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味」最高處動物價值20倍罰款

2020-12-28 網易新聞

■廣寧縣古灶村,扶貧幹部幫竹鼠養殖戶求叔不養竹鼠,改養雞鴨。 新快報記者 龔吉林 (資料圖片)

■東源縣凹頭村李博岸原本養竹鼠,現在第一書記李振華(右)鼓勵他把凹頭的三黃雞養成「家禽中的戰鬥機」。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資料圖片)

■封開縣南豐鎮利水村的養殖大戶梁錫初棄蛇養鴿。 新快報記者 龔吉林(資料圖片)

《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5月起施行

《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開出可食用養殖動物「白名單」

從5月1日起,食用野味最高要處食用動物價值的20倍罰款。3月31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簡稱《條例》),進一步提高了對非法獵捕、交易流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懲罰力度,《條例》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 通訊員 任宣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簡稱《決定》),確立了「史上最嚴」的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制度。

《條例》設立「禁止非法食用」專章,明確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餘建紅介紹,這與《決定》是完全一致的。

《條例》對餐飲單位在遵守禁食野味方面作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定,要求不得用禁食野生動物的名稱、別稱、圖案製作招牌或者菜譜,電商平臺不得提供推介、點餐、配送等服務,市場監管部門將建立餐飲服務提供者信用檔案,公示相關處罰信息。

《條例》明確規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從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條例》也對寵物飼養作出限制,要求對於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或者其他存在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生態安全、公共秩序風險的野生動物,不得作為寵物飼養。

加大「食野味」處罰力度

相比於此前的徵求意見稿,《條例》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予以加重處罰。

《條例》規定,食用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按以下規定對食用者進行處罰: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二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屬於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他陸生野生動物的,處野生動物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組織食用的,從重處罰。

為防止有人以畜禽為名食用野生動物行為,《條例》明確要求禁止以家畜家禽名義食用野生動物。對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按照國家規定應當加施畜禽標識,而沒有加施的,不得屠宰、加工、出售。

焦點答疑

1

今後哪些動物能夠食用養殖?

《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會開出「白名單」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介紹,《決定》規定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均全面禁止食用。

馮彤透露,目前農業農村部正緊鑼密鼓地制訂此目錄,已編纂完成了《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起草制定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正按照《決定》新要求,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儘快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水生野生動物方面,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以及依據《漁業法》管理的其他水生動物,可繼續養殖、食用。

兩棲爬行動物方面,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和國家林草局協商,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目前已明確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以養殖、食用。農業農村部正在抓緊制定配套法規政策和調整相關名錄,省農業農村廳將密切關注最新進展,按照最新規定嚴格執行。

2

養殖農戶能否獲得補償?

扶貧養殖戶可延期還貸,獲貼息貸款

《決定》指出,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養殖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林業局局長陳俊光表示,省扶貧辦、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已積極出臺政策,扶持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扶貧產業轉型,落實財政金融、貸款、稅收、土地等各方面的優惠和扶持政策。部分市縣先行先試,如肇慶市、河源的東源縣已組織開展補償試點和退出處置相關工作。近期,省裡將研究出臺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補充說,省扶貧辦牽頭對省貧困戶養殖野生動物項目進行了摸查:全省有脫貧任務的粵東、粵西、粵北10個地市共有231個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扶貧產業項目受到影響,涉及貧困戶約1105戶4000餘人,估算造成約3600萬元的經濟損失。影響較大的產業種類主要是竹鼠、豪豬等養殖項目。

為減少影響,省扶貧辦、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相關通知,由縣(市、區)扶貧辦(局)會同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對轄區內貧困戶人工養殖野生動物制定補償方案及處置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對已經獲得扶貧貸款的項目(貧困戶),因受禁食野生動物影響造成還款困難的,可申請延長還款期限,符合申貸、續貸、追加貸款等條件的,及時予以支持。對選擇轉型的企業或貧困戶,降低貸款門檻和簡化貸款審批手續,由縣(市、區)在產業扶貧資金中給予貸款財政貼息。

相關焦點

  • 廣東率先修法「禁食野味」!中華鱉、牛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
    從5月1日起再吃野味,最高要罰動物價值的20倍!3月31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條例進一步提高非法獵捕、交易流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懲罰力度,其中食用者最高可處罰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的20倍罰款。條例將於5月1日起施行。
  • 常見的十種野生動物千萬不要吃,否則最高處以萬元罰款
    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公共安全和生態安全,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對於違法食用行為,新設處罰規定,要求包括對食用者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組織食用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比現行條例大大提高了處罰力度。
  • 安徽:經營病死的動物肉類最高處三十倍罰款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對隨地吐痰、吐口香糖等不文明行為均明確了法律責任,最高可處25元罰款,而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亡原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其製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三十倍的罰款。《條例》明確, 有下列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部門除責令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給予警告,並可以按照下列規定處罰:隨地吐痰、吐口香糖的,處五元以上二十五元以下罰款;隨地便溺的,處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 人以什麼理由不食野味
    《聖經》舊約《申命記》第十四章裡有詳細的動物類食用禁忌,其中包括:「凡潔淨的鳥,你們都可以吃。不可吃的乃是雕、狗頭雕,紅頭雕、鸇、小鷹、鷂鷹與其類;烏鴉與其類;鴕鳥、夜鷹、魚鷹、鷹與其類。鴞鳥、貓頭鷹、角鴟;鵜鶘、禿雕、鸕鷀、鸛、鷺鷥與其類,戴鵀與蝙蝠。」我們看到,蝙蝠赫然在列。
  • 禁食「野味」動真格!山東利刀斬斷野生動物交易鏈
    雙管齊下2013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第六十八屆會議決定宣布3月3日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主題為「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國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則為「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而在此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剛剛作出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也為定下了「拒食野味」的基調。根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2020年被稱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而生物的多樣性也讓地球在自然狀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 《紅樓夢》裡「食野味」風習及夢中人之死
    ……」雖然是網友的戲謔,但其中確有許多可討論的地方,如為什麼當時賈府愛食野味,是受滿清統治下滿族人飲食習慣的影響還是自己發揮?野味是作為正餐常出現,還是並不多見的獵奇和品嘗著玩的?黛玉、晴雯、王熙鳳乃至秦可卿的死是否可能與吃野生動物引發的病症有關?對《紅樓夢》討論的「一切的根據都必須來自文本本身」,下面我們就上述問題結合《紅樓夢》文本及相關研究試做討論。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儘管還沒有明確證據指出,病毒的源頭就是野生動物,但已被科研證實的是,SARS、H7N9禽流感、伊波拉等新發傳染病,都和動物有關。公眾紛紛指責吃野味的人,把病毒從餐桌帶向世界。不過,「野味」的定義尚不清晰,菜譜上「野味」並非都是狩獵自野外。長期以來,食用野生動物的人工養殖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涉及數百萬人的生計,他們不想被「一刀切」叫停。
  • 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 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到底什麼算是「野味」?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
    一說到「野味」,很多人會想到天鵝肉、穿山甲、熊掌……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但其實,遠離野味,不分保護級別。以下兩大類「野味」,須提高警惕! 第一類:無證野味 除豬、牛、羊、雞、鴨、鵝、魚等常見家養動物以外,不常見的動物被搬上了餐桌,就要懷疑可能是野味。絕大部分野味,基本都來自野外捕捉。
  • 記浙江"野味大亨"的發跡、洗白與逃出生天!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圖片來源網絡)據知情人透露,經營野味近十年的徐忠,為人膽大心細甚是狡猾,野味產業規模及銷售網絡都相當龐大,在開化縣對門村內專門建設大院收購野生動物,院內建有兩個凍庫囤放野生動物死體。徐忠的「野味大院」位於村中心,村莊周邊道路四通八達甚是方便。
  • 疫情成了野味餐館的寒冬,野味經濟是否就此終結?
    而二者的相似之處,都離不開野生動物,更準確的說,是人們食用野生動物造成的。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疫情,人們沒有很好的接受教訓,那麼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總該會讓我們長記性了吧?說起吃野味,我直到20歲之前都沒有什麼直觀的感受,因為我生長在北方,生活中唯一的野味可能就是山上的蘑菇和野菜了。
  • 食用野生動物會怎樣?腦裡長11釐米長寄生蟲 腦組織被「吃掉」
    20多年前,李先生曾在廣東沿海一帶打工,在朋友勸說之下,曾經試過生吃蛇膽,懷疑因此感染了寄生蟲。李先生:就這樣生吃,當時不知道,他們說吃了治百病。以後再也不敢吃了,治病花了這麼多錢。吃野味補? 潛在風險巨大!不少人覺得越稀奇越補,因此「吃野味」才如此受歡迎,美其名曰「進補」。但醫生和營養學家說,「吃野味」不僅補不了身體,還有可能吃出病來。
  • 3.15專題一:拒絕「野味」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原標題:3.15專題一:信陽市場監管局信陽市消協消費警示:拒絕「野味」 抵制野生動物交易編者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對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 四川常見的野生動物名單,野雞是二級保護動物,豬獾不能抓
    四川盆地,有秦嶺擋住北方的寒流,降水充沛,故有獨特的盆地氣候,其多山林,丘陵,野生動物繁多。 我們知道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非法捕獵將受到最高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懲罰。
  • 漳州城管局:亂倒垃圾最高可處50000元罰款
    根據《基準》規定,在漳州亂倒垃圾最高可處以50000元的罰款。  針對上述《基準》,漳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7種違法行為的個人或單位將面臨不同程度的罰款,包括:群眾生活垃圾未按規定進行分類投放的;大件垃圾沒有投放至指定地點的;群眾將餐廚垃圾交給不具備法定條件的單位或個人運輸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分類收集管理人員未履行責任的;群眾將餐廚垃圾直接排入公共水域、廁所、市政管道或者混入其他類型生活垃圾的;在運輸生活垃圾過程中沿途隨意傾倒、丟棄、遺撒
  • 日本人吃什麼樣的野味?
    跟炫耀性的野味消費,似乎絲毫不沾邊。 但實際上,愛環保的日本人吃起野生動物來也很兇猛。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調查,2018年,日本全國吃掉了1496噸「野味」,比2016年增加了近150%。有需求就有市場,加工野生動物的機構也隨之增加,到了2018年,全日本至少有633家,在近4年中數量增加了3倍以上。
  • 失控的野味
    林木說,相比豬、牛、羊、魚,野味的口感更原始純正,沒有摻雜飼料和激素,「在口感和心理上,感覺純天然、無汙染。」在各式野味中,林木偏好竹鼠。竹鼠因吃竹而得名,原本屬珍貴野生動物,全世界共有3屬6種。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部分竹鼠瀕臨滅絕或極為少見,例如花白竹鼠,屬於保護動物。
  • 野味肺炎:「野味」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有一些人在追求「舌尖上的獵奇」,尋求各種各樣的野味,蟒蛇、獼猴、穿山甲……都成了一些人的「盤中餐」。不過,到底什麼是野味呢?野味,其實是中國人對野生動物來源的食材的一種俗稱叫法。它的關鍵是「野生」,也就是非人為飼養的,通常是捕捉的,在國外統稱為wild ani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