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公共安全和生態安全,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對於違法食用行為,新設處罰規定,要求包括對食用者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組織食用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比現行條例大大提高了處罰力度。
為了人類的健康安全我們應該積極服從並維護國家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
農村地大物博,動植物種類豐富。幾十年前農村山上到處都是野生動物的蹤跡,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農藥的使用以及人類的捕殺導致大部分野生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下面,我們來看看比較常見的幾種野生動物,它們現在全部進入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名單了。
1.野兔
中國野兔是一種兔形目、兔科類生物,中國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中國有雪兔和草兔兩大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綱兔科紅色名錄——低危(LC).
2.野雞
野雞,是動物學上雉雞類動物的俗稱,據說漢代呂太后名雉,為了避諱,漢高祖下令將雉雞改為野雞稱呼。雉,也稱「雉雞」,通稱「野雞」。因雄雉頸部有較寬的白色羽毛環繞,故學名「環頸雉」,又名山雞、雉雞。雄雉重1~1.5千克,羽毛色彩鮮豔,尾羽40~50釐米,有黑褐相間的橫紋,兩頰緋紅,頸部紫綠色。雌雉重1千克左右,夾雜著黑慄及沙褐色,尾羽較短,一般不超過30釐米,無綠頸和白環。
3.野豬
歐亞野豬(學名:Sus scrofa):是哺乳綱、豬科的偶蹄動物。是一種中型哺乳動物。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大雁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竹鼠
竹鼠(學名:Rhizomyidae),是屬竹鼠科、竹鼠屬的一種動物,因吃竹而得名,主要以竹子、芒草、植物莖稈等為食。野生竹鼠十分珍貴。
6.野鴨
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野鴨是綠頭鴨(mallard)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餘個種類。野鴨能進行長途的遷徙飛行,最高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110公裡。雌野鴨體型較小,體長50~56釐米,體重約1千克;雛野鴨全身為黑灰色絨羽,臉、肩、背和腹有淡黃色絨羽相間,喙和腳灰色,趾爪黃色。廣義的野鴨還包括很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7.鷓鴣
中華鷓鴣為雜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蟲、蟋蟀、螞蟻等昆蟲為食,分布於柬埔寨、中國、印度、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地。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8.黃鼠狼
黃鼠狼也叫黃鼬,它體型較小,動作靈敏。由於它經常偷吃家禽,遭到人類大量捕殺,加上人類對環境的日益破壞,現在黃鼠狼的數量也是非常少,幾乎沒有誰說家裡的雞被黃鼠狼咬死了。它也進了受保護動物名錄。
9.青蛙
青蛙是農田中的有益動物,能吃不少害蟲。但由於農藥的使用,尤其是人類捕捉野生青蛙用來吃的習慣,導致青蛙的數量逐年下降,國家不得不對這些常被捕捉的青蛙加以保護。目前,大部分野生青蛙都在三級保護動物列表內,少數品種還在二級保護列表內。
10.麻雀
麻雀應該算是常見的鳥類當中數量最多的種類,由於它們經常成群出動偷食農田中的莊稼,嚴重影響農戶收成,很多年前曾經遭到大規模捕殺。加上現代農藥的毒害,以及一直有人吃麻雀,導致麻雀的數量一直沒有回升。隨著國家2000年將麻雀列入野生保護動物名錄,以及這些年隨著農村大量農田土地退耕還林,以及大量農村人口往城市遷徙,麻雀的數量開始慢慢回升。
這裡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如果你覺得還有哪種動物是我們應該保護的,可以下方留言。
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於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