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11-18 騰訊網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梁錦榮

Kam W Leong(梁錦榮),美國工程院院士、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

Kam W Leong教授於198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在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從事教職,於2014年9月加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目前主要從事納米醫用材料、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等領域的研究。尤其在藥物輸送和非病毒載體基因輸送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迄今已在Nat. Med., Nat. Mater., PNAS, ACS Nano, Biomaterials等期刊發表論文330 餘篇,他引36000 餘次。Leong教授目前應邀擔任Biomaterials主編及Nano Today, J. Control Release, Mol. Ther. 等多個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的編委。

李飛飛

李飛飛博士是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首位「紅杉資本教授」,也是史丹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的聯席院長。她於2013年至2018年擔任史丹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從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從史丹福大學休假期間,她擔任Google副總裁,並擔任Google Cloud AI / ML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博士於1999年以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2005年從加州理工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她於2009年加入史丹福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2007-2009)和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2005-2006)任教。

李飛飛博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以及認知和計算神經科學。她在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近200篇科學文章,包括《自然》,PNAS,《神經科學》,CVPR,ICCV,NIPS,ECCV,ICRA,IROS,RSS,IJCV,IEEE-PAMI,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李飛飛博士是ImageNet和ImageNet Challenge的發明者,ImageNet Challenge是一項重要的大規模數據集和基準測試工作,為深度學習和AI的最新發展做出了貢獻。除了她的技術貢獻外,她還是倡導STEM和AI多樣性的全國領導者。她是國家非營利組織AI4ALL的聯合創始人兼主席,旨在增強AI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李飛飛博士在許多學術或有影響力的會議上擔任主講嘉賓,其中包括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格蕾絲·霍珀會議和TED2015主會議。她是ACM的院士,曾獲得2019年IEEE PAMI Longuet-Higgins獎,2019年國家地理學會進一步獎,2017年雅典娜學術領導獎,IAPR 2016年JK Aggarwal獎,2016年IEEE PAMI Mark Everingham獎,2016年nVidia先鋒獎AI獎,2014年IBM院士獎,2011年Alfred Sloan院士獎,2012年Yahoo Labs FREP獎,2009年NSF CAREER獎,2006年Microsoft Research New Faculty Fellowship等。李飛飛博士實驗室的工作已在各種雜誌和報紙上發表,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財富》雜誌,《科學》,《連線》雜誌,《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金融時報》等。她被《 ELLE》雜誌評選為「 2017年科技女性」,被「好管家」雜誌評為「 2017年傑出女性獎」,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2015年全球思想家,並被卡耐基大學評為「 2016年大移民:美國的驕傲」。

劉如謙

劉如謙教授於1994年以同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求學期間師從E. J. Corey教授,專注於固醇生物合成研究。在伯克利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他師從Peter Schultz教授,創新性開啟了細胞內遺傳密碼子的研究工作,於1999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成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2005年提升為正教授後,劉如謙教授開始擔任霍華德 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單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噬菌體輔助持續進化(PACE)和以DNA為模板的化學合成(DNA-templated synthesis)是劉如謙教授實驗室最具代表性的三項前沿技術,其中單鹼基編輯作為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入圍《科學》雜誌最終評選的2017年年度四大突破。

憑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劉如謙教授榮獲羅納德 布雷斯洛獎(Ronald Breslow Award)、純化學獎(Pure Chemistry Award)以及亞瑟 科普學者獎(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等多個國際大獎,並於2017年入選《自然》全球十大科學人物。劉如謙教授是60多項已公開授權專利的發明人,發表論文超過160篇。同時,他也是Editas Medicine、Pairwise Plants和Beam Therapeutics等五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

宋紅軍

於1992年獲北京大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學博士學位,1998-2002年在美國索爾克研究院霍華德 休斯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2007 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細胞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2007年起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細胞工程研究所幹細胞項目負責人。

宋紅軍博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調控成人神經系統的幹細胞的特殊細胞形態的消失和分化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和它們在成熟中央神經系統環境裡的遷移、引導及神經細胞後裔的突觸神經的綜合。並在成人神經系統的幹細胞和神經發生的調控機制有新的發現。

為了應對緊急的全球健康問題,他的團隊及時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發病機理,機制和治療方法。

莊小威

莊小威,1972年1月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 。1987年莊小威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之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96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師從朱棣文;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並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莊小威主要研究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物學及生物成像技術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術,用以研究體外及活細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程

王辰

王辰,1962年8月出生於山東德州,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劉如謙、莊小威、李飛飛、王辰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0 年 10 月 19 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 100 位新院士,其中 90 名常規成員和 10 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超過 2200 人,其中國際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泰心醫院何國偉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大會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何國偉教授因其在醫學科學領域,特別是在心血管外科領域的傑出貢獻,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外科學部)。
  • 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多家企業因藥價被約談告誡;6萬名受試...
    【重磅!王辰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10月19日宣布,90名本國學者和10名外籍學者分別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和外籍院士。我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我區天瑞重工董事長李永勝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家龍騰、王立軍、張丹、莊巍、李永勝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西安交大校友黃俊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SCIENCE 西安交大校友黃俊當選為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發布了新當選院士名單,西安交大校友黃俊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該頭銜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
  • 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新晉院士名單,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新晉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芮勇當選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芮勇當選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06-19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乎熱議顏寧當選美國外籍院士:優秀,但可能還不是大科學家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100人)及外籍院士(25人)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的傑出成就,其中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科學媒體《返樸》總編、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美國、德國及英國哪個國家的院士多?
    已故院士213人、已故外籍院士17人。 外籍院士比較著名的有貝聿銘,其於2019年5月16日逝世,是年102歲。 (2017年,比爾蓋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2021兩院院士曾選正式啟動,當選美國院士的顏寧這次能評上嗎
    當年的出走也是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沒有當選當年的中國院士才走的。  美女教授顏寧當年到美國後,於2019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在學術上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21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相繼發布通知,正式確定2021年兩院院士曾選事宜。
  • 84歲老人連續四次「意外」落選國內院士,卻被當選美國院士
    而「轟動」的時刻在於,她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先後慘遭落選。但是2007年5月,李愛珍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選為院士,這也相當的滑稽。李愛珍早期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尤其早在1989年就批准成為了博士生導師,而且2003年夜成功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四川大學校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近日,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宣布選舉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四川大學1978級生物系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年受聘於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聖瑪麗分所和帝國學院;2000年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女教授;2004年出任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分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UCL Branch)所長,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科學研究所所長;2007年盧欣教授受聘於牛津大學,並創建了牛津大學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7位中國學者入選!快來看看有誰
    這兩天,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 我國入選的7位科學家 1.朱永官
  • 南大陳軍院士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從南開大學獲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顏寧毫無疑問是頂級的科學家,她在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她之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卻遺憾地落選。李愛珍在2007年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中國兩院院士評選中卻先後4次落選,且都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屠呦呦是我國諾獎獲得者,但卻不是兩院院士;袁隆平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我國卻是工程院院士。
  • 施韋德爵士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東莞買捷豹路虎歡迎諮詢400-126-4750】施韋德教授捷豹路虎全球執行長施韋德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這一榮譽是對施韋德教授支持英國研發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學和數學)教育的認可。
  • 陝西日報: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陝西日報》 2020年12月21日(記者 呂揚)題: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TWAS)公布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他也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
  • 我校林琿教授當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近日,英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新晉院士(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nited Kingdom)名單,我校林琿教授成功入選,是今年中國內地高校唯一上榜的學者。