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一支、一隻還是一枝
支,《說文解字》釋為: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從支。據此,凡可手持之物均可以「支」為量詞,並進一步引申出為抽象事物所使用的量詞。前者如「一支筆」「一支口紅」,後者如「一支歌」「一支隊伍」。值得注意的是,單位質量的紡織品所結絲線的數目,叫做「……支紗」,如「六十支紗」,「一百支紗」。這裡只能用「支」。
只/隻,《說文解字好》釋為:語巳詞也。從口,象氣下引之形。凡只之屬皆從只。段玉裁進一步說明指出:矣只皆語止之詞。在《詩經庸風》中有「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這樣的句子,其中的「只」用的就是這個本義。作為量詞使用,是「只/隻」的假借用法,用來表示計算物體件數的單位,如「一隻手錶」「一隻戒指」;或者用來指稱獵物(動物)的數量,如「一隻/隻老虎」,「一隻/隻小貓」。後面這個意義的來源是「隻」(以手持鳥表明捕獲)。
枝,是「支」的孳乳字。上文說過,「支」為半竹,故為「分枝」「部分」之義。由此孳乳出:1.樹木的組成部分「枝」,2.身體的組成部分「肢」,3.河流的組成部分「泜/支」,4.禽鳥身體的組成部分「翅」等等。所以,「枝」意為植物主幹上分出來的莖條。在作為量詞使用時,往往跟這個本義相關,主要用於指稱樹木莖條及其相關引申,前者如如「一枝花」,後者如「一枝獨秀」。由於「枝」就是從「支」中孳乳出來的,所以在「莖條狀物體」一義上,「枝」與「支」並無二致,無論是「一支筆」還是「一枝筆」,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