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藍籌股和紅籌股這兩類股票。
在今天的學習中,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跟紅籌股看起來很像的紅股,以及股票的分紅等內容。
紅股和紅籌股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完全不同。
紅籌股是指在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但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紅股則是股票派發紅利的其中一種形式。
股息和紅利
股息是股票的利息,指上市公司根據股東出資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約定的固定比例,定期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餘。
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後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餘利潤。
股息和紅利都是公司給股東的回報,但二者是有區別的。
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尤其是對優先股而言。
紅利數額則是不確定的,隨著公司每年分配盈餘的多少而上下浮動。
因此,也有人把優先股的收益叫股息,普通股的收益叫紅利。
股息和紅利合起來就是股利。
一般來講,上市公司在財會年度結算以後,會根據股東的持股數將一部分利潤作為股息分配給股東。分紅派息工作,一般都集中在次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進行。
在分配的順序上,會先分配優先股股東的收益,然後是普通股股東根據餘下的利潤來分配。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普通股構成了上市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的、最為重要的股票。
目前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優先股
優先股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的股份。
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公司的重大經營也無投票權。
但是,和普通股相比,優先股有一個特點——「旱澇保收」:
它的分紅回報是事先設定好的,一般不會受到公司經營情況的影響。普通股則沒有這種優勢。
優先股和債券在某些方面有些類似,但兩者也有不同。
債券是有限期的,到期後可以收回本金,而優先股是沒有期限的,也不存在收回本金的問題。
另外,如果公司破產,在財產清算的時候,對於剩餘財產的索取分配額,債券的持有者是優於優先股股東,而優先股股東排在普通股股東之前。
所以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對於投資者而言,債券最小,優先股稍大,普通股最大。
優先股合格個人投資者的門檻是五百萬元,數額參照了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投資者,門檻還是很高的。
分配的具體形式有四種,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和股票股利。
1.現金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以現金貨幣形式支付給股東的股息紅利,這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股利形式。現金股利就是每股派息多少錢。
2.財產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用現金以外的其他財產,向股東分派的股息和紅利。既可以是上市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有價證券,也可以是實物。
3.負債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通過建立一種負債,用債券或應付票據作為股利分派給股東。這些債券和應付票據,是上市公司支付的股利,同時也確定了股東對上市公司享有的獨立債權。
4.股票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用股票的形式,向股東分派的權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送紅股。
送紅股之後公司的資產和負債並沒有發生改變,但股份總數增大了,每股淨資產和每股收益會降低。
雖然投資者的持股數量增多了,但是股價也打折了,所持股票的總價值並沒有變化。
當然了,這也不意味著紅股是沒用的。
上市公司以紅股的形式把應分給股東的利潤留在公司作為下一年度發展所用的資金,也是為了公司擴大再生產,未來能夠更快地發展。
另外,送紅股之後,股價降低,股票購買門檻降低,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的加入,有利於提高股票的流動性,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提升了投資價值。
但同時也要面臨再投資行為產生的風險。
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是股息和紅利的來源,也是最高限額。
只有在盈利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才能進行分紅與派息:
盈利越多,用於分紅派息的利潤就越多,股息和紅利數額也就越大。
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股息政策,以及國家的稅收政策都會影響股息與紅利的派發。
這幾種分紅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利弊。
實際上,上市公司採取哪種支付方式,最終取決於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判斷和預測,由股東大會討論決定。
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分配預案後,要向股東宣布發放股利的方案,並確定股權登記日、除息日和股利發放日。
投資者選擇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基本目的就是獲取這家公司的股息和紅利,這也是作為股民的基本經濟權利。
你更喜歡哪種分紅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