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剛獲基金增持大股東就套現 一把減持近70億!

2020-12-22 IT商業新聞網

  

 

  IT商業新聞網7月23日訊,就在昨天,立訊精密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減持公司1.85%股份,套現近70億元!這讓不少股民直呼:幹一輩子還不如人家一天套現金額的10%。

  近70億元的股份減持 今年股價累計漲幅逾100%

  昨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於2020年7月22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立訊精密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1.85%。

  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本次變動後,立訊有限持有立訊精密股份28.70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比例的41.05%;王來勝持有立訊精密股份697.03萬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比例的0.10%;立訊有限及王來勝合計持有立訊精密28.77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比例的41.15%。

  

 

  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立訊精密7月22日出現53筆共計69.1億元大宗交易,成交價均為53.2元,較收盤價折價7.2%。買方多為機構席位,賣方多為廣發證券深圳高新南一道營業部。

  據悉,立訊精密於2010年登陸中小板,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104.58%。截至7月22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57.31元,今年累計漲幅超100%,總市值達到4002億元,穩坐中小板市值頭把交椅。

  減持或與收購緯創子公司有關

  而這次大股東的巨額減持,在業界看來,或許與立訊精密收購緯創子公司有一定關聯。

  就在上周,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欲斥資33億元,全資收購WIN公司旗下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若此項交易達成,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

  有券商分析師表示,由於立訊精密和控股股東計劃收購緯創崑山子公司,這筆減持或是收購的資金需求。立訊精密控股股東及其實控人之一王來勝的減持是通過大宗交易進行的,接受方也有6個月鎖定期,交易對手可能是機構投資者和緯創。立訊精密剛好要與控股股東聯合收購緯創的兩家子公司。

  隨後,緯創披露了位於崑山、中山、成都、重慶的四家子公司取得有價證券的公告。取得的股份來源正是立訊精密,持股金額合計約30億元。

  但這筆減持短期內對立訊精密的股價不會造成影響。

  據悉,立訊精密自上市以來,公司規模增長迅速。在過去十年中,立訊精密的營收從2010年的10.1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25.16億元,增幅超過了62倍。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5.16億元,同比增長74.38%;扣非淨利潤為44.36億元,同比增長73.69%,公司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的同比增速均超過70%。

  自從庫克成為蘋果總裁後,就開始導入富士康之外的新供應商。2017年,蘋果CEO庫克到崑山拜訪立訊精密。立訊精密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AirPods製造商。公司擁有蘋果、華為等大客戶,這讓立訊精密逐漸成為A股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公司。

  挑戰富士康 進軍蘋果手機代工業務

  7月17日,立訊精密宣布收購緯創崑山工廠,初步定價33億元。

  據官方公告顯示,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以現金收購WIN SMART CO。,LTD。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的100%股權。目標資產初步確定交易價格約為人民幣33億元(含稅價),其中,立訊精密(或控股子公司)計劃出資不超過6億元,對目標公司不構成控股。

  這次的收購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因為緯創是蘋果 iPhone 的三家主要代工廠商之一。緯創從2013年iPhone 5C開始進入蘋果手機代工業務,是除富士康與和碩科技之外的第三大代工廠商。這表明立訊精密在突破蘋果耳機、手錶組裝業務後,準備切入手機代工產業鏈。

  緯創雖然規模小於和碩和富士康,但業務能力並不遜色。緯創此前主要生產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聯網設備,這其中包括組裝 iPhone 手機的能力。

  而立訊精密未來的目標可能是挑戰富士康。畢竟富士康在三家代工廠商中獨佔鰲頭,完成此次交易後,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未來富士康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慢慢瓦解。

  公募基金剛大舉增持 增倉近一倍

  立訊精密能有4002億元的市值,除了各項業務出類拔萃,也少了公募基金的推波助瀾。

  就在近期,立訊精密受到基金的大舉加倉。公募基金對立訊精密合計增持市值超過222.47億元,位居公募基金增持榜首位,持股比例也從一季度末的10.46%上升至12.16%。這也讓立訊精密成為僅次於茅臺的基金第二大重倉股。

  

 

  在二季度期間,有多達430隻公募基金持倉貴州茅臺,比上季度新增67隻基金;同期有391隻基金布局立訊精密,相比上季度244隻持股居然增加了147隻基金,持有立訊精密的基金總量已經高達1095家,環比一季度增加了468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陳光明的第一隻公募基金——睿遠成長價值發行,立訊精密位列第二大重倉股。而這隻基金認購秒光,認購申請超710億元,配售比例約7.04%。

  有了明星基金睿遠買入,立訊精密的股價進入節節高升狀態。2019年以來,立訊精密股價累計上漲600%,市值從580億元直飆至當前的4000億元。

  而在這次增持中,睿遠基金旗下基金重倉持有立訊精密超過1000萬股。

相關焦點

  • 立訊精密股東套現近70億「割韭菜」 今股價大跌7.46%
    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簡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於2020年7月22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立訊精密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1.85%。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
  • 四千億市值立訊精密或成內地首家蘋果代工廠,實控人套現69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妍頔)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於2020年7月22日收到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通知,立訊有限及王來勝於2020年7月22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2964.38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及副董事長王來勝22日減持1.3億股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3日訊 立訊精密(002475.SZ)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於2020年7月22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立訊精密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
  • 淨利大增近七成!市值4000億代工龍頭立訊精密再起飛?
    立訊精密發布中報,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同時,公司在半年報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40.4億至46.2億元,同比增40%至60%。
  • 九安醫療收關注函,半兜底增持,控股股東曾超額減持套現
    控股股東超額減持套現從質疑點來看,主要有兩點。首先,在倡議員工增持前,公司大股東曾持續減持套現。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0月10日,九安醫療曾公告稱,三和公司計劃在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865.61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且在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總數不超九安醫療總股本的 1%。這一超額減持的打臉操作,顯然摩擦了合規線。
  • 王來春與立訊精密,不斷奇襲
    已經有足夠經驗的她選擇下海創業,與哥哥共同收購香港立訊,這位女工叫王來春,這家公司後來改名為立訊精密。如今,立訊精密市值近4000億元,成為國內消費電子龍頭企業。而創始人王來春的身價已經接近1000億。
  • 市值營收雙雙反超,立訊精密成為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
    收購緯創iPhone生產線7月17日市場傳來消息,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人民幣(約合138億新臺幣)全資收購臺灣緯創資通(Wistron)在江蘇崑山的兩家蘋果手機裝配廠。在收購消息傳出後幾天,7月22日,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的哥哥、立訊精密副董事長王來勝減持1.29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套現69億元。公司公告稱,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業內認為這是在為進軍iPhone代工籌措資金。
  • A股,11月27日晚間,立訊精密等5家上市公司公告速遞
    A股,11月27日晚間,立訊精密等5家上市公司公告速遞1、立訊精密:控股股東解除質押4734.86萬股立訊精密公告,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香港立訊有限公司(「立訊有限」)的函告,獲悉其在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質押的公司部分股份已解除質押,此次解除質押4734.8641萬股。
  •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 摘要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從上市公司股東增持情況來看,近2年股東增持意願大幅下降,這主要與市場行情走強有一定關係。
  • 立訊精密股東戶數下降2.13%,戶均持股98.18萬元
    立訊精密2020年12月18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截至2020年12月10日公司股東戶數為36.88萬戶,較上期(2020年11月30日)減少8030戶,減幅為2.13%。立訊精密股東戶數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 市值近4000億,立訊精密扛起國內製造大旗,富士康地位不保?
    進入2020年以來,有關立訊精密的消息不斷。而立訊精密也沒有辜負網友的期待,根據其最近發布的半年報顯示,立訊精密在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長達到70%,淨利潤同比增69%,在製造業企業中可謂是扛把子的存在。
  • 公募最新調倉路線圖曝光,疫情影響基金操盤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 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已連續三個季度下行,公募基金前20大重倉股持股市值佔比較上季度下降3.7個百分點至32.58%。個股增減持與行業配置相對應,增持以醫藥、計算機行業龍頭為主,減持以家電、金融地產為主。
  • 快遞大佬減持兇猛:韻達實控人套現十億 順豐解禁來襲
    大佬們動動手指,就是多少個億的大生意,他們的任何一次合縱或連橫,對行業格局都影響深遠。阿里將四通收至麾下,順豐股東集體撤離,韻達創始人聶騰雲減持股份、落袋為安,亦不難理解。解禁當日套現13.36億元韻達股份(002120.SZ)借殼上市的限售股份於12月24日解禁,實際控制人聶騰雲、陳立英夫婦毫不手軟。
  • 愛康國賓實名舉報背後:美年健康股東頻繁套現 雙方已纏鬥多年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近段時間,美年健康重要股東頻繁套現。據美年健康公告,11月2日、3日,阿里網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美年健康5399.26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38%。這也是前述國信研報中分析的重點。與此同時,美年健康實控人俞熔的一致行動人徐可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33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4%,套現近2億元。
  • 圓通速遞單票收入不斷下降 創始人喻會蛟家族今年套現70億元準備...
    創始人股東套現70億元   三季報顯示,上海圓鼎為圓通速遞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11.07億股,佔   9月初,上海圓鼎的大股東喻會蛟,又聯合張小娟及其控制的蛟龍集團,向阿里網絡轉讓12%的股份,一把套現66億元。   這意味著以喻會蛟為代表的創始人股東,在今年的套現金額達到了70億元。
  • 二股東8次減持套現逾10億,中原證券月底再迎解禁大考
    一波減持剛剛結束,新一波又來了。在中原證券(601375.SH)股價衝高之際,二股東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渤海公司」)籌劃離場。據中原證券1月5日、6日披露的兩份公告,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1月2日,渤海公司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7738.13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約1.67%。
  • 巨豐投顧:套現兇猛 上漲乏力 低價低估值股受青睞
    6300億!大股東減持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A股重要股東們套現十分兇猛,迄今已累計套現6359億元,創出歷史新高,遠超2019年的4220億元,包括立訊精密、藥明康德、寧德時代雖說已套現大幾千億,但重要股東的減持步伐並未停下,月內又有246家公司宣布減持,減持金額上限約為717億元。  巨豐觀點  周四,早盤A股衝高回落,11:00後金融股帶動股指回升。
  • 下周解禁市值環比大降70%!龔虹嘉將套現56億元海康威視,萬達...
    下周解禁市值環比大降70%,萬達電影定增股東浮虧近50%1、下周解禁市值199億元,環比大降70%5月25日~5月29日,共有61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22.50億股,解禁市值為199.40億元。
  • 林奇去世前套現16億 「接盤」的機構還好嗎?
    1林奇減持套現16億林奇被投毒首日(12月16日),遊族網絡收盤價為15.52元/股;遊族網絡承認投毒案次日(12月24日)收盤價為13.21元/股,6個交易日,遊族網絡股價跌幅近15%。而在這6天期間,遊族網絡有兩批限售股解禁。
  • 淪為殼股的群興玩具:炒股虧損四千多萬,股東減持套現2個億
    根據2018年年報,在職員工人數僅17個人,包括3名銷售、8名財務、6名行政,然而這樣一家主業空虛、經營虧損的企業,竟然還能支撐40億的市值。不為別的,作為一隻殼資源,市場資金主要炒作的是重組預期。新實控人王叄壽擁有大數據公司,據稱是國內最早的大數據公司之一。在2018年底進行了D輪融資,估值過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