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新中國的報刊題字人,此人功不可沒。那時候,華東地區的各個報刊想請主席題字,可主席卻說:「你們山東有個大書法家……」
主席說的這個大書法家,就是舒同。
建國之初,舒同在華東局擔任五個職務,又兼任《解放日報》的工作,可謂身兼六職,辦公地點還在兩個不同的城市。華東局的工作在南京,《解放日報》的工作在上海。
1954年8月,舒同開始擔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
當時,有人曾稱,中國的報紙題字是兩分天下,一半是主席,一半是舒同。
舒同,江西撫州人,生於1905年12月14日。受五四運動影響,1920年6月,時年只有15歲的舒同,就在家鄉與進步同學成立「金蘭同學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追求真理、伸張正義。
1926年,舒同加入中共,先後任所在縣支部書記、縣委書記。「四·一二」事變後,舒同遭國民黨江西省政府通緝,他輾轉多地尋找黨組織,曾一度以賣字為生。這個時候,舒同的書法已小有名氣。
1930年9月,舒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其後,他長期在部隊中做政治宣傳及統戰工作,被譽為「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夫人、女權運動先驅、著名美術家何香凝曾說:「國共有兩枝筆,國民黨有于右任,共產黨有舒同。」
1936年,紅軍到達陝北邊區政府管轄的旬邑縣時,為團結抗戰,建立統一戰線,邊區政府擬請當地一位前清翰林出任參議員。誰知那位老夫子不但不答應,還高傲而倔強地說:「我和沒文化的人談不來。」
主席知道後,就讓舒同以中央名義給他寫一封信。舒同稍加沉思,揮毫立就。這位前清遺老接信後,展開信紙就眼前一亮,讀信時更是聲聲嘆服,讚不絕口:「字美文雅,想不到共產黨內也有人才啊!」隨即出山。
據舒同的女兒舒均均接受採訪時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央曾內定舒同做臺灣省委的第一書記,主要是看重了他是知識分子,有文化、文採好,是知名的書法家,又做過敵工部長,到寶島臺灣後,可以更好地做統戰工作。
舒同於1963年3月調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後來,舒同又到軍事科學院當副院長。
晚年的舒同退下來後,安享家庭生活,從一個政治人物回歸為一位書法家。他的書法也逐漸走到了行書藝術的最高峰。
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使舒同的性格變化很大,反應在書法作品上就是「藏鋒」二字。
1998年5月27日,舒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舒同的夫人王雲飛於1940年參加八路軍。王雲飛曾在反「掃蕩」中欲以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事跡載入《紅旗飄飄》。王雲飛曾化名藍天,在抗日根據地有「蘇北美人」之稱。
王雲飛因病逝世於2010年11月14日,享年85歲。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百年之後,人們可能早就忘記了舒同所任的諸多職務,但不會忘記他的書法。因為他的書法稱為「舒體」,這種字體已經進入了全世界所有電腦的中文字庫,成為記錄歷史的工具,成為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