廣告是如何誕生的 從如何尋找洞察到怎樣抓住剎那靈光基於洞察發現一個概念或者乾脆發明一個新概念然後將它一再Polish直到閃閃發光最後有策略地賣給客戶把它執行出來 現實當然沒有電視劇那般順遂人意
  • 故事人物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算你倒黴
    虛構的角色是自我的映照。  圖/新浪微博未能牽手的青梅竹馬,被忽略的路人小明,不經意間成為童年陰影的母親,常常扎心的老鐵,時代風雲下的都市情人.....虛構的是故事,真實的是人生,誰能說這些角色不就是在說我們自己?
  • 李服貼:她的三笑(純屬虛構)
    不過因造物主作弄,自古以來,男男女女,情情愛愛,倒是亙古不變,其間又有多少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故事,綿延留傳下來。不必較真,飯後茶餘,付之一笑即可。人們總是驚嘆於歷史的浩瀚。歷史長河中英雄們轟轟烈烈的驚天偉業,才子佳人們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讓一些人想入非非,恨不能生逢其時,一展身手。其實,今天的現實,就是明天的歷史,故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 花木蘭是純屬虛構還是確有其人?你怎麼看?
    花木蘭是純屬虛構還是確有其人?你怎麼看?今天,國內上映了一部迪士尼出品的電影《花木蘭》,花木蘭由演員劉亦菲飾演。影片講述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報效國家的故事。問題來了:花木蘭是確有其人還是純屬虛構呢?花木蘭作為新女性的代表,到底是虛構的還是確有其人呢?目前,大家眾說紛紜。以唐代詩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學者程大昌,明代學者徐文長,清代史學家姚石甫、宋虞庭等為代表的支持派認為花木蘭確有其人,只是年代背景不盡相同。當然,目前也沒有比較著名的史書記載過花木蘭的事跡。
  • 於正爆文疑暗諷女星紅後翻臉,轉臉又說純屬虛構,這是什麼操作?
    這種遊戲瞬間就讓很多人來對號入座啦,不過於正附言,文中主角的名字是瞎取的跟現實沒有關係,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早一步把自己擇得一乾二淨。湘子出軌的對象正是同組男演員沈和的女友(於老師真的沒花心思想名字,沈和和沈泰就差了一個字,當年沈泰被爆因為不滿女友在劇組出軌,後與於正產生矛盾到最後動粗也是很多新聞滴。當然於正可能會說,這依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為息事寧人,電影人白雲凡答應沈和在下一部戲給他一個角色。可一年後,白雲凡因為各種客觀原因不能自己決定角色了,於是沈和就覺得被欺騙了感情。
  • 純屬虛構!
    6日,江蘇省徐州市教育局發布通報稱,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通報稱,徐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視,迅速對該視頻反映的內容進行核查。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 用虛構故事徵服現實焦慮
    喝了一杯水後,讀了幾首周公的詩,又像是有微光和暖風飄進了腦海。這是一種神奇的精神體驗,我把它歸結為虛構世界帶給現實生活的小小福利。在無數次想著如何創作一個好的故事時,便去創造一個悲慘的現實,讓苦悶的大學教授和無辜的少年共同完成一個《誕生》……當然,書中的這些故事是否是這樣產生的,我並不知道,這些也只是我的假想而已。我本來想問林培源事實是否如此?後來又覺得實在沒必要。這種念頭就像是錢鍾書說的,吃了雞蛋何必知道母雞是誰一樣的道理。
  • 23人無辜慘死,我希望本故事純屬虛構,可惜它是真的。
    似乎為了國家的尊嚴和臉面,他們願意犧牲掉個體。但,豆瓣上有位網友說得好:一個國家、一個集體的尊嚴和顏面,完全取決於它們對待每個個體的態度,如果個體都沒有尊嚴和顏面,國家哪來的尊嚴和顏面?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潛艇發生爆炸,沉入海底。
  • 這部19禁韓版《回家的誘惑》,確定是劇情純屬虛構??
    3. 第二天有工作前一天來陪她。目前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已經飆到8.2分,因為羅志祥事件,顯得整部劇的劇情與現實交相呼應,簡直讓這部劇的開頭標註的「劇情純屬虛構」,變得格外諷刺。劇情講述的是一個靠老婆起家的「模範丈夫」,出軌了工作上投資方的女兒。
  • 為什麼動畫片片尾有「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網友:看工藤新一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電影或是電視劇的時候,就會在片尾發現「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句話,不僅僅是國內,外國影視作品也會在影片最後標註這一句話,尤其是日系影視作品,不僅標註,還會有專門的人員配音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