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區九鈴中路,總能見到一位獨腿老人推著三輪車做買賣的身影。老人名叫陳兆英,今年68歲,18年前的一場事故奪走了他的右腿。他身殘志堅、樂觀生活,重新振作經營小買賣,在路邊擺攤16年。為了能多賣點貨,他早出晚歸,甚至除夕當天都照常出攤。他的堅強、樂觀、誠信感動著旁人,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撐起一個家!
能工巧匠,突遭橫禍被截肢
陳兆英是花街鎮山後胡村人,年輕時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能工巧匠,擅長打石頭、做泥水工等,精湛的手藝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拜師學藝。
「我總共有14個徒弟,到現在還和幾個徒弟保持聯繫呢。我家的條件在當時來講是比較好的。」陳兆英自豪地說,自己育有二女一子,妻賢子孝,家庭富裕。20世紀80年代就是左鄰右舍心目中羨慕不已的「萬元戶」。
「很多人造房子時都會親自上門來請我,甚至義烏一些老闆花重金聘請我去幫忙。」陳兆英說,年輕時自己的工資是普通壯年勞動力工資的兩倍,雖然如此,請他出工的人仍絡繹不絕。然而,老天並不眷顧這個平凡幸福的家庭。1996年1月14日,陳兆英正在義烏佛堂某採石場鑿石時,突然山體滑坡,避讓不及的他被傾瀉而下的石頭埋沒。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救援,他被成功救出並緊急送往金華中醫院搶救。
「送到醫院時,右腿跟部以下已經血肉模糊,失血過多,必須進行截肢手術。」經過醫生全力搶救,陳兆英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永遠失去了右腿,只能依靠拐杖生活。
「我怎麼會這麼倒黴,沒有了腿以後怎麼辦?」回憶起當時躺在病床上的情景,陳兆英至今仍抑制不住內心的痛楚。
在家裡休養的一年多時間裡,陳兆英曾一度精神頹廢意志消沉,可想到自己是家裡的頂梁柱,不能拖累妻子兒女的想法時時湧上心頭。在妻子方蘭貞的悉心照顧和精神鼓舞下,他開始籌劃自己做點什麼生意。
薄利多銷,誠心經營贏美名
1998年,陳兆英支起一個小攤,開始做起了水果生意,而且一幹就是16年。每天天不亮,他就騎著三輪車到水果批發市場去進貨,再拉到九鈴路小攤出售,一日三餐就在小攤旁解決,晚上9時左右街上沒什麼行人再收攤回家。
「2008年股市暴跌,三個子女先後炒股虧了100多萬元,把我的所有積蓄都搭進去了。」陳兆英說,在自己還能動的時候幫幫孩子們,扶他們一把,這是作為父親應該做的事。
陳兆英的堅強和執著,溫暖著全家人的心,為了減輕他的負擔,妻子也開始購置三輪車做水果生意。他一再對記者強調,雖然困難,但不能拖累別人。
「我經常上他的攤位,他從來不會缺斤少兩的。」家住附近的陳女士說,他的堅強感動了很多人,有些人到他這裡買完東西後說不用找零錢,他卻堅持找零。
「你們來買我的東西就已經很照顧我的生意了,不找零怎麼能行?」這是陳兆英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他通過自己的勞動賺錢養家,我很佩服他。」在旁邊擺攤烤燒餅的徐大媽說,她的燒餅攤和陳兆英的小攤相隔不遠,陳兆英身殘志堅、誠信經營感染了別人,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讚。
騎車、搬運、擺攤、稱重、找錢,陳兆英幹了16年。夏天熱得快脫水,他都捨不得買水喝;冬天冷得直哆嗦,他也堅持下來。
「一天不擺,就少幾個回頭客,所以得堅持。」陳兆英說,即便是除夕,回家吃了團圓飯後,他也要匆匆回來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