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金剛經第二十品》
你相信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影響我們生活的不可見的力量嗎?
你相信有人具有控制靈魂旅行的能力,可以上至天堂下至地獄嗎?
薩滿,通古斯語中「智者」、「曉徹」的意思,他們與靈魂有著特殊的關係。擁有且不限於魔法知識這一點讓他與萬物有靈論或泛靈論區別開來,同時還具有治療和改變境遇的能力。但與世界其他地區巫醫所不同的是,他們的意識可隨時進入癲狂狀態。至於其非宗教性的體現則在於其不會像牧師那樣組成全職的儀式或精神類組織。
出行前組織參團的客人們一起學習關於《蒙古|蒼狼與白鹿》之旅的主題背景資料,感覺到大家對這個國家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看法。蒙古,一個感覺很近實際很遠的國家。我們姑且讓大家各自懷著主觀的臆斷,在行程中慢慢解開疑問吧。2018年9月26號,麥哲倫探奇率一行10人踏上了一場可知與未知的旅行。
初見
楊度曾作過一首很有氣勢的詞——「黃河,黃河,出自崑崙山,遠從蒙古地,流入長城關。古來聖賢,生此河幹;獨立堤上,心思曠然。長城外,河套邊,黃沙白草無人煙。思得十萬兵,長驅西北邊。飲酒烏梁海,策馬烏拉山,暫不戰勝終不還。君作鐃吹,觀我凱旋。」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草原。沒來蒙古之前,「飲酒烏梁海,策馬烏拉山」是人們心中對蒙古最為普遍的勾勒。我們此次的行程跨越五個省份,從中央省開端沿途經過色楞格省-布爾幹省-庫蘇古爾省-後杭愛省再返回烏拉巴託。圍繞兩大主題:以成吉思汗為核心的蒙古文化和自然遺產以及深入查坦原始部落體驗當地的人文生活。
攝影 隊員王晶
人,在一座座龐大的現代都市裡居住久了,被各種符號、幻像、光鮮的物質組成的源源不斷的欲望逼迫,就會產生一種流離失所的無力感。而當你面對草原天蒼野茫的曠達,完成第一次吐納,心裏面蟄伏的小鳥緩緩甦醒,就像河灣裡的雁群撲楞著翅膀,拍濺著水面。連空氣裡的白草青靄都透著的一種歡盼味兒,一如大家此時的心情。
攝影 隊員戴嘉陵
月升
在慶寧寺周邊的營地,酒酣之際第一次看到了月出。連綿的草場與廣袤的天際相銜,瓦藍的夜空中,皎月如太陽一般從更暗處騰空躍起。大家驚嘆著夜色與無垠的草原相融。太陽未出時,全世界都像一個夢,唯有月亮是真實的。太陽出來後,全世界都是真的,唯有月亮像一個夢。整夜溫暖而安枕。晨起,隊員戴姐行雲流水地示範了幾式攬雀尾,精彩全在脫手處。
我們一路由草原到泰嘉森林。宿過凱賓斯基的汗宮、庫蘇古爾湖邊的帳篷營地、木倫的50°100°,而大家最熱愛的還是查坦人那尖尖的甚是簡陋的帳篷。無他,只因那兒是隱藏在一座又一座山的背後,是在我們棄了車換乘馬,又穿越幾百公裡無人區方可到達的神話般的秘境。
攝影 隊員俞心悅
白鹿
在泰嘉森林的深處,深秋把燦爛的金色帶給每一顆樹。稍稍平坦的地方,一澗溪流旁就是我們停留的地方。馴鹿人用些許木樁交叉支撐在地上,灰白色的厚帆布做成了圍擋,一個簡易的火爐套著幾截煙筒乾脆利落地從帳篷頂端開敞處直直地立著。查坦人的祖先選擇這種形狀的帳篷居住,大約除了氣候和雪載的實際考量,也是想提醒自己在緊盯地面覓食和擷拾的間歇,必須仰視點什麼。讓疲倦的視線從狹窄而瑣碎的生存槽溝裡昂起,向上,向著高遠。查坦部落的第一夜,狗群鼎吠驅趕著黑暗裡窺視的野獸,一開始大家都沒有入睡。正是帳篷錐頂的空開處瀉下的銀光,給每個人心裡帶來莫名的安穩和明亮。
原始部落的一天從清晨的擠鹿奶開始。鹿奶出量很少,好幾頭鹿才能擠一小壺。喝完奶茶吃完早飯,馴鹿人把鹿趕上山,去尋找針葉林裡一種叫石蕊的地衣。白綠色的石蕊是馴鹿唯一的食物。傍晚人們把鹿兒們趕回駐地的時候,還要讓它們舔鹽。一早一晚是部落裡最熱鬧的時刻。我們也跟著忙碌,體驗蠻荒又純真的樂趣。
攝影 隊員孫碧華
今天特別安排大家去打獵。一伙人騎著鹿跟著獵人魚貫入山,看看密林深處到底有多少寶藏。馴鹿比馬要矮的多,所以對於一路踏馬而來的我們來說根本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而實際上,騎馴鹿還真是個技術活。馴鹿雖然溫順且不似馬兒那樣敏感多疑,但它的脊背構造卻遠沒有馬匹適於騎乘。再加上馴鹿人騎乘的配套設備非常隨意,導致半數以上的團員都經歷了墜鹿。森林裡的地面,都是經年的落葉松針形成的厚厚軟軟的腐殖土,所以跌在上面一點也不會疼,甚至因此更添加了一種儀式感。「摔了之後倍感舒暢,」大家歡笑著,給靜謐的森林帶來一陣陣迴響。能否狩到獵物,本來就不是我們在意的。騎著白色的馴鹿,聞著松杉的冷香,在童話般的林中有疾有緩地走著。馴鹿們是無拘無束的,我們則自然而鬆弛。
攝影 隊員馮鵬
可見與不可見
晚飯照例是羊肉!羊肉脂肪高貴是吃慣各種動物肉的人都能領會的,追尋羊之美的人到了這裡,便是尋到根了。其實蒙古高原不止是羊,馬呀,牛呀,統統都是一種生存狀態:低頭吃草,抬頭小跑。水草豐美的草原滋養出來的牲畜個個膘肥體壯。早餐若用了羊肉,便會提供酸奶給大家去火;晚餐用羊肉則是為了禦寒。這個時節太陽一落山寒氣便侵身。「煨香沽酒,爐火通紅」是平原地帶冬日裡的樂事。這裡的馴鹿人也專門為我們堆起篝火,大家圍攏在一起,相邀唱起中蒙兩國的歌兒。查坦的小夥子現場表演了呼麥,金屬般的聲音從聲帶和喉間摩擦而出,像風吹過大地,像駿馬嘶鳴,像箭一樣射向草原的邊際。
最美妙的兩個夜晚全部發生在查坦。
第一夜部落燃起篝火,是為我們的聚會而歡唱。
第二夜部落燃起篝火,是部落的老薩滿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完整的請靈儀式。這將是在場的人們畢生難忘的一段記憶。皆因一切真實而非演繹並且不可複製。我們歷經了白天請允拜訪-夜晚儀式過程-翌日上午解惑,對這個始於史前時代影響無遠弗至的人類文化遺產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入夜,周匝一片黑暗,每個人都凝神屏氣,目光緊隨靈體的晃動,生怕錯過了什麼。現場除了薩滿的低吟,只有松木枝燃燒的噼啪聲。可見的儀式就在眼前,不可見的神秘也許正以平行世界的姿態遍布在周遭。令大家稱奇的是,儀式結束後的查坦,整個部落都一改前一夜的喧鬧,寂靜異常,人類與所有動物都安然入夢。薩滿說他祝福了這裡所有的生靈。
意念可能是種分泌,就像腺體裡的荷爾蒙。一切是它,但你卻看不見它。你看不見它,但一切都是它的顯現。
與查坦分別的時刻到了。與老薩滿揮別,我們之間有個約定,我們會信守諾言。
攝影 領隊趙強
意料之外
草原,遠遠望去是平坦的。驅車其中你才知道裡面到底有多少溝溝坎坎。出了無人區,我們的坐騎又由馬換成了俄式越野麵包車miniVan,實踐證明這個車是真正的「宇宙無敵第一神車」。傍晚我們回到查幹諾爾「畫家老爹」的家,天氣預報在通報蒙古境內即將開始的降溫與降雪。薩滿說我們是幸運的,還真是如此啊。洗漱乾淨的隊員們在溫暖的室內邊吃邊設想,如果此時還在山上又該如何。七嘴八舌間統一了看法:還在山上的4個法國人,沒了中國人的免費威士忌,今夜一定很難熬。
時間無法逆行。我們在查坦享受了好天氣,在去烏魯火山的路上遭遇了大雪。這大概就是「可選性」和「因果律」的對立統一吧。從木倫出發的早上一切看起來尚可,誰知出了城,懸在空中的黑雲又增了量,雪,忽然之間就洋洋灑灑地下了起來。只一會兒,天地間便迷茫了。沉默而壯闊的景色,讓人升起敬畏。我們的「神車」在一處山崖邊,折返了三趟,完成了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的神奇操作。在蒙古,公路之外是沒有路的。手法老辣的司機全憑地上的車轍判斷前行的方向。但大雪讓一切都變成了幻滅。出於安全考慮我們決定改變行程折返木倫。途中,司機還領著我們幫助一家人擺脫了惡劣天氣的困頓。其實,草原和海洋沒有區別,一樣的浩瀚而深不可測。而渺小的人類敢於與之對抗,就在這些布施無畏的勇敢時刻吧。
尾聲
公元1189年,當28歲的鐵木真被21個部族尊為「可汗」的時候,估計連他自己也沒想到日後會打下一個橫跨東西方的帝國世界。800多年前馬上徵戰的蒙古人,在野蠻摧毀和無情屠戮的同時,客觀上也改變了歐亞兩個大陸文化的發展與交流。當我們穿行在鄂爾渾河穀穀地,途經一處土耳其捐助修建的突厥文化博物館,裡面的古蹟和史料記錄了蒙古帝國與歐、亞間頻繁延伸的聯繫。甚至可以這樣說,全球性的歷史始於蒙古人和他們在東西方之間建立的橋梁。蒙古人對外國人的接受程度也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馬可•波羅在那個時代到達中國並非偶然,而偉大的來自摩洛哥的旅行者伊本白圖泰,也在此期間到達了中國。
博物館的一張商旅貿易圖上,順著那些千絲萬縷的連線我們找到了「長安」。
後記
回到國內,總是想起草原黛藍色的夜空,颯颯的風,掛的低低的月亮和河水的流光莽莽。還有老薩滿甘巴和他曾說過的話。那晚請來的靈曾就當時的情境表示了不滿「為什麼在室外而不是帳篷裡?為什麼有人在拍攝?為什麼點起這麼大的篝火?聚集這麼多的人而沒有任何目的?」事後當我們再次表示感謝的時候,薩滿甘巴對我們說「也謝謝你們誠摯的請求,讓我也能有這樣的機會,讓部落的年輕人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傳統。這種儀式在這裡也很久沒有舉行了。」聽甘巴這樣讚揚,我們既欣喜又慚愧。原本請求這個儀式的初衷只是想讓隊員們感受更多元更豐富的內容,不曾想會給老人帶來這麼大的負擔和不可知的後果。我們鄭重承諾絕不拿拍攝的視頻進行商業牟利,以後的蒙古行程也不再安排薩滿請靈儀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無論是哪裡的傳統都面臨著如何傳承這個難題。即便是發展緩慢的蒙古,現代化的擴張也給馴鹿和馴鹿人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存擠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到城鎮學習和生活,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一點點潛移默化地發生著不可逆轉的改變。「地球已經在一場可怕災難中失去了未來,現在似乎又要喪失它的過去。這不是改變了地球的歷史,這本身就是地球的歷史。」
波西格把內心的寧靜分為三種,分別是,生理上的寧靜、精神上的寧靜和價值方面的寧靜。身體上的寧靜是指維持好的身體狀態,給與它恰當的照顧,至少不能低於工作生活的需要。精神上的寧靜是指能夠消除個人的雜念,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價值方面的寧靜最為難得,是指一個人沒有任何的貪念和妄念,單純地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受任何外事外物的幹擾。因為他所從事的事業本身已經給與了他莫大的回報。麥哲倫探奇旅行期望通過精心地設計安排,讓隊員們能從冗沉的慣性生活中跳脫出來,去經歷一些難以忘懷的人生片段,乃至能達到三種寧靜的圓滿,那將是我們不懈地追求。每一位隊員的同行,我們倍感與有榮焉。
再會,蒙古!再會,查坦!再會,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