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祝麗華為王金鎖頒發了獲獎證書和獎盃。(攝影 孫長徵)
齊魯網3月4日訊 "投資齊魯大地,書寫財富傳奇"。今晚19:30分,"卓達2010投資山東十大風雲人物"頒獎典禮在山東廣播電視臺1200平米演播大廳隆重舉行。山東大魯閣織染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金鎖當選2010投資山東十大風雲人物。
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電視公共頻道、廣播經濟頻道正在同步直播此次頒獎典禮。
身著組委會特別定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魯繡"服飾,王金鎖大步走上頒獎舞臺。
他說,"我們的心在這裡,我們在山東,已經有了十多年的奮鬥過程,我們熱愛這片土地,也熱愛山東人民,所以把產品的名字命名為魯雕織。"
齊魯網主持人李慧在現場讀了一位網友的提問,王金鎖非常高興地向現場觀眾和齊魯網網友介紹了公司的產品。
他說,"產品一定要創新,企業才能注入新的活力,你會發覺,你不但贏得了客戶的關注,也會贏得更多的營業額,透過我們許許多多產品行業的投入奮鬥,我們中國的產業,不僅僅是世界的公司,也將努力引領行業的發展"。
"卓達2010投資山東十大風雲人物"組委會授予王金鎖的頒獎辭是:"他深謀遠慮,富於韜略,從代工生產轉到自主研發,反客為主,佔據財富先機。在傳統行業的創新中,他不斷為紡織業帶來靈感的火花。絢麗多彩的魯雕織,一經一緯滲透他拳拳深情,一針一線織出他胸中錦繡。"
隨後,山東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祝麗華為王金鎖頒發了獲獎證書和獎盃。
王金鎖,1947年出生在上海,1歲時隨做棉布生意的父親去了臺灣。20歲時,他開始繼承父業,接觸紡織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紡織生產和經營經驗。中國的改革開放春風和對臺商的優惠政策,讓他產生了回祖國大陸發展的強烈願望。上世紀90年代初,他多次到上海探親,到廣東、浙江、山東等地考察,親眼看到大陸經濟發展的迅猛勢頭,感受到了家鄉人的親情。於是,他毅然決定在大陸建廠,發展中國傳統的織染工業。1996年,王金鎖來到廣東投資建廠,2003年在濟陽成立了山東大魯閣織染工業有限公司。他一手研發出品的化纖面料產品,除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德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濟陽縣的納稅大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