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治療近視忙 記者專訪眼科專家:OK鏡,防治近視是否OK

2020-12-26 浙報融媒體

杭州市一醫院眼科門診現場

隨著全國中小學生、大學生相繼迎來暑假,醫院眼科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峰期。防疫期間「網課視力後遺症」尚未緩解,暑期難免又要長時間看書、學習、上網,家長們面臨著新一輪的「護眸」難題。

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呼籲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共同努力,全社會行動起來呵護孩子的眼睛。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是杭州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指導中心主任成員單位。暑假期間,該中心的李堅博士一天要問診200例以上看近視的青少年,主要問題集中在近視、遠視、散光和弱視。

杭州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杭州中小學學生近視數據並不樂觀,目前高中近視率約90%,初中近視率約70%,小學近視率約達40%至50%。

暑期,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用眼,控制近視度數?目前較流行的OK鏡,用了什麼科學機理,是否有安全隱患?近視該如何預防?日前,記者專訪了眼科專家李堅。

OK鏡使用普遍 但存在局限性

罹患近視的兒童正呈現低齡化趨勢。李堅提醒,一旦兒童眯眼、歪頭、頻繁眨眼,就應進行視力檢查。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當前的護眼和治療手段,目的都在於延緩近視度數增長。

那麼,治療近視有哪些靠譜方法?李堅表示,青少年群體除了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外,還可通過配戴合適的框架眼鏡、配戴角膜塑形鏡(OK鏡)等醫學幹預方式來控制度數增長。

據介紹,青少年之所以會近視,主要由其眼軸長度、角膜的屈光度等因素決定。OK鏡作為一種硬性鏡片,其作用原理是在夜間佩戴,使兒童角膜中央變平坦,第二天兒童可暫時性提高裸眼視力,避免角膜曲率進一步加深。李堅解釋道:「OK鏡就像是近視眼的特製塑身衣,夜間控制近視的發展,不讓它『增長變胖』;白天讓眼睛擁有清晰的『裸視』,一展『輕盈體態』。」

事實上,OK鏡並非新生事物。50餘年前,美國就已經研發出角膜塑形鏡,如今,OK鏡已在全球34個國家得到應用。多項研究顯示,OK鏡對患者近視發展能起到一定延緩作用,避免患者因高度近視引起眼部及其他病理性改變,能夠有效控制近視,促進心理健康的良性發展。

據了解,OK鏡是目前控制近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不同品牌的OK鏡雖然效果略有差異,但整體上近視防控率可達到40%至60%。

如何選擇OK鏡?這或許是廣大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李堅介紹,OK鏡的材料不是玻璃也不是塑料,而是一種高透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因此,OK鏡的價格比普通隱形眼鏡更貴。「普通的隱形眼鏡是一種軟鏡,透氧率沒有那麼高;而OK鏡是一種硬鏡,為進口高透氧材質,透氧率一般能達到90以上,舒適度較高。」

不過,OK鏡雖然效果較好,但自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李堅向記者舉例道,由於角膜壓平會有一定限度,它只能在一些中低度近視(500度以下)人群上取得較好效果,太高度數的人群使用效果不佳。此外,OK鏡本身價格昂貴、易遺失,對普通家庭來說價格有些「辣手」。同時,一旦硬鏡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角膜損傷、眼部感染。因此,在使用OK鏡期間應加倍注意,做足鏡片的護理三部曲:清潔、消毒、除蛋白。

李堅還提醒,驗配角膜塑形鏡需要「量眼定製」,配戴的舒適度、效果,與其厚薄、塑性力、維持力有關,建議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採取規範的驗配流程和使用合格的鏡片,做到規範護理、規範複查,才能保障使用安全。

李堅指出,OK鏡適合8至18歲的人群配戴,一年至一年半進行一次更換。一般而言,若患者使用框架眼鏡效果不佳,且近視度數加深較快,建議使用OK鏡。而一些近視或散光度數較高(近視高於500度,散光高於200度)的兒童,配戴OK鏡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

框架眼鏡切勿「摘摘戴戴」

為何要矯治近視?部分家長認為,未來電子產品使用只會更加頻繁,近視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孩子長大後做飛秒雷射手術就行了。

對此,李堅提醒道,兒童一旦演變為高度近視,眼球組織結構會發生破壞,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同時,高度近視患者發生視網膜穿孔、撕裂或視網膜脫落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父母是近視的青少年,發生近視的風險會明顯增大,這與父母近視的度數呈正相關。此外,一旦眼睛發生高度近視,視網膜會發生病變,即使手術也無法讓視力恢復如初。李堅表示,飛秒雷射手術並非人人可做,需要符合一系列特定條件。因此,對近視「聽之任之」的態度不可取。

關於近視矯治,家長及孩子也存在不少誤區。前幾日,李堅問診時碰到一位小學低年級女孩。當時,女孩並未佩戴醫生為她配的眼鏡。李堅問她:「為什麼不佩戴眼鏡」?女孩表示,因為平時只有100度,看黑板時才有些模糊,平時生活中問題不大。她擔心自己總戴著眼鏡,會「摘不下來」,甚至讓眼窩下陷。因此,除了上課外,她都不戴眼鏡。

李堅隱約有些擔心,立刻讓女孩做了驗光。果不其然,她在幾個月時間內,近視暴增到了300度。正是這種「摘摘戴戴」影響了她的視力矯治。李堅表示,一旦戴上眼鏡,我們一般建議不要「摘摘戴戴」,家長和孩子也應儘量遵守,如果抱著「戴上就摘不下來」的觀點,不科學戴鏡,反而會導致近視度數快速增長,是不可取的。

此外,還有部分家長平時不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或在視力問題上經常責怪孩子,也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導致孩子一旦產生視力問題不願與家長溝通。更有甚者,在學校的視力檢查中會靠著同學的「提醒」矇混過關。這樣的孩子,常常到眼科門診問診時,近視度數已經頗高,為後續的矯治帶來困難。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我還碰到過一些家長覺得眼鏡度數會越配越高,每次都會在醫生要求配的度數基礎上,減掉一些度數再去配鏡。」李堅說,此類做法也是不建議的,醫生為孩子制定的度數是對標1.0的,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就像吃飯一樣,「不能過飽,也不要餓著」,配鏡應遵照三甲醫院專業眼科醫生建議,在正規配鏡機構進行配鏡。

疫情期間,部分家長由於擔心網課中電子屏幕的影響,排隊給孩子配「防藍光眼鏡」。李堅認為這沒有必要,電子產品中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480至500納米之間的藍光甚至具有調節生物節律的作用。「質量合格的電子產品藍光危害值基本都處於安全範圍,正確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所接觸到的藍光一般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目前也沒有藍光導致近視的直接證據。因此家長不必過分擔憂所謂的『藍光危害』,有時間去排隊配防藍光眼鏡,不如多陪孩子到戶外走走。」李堅提醒。

目前,部分視力訓練機構打著矯治近視的「噱頭」,用不科學的方式矯正視力。對此,李堅提醒道,為兒童矯治視力要當心無良機構,建議在正規大醫院進行視力矯正。

眼疲勞後至少保持5米外望遠

雖然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但我們仍可以預防近視度數加深。

李堅建議,預防近視,孩子每天至少要保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同時,需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做操時注意力集中,閉眼、正確按揉穴位,以感到酸脹為度。正確的讀寫姿勢同樣非常重要,記住「一拳一尺一寸」,不要在走路、吃飯、臥床以及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

「讀寫每40分鐘左右要休息10分鐘,可遠眺或做眼保健操。」李堅表示,一般我們建議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至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如無法保證日間戶外活動兩小時,那麼可以選擇在陽臺上看向5米遠外的地方,並保持一定的時長。

燈光也應引起重視。有家長認為,晚上看書,燈光要夠亮才能看清楚。但研究表明,適合閱讀、書寫等要求較高的視覺作業的光源,應選用高色溫的冷光源照明燈具,少用或不用低色溫的白熾燈。

「很多學生晚上往往在自己的房間寫作業,只開檯燈,同時為了營造安靜的氣氛或省電,把周圍的燈都關掉,這同樣不可取。」李堅指出,人們通常只注重將照明集中在書桌臺上,認為燈光夠亮能看清楚就好,而忽視環境光照的設置和對眼睛的影響。同樣,現在很多家庭晚上看電視,也需要一定的背景光,提供眼睛的環境亮度,不要為了省電而損害視力健康。

此外,注意燈光不要過亮和過暗,不要有頻閃。什麼是頻閃?家長可以打開手機拍照功能,對準燈光,如果手機上有一條一條的光柱,就是有頻閃的燈光,會對視力造成損害,反之則是安全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近視了,戴ok鏡OK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 通訊員 馮慶陽 林惠芳 圖/視覺中國 正常人的眼球近似球形,當眼睛的調節處於靜止狀態,外界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睛的屈光系統時,就能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人就能看到清晰的圖像,而近視的發生主要與眼球前後軸長度過度拉長有關,從而導致物體不能準確地聚焦到視網膜上
  • 昆明眼科醫院ok鏡的價格大約多少錢?
    核心提示:昆明眼科醫院的角膜塑形鏡材質主要有歐幾裡得(美國)、阿爾法(日本)、亨泰(臺灣)等幾大品牌,配置ok鏡的價格大約在8000到12800左右(該價格僅供參考,具體價格需要確診後方可知曉)。配戴OK鏡不僅可產生理想的近期矯正效果,從長遠看,還具有相對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作用,這是OK鏡這項技術得以不斷發展的根本原因。
  • 山東省眼科醫院暑期夜間近視門診開放
    孩子近視了,家長工作忙,白天抽不出時間去醫院;去醫院路上非常堵,醫院裡又是人擠人,一等就是大半天……這可怎麼辦呢?山東省眼科醫院針對這些普遍的問題,特推出暑期夜間近視門診,2019年7月22日-8月31日17:00-20:00,市民都可到夜間近視門診就診。
  • 花費上萬元治療近視,OK鏡到底OK不OK?
    上了幾個月的網課後,一些孩子的近視度數飆升,帶著孩子去配OK鏡的家長也多了起來。為了控制孩子近視加深,花費上萬元配OK鏡,到底效果好不好?值不值?近日,記者採訪了眼科醫生及部分家長,進一步了解OK鏡。
  • OK鏡就能拯救娃的近視麼?真後悔沒早了解它
    其實第一次知道OK鏡,是在娃上初一時,近視200多度。 同娃一起遊泳的同學媽媽說,準備給娃配OK鏡,說是能控制近視,不讓視力下降得那麼厲害。 當時一聽,還有這麼好的東西啊?趕緊去問度娘。 先查查到底什麼是ok鏡?
  • 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勝利閉幕
    繼2015年6月起,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眼視光西湖論壇後,在同樣的地點,1000多平米的大會場,2020年12月10-11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院、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暨第六屆眼視光西湖論壇」在杭州蕭山開元名都大酒店盛大舉行。
  • 預防近視 OK鏡怎樣戴才OK?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如今,兒童近視患者越來越多,應運而生的OK鏡也成了家長關心的新型眼鏡。
  • 孩子近視戴這副眼鏡就能治?OK鏡,到底O不OK?
    獲取了超過13萬孩童信息後,該公司謊稱自己為鄭州市中小學近視防治中心,騙取家長信任,並在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沒有眼科醫生的情況下進行角膜塑形鏡的驗配。眼科醫生談幼兒視力檢查的四個誤區和護眼常識!但如果因各種原因,孩子真的得了近視,OK鏡是不是一個好的緩解/治療方式呢?今天我們請到了專業的眼科醫生鄭亞潔,請她就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幾個常見問題來談談。1.
  • 高考放榜後扎堆做近視雷射手術?太學眼科近視手術專家有話說!
    但是,據國家衛健委官方數據顯示,全國高中生近視率為81%,這意味著有不少高考生會因近視報考受限!正因如此,高考後扎堆做近視雷射手術儼然成為一股熱潮。太學眼科近視手術專家董媛針對此現象提醒:近視雷射手術並非人人可做,它也是很「挑」人的!
  • 專家澄清:視覺訓練不能治療青少年真性近視
    中新網上海9月7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不斷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通過視覺訓練就能治療近視嗎?上海眼病防治中心專家許琰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視覺訓練不能治療真性近視,一切說「視覺訓練能夠治療近視」的宣傳都是騙人的。
  • 太學眼科近視手術專家董媛:關於近視雷射手術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但是,據國家衛健委官方數據顯示,全國高中生近視率為81%,這意味著有不少高考生會因近視報考受限!正因如此,高考後扎堆做近視雷射手術儼然成為一股熱潮。太學眼科近視手術專家董媛針對此現象提醒:近視雷射手術並非人人可做,它也是很「挑」人的!
  • 哥哥12歲近視125度,框架眼鏡?OK鏡和阿託品,哪種效果好?這些近視...
    暑期到了,終於有空帶哥哥去看下視力了。疫情期間層出不窮的網課,加上哥哥面臨小升初學業壓力大,小學二三年級還有5.2雙眼視力的他,到了五年級看遠處的小字吃力起來。這次專門趁暑假帶哥哥到西湖朝聚眼科做了視力檢查,結果被告知近視度數有125度了。
  • 臺灣眼科專家吳佩昌:孩子可以不近視
    甚至在日本,年輕成年人單眼失明的第一大原因,就是高度近視造成的,所以近視當然可怕。你一定會好奇,造成失明的第一大原因究竟是什麼?答案是白內障。目前白內障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摘除白內障,置換人工水晶體,大部分人的視力都會得以恢復。但近視的可怕之處也在於此:高度近視引起視網膜黃斑退化所導致的失明,就算是再高明的眼科醫師也愛莫能助。
  • 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勝利閉幕|近視眼|斜視|弱視|高度...
    繼2015年6月起,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眼視光西湖論壇後,近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院、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暨第六屆眼視光西湖論壇
  • 上海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可以矯正近視,那散光可以嗎?
    如果你的近視及散光度數符合要求,還需要看看你是否滿足相關條件:  1、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  2、近兩年屈光度數已經基本穩定,即每年度數變化在50度以內;  3、全身健康狀況良好,沒有白內障、青光眼、圓錐角膜、眼底病變等眼睛疾病以及糖尿病、系統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4、個人因美觀要求、戴框架眼鏡不舒適、隱形眼鏡太麻煩等原因,有強烈想要摘掉眼鏡的願望
  • OK鏡?近視雷射手術?晶體植入?還在糾結怎麼選?來看官方解答
    隨著社會發展,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頻繁,近視人群也越來越多。鄭州視光眼科專家指出,出現近視後,沒有及時幹預控制的話,度數加深至高度近視,可能會導致一些眼底併發症,如眼底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等。所以對於近視,科學用眼、保護眼睛是基礎,及早幹預,必要時積極矯治是關鍵。
  •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宜昌近視兒童孩子哪裡治療,宜昌弱視孩子能治好嗎,宜昌弱視治療哪家醫院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已經開始提倡「科學育兒」,但再怎麼嚴謹和細心,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孩子成長上的難題。
  • 看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眼科專家告訴你這些近視誤區要避開
    暑期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李堅博士這裡看近視的孩子有了明顯增加。目前在學校內,佩戴「OK鏡」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的近視?在預防近視方面家長有哪些誤區?OK鏡應如何佩戴?什麼樣的人群適合戴OK鏡,什麼群體不適合?如何減少OK鏡的遺失?新藥物「阿託品」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防止近視加深不只OK鏡一條路
    妹妹告訴我:她所接觸到的美國視光師和眼科醫生極少向青少年推薦角膜塑形鏡;在他們看來,第一是沒有必要,第二是存在風險;倒是華人視光師較多推薦OK鏡。並且在美國這兩年時間,「弟弟」的近視度數沒有增加,「哥哥」也只有增加了50度,沒有使用角膜塑形鏡的必要。
  • 眼科教授吳佩昌:「終生醫學成就獎」專家認為,孩子可以不近視
    這個話題最近引發了很多討論,朋友推薦了一本來自臺灣眼科專家的書《孩子可以不近視》,我也看了,的確,我們發現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有關孩子視力保護的書,解釋深入淺出,建議使用,讀了以後就能實施起來。作者吳佩昌是臺灣很有名的眼科教授,兒童近視控制專家,還曾獲2014世界領先專家「終生醫學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