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文化名人劉傳海
「漠北蒼狼」邂逅「滄州鐵獅」
趙剛
劉傳海,是一個出生在內蒙古的滄州人,因工作關係,他這匹「漠北蒼狼」邂逅了滄州鐵獅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這一居住就十幾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劉傳海,小字永新,別號漠北蒼狼,齋號無為草堂,是職業畫家。他祖籍滄州,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滿洲裡市,7歲時,他偶然看到了他的舅舅畫的一幅《西遊記》唐僧取經的畫,小傳海看到水墨之下的師徒四人,格外活潑靈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畫畫這顆種子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
劉傳海自西畫的基本功素描、速寫入手,後在油畫、版畫、國畫等眾多畫種中,選修了中國傳統的國粹藝術,主攻寫意山水、人物、動物,尤擅鍾馗。
受大草原廣闊深遠的影響,草原民族彪悍的民風滲透,自幼養成粗獷不羈的性格,其畫風也是如此。他無拘無束,率性而為。
1990年,劉傳海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呼倫貝爾藝術學院。其間他多次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及各旗市的書畫展覽,均獲廣泛好評。哈斯朝魯先生早年曾評:筆墨豪放、不拘一格、行草入法、酣暢淋漓。
畢業後,劉傳海被分配到了一個和畫畫無關的崗位。後來,他選擇下海經商,開過飯店、開過家具店、開過養殖場……為了生活,每天摸爬滾打,忙忙碌碌。但即便如此,劉傳海的內心始終也割捨不下對畫畫的喜愛。後來,劉傳海從草原回到了祖籍滄州,拿起了擱置十多年的畫筆,重拾少時夢。劉傳海的早期作品,被呼倫貝爾猛獁草原文化博物館收藏。
回到滄州的劉傳海,在大運河之畔結識了滄州花鳥畫名家陳金生先生,並跟隨陳先生研習花鳥,並在陳陳金生先生的引薦之下,跟隨山水畫家邢樹荃先生研習山水。
2010年,經北京華文東方藝術鑑定中心鑑定潤格。近年來,又得到顧青蛟、尹默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畫風日漸鮮明,大寫意人物動物筆墨潑辣、大膽豪放,潑墨潑彩山水意境深遠、酣暢淋漓,工寫花鳥畫布局嚴謹、筆法細膩,深受同道師友和廣大書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歡和認可,書法師從滄海書畫院原院長馮玉坡先生,並小有所成。著名畫家尹默先生是這樣評價劉傳海的,他說,劉傳海的畫,不論大寫意,還是細工筆,從不拘泥於簡單的畫筆,為了想要的效果,他甚至會直接用刷子、用手指蘸著顏料往紙上塗抹。劉傳海自己也說:「我理解的畫畫,就是畫我想畫,說我想說。對同一幅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這也是一種樂趣。國畫,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藝術。」
書畫於滄州,有著古今滄州人的影子,更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和發展過程中,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社會作用,所以弘揚傳統文化,是一種社會責任。
傳承國畫,讓更多的人讓認識國畫,劉傳海每年都參加書畫下鄉、書畫扶貧、書畫進校園等活動。他將書畫的普及工作當成他生活的一部分,他開了一個美術班,義務給孩子們上課,啟發引導孩子們真心的熱愛書畫。他說:「弘揚國畫藝術,我不遺餘力,竭盡所能,讓書畫藝術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劉傳海現為中國寫意畫研究會會員、河北美術家協會會員、滄州毛體書法研究會副秘書長、毛體書法研究會滄縣分會副主席、滄縣老年大學書畫研究會副秘書長、高新區美協副秘書長、滄州美協會員 、滄州書協會員、河北山海書畫院院長、德孝中華書畫院副院長、4+1藝術館館長等。
劉傳海書畫作品選登
作者簡介
趙志忠,筆名趙剛,號國學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獻縣淮鎮人。作品發表於《詩刊》《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社員,詩詞中國·中華詩詞網2017年度優秀通訊員,採風網2017年度十大新聞獎獲得者,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河北省採風學會會員,河北省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滄州市新聯會常務理事,滄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滄州驕子》編委,《詩眼看世界》創始人,採風網滄州站站長,獻縣知聯會理事,獻縣新聯會副會長、秘書長,滄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