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時鐘」顯示人類僅剩100秒,關於「核危機」,這部小說和電影值得被看見!

2021-02-08 菲想家科幻文創

去年7月份,F君寫了一篇《人類的N種滅絕法(上)》,探討世界毀滅的幾種方式,開頭有提到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在1947年設立的「末日時鐘」


2019年的時候,這個鐘顯示還剩下兩分鐘到0點,到了2020年,人類只剩下100秒了…


這個時鐘指針指向零點,最早象徵著核戰爆發,後面0點的含義逐漸擴展成了「人類毀滅」。我個人感覺,日本那波準備把100多萬噸核廢料直接倒入太平洋的操作,變相加速了末日時鐘指針歸零。


可能會有人會跳出來說,日本排的都是「處理後」的水,符合xx標準……blabla,可最後真落到執行上,怕是難免要打上個問號。

相關話題,知乎上討論也很多,F君一直也在關注,希望自己沒被節奏帶跑,也希望日本排的都是符合標準的,若萬一不是……


那我們人類大概離「自己把自己作死」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朝大海排核廢料與核戰的唯一差別是,一個是直接摧毀,一個是慢慢摧毀+∞。

現實太苦X還是說回科幻吧,講真,科幻裡有太多太多關於「核戰」、「核輻射」、「核末日」題材的作品,警鐘敲了無數遍,就是希望人們別踏上末路。


下面F君就分別從小說、電影裡,各挑一部稍微冷門但評價也都還不錯的作品,來說說「核」有多危機。


這本1913年撰寫、1914年出版的《獲得自由的世界》(The World Set Free),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寫原子彈與核戰爭的科幻小說,作者是科幻小說之父H·G·威爾斯。


早在100多年前,原子彈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之前,科幻大神威爾斯,就在自己的小說裡預言了,核裂變技術給人帶來的一系列危與機。


威爾斯借教授之口暢想了未來:


「們應該不僅能利用鈾和鐳,不僅應該享用一種如此強大的動力源,它能讓人拿在手上可以供一座城市照明一年,可以與一支戰艦船隊作戰,或者可以駕駛四艘巨大班船中的一艘橫渡大西洋…」

同樣,作者也借小說,表達了人類利用核裂變製造的原子彈,對世界可能產生的毀滅性打擊。

在第二章「最後的戰爭」,威爾斯描述到,全球二百多個地區受到了原子彈的轟炸,人類文明變成了一片廢墟。


但這並不是最後的結局,威爾斯對人類還是充滿了希望,本著不破不立的原則,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一位睿智的政治家站出來呼籲成立全球聯合政府,作者也算是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對「世界大同」的希冀。


據說,物理學家裡奧·齊拉特(Leó Szilárd)1932年閱讀了本書,受啟發構思出了原子核連鎖反應的設想,直接影響到了核武器的發展。


當然,《獲得自由的世界》並不是威爾斯最有名的一部作品,不是太空歌劇,也沒有過多的奇思妙想,政治宣言倒是一串一串的,充斥著對未來烏託邦社會的美好想像。


可如果一定要介紹一本有關核戰後的科幻小說,這本寫於100多年前的鼻祖作品,無論如何都該佔有一席之地。

不少商業科幻片對「核輻射」總有一種過於美好或故作恐怖的幻想,要麼人被輻射後獲得超能力,爽到飛起;要麼生物被輻射後變成醜陋怪物,引起人們的獵奇心理。


當「核輻射」成為了一個屢試不爽的梗時,越來越多將之娛樂化的影視作品被搬上了螢屏,讓「核」主題失去了原有的嚴肅感,《異變》、《哥斯拉》、《隔絕》等都有這個問題。


不是說這些片子不好,而是我們也需要看看那些嚴肅的作品。


所以這裡,F君推薦一部尼古拉斯·邁耶 1983年拍攝的《浩劫後》,歷久彌新、發人深省,這兩點它都佔了。

影片的大背景設想了北約與華沙條約組織,為爭奪德國發生了軍事衝突。


一開始,只是一些局部「小摩擦」,最多相互派轟炸機對轟,到後來,迅速演變成了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全面核戰爭,互投核彈。

美國堪薩斯州勞倫斯市周圍就部署了不少飛彈井,也正因為此,這個城市不幸成為了被蘇聯核彈瞄準的地方。


勞倫斯市的人民本以為這次也會像60年代古巴飛彈危機一樣,安全度過,沒想到災難在一夜之間便降臨了,而且還是根本毫無準備的那種。


雖然核彈先是被射到了美國其他地區,這時人們已經警覺起來,開始搶購超市,但蘇聯沒給這些平民太多的時間,再次射來核彈,30分鐘後,核彈就在勞倫斯上空爆炸了。


首先,所有暴露在外的居民,在核彈爆炸的那一刻,都直接當場死亡了。


而那些稍微做了點準備,躲在室內、地下的人們還是勉強活了下來,但他們中好些人也都受到了大劑量的輻射。


醫院一時間人滿為患,不僅醫生人手不夠,就連處理死者的裹屍布也根本不夠用。



城市被炸成了一片廢墟,而所有倖存下來的人,無不是一副眼神空洞、絕望的樣子,仿佛知道自己就算現在還活著,也離死不遠了。



人們因輻射,頭髮脫落、皮膚潰爛,只能虛弱的等死,漂亮的少女直接變成了下面這個樣子。


核戰後的慘烈畫面,被這部電影用寫實的鏡頭描繪了出來,廢墟、荒蕪、死亡,在沒有當今高超特效技術的加持下,做到了讓人震驚且難忘的效果,看上去分外真實。

電影的結局是兩個老人抱在一起的畫面,沒有一切都將好起來的雞湯,也沒有災難後刻意的煽情。


《浩劫後》的播出,在美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就連時任總統裡根都表示,電影改變了他對當時核戰爭策略的意見。

就像威爾斯在《獲得自由的世界》所設想的,核裂變可以被用來做核電站,也可以被用來製造武器。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到底,技術是把雙刃劍,可怎麼用它,還是取決於人類自己。


只希望人類在使用這些「危險」的技術時,負起責任,心中存愛。

相關焦點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
  • 100秒的末日時鐘,為何喚醒了末日經濟?
    「世界末日鍾」是一個象徵性的警世之鐘。於1947年安放在芝加哥大學的校園裡。「世界末日鍾」只在錶盤左上方15分鐘的範圍內有刻度,零點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指針離零時越近,表明危險性就越大。自從1947年設置世界末日時鐘以來,該時鐘先後進行了22次調整。
  • 董卿一句話熱搜2.3億,中國疫情、澳洲大火、末日時鐘只剩100秒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就在2020年的1月23日,大量世界權威媒體 CNN、BBC、福布斯、芝加哥郵報、Science、連線等,紛紛發稿報導【末日時鐘】僅剩100秒,是43年以來最接近人類末日(Doomsday
  • 什麼是世界末日鍾?
    (藝術家Martyl於2013年去世,享年96歲)2007年,平面設計師麥可·比魯特(Michael Bierut)重新設計了這個時鐘並沿用至今,他認為「Martyl能夠將複雜的事物簡化為如此簡單又令人難忘,確實是一項神奇的壯舉。世界末日鐘不是衡量國際力量鬥爭起伏的計量表,它反映了人類在一個新時代危險程度的基本變化。
  • 末日倒計時100秒
    Physics World,2020,(9):35) 近75年來,世界末日鐘的午夜倒計時始終計算著人類距離全球末日的時間。隨著時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午夜,Rachel Brazil對物理學家們說:我們必須更加努力以防止災難。
  • 「世界末日鍾」加快,距象徵末日只剩100秒,霍金預言又要成真?
    專家也對於這樣的氣候形勢感到擔憂,極端天氣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了,人類即使從現在約束自己的行為,也不會改變這樣的形勢。前段時間,科學家將世界末日鐘的指針調到了將近12:00的位置,他們稱現在離世界末日還有100秒。
  • 替換機械翻頁時鐘,秒秒測時鐘溫溼度計體驗
    正面依舊是一塊3.7寸電子墨水屏設計,表面覆蓋有PMMA材質,在光線下會形成透明狀效果,造就了紙質般的顯示質感,同時可以保證多角度查看依舊清晰,使眼睛更加輕鬆。在默認狀態下,屏幕主要顯示當前時間、溫度和溼度,以及以表情來指示當前的環境狀態,笑臉則表示環境狀態良好。
  • 如何讓舊安卓手機秒變數碼顯示時鐘?
    今天Flashcer給大家推薦一款神器App,可以把Android手機變成一個觸屏顯示數碼時鐘,是不是覺得很贊?這款神器,具有如下13項功能:1、背景色可調節,可以設置成背景圖,背景圖可自定義。)11、防燒屏(移動模式)12、整點報時(可選震動或者語音模式)13、顯示天氣1)下載App進行安裝讓每一個舊手機繼續發光發熱,快來回復下載這款神器,舊手機秒變一個觸屏顯示數碼時鐘。
  • 電影、文學、騙局——「世界末日」或許是人類最好玩的遊戲
    2.末日面前,道德是否仍然有意義?[ 世界上有一種生物在研究世界的滅亡 ]100年前1916丹麥電影片名即為丹麥語的「世界末日」這部電影描述了彗星經過地球導致自然災害和社會動蕩黑白、配樂、無對白這部電影的誕生來源於6年前(1910)對哈雷彗星的觀測與一戰帶給人們的恐慌片中彗星雨的墜落
  • 12部末日題材電影盤點 生死關頭人類本性暴露無遺
    12部末日題材電影盤點 生死關頭人類本性暴露無遺 時間:2020-04-26 15:32:16 來源:3DM整理
  • 世界末日之鐘被撥快,人類差五分鐘「熱到毀滅」
    馬蒂爾深受震撼:我不能糊弄這幫「熱青」,我要搞票大的,我要畫一個時鐘,倒計時的那種,告訴人們!地球危機可能即刻發生。 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末日之鐘。 錶盤只展示出左上方的1/4刻度,最初的指針指向23:53,警醒人類距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只有7分鐘。
  • 「好預兆」尼爾.蓋曼警醒世人之作 世界末日時鐘敲響前怎麼辦?
    【好預兆】尼爾.蓋曼警醒世人之作 世界末日時鐘敲響前怎麼辦?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會怎麼辦?(《好預兆》劇照)最終,傳說中的「撒旦之子」(一個普通、友善的男孩),因他的人類友伴的勸阻,而打消了由撒旦血統引起的邪惡念頭,不再想毀滅和統治地球,與其他人協力停止世界末日;同時,艾格尼絲.風子(預言家,歐洲最後一個被燒死的「女巫」)的後裔,和「女巫」獵人的後裔得知有人企圖引發世界末日,便馬上趕來,終止了天啟四騎士(死亡、瘟疫、饑荒、戰爭)所嘗試發動的核戰。
  • 【科技】虛擬世界末日"人類大戰殭屍",今天你開掛了嗎?
    在這裡,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默默相愛的同時必須躲避巨蟻的攻擊並用炸彈反擊。     這是一部單色極簡主義的傑作:一對情侶在遍布灰色瓦礫的廢墟間掙扎求生,空氣中瀰漫著巨蟻發出的可怕聲響。在面臨末日情形時激發悲情浪漫主義方面,這部遊戲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大多數電子遊戲只會呈現一種末日怪獸:殭屍。歷史上的末日小說往往反映了寫作時人們的普遍擔憂。
  • 世界末日:地球終結的9種真實方式
    從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到敵對的外星人,好萊塢通常會預見人類在地球上的經歷會出現世界末日的結局。例如,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 After Earth》中,一系列地震,洪水,海嘯和其它自然災害使地球對人類不友好,他們在一個名為鎮天威的新世界定居。
  • 末日之中,何為人類,末日類電影推薦
    1、《末日孤艦》是麥可·貝導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末日題材科幻電視劇,講述了一個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導致陸地人口滅絕,這迫使一艘海軍驅逐艦上的官兵重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和面對其餘的生存者。目前這部電視劇已經完結,一共出了五季。
  • 五本必看的喪屍小說,末日來臨,喪屍圍城,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第一本:我的女友是喪屍作者:黑暗荔枝簡介:當災難真的爆發了,凌默才知道末日電影中所描繪的那種喪屍,其實和現實中的一點都不一樣……原本到了末世最該幹的事情就是求生,但從凌默將自己的女友從廢棄的公交車裡撿回來的那一刻起
  • 世界末日時鐘和黑暗之夜:金屬如何影響新的桑德曼宇宙
    世界末日時鐘和黑暗之夜:金屬如何影響新的桑德曼宇宙「夢想」中出現了一些錯誤,夢想自己也不見了。在黑暗之夜:金屬結束時戲弄,夢已經從他的家鄉消失了,他的缺席導致漣漪和破裂遠遠超出了他的夢想王國。SandmanUniverse#1在這些活動中創造了四個新的標題-夢想,故事之屋,路西法和魔法書籍-但讓我們對夢想本身有著誘人的懸念。為什麼失去夢想之王,他在「黑暗之夜:金屬」中的角色與它有什麼關係?世界末日時鐘如何影響夢想在DC宇宙中的位置?考慮到Sandman和附屬頭銜一直存在於主線連續性的外圍,答案可能只是DC宇宙的核心。
  • HBO《守望者》第一集:羅夏「復活」,末日時鐘再次倒計時
    HBO《守望者》第一集:羅夏「復活」,末日時鐘再次倒計時HBO《守望者》第一季第一集已經開播了,因為我特別喜歡阿蘭.摩爾大神的原著漫畫以及2009年扎克.施奈德改編的電影《守望者》,我是非常期待的這部劇的,那麼今天我就來簡單聊聊吧。
  • 末日時在做什麼?值得一看的末日題材動漫盤點
    末日,無論是動漫還是影視中都常常會見到相關主題的作品,殘酷的背景之下,故事往往會顯得更為牽動人心,而這之中所體現出的人性也尤為值得深思
  • 沒有喪屍的末日,會是怎麼樣的場景?這幾本小說值得一看
    作為被拋棄的一員,主角將如何生存下去,而他又有沒有與他登上方舟的女朋友再見的那一天……這是一部沒有喪屍的末日小說,寫得比較現實,比起其他末日小說一下子就喪屍遍地的來說,這部小說感覺發展的比較合理,太陽輻射,大腦變異產生超能力,有種x戰警的感覺,值得一看。《全球高武》作者:老鷹吃小雞末日裡,天地大變,靈氣復甦,地窟入侵,武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