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爆款,提前預定年度十佳,原諒我才推薦

2021-01-08 五殺電影

作為今年柏林電影節最受歡迎的影片。

它可以說是今年最令人期待的作品。

《溫蒂妮》

2020-03-26(德國)

年僅25歲的葆拉·貝爾也憑藉在本片的精彩表演。

斬獲銀熊獎最佳女演員獎,榮登柏林影后。

最近這部佳作出了資源,殺姐就來說說它。

儘管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一票難求,還得到了場刊最高分的榮譽。

但資源出來後,豆瓣評分卻從最初的8.6下降到現在的7.5分。

很多人對這個俗氣的愛情故事感到不解,認為它不知所云,平庸俗氣。

其實看懂《溫蒂妮》這部電影是需要一定觀影門檻的。

就像我們看費裡尼、塔科夫斯基的作品一樣,覺得晦澀難以理解。

但在沒有強烈的視覺衝擊下,仍能感受到導演對生命真理的探尋之餘,還有對藝術的永恆追求。

這才是電影價值所在。

費裡尼作品《卡比利亞之夜》劇照

同理,本片的導演克裡斯蒂安·佩措爾德也屬於此類作者導演。

電影在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裡。

融入了兩德政治隱喻,城市歷史變遷等符號化元素。

其意識流形態佔主導的畫風,讓這部電影整體上呈現了一種浪漫詩意又錯落有致的風格。

01

片名的溫蒂妮又被稱作水女神。

亦是歐洲古代傳說中掌管四大元素的「四精靈」之一,與「火」、「風」、「地」並列。

在歐洲的神話傳說裡,溫蒂妮本身沒有靈魂,但擁有美麗的外表,甜美的嗓音。

如果溫蒂妮不能與凡人男子結緣的話,她們就不能擁有實質靈魂。

可是如果跟溫蒂妮結合的男性劈腿,背叛了她們的愛情,溫蒂妮便會殺死她的丈夫,再次回到水中生活。

這種浪漫與悲劇兼具的屬性,使得溫蒂妮常被運用在文藝作品裡。

比如安徒生的美人魚,宮崎駿的金魚姬。

在本片裡,溫蒂妮被設置成一個城市發展局顧問的身份。

開篇便是一段分手戲。

在德國柏林,一名男子無情地向女友提出了分手。

大量的特寫鏡頭下,我們看到了這個女子,也就是女主溫蒂妮滿臉的絕望。

儘管溫蒂妮用死亡威脅他,他依然決絕地選擇放手。

情愛褪去,唯有寄情工作。

而男主克里斯多福就這樣悄然出現在她眼前。

他們凝視彼此,視線從清淺到濃烈。

不斷錯開又不禁追上的眼神,仿佛在訴說著躁動不安的情慾。

突然咖啡館裡的魚缸破裂了,兩個人摔倒在地上,溫蒂妮還被玻璃割傷。

這一摔讓兩個年輕人相愛了。

她的臉上似有非有的淡淡憂傷,他的眼裡不經意綻放的熾熱愛意。

只可惜好景不長,男主因為潛水事故發生意外,變成了植物人。

與此同時,前男友也打來電話表示後悔,想重新來過。

當她跑到醫院,被告知男主腦死亡。

她明白,這是溫蒂妮的悲劇傳說在自己身上應驗。

她來到前任身邊,在泳池將他溺亡。

那一刻她面無表情,嘗盡悲傷,無所謂歡喜。

然後隻身一人走向平靜的湖水中,選擇就此離去,湖面上漂浮著他們相遇時的歌謠。

她的青春與愛情就這樣跟著消失在一個無人知曉的河流裡。

她消失的那刻,他突然醒來,大聲呼喊著她的名字。

他尋遍她的影子,杳無音訊,兩年後開始新的生活。

某天他下海修理機器,卻看到夢中常出現的溫蒂妮,無助又欣喜。

不過,男主在道別過後還是選擇了現在的伴侶。

愛情的脈絡觸碰著彼此的觸角,卻最終被無奈的現實割裂。

變成無言的分離。

影片結尾,溫蒂妮緩緩浮出水面,望著深愛的人離開,就這樣將驚心動魄的記憶隱沒於沉默之中。

02

若單看到唯美愛情的層面。

你會覺得它充其量是個老酒換新瓶的狗血愛情故事。

但實則不然。

導演在神話傳說的故事背景下。

用後現代視角解讀柏林,國家的動蕩變遷與歷史隱喻。

女主被導演特意設置為城市歷史顧問這樣的職業,負責講述東柏林的建築史。

某次她在給遊客講解的過程中,在城市模型圖中看到了男友提出分手的那家咖啡館。

然後鏡頭也轉到了一張巨型的柏林城市地圖。

顯然此時的溫蒂妮與城市融為一體,甚至可以說她就是這座城的化身。

卻不得不因為歷史問題面臨著被肢解的命運。

曾經的柏林一分為二,東柏林的古老建築幾近銷毀,卻還要與一牆之隔的西柏林對抗到底。

如同溫蒂妮的愛情遭遇不幸時,也不得不割裂自己心中最重要的東西。

雖然一再避免神話悲劇故事的上演,但最終卻也要用犧牲自己換取對方的重生。

兩者之間的聯繫形成了一種完整的互文關係。

還有本片的男主,他從一開始就分外迷戀溫蒂妮對城市歷史的解說。

要知道本片的男主是住在柏林之西。

從他們兩人之間親密、疏離、爭執、熱戀又分離的戀人發展關係來看,也無不是對德國歷史的影射。

他們在激情纏綿的同時又不得不保持距離感。

而溫蒂妮與前任分手,邂逅下一任並與之相戀的愛情故事。

也好似柏林從古老到重建的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雖然其豐富的文化歷史逐漸被抹去,被忘記。

但不變的是現在也會成為過去,成為新的歷史和記憶。

就像愛情的本質,總會相聚又分離,然後有新人替代,出現新的生機。

最後男女主的重逢,在蒼涼的夜色裡,有欣喜也有餘悸。

象徵了東西德之間所有的紛爭,最終都淹沒在歷史的洪流裡,終為一體。

除此,電影最值得解讀的還有水元素的運用。

作為以水妖神話為隱線的電影,水元素自然被賦予了大量的意象和隱喻。

首先柏林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

在電影中借溫蒂妮之口說出是沼澤之中的陸地。

實質上柏林也確為歐洲除了威尼斯外的第二大水城。

所以導演有意將柏林這座被水包圍的城市與溫蒂妮的水妖屬性相結合。

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了現代文明的飛速進程與傳統文明的衝突,更加突出主題。

並藉由溫蒂妮之口說出:「現代都市景觀是現實幻想的截肢。」

還有男主的職業是需要沉入水裡,也因水出了意外。

他和溫蒂妮的初次相遇便恰逢魚缸驟裂,巨大的水流衝倒了他們。

電影的兩次死亡,溫蒂妮主動殺人和選擇消逝的結局,也都與水相關。

環環相扣,脈絡清晰。

水元素作為本片的敘事載體,表象上來說是因為水善於施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於無形處具備破剛的力量。

內核裡我們可以理解為:

其宏大的象徵意象正是以柔弱的意識形態化為客觀存在的細密愛意,最終潤物於無聲之處,讓歷史的車輪在愛的灌溉與孕育下滾滾前行。

這樣巧妙的設置不由得讓殺姐聯想起前幾年的華語文藝片《長江圖》。

秦昊扮演的男主苦苦找尋名為安陸的女子。

他逆流而上,而安陸的生命青春則順流而下。

安陸就是長江的化身或者長江本身。

無論是本片還是《長江圖》裡。

女人如水草般帶著霧氣進入潮溼裡,讓身體沉入海底成為墓地,卻最終成就了城市、國家和人類。

03

其實若是了解本片導演的作品風格,對本片的解構會相對容易。

作為柏林學派重要的領軍人物,佩措爾德的電影很難用傳統線性敘事結構來解讀。

他的「高壓體制時期的愛情三部曲」——《芭芭拉》《不死鳥》《過境》,還有這部被譽元素精靈三部曲之一的本片。

無不帶有鮮明的個人烙印,有著強烈的私人化影像風格。

他將各流派的特點打碎、剝離、重構,用時間-影像取代運動-影像。

藉助時間的長河顯示出電影本真的價值。

同時用事實的形式對時間進行雕刻,反映出愛情的美好與生活應有的樣子。

在他的電影中,很少出現瑣碎的語言或強烈的戲劇衝突。

他經常會淡化對白,用情緒流、客觀存在的物質,以及人物的肢體語言、思緒變化來推動劇情發展。

將情感與歷史、社會弊端相結合,外部環境的發展歷程浸入到內部情感之中,個體宿命的回溯和叩問也悄然盛放。

在他的影像裡那些為愛燃燒的男女,用愛拯救彼此的心靈,戰勝孤寂。

表面上是對愛情百態的敘寫,實際上卻是對生命的哲理,對歷史的理性叩問。

比如「鬼混三部曲」之一的《耶拉》裡。

耶拉總會坐在車裡表情凝重,憂慮未來,背後原因則是德國貧富差距和傲慢的精英主義普遍存在性。

《不死鳥》中出現的大量女主根據線索尋找丈夫的場景,最終火車站的相擁。

看似是表達忠貞不渝的愛情,實際上主旨是二戰背叛後的冰釋前嫌與自我和解。

《過境》中,女主總是穿梭在街頭小巷,為愛奔波。

其目的也是用奮不顧身的愛情揭露納粹的歷史遺留問題。

本片則用女主坐火車探望異地戀男友。

來表達對逝去的文化無比懷念,以及對過往歷史的深思。

種種探究,都是因為導演對於人類精神意蘊的不斷思考。

並且進行深化形成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既有著塔可夫斯基的詩意氣質,又有著羅伊.安德森的古典主義。

所以,我是十分期待導演精靈元素三部曲的另外兩部啊!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十佳,你可以先從這裡選了!
    去年,王景春和詠梅以《地久天長》在柏林電影節上拿下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的歷史性畫面仿佛還發生在昨日。 新一屆柏林電影節又將在2月20日正式開幕,迎來它的70年大壽。
  • 2018年度十佳電影榜榜榜榜單
    臨近年末,各大媒體和專業電影雜誌的年度十大紛紛出爐,十佳電影榜單一下子就變成了複數。既然有這麼多專業的好心人幫忙把應該看的好電影濃縮到了10部,那何不看看這些榜單們,然後投己所好,在衝業績、寫方案、被客戶爸爸催稿的忙碌間隙,點一下百度雲盤,開一個小小的種子,看看光影世界今年的表現如何。
  • 2020年度十佳電影
    又是各種斷籤的一年,因為疫情和哺乳期,這一年我依然主要處在「家裡蹲」的狀態,勉勉強強去了上海電影節、平遙影展和海南島電影節,給自己的年度十佳儲備素材
  • 《時代》評年度十佳十差 徐克《狄仁傑》入圍
    目前知名的《時代》雜誌給出了自己的年度十佳,法國「黑白默片」《藝術家》榮登榜首。有趣的是,在十佳片單之外,《時代》還開出了一份年度「十差」的片單。亞當·桑德勒一人分飾兩角的·《傑克與吉爾》榮膺「年度最爛電影」,成為了金酸梅獎的大熱門。
  • 2017年度十佳電影榜單出爐,第一名誰都想不到
    《帝國》雜誌還沒等到月底,就提前放出了年度十佳電影。《帝國》是英國最受歡迎的老牌影迷雜誌之一,盤點也有種濃烈的基腐味,十佳裡居然有四部同性電影。>這部去年已經在電影節上上映的同性片,已經轟動了世界。各類電影網站、電影雜誌都將它奉為年度佳作,可與去年的《月光男孩》相媲美。過去就有小八讓八哥出影評,但八哥至今還沒看過,大家一起等待吧。如果有,八哥一定會第一時間推薦。
  • 法國《電影手冊》公布年度十佳:《春江水暖》位列第七
    入選影片中,中國導演顧小剛的《春江水暖》位列第七,而韓國導演洪尚秀有兩部入圍,分別是《江邊旅館》和斬獲今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逃跑的女兒》。《電影手冊》是一本「創造了影史」的刊物,該刊物在上世紀50、60年代成為「法國新浪潮」運動的主要陣地,而該運動中多位主力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讓-呂克·戈達爾、埃裡克·侯麥等都曾作為影評人供職於該雜誌。
  • 2018年度十佳日韓劇【驚喜榜單】
    演技好,劇本硬才能入得了我的法眼。導演: 毛完日編劇: 諸仁主演: 金南珠 / 池珍熙 / 高俊 / 全慧珍類型: 劇情 / 懸疑集數: 16 作為2018年開年播出的大戲,《迷霧》首播即以9分以上獲得爆表口碑,甚至早早就被預定年度十佳韓劇
  • 《電影手冊》易主後首個「年度十佳」揭曉,《春江水暖》入選
    當地時間12月2日,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按慣例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公布了2020年度的十佳影片。其中,美國紀錄片大師弗裡德裡克·懷斯曼的新作《波士頓市政廳》位列頭把交椅。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導演顧曉剛的作品《春江水暖》也榜上有名,位列第七。
  • 法國《電影手冊》公布年度十佳《春江水暖》位列第七
    《電影手冊》在2020年最後一期雜誌上公布了例行的「年度十佳」名單,中國導演顧曉剛處女作《春江水暖》入圍並位列第七,韓國導演洪尚秀有兩部作品入圍,位列第一的作品為紀錄片《波士頓市政廳》。法國知名電影評論雜誌《電影手冊》,在12月號雜誌上公布了2020年的年度十佳電影。入選影片中,中國導演顧小剛的《春江水暖》位列第七,而韓國導演洪尚秀有兩部入圍,分別是《江邊旅館》和斬獲今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逃跑的女兒》。
  • 2019柏林國際電影節,張藝謀王小帥王全安角逐金熊獎
    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有17部電影(其中7部由女性執導,10部男性執導),包括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王全安導演的《恐龍蛋》在內的17部將爭奪金熊獎。 25個國家參與了這些影片的製作與合作,20部影片在今年柏林電影節上全球首映。
  • 陀螺日記 Day5:去年坎城有《青木原樹海》,本屆柏林有《柏林孤影》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理論來看去年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排片,我們就會發現在電影節開幕五天後共放映了12部競賽片,其中獲得好評的電影有《計程車》《火山下的人生》《四十五周年》《維多利亞》《神父俱樂部》《珍珠紐扣》這六部,而最後這六部全都拿了獎。再來看看本屆柏林電影節。
  • 《隱秘而偉大》首播破2億,成收視黑馬,提前預定年度爆款
    大家等了兩年,才盼來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終於開播了。開播當天,酷雲收視率破1,網絡平臺收視率也贏得開門紅,開播後不足24小時,愛奇藝播放量破7千萬,騰訊視頻播放量破1.6億,光是網絡播放量加起來就已經破2億。
  • 《電影手冊》2019年度十佳,《影像之書》排第一
    繼上一期公布2010-2019十年十佳影片之後,《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在1月號上也按慣例公布了2019年的年度十佳影片。這部在一般影迷眼中玄奧難懂的作品,卻與《電影手冊》的審美十分熨帖,此前已位列2010-2019十年十佳影片的第五位。《影像之書》海報其它榜上有名的作品,包括2019年在柏林、坎城、威尼斯這歐洲最重要的三大電影節上問鼎的《同義詞》、《寄生蟲》和《小丑》。
  • 關於我愛你——柏林電影節與泰迪熊獎
    同志亦凡人的創始人兼導演魏建剛童鞋有幸收到邀請出任今年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的評委下面就讓他帶我們一起走進柏林電影節重要而又神秘的泰迪熊獎吧~▲魏建剛(左2)與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考斯雷克(左3)柏林電影節一直是國際電影節中開放和擁抱多元的典範1987年柏林電影節專門設立了旨在表彰男女同性戀電影的泰迪熊獎
  • 陸支羽:我的2017年度十佳電影
    ,年度十佳應該在每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選,這樣才不至於遺漏很多好片。我回應說,我還是更樂意在每年的12月31日這一天選出年度十佳,因為我喜歡這種儀式感;即便會有很多遺憾,但這樣的遺憾,或許是另一種完美。(文末福利)
  • 韓國電影年度十佳,洪尚秀登頂
    韓國電影年度十佳,洪尚秀登頂 2020-12-23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屆柏林電影節,總算要來了
    將於3月1日開幕的柏林電影節在前兩天就公布了本屆電影節市場的一些規劃,以及入選柏林市場的合拍項目。柏林電影節市場新任總監丹尼斯-魯赫說。「許多影片目前也正在製作中,準備進行預售。我們希望2021年的柏林電影節線上市場能夠成為國際電影產業新起點的推動力。由於柏林電影節市場是國際電影會展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包括坎城電影節市場和洛杉磯美國電影市場等活動在內的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所以晚一點舉辦是不可能的。」
  • 我的2018年度十佳電影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這麼早選我的年度十佳,因為很多頒獎季的片子都還沒出,也有些出了還沒看。但在後臺被你們催稿催傷了。好吧,2019年的第一天,艾叔年度十佳電影,送給你們。其他的年度劇集榜單等奇奇怪怪的榜單,會陸陸續續出。新的2019,希望大家臉上有光,心中有我。
  • 盤點2019年度十佳華語電影,每1部都是裡程碑
    比如將大火擬人化,讓人與火的對抗特別的生動,實實在在的感動了我。江立偉為了關閉油罐閥門犧牲,馬衛國死守化學罐區一步不退,徐小斌為保證供水犧牲。雖然明知道是戲劇效果,但還是忍不住流淚。讓我對消防英雄又多了一份敬意。就衝這一點,《烈火英雄》也是我的年度十佳之一。
  • 新時代國際電影節十佳電影提名公布,《霸王別姬》等影片入圍
    12月30日,新時代國際電影節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提名名單在澳門發布,《白毛女》《大鬧天宮》《冰山上的來客》《小花》《少林寺》《城南舊事》《芙蓉鎮》《紅高粱》《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臥虎藏龍》《英雄》《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15部影片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