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爸爸去哪兒》從第一季到現在已經過去7年了,節目的爆火也讓裡面的明星小孩備受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森碟和黃多多,兩個人在長大後依然熱度不減,且都變成了優秀的姑娘,背後的家庭教育更值得我們深思。
教育觀念的不同,孩子也走向不同道路
1.黃多多:從"不乖"走向"才藝少女"
多多在長大的過程中一直是備受爭議的,8歲就開始塗自己的口紅,9歲就打耳洞,帶耳釘等飾品,11歲時網友發現多多在無名指戴戒指,12歲之後穿戴越來越奢侈成熟,在發色上更是來回換,黃的、紫的…
這些都讓網友質疑:黃磊,你怎麼把女兒養成這樣了?多多是不是換成"叛逆孩子"了?
對此黃磊回應:
"我從來沒把她當孩子,我們之間是獨立的個體,我不把我的想法強加與她,我和多多的關係更像是朋友。"
而後來也證明了黃磊這種教育理念的成功,多多一次次用自己的優秀打臉了無數網友,可以說是才華橫溢,樣樣精通。或許也正是黃磊的放手和不幹預,才讓多多在"有想法就去做"這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他們家的理念:
"尊重孩子,不給孩子設限,支持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和成長。"
2.森碟:從"愛哭鬼"變成"運動女孩"
森碟也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哭鼻子的女孩了,她完美地繼承了爸爸的運動基因,活脫脫一個元氣滿滿的運動女孩!
她在第一次參加世界比賽就獲得了標槍、跑步銅牌的優秀成績,還有有網友爆料森碟可能有走職業網球的道路,而爸爸田亮也在網上曬出了森碟打網球的恣意瀟灑的樣子,言語間流露出些許自豪。
不僅如此,她還涉獵滑板、遊泳、衝浪等運動…..有網友會遺憾:"為什麼森碟不承接爸爸的榮譽去跳水?"
對此田亮回應:
"對於孩子的將來我會尊重她自己的選擇,現在會適當觀察她的興趣,然後有方向性地進行引導。"
生於體操冠軍之家,森碟卻藏著另一個奧運夢,並且不斷地前進著。
兩個家庭不同的教育觀念,都有哪些共同點?
雖然兩個"星二代"的發展道路截然不同,但是她們背後的教育理念其實是大同小異的。
1.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選擇
無論是黃磊夫婦還是田亮夫婦,她們面對孩子的成長最大的表現就是"尊重",尊重她們的想法、喜好、以及對未來的規劃。我們不像明星,可能無法給予孩子多樣的機會和金錢投入,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做到尊重和理解,和孩子協商,這樣孩子同樣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最重要的。
2.發掘和發展孩子的潛力
在應試教育的洪流下,孩子很容易淪為"考試機器",這時候父母就不能在課後的時間依然要求孩子學學學,而是在短暫的陪伴時間關心和關注孩子,找到孩子的擅長點,並善於引導,讓孩子在自己領域發光。
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動力,是築成孩子堅強心靈的鑽石,很多時候我們的榜樣示範同樣能帶給孩子最珍貴和難得的教育。
什麼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就像黃磊說的:"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黃磊沒有要求多多走影視道路,而是不斷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田亮沒有要求森碟從出生就開始練習跳水,而是按她的想法選擇網球,不將孩子變成自己的附屬物,這才是好的教育觀念。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